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什么是明星?经得起岁月的淘洗,在历史长河中能发出耀眼光芒的人才是真的明星!他们或遨游太空,或守护冰川,或遥望沙海,他们一直在浩瀚的宇宙中熠熠生辉,引导着万千民众的生活。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发光发亮的“明星”,他们筚路蓝缕、呕心沥血,为中国谱写着盛世华章。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生都默默无闻,甚至为不少人所遗忘。
2018,我们应该关注这些“明星”,这些时代英雄。
潘建伟:量子通信领导者
2017年12月17日,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2017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
潘建伟结束在欧洲的学习后,于2008年回到中国潜心开展科研工作,从此点燃了中国发展量子技术的熊熊之火。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克利斯朵夫·门罗说:“每一次我看到他们的研究进展时,都会感到震撼。”2017年7月,潘建伟以及他的团队将地球上一个光子的量子态传送到1400千米高空轨道卫星上的一个光子上。9月,他的团队利用该卫星向北京和维也纳发射纠缠光子,生成的量子密钥允许两地的团队在完全安全的条件下视频通话。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
◆点评
潘建伟对于科研的坚守,源自他对量子物理的痴迷。他沉浸在量子物理的世界里,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保持与名利的距离,只是和科学“纠缠”。可以说,这样的“纠缠”是一种心无旁骛的执着。
施一公:回国出于朴素的感情
2008年,施一公已是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又获得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殊荣,可他却毅然决定放弃高薪的工作与荣誉,全职回归母校清华大学,出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做出回国的决定,施一公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一些海外学者认为,就科研环境来讲,国内大学无法与普林斯顿比肩,国内学术圈的规则,也往往让海外学者无法适应。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一位教授曾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滔滔不绝地向施一公阐释“你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施一公说:“其实,回国就是出于一种特别朴素的感情,我觉得在中国更能发挥我的价值。”
◆點评
短短5年时间,施一公先后把70多名世界范围的优秀人才引回清华大学全职工作。他推进了清华大学生命学科的建设,推动了国内生物学的重大发展。作为知识分子,他有着博大的家国情怀。
杨超:超算追梦人
在2016年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由杨超率领的研究团队,凭借“千万核可扩展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研究成果获得“戈登·贝尔”奖,实现了我国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
“戈登·贝尔”奖是杨超心中的梦。在“冲奖”的这条路上,杨超克服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2016年6月,杨超在收到入围邮件时,评奖委员会要求他在8月10日前提交终稿。而4月份上交的隐式求解器性能已超过显式不少,但是却未能充分体现隐式的优越性。于是,杨超领队再次挥师南下,在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把程序里里外外修改、调试了一遍,相当于“重写了一篇论文”。七八月的无锡,酷暑难耐。38℃的机房,空调只供应到下午4点。到了晚上,所有人只能靠电扇和清凉油解暑。最终,他们把隐式求解器的性能提升了4倍,达到同等显式的89.5倍。“这么短的时间,论文能有如此改进,超出想象!”评奖委员会副主席松岗聪教授如是评价。
◆点评
漫漫冲奖路,杨超的契约精神、他的使命感、他的不放弃,让他走了下去。这片赤子之心让他勇于追梦。
王艳丽:病毒DNA“逮捕者”
王艳丽,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理研究,及小分子介导的基因沉默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王艳丽刚开始研究CRISPR/Cas时,国际上相关领域的论文还不到50篇。这几年,CRISPR/Cas技术发展迅猛,世界各地的实验室纷纷用它进行基因改造,并催生了上千篇文章的发表。但身处浪潮之中的王艳丽并不想随波逐流,她希望能像以前一样扎扎实实地做研究。谈到科研,王艳丽说:“做研究就像破案,自然界中有很多难以想象、无法解释的现象,必须一环扣一环地去破解、去推理,不能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点评
人类对于基因乃至生命科学的了解仍只是冰山一角,唯有像王艳丽这样,以谦逊、谨慎的态度持之以恒地投身科研,不随波逐流,不急功近利,才能确保我们的世界最终能向着我们所期望的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
姚檀栋:青藏高原“守护人”
姚檀栋,我国冰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发起“第三极环境计划”。7000米的冰川,零下30摄氏度的冰山,姚檀栋一直奋战在青藏高原——在茫茫冰山钻取冰芯。钻取冰芯的过程既艰又险。跟随姚檀栋的学生曾这样描述:登山路上,每走一段就会看到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遇难者的名字和生命“凝固”的日期。然而姚檀栋和其他科学家一次又一次踏上青藏高原古里雅冰川钻取冰芯。即便在6700米处突遇冰裂隙,他们仍然钻出一根符合研究标准的308米长的透底冰芯。
◆点评
风雪呼号中,一个不慎,脚下便是夺命的缝隙。可姚檀栋在这条路上,一坚持就是30多年。在关注娱乐明星之时,我们是否也该关注一下这些拿生命在追求科学、拿生命在守护青藏高原的科学卫士呢?
