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幼儿园,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大自然中生物生长蕴含着千变万化的奥秘和规律,幼儿园自然角是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一个窗口,如何激发幼儿对自然界中万物生长奥秘的好奇心,本文从放手、支持、创设、拓展四个方面让幼儿自主规划、自主探索、自主交流等进行了介绍,从而培养幼儿认真专注、积极探究等学习品质,以促进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让幼儿真正成为自然角的主人。
【关键词】:幼儿;自然角;自主管理
《指南》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让幼儿参加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在幼儿园,室内、走廊上都开辟了自然角,作为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之用,以激起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兴趣。
一、自然角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次散步,孩子们看到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显得很开心,都说“菊花、菊花”我们真该反思,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居然不知道油菜花长怎样,他们也鲜有机会去田边地里。虽然班上有自然角,可又能为丰富孩子的自然知识提供多大的帮助呢?
在自然角管理中常看到这种现象:随着季节的变更或自然角创设的评比,老师忙着松土,种上一些当季的蔬菜,买来几盆漂亮的花、金鱼,让小朋友端几盆家里种的植物……,教师忙碌着而幼儿走过自然角,偶尔瞟上几眼,很少参与,只是时而驻足欣赏。
二、自然角自主管理中的有效策略
如何激发孩子们从静静的欣赏者转变为直接参与的管理者呢?我在实践中尝试运用了以下策略。
(一)放手---让幼儿自主规划,体味自主的责任
1、自主计划种什么?养什么?
播种之前,我会设计一张调查表,征求孩子们希望种什么?养什么?孩子通过询问爸妈或有经验的长辈,确定自己喜欢的动植物。每当季节变换,我们自然角中的物品也会随之变动。春天,孩子们饲养蚕宝宝,观察蚕宝宝变飞蛾的全过程;初夏,爷爷从田边舀一些小蝌蚪,孩子们观察小蝌蚪怎样变青蛙;秋天有丰收的瓜果,金色的稻穗,美丽的菊花;冬天花草少了,我们种上几株水仙,和孩子们一起捡来各种不同的落叶。孩子参与收集,对动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花草、动物多了一份责任心。
2、自主选择管理时间。
孩子们自主选择照顾自然角的时间:晨间来园时、午餐后、离园前。这三个时间段的孩子都是陆续的、零散的,可以让原本不大的自然角显得不拥挤,孩子们有了充分的管理时间与空间,观察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3、自主选择管理角色。
结合谈话“植物长大需要什么”,“自然角管理中应该注意什么”等活动,孩子们知道植物长大需要喝水、松土、拔草、施肥等,他们结伴组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位组长,组内成员每人认领一个任务,让孩子们照顾动植物的“生活起居”,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加孩子们的责任意识。
(二)支持——让幼儿自主探索,习得探究的技能
1、培养观察习惯,萌发种植兴趣
一天我问:“植物的叶子一样吗?”孩子们仔细观察、闻闻、摸摸,有的说:“南瓜叶的背面像地毯,软软地、长着细细的毛”,有的说“金叶玉叶的叶是小小的,厚厚的,有点硬”,有的说“叶子边上还有小刺”……教师一个问题,让孩子们发现了植物叶子里藏着那么多的秘密。自然角是孩子们观察自然界的小天地,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有意识的引导和支持,培养幼儿细心观察、认真比较的观察习惯,重视孩子的主动参与、体验,激发幼儿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2、抓住偶发事件,增强探究能力
餐后,琪琪跑来告诉说承烨在给蚕宝宝浇水,我跑到外面一看,承烨拿着个洒水壶,旁边围着许多小朋友在七嘴八舌地指责他,我问他为什么给蚕宝宝浇水,他低着头说:“蚕宝宝的桑叶干干的,很硬了,不好吃,我想给桑叶浇点水。”乔乔说“蚕宝宝吃了浇水的桑叶会拉肚子的”,于是我让孩子们回家去调查蚕宝宝要喝水吗?它会生病吗?每天只吃桑叶它会长大吗?会发生什么变化?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关于蚕宝宝的知识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在自然角的管理中,经常会发生小花因不断浇水而涝死,小金鱼不停地吃东西而胀死的现象。有的老师以批评、惩罚的方法对付“肇事者”,于是一些胆小的孩子不敢轻易去碰那些动植物,生怕一不小心把枝折断了,把小动物养死了会挨批。教师应抓住这些偶发事件进行正确引导,启发孩子去寻找原因,并自主地寻求解决办法。孩子们想出了在鱼缸旁挂张记录表的主意:一天最多只能喂10粒食物,喂过一颗就画一个小圆,没有画到10个小圆的可以继续再喂,自从用了这个记录管理方法,再没有金鱼因喂食过多而胀死了。
