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素质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FD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一个体系,是一项永远不能完成的工程。搞好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的环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切实行动起来,真正地进行素质教育,要改进教法,而不是少布置一点作业,少进行一次考试,即大功告成。
  
  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1.语文课是素质的基础。课是素质的基础,一切素质都源于。因此,的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阶段,从启蒙到三,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文字,这是课素质的核心。
  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培养能力,当然是指具有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在理解运用祖国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科的素质也就实现了。
  既然听、说、写都要靠,那么,中国要塑造“中国心”,就是说,要具有中国人的灵魂。比如:中华民族崇德重义的风尚,要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原则等,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在祖国中,理应接受、培养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具有两个文明素质的中国人。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目的看,就应当是素质,通过培养和提高的道德素质、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内容和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打好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的素质。因此,在中进行素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
  2.语文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为人们接受学校和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祖国的来准确解和表达,这是接受的最基本的条件。
  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基础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受者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有众多的课程当中有一门课程的内容比较特殊,那就是,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学科很不一样。一部教材几乎可以说是青少年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微型“小百科”。这对于充实和完善中生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素质关系极大。
  为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激发思维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赁借物。学科指导深重的那些典范的作品,往往是作者对于自然、对于、对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见解和独特感受的集中体现。读这些作品,不便从“写什么”方面增长了知识,而且从“怎么写”这个方面获得启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丰富自己情感内涵,激活自己有创造性思维
  
  二、语文课要把素质教育放在前列
  
  1.转变陈旧观念,增强素质的意识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应试这样一种异化了的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把的成功等同于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
  提出素质,其目有是使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是力求实现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以的使命感和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的意识。
  2.确立多元化目标。凸现德育功能,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在向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控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道德,使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加强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的素质。课必须加强字、词、名、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课真正上成文字训练课,使通过努力,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拓宽视野,进行交流和交际,并为将来进入、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加强审美、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实行开放性语文课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
  
  1.从封闭的课堂中解脱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即课堂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与火热的生活沟通。
  2.实行“四维课程”。“四维课程”指课由四个块构成:(1)的课堂;(2)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3)的实践应用;(4)环境,包括学校环境、环境、家庭环境。这样,构成了开放性课程结构。
  3.以训练为主。一是要突出实践环节,让参与过程。低突出在“读写中识字”;中“以读为主———读通、读懂、读熟、从读到写,在读的基础上落实重点训练项目”,高增加自学份量———采劝四步:自学报告———讨论深化———纳———课外扩展”,强化实践环节,培养自学能力。二是渗透学法指导。三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训练的归宿。
  总之,如果我们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有意识地因势利导地进行各种认识能力的培养,那么素质教育的质量训练就十分具体生动了。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五小)
其他文献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是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切实可行的。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恰当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产生。比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就可以创设一个故事情境。从前有一个地主,流浪儿三毛就在他家当
期刊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直接影响着基础阶段,基础阶段直接关联着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又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不可分离。  所以,小学语文的地位十分重要,学好小学语文,意义重大。在此,我谈一谈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浅见。    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能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兴趣越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越积极,信心越强
期刊
新课程对师生提出了新的角色要求:教师由拥有知识的权威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由原来知识得被动接受者转化为学习的主动探求者。  这一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  但这样的课堂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它重视学生的“学”,也重视教师的“导”,强调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
期刊
教材内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理解并学会用分数形式来表示事件发生发生的概率。在积极的活动参与中丰富学生对等可能性的体验,渗透概率的统计含义,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及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数学思考。  3、通过学习让学生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
期刊
随着广播电视和现代通讯事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因特网 (Internet) 的建立和迅速扩大,许多人都感叹“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  英语作为世界上运用的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学习它的人越来越多。然而,英语的口语交际能力却不是每一位英语学习者都具有的。  尤其是像我们所在的农村乡镇中学的老师,英语的口语能力是相当差的,可以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老师的语音都不标准。  这就造成了所教的学生更是以哑巴英语
期刊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     一、注重品德教育对成长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平时要注意孩子的言行,如有不良行为,比如说谎、自私、骄傲、不尊敬长辈等等,必须加以制止,加强教育,直到他认错为止。同时,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和榜样,父母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能力。    二、重
期刊
学生要提高自己写作能力,应从何入手?一般教参和许多教师往往强调观察和积累生活,我则认为,应从语言素质入手。  虽然写作理论对写作首先强调的是内容,即中心、材料或生活,把语言视为形式因素,放在次要位置,但这是从文章的社会功能这一角度来谈的。  作家创作成就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他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能力上,而衡量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主要是看其语言表达能力,即语言的得当、通顺、生动、丰富与否,特别是从事一般文
期刊
目前,素质教育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物理教学如何通过具体课题,加强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教学。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新教材(人教版),已在全国普遍实施。新教材可读性强,非常有利于学生自学物理知识,课本内用了大
期刊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减负提素”工作深入开展,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的系列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了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地表达工具
期刊
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是对语言的敏锐的直觉。英语语感包括听说活动中语言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及由听说内容而带来的情感体验等。它是建立在听说基础上的,但又高于听说活动。语言理解的难易快慢与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换的步骤有关。转换的步骤越多,理解起来越慢。  如果是熟悉的句子,转换的步骤可以大大地简化,而语感就是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感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从而形成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