易志坚:沙漠变绿洲
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里,有片试验地,花海繁茂,绿意盎然。而在这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沙漠,黄沙漫漫,毫无生机。成功将这一沙漠变成绿洲的正是重庆交通大学的一位教授——易志坚。他带领团队从2009年开始,就在重庆小范围内持续地进行种植试验。经过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找到一种植物性纤维黏合剂,将其与沙子、水混合之后,能够让沙子也像土壤一样粘合在一起,再施以养分,植物便可以在土壤化后的沙土上生长。
◆点评
让植物在沙漠生出根系,长出绿叶,开出繁花,衍生出另一番风景。这是科学跨界、多领域合作的成果。在易志坚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攻坚克难的优秀品质。
袁隆平:稻田守望者
2017年10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一次刷屏。他和他的团队培育出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以平均亩产1149.02公斤的成绩,再创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除此之外,在水稻育种上,他还带来另一项突破性技术——剔除镉元素,农作物将变得更纯净。简而言之,他不仅解决了人类“吃得饱”的问题,还解决了人类“吃得安全”这一大难题。
◆点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命不息,科研不止。”这两句话用来诠释袁隆平精神再恰当不过。他是稻田的守望者,值得我们去仰望。
常进:“悟空”首席科学家
作为中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有望拥有大圣的火眼金睛,识破宇宙中的暗物质。在“悟空”首个物理结果研讨会上,“悟空”项目首席科学家常进说道:“我可不想做网红,我更喜欢躲在实验室里做好卫星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工作。”除此之外,这位心怀天文梦的科学家,也在一直参与我国的探月工程项目,嫦娥一、二号伽马射线谱仪以及嫦娥三号APXS谱仪的研制。
◆点评
他坚持梦想,十年磨一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勇攀高峰;他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引领着中国科学跻身世界前沿。在我们纷纷关注网红、明星之时,我们更应该将目光聚焦在这些“不愿做网红”的科学家身上。
薛其坤:“7-11”量子院士
薛其坤,清华“明星校长”、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获得者。他率领团队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7—11”是学生们给薛其坤起的绰号,意思是薛其坤早上7点去实验室,一直干到晚上11点才回家。这“7—11”的生活节奏,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薛其坤说:“是对科学朴素的向往,让我走到现在。”在他看来,科学之美值得我们不懈地去追求。
◆点评
时代缺少的不是科学明星,而是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怀揣对科学的敬畏与好奇之心,薛其坤在看似枯燥的物理学研究中自得其乐地享受着探索的乐趣,期待着发现更美的风景。
什么是明星?经得起岁月的淘洗,在历史长河中能发出耀眼光芒的人才是真的明星!他们或遨游太空,或守护冰川,或遥望沙海,他们一直在浩瀚的宇宙中熠熠生辉,引导着万千民众的生活。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发光发亮的“明星”,他们筚路蓝缕、呕心沥血,为中国谱写着盛世华章。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生都默默无闻,甚至为不少人所遗忘。
2018,我们应该关注这些“明星”,这些时代英雄。
潘建伟:量子通信领导者
2017年12月17日,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2017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
潘建伟结束在欧洲的学习后,于2008年回到中国潜心开展科研工作,从此点燃了中国发展量子技术的熊熊之火。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克利斯朵夫·门罗说:“每一次我看到他们的研究进展时,都会感到震撼。”2017年7月,潘建伟以及他的团队将地球上一个光子的量子态传送到1400千米高空轨道卫星上的一个光子上。9月,他的团队利用该卫星向北京和维也纳发射纠缠光子,生成的量子密钥允许两地的团队在完全安全的条件下视频通话。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
◆点评
潘建伟对于科研的坚守,源自他对量子物理的痴迷。他沉浸在量子物理的世界里,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保持与名利的距离,只是和科学“纠缠”。可以说,这样的“纠缠”是一种心无旁骛的执着。
施一公:回国出于朴素的感情
2008年,施一公已是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又获得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殊荣,可他却毅然决定放弃高薪的工作与荣誉,全职回归母校清华大学,出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做出回国的决定,施一公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一些海外学者认为,就科研环境来讲,国内大学无法与普林斯顿比肩,国内学术圈的规则,也往往让海外学者无法适应。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的一位教授曾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滔滔不绝地向施一公阐释“你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施一公说:“其实,回国就是出于一种特别朴素的感情,我觉得在中国更能发挥我的价值。”
◆點评
短短5年时间,施一公先后把70多名世界范围的优秀人才引回清华大学全职工作。他推进了清华大学生命学科的建设,推动了国内生物学的重大发展。作为知识分子,他有着博大的家国情怀。
杨超:超算追梦人