自然角中的探究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需要通过孩子们的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教师要遵从孩子的天性,注重鼓励幼儿寻找问题原因,坚持科学探究,及时商讨解决方法,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就得到增强。
3、鼓励个性记录,发展创新品质
每当孩子们捧来一盆植物,都会自觉地挑一张漂亮地卡纸为植物做个性化标签,并能到老师那儿领一本观察记录本,孩子们自豪地在封面上画上自己的个性画,签上自己的大名,开始自己的观察之旅。
自然角的一角,摆放着放大镜、小铲子、洒水壶、自制的标尺等,那是我为孩子们观察、操作用的辅助材料。我鼓励孩子们自己照顾动植物,在观察记录本上记下自己的劳动(浇水、拔草、晒太阳……),新的发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叶上有刺……)植物的生长速度慢,变化不是每天都有的,我提供画有刻度的尺让幼儿尝试通过测量、观察和记录结果来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记录没有刻板的要求,孩子们可以自由观察,随时记录,每一个记录都包含着孩子们的辛勤付出和收获的喜悦,每一本观察记录本都是孩子们的个性成果。
(三)创设——让幼儿自主交流,感受发现的乐趣
1、开设交流分享平台
为了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发现和收获分享给全班小朋友,我在班内设置了一个“我发现,我播报”栏目,在离园前的几分钟让有发现的孩子上来进行发现播报,“今天中午我发现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早上我把一盘花拿到太阳下去给它阳光,可到了傍晚时,我发现有几个叶子上有点黄黄的、黑黑的了,可能是太阳太猛了,焦掉了吧”,“我把一只小蜗牛放到另一只小蜗牛背上,他们在一起爬,成了好朋友,小触角也伸出来了,我的手一碰,触角就很快缩进去了,很有趣的”……每天的精彩播报成了孩子们期待的一个节目,许多家长来接孩子时也分享了孩子们的快乐。
2、开展我的种养小故事活动
许多孩子回家后也参与了家里的花草管理和亲近自然活动,与爸妈一起上山挖笋,做绿豆芽,采艾草……我们还开展了我的种养小故事评比活动,家长把孩子们的童言童语和亲自然的做法用照片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做成一本书,让孩子们讲讲自己与动植物的故事。一段时间后,家长们为孩子的细心发现、对自然的关心、呵护,与大自然的快乐互动而纷纷点赞。
(四)拓展——让幼儿兴趣延伸,品味自然的魅力
自然界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已不只光停留在小小的自然角。春游时,带孩子们走进山里,小树林,路边的小花,大树下的坑、高高的毛竹,毛竹旁边钻出的高矮不一的竹笋,无不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孩子们边发现边分享惊喜。孩子们也更愿意和家长到田间地里去了,爷爷奶奶说:“这孩子到地里,问个不停,有时还带个放大镜去照,像个小科学家。”
在自然角这片小天地里,孩子们不再是一个静静的欣赏者,而是自然角中的小主人。他们的求知欲在增长,科学知识在不断丰富,探究能力在增强,自主管理能力变强了,孩子们的心与大自然更近了。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 2012(09)
【摘要】:大自然中生物生长蕴含着千变万化的奥秘和规律,幼儿园自然角是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一个窗口,如何激发幼儿对自然界中万物生长奥秘的好奇心,本文从放手、支持、创设、拓展四个方面让幼儿自主规划、自主探索、自主交流等进行了介绍,从而培养幼儿认真专注、积极探究等学习品质,以促进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让幼儿真正成为自然角的主人。
【关键词】:幼儿;自然角;自主管理
《指南》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让幼儿参加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在幼儿园,室内、走廊上都开辟了自然角,作为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之用,以激起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兴趣。
一、自然角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次散步,孩子们看到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显得很开心,都说“菊花、菊花”我们真该反思,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居然不知道油菜花长怎样,他们也鲜有机会去田边地里。虽然班上有自然角,可又能为丰富孩子的自然知识提供多大的帮助呢?
在自然角管理中常看到这种现象:随着季节的变更或自然角创设的评比,老师忙着松土,种上一些当季的蔬菜,买来几盆漂亮的花、金鱼,让小朋友端几盆家里种的植物……,教师忙碌着而幼儿走过自然角,偶尔瞟上几眼,很少参与,只是时而驻足欣赏。
二、自然角自主管理中的有效策略
如何激发孩子们从静静的欣赏者转变为直接参与的管理者呢?我在实践中尝试运用了以下策略。
(一)放手---让幼儿自主规划,体味自主的责任
1、自主计划种什么?养什么?
播种之前,我会设计一张调查表,征求孩子们希望种什么?养什么?孩子通过询问爸妈或有经验的长辈,确定自己喜欢的动植物。每当季节变换,我们自然角中的物品也会随之变动。春天,孩子们饲养蚕宝宝,观察蚕宝宝变飞蛾的全过程;初夏,爷爷从田边舀一些小蝌蚪,孩子们观察小蝌蚪怎样变青蛙;秋天有丰收的瓜果,金色的稻穗,美丽的菊花;冬天花草少了,我们种上几株水仙,和孩子们一起捡来各种不同的落叶。孩子参与收集,对动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花草、动物多了一份责任心。
2、自主选择管理时间。
孩子们自主选择照顾自然角的时间:晨间来园时、午餐后、离园前。这三个时间段的孩子都是陆续的、零散的,可以让原本不大的自然角显得不拥挤,孩子们有了充分的管理时间与空间,观察的有效性就会提高。
3、自主选择管理角色。
结合谈话“植物长大需要什么”,“自然角管理中应该注意什么”等活动,孩子们知道植物长大需要喝水、松土、拔草、施肥等,他们结伴组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位组长,组内成员每人认领一个任务,让孩子们照顾动植物的“生活起居”,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增加孩子们的责任意识。
(二)支持——让幼儿自主探索,习得探究的技能
1、培养观察习惯,萌发种植兴趣
一天我问:“植物的叶子一样吗?”孩子们仔细观察、闻闻、摸摸,有的说:“南瓜叶的背面像地毯,软软地、长着细细的毛”,有的说“金叶玉叶的叶是小小的,厚厚的,有点硬”,有的说“叶子边上还有小刺”……教师一个问题,让孩子们发现了植物叶子里藏着那么多的秘密。自然角是孩子们观察自然界的小天地,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有意识的引导和支持,培养幼儿细心观察、认真比较的观察习惯,重视孩子的主动参与、体验,激发幼儿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2、抓住偶发事件,增强探究能力
餐后,琪琪跑来告诉说承烨在给蚕宝宝浇水,我跑到外面一看,承烨拿着个洒水壶,旁边围着许多小朋友在七嘴八舌地指责他,我问他为什么给蚕宝宝浇水,他低着头说:“蚕宝宝的桑叶干干的,很硬了,不好吃,我想给桑叶浇点水。”乔乔说“蚕宝宝吃了浇水的桑叶会拉肚子的”,于是我让孩子们回家去调查蚕宝宝要喝水吗?它会生病吗?每天只吃桑叶它会长大吗?会发生什么变化?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关于蚕宝宝的知识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在自然角的管理中,经常会发生小花因不断浇水而涝死,小金鱼不停地吃东西而胀死的现象。有的老师以批评、惩罚的方法对付“肇事者”,于是一些胆小的孩子不敢轻易去碰那些动植物,生怕一不小心把枝折断了,把小动物养死了会挨批。教师应抓住这些偶发事件进行正确引导,启发孩子去寻找原因,并自主地寻求解决办法。孩子们想出了在鱼缸旁挂张记录表的主意:一天最多只能喂10粒食物,喂过一颗就画一个小圆,没有画到10个小圆的可以继续再喂,自从用了这个记录管理方法,再没有金鱼因喂食过多而胀死了。