在2016年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由杨超率领的研究团队,凭借“千万核可扩展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研究成果获得“戈登·贝尔”奖,实现了我国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
“戈登·贝尔”奖是杨超心中的梦。在“冲奖”的这条路上,杨超克服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2016年6月,杨超在收到入围邮件时,评奖委员会要求他在8月10日前提交终稿。而4月份上交的隐式求解器性能已超过显式不少,但是却未能充分体现隐式的优越性。于是,杨超领队再次挥师南下,在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把程序里里外外修改、调试了一遍,相当于“重写了一篇论文”。七八月的无锡,酷暑难耐。38℃的机房,空调只供应到下午4点。到了晚上,所有人只能靠电扇和清凉油解暑。最终,他们把隐式求解器的性能提升了4倍,达到同等显式的89.5倍。“这么短的时间,论文能有如此改进,超出想象!”评奖委员会副主席松岗聪教授如是评价。
◆点评
漫漫冲奖路,杨超的契约精神、他的使命感、他的不放弃,让他走了下去。这片赤子之心让他勇于追梦。
王艳丽:病毒DNA“逮捕者”
王艳丽,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理研究,及小分子介导的基因沉默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王艳丽刚开始研究CRISPR/Cas时,国际上相关领域的论文还不到50篇。这几年,CRISPR/Cas技术发展迅猛,世界各地的实验室纷纷用它进行基因改造,并催生了上千篇文章的发表。但身处浪潮之中的王艳丽并不想随波逐流,她希望能像以前一样扎扎实实地做研究。谈到科研,王艳丽说:“做研究就像破案,自然界中有很多难以想象、无法解释的现象,必须一环扣一环地去破解、去推理,不能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点评
人类对于基因乃至生命科学的了解仍只是冰山一角,唯有像王艳丽这样,以谦逊、谨慎的态度持之以恒地投身科研,不随波逐流,不急功近利,才能确保我们的世界最终能向着我们所期望的健康、美好的方向发展。
姚檀栋:青藏高原“守护人”
姚檀栋,我国冰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发起“第三极环境计划”。7000米的冰川,零下30摄氏度的冰山,姚檀栋一直奋战在青藏高原——在茫茫冰山钻取冰芯。钻取冰芯的过程既艰又险。跟随姚檀栋的学生曾这样描述:登山路上,每走一段就会看到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遇难者的名字和生命“凝固”的日期。然而姚檀栋和其他科学家一次又一次踏上青藏高原古里雅冰川钻取冰芯。即便在6700米处突遇冰裂隙,他们仍然钻出一根符合研究标准的308米长的透底冰芯。
◆点评
风雪呼号中,一个不慎,脚下便是夺命的缝隙。可姚檀栋在这条路上,一坚持就是30多年。在关注娱乐明星之时,我们是否也该关注一下这些拿生命在追求科学、拿生命在守护青藏高原的科学卫士呢?
易志坚:沙漠变绿洲
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里,有片试验地,花海繁茂,绿意盎然。而在这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沙漠,黄沙漫漫,毫无生机。成功将这一沙漠变成绿洲的正是重庆交通大学的一位教授——易志坚。他带领团队从2009年开始,就在重庆小范围内持续地进行种植试验。经过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找到一种植物性纤维黏合剂,将其与沙子、水混合之后,能够让沙子也像土壤一样粘合在一起,再施以养分,植物便可以在土壤化后的沙土上生长。
◆点评
让植物在沙漠生出根系,长出绿叶,开出繁花,衍生出另一番风景。这是科学跨界、多领域合作的成果。在易志坚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攻坚克难的优秀品质。
袁隆平:稻田守望者
2017年10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一次刷屏。他和他的团队培育出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以平均亩产1149.02公斤的成绩,再创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除此之外,在水稻育种上,他还带来另一项突破性技术——剔除镉元素,农作物将变得更纯净。简而言之,他不仅解决了人类“吃得饱”的问题,还解决了人类“吃得安全”这一大难题。
◆点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命不息,科研不止。”这两句话用来诠释袁隆平精神再恰当不过。他是稻田的守望者,值得我们去仰望。
常进:“悟空”首席科学家
作为中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有望拥有大圣的火眼金睛,识破宇宙中的暗物质。在“悟空”首个物理结果研讨会上,“悟空”项目首席科学家常进说道:“我可不想做网红,我更喜欢躲在实验室里做好卫星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工作。”除此之外,这位心怀天文梦的科学家,也在一直参与我国的探月工程项目,嫦娥一、二号伽马射线谱仪以及嫦娥三号APXS谱仪的研制。
◆点评
他坚持梦想,十年磨一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勇攀高峰;他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引领着中国科学跻身世界前沿。在我们纷纷关注网红、明星之时,我们更应该将目光聚焦在这些“不愿做网红”的科学家身上。
薛其坤:“7-11”量子院士
薛其坤,清华“明星校长”、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的获得者。他率领团队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7—11”是学生们给薛其坤起的绰号,意思是薛其坤早上7点去实验室,一直干到晚上11点才回家。这“7—11”的生活节奏,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薛其坤说:“是对科学朴素的向往,让我走到现在。”在他看来,科学之美值得我们不懈地去追求。
◆点评
时代缺少的不是科学明星,而是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怀揣对科学的敬畏与好奇之心,薛其坤在看似枯燥的物理学研究中自得其乐地享受着探索的乐趣,期待着发现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