自然角中的探究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需要通过孩子们的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教师要遵从孩子的天性,注重鼓励幼儿寻找问题原因,坚持科学探究,及时商讨解决方法,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就得到增强。
3、鼓励个性记录,发展创新品质
每当孩子们捧来一盆植物,都会自觉地挑一张漂亮地卡纸为植物做个性化标签,并能到老师那儿领一本观察记录本,孩子们自豪地在封面上画上自己的个性画,签上自己的大名,开始自己的观察之旅。
自然角的一角,摆放着放大镜、小铲子、洒水壶、自制的标尺等,那是我为孩子们观察、操作用的辅助材料。我鼓励孩子们自己照顾动植物,在观察记录本上记下自己的劳动(浇水、拔草、晒太阳……),新的发现,(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叶上有刺……)植物的生长速度慢,变化不是每天都有的,我提供画有刻度的尺让幼儿尝试通过测量、观察和记录结果来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记录没有刻板的要求,孩子们可以自由观察,随时记录,每一个记录都包含着孩子们的辛勤付出和收获的喜悦,每一本观察记录本都是孩子们的个性成果。
(三)创设——让幼儿自主交流,感受发现的乐趣
1、开设交流分享平台
为了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发现和收获分享给全班小朋友,我在班内设置了一个“我发现,我播报”栏目,在离园前的几分钟让有发现的孩子上来进行发现播报,“今天中午我发现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早上我把一盘花拿到太阳下去给它阳光,可到了傍晚时,我发现有几个叶子上有点黄黄的、黑黑的了,可能是太阳太猛了,焦掉了吧”,“我把一只小蜗牛放到另一只小蜗牛背上,他们在一起爬,成了好朋友,小触角也伸出来了,我的手一碰,触角就很快缩进去了,很有趣的”……每天的精彩播报成了孩子们期待的一个节目,许多家长来接孩子时也分享了孩子们的快乐。
2、开展我的种养小故事活动
许多孩子回家后也参与了家里的花草管理和亲近自然活动,与爸妈一起上山挖笋,做绿豆芽,采艾草……我们还开展了我的种养小故事评比活动,家长把孩子们的童言童语和亲自然的做法用照片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做成一本书,让孩子们讲讲自己与动植物的故事。一段时间后,家长们为孩子的细心发现、对自然的关心、呵护,与大自然的快乐互动而纷纷点赞。
(四)拓展——让幼儿兴趣延伸,品味自然的魅力
自然界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已不只光停留在小小的自然角。春游时,带孩子们走进山里,小树林,路边的小花,大树下的坑、高高的毛竹,毛竹旁边钻出的高矮不一的竹笋,无不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孩子们边发现边分享惊喜。孩子们也更愿意和家长到田间地里去了,爷爷奶奶说:“这孩子到地里,问个不停,有时还带个放大镜去照,像个小科学家。”
在自然角这片小天地里,孩子们不再是一个静静的欣赏者,而是自然角中的小主人。他们的求知欲在增长,科学知识在不断丰富,探究能力在增强,自主管理能力变强了,孩子们的心与大自然更近了。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