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元和元年,白居易在其《策林》中用了10篇文章来探讨了礼乐文教的相关问题,其中涉及学习要旨、继承和革新礼乐的原则、释教、淫祀、创作态度、采诗制度等。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不仅体系了其儒学思想,也对儒家诗学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策林》之10篇为探究基础,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来看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
关键词:白居易 礼乐文教观
礼乐文教观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从周代开始至今,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对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的探究,能让我们从更深层上去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元和元年,适时白居易35岁,于元稹同居广东省揭阳市华阳观,闭门揣时事,共得《策林》75篇,其中之10能体现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
一、诗书礼乐作用观
古往今来,诗书礼乐都是人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如何学习,该以何种态度对待却各有见解,白居易则主张诗书礼乐要能传情达意、而且要经世致用。在《救学者之失》里,白居易说到:“但有修习之名,而无训导之实也……习而事成者,乃用之于宗庙。”不难看出,在白居易看来,对诗书的学习,不可专注于对个别章句的理解,而要以疏通达远为目的;礼乐也不能只注重礼数、仪容和节奏等形式,而要以长幼有别、中和友孝为人伦道德的核心。同时,白居易也对目前诗书礼乐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一是执政者未能尽其职责,在诗书礼乐的制度上缺少一定的政策制度;二是教育者在自身素质和教育方法上的缺失。最后,白居易以经世致用的观念来说明教者和学者之间的关系,并在用人制度上提出了选优择贤的观点。
白居易的诗书礼乐的作用观是在中唐复古崇儒的基础产生的,其更多强调的是诗书礼乐的现实主义功能,即经世致用。这和《春秋》学派的观点一脉相承。不过,白居易更多的在论述对诗书的教和学过程的缺失来探讨儒家学说中以学干政的核心思想。
二、罢黜异教,独尊儒术观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文化从汉到魏晋占据了统治地位。但随着汉末社会的动乱,儒家经典文化的传统地位也受到了威胁。佛教的流入让民众和士大夫等对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分流,从魏晋至唐,儒家、道家、佛家三家鼎足而立。自佛教如我国以来,批评之语也不在少数,但其势也只如秋之残花,了了而已。
自安史之乱起,社会痼疾愈加明显,反佛之声日益壮大,元和十四年,韩愈《论佛骨表》让反佛之势逐步壮大,然碍于朝廷的推阻,仍未成功。
其实在元和元年,白居易就在《议释教》中提出了罢黜异端、独尊儒术的思想,并且就佛教的种种弊端做了一一揭露。其在《议释教》里写道:“区区西方之教,与天子抗衡……移君亲于师资之际,旷夫妇于戒律之间。”白居易也就反对佛教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一是认为中国应以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根基,佛教的渗入,会破坏儒家文化的传统;二是认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已经包含了佛教中所宣传的思想,无须再以佛教来进行替补,相反应该剔除。三是认为佛教打乱了儒家文化中的纲常伦理,让儒家文化发展受阻。在白居易的论述中,深刻的揭露了佛教流入中国后其教徒利用“传教”之名而大占土地、剥夺农民钱财,白居易对此恨之入骨,这可以在他的新乐府的《两朱阁》得到例证。
三、礼乐共融的实用观
白居易在《议礼乐》里说道:“序人伦,安国家,莫先于礼……有行而不至于理者,由不能达其情也。”至此,白居易就礼乐之间和关系和功能作了一一探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礼和乐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维护人伦秩序和国家安定的基础、是人民安居乐业、风俗传承和发展的保障,在讲究国家安定团结的同时,又要注重百姓的精神文化建设,即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其次,礼和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的,两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最后,白居易认为,礼和乐不但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礼和乐还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在对礼和乐的功能和关系探讨中,白居易一方面注重礼和乐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对礼在封建社会中区分等级的色彩进行了淡化,而注重从其在国家安定团结中的功能上进行论述,可以说,白居易对礼和乐的认识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
同时在《沿革礼乐》里,白居易就礼乐的继承和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礼乐的传承不能太过拘泥,而且对泥古派和复古派也大加批评,继承礼乐应保持原有的精神风度、同时也要将其主旨结合时代风貌,它将言和行当作枝叶来对待,而将意和神当作是礼乐的精髓之所在。
从一定意义上说,白居易对待礼乐传承和发展的态度是客观的,它注重礼乐传承和发展中对精髓部分的理解并注重实用合二为一,这在《复乐古器古曲》和《乐记》里同样能找到例证。如“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同时,白居易还对世风与心境、心境与审美之关系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安定让百姓的心境有了平和的基础,从而推动了人们审美的能力发展,于是,礼能保证政治的安定,而乐能起到推动审美的发展,礼是前提,乐是辅佐,但二者又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四、祀礼之文化观
祭祀和丧礼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在《议祭祀》里,白居易就其意义和目的作了分别论述。
首先白居易认为祭祀人们对天地、圣贤学习的一种方式,先王祭祀的目的也在于为民祈福,而且祭祀活动要有一定的活动原则,并非“无为而治”。从白居易的观点中不难看出,其将民生放在了第一位,强调在心诚的前提下反对铺张,以厚生为祭祀的最终目的。
对待丧葬礼数,白居易也强调要节制、厚生,反对浪费和铺张。在《禁厚葬》里他首先指出了现行丧葬礼中的问题,一方面是过于奢侈,另一方面是丧葬礼数超过了应有的尺度。由此而产生了国家法度被败坏、人民伤财非礼。白居易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中唐中厚葬风俗的批判来引发人们对过礼伤生思考,让人们在对待祭祀和丧葬问题上要注重人文情怀,当作一种文化来对待,注重的是文化内涵而不是外在形式。
五、文学创作观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的总和,但文学创作中要持什么样的态度、观点,要以什么样的原则来进行,这些都是历来文人所思考的问题。白居易在《议文章》以“尚质抑淫,著诚去伪”来作为文学创作的原则,以“纫王教”、“通讽谕”来作为文学创作的功能。他认为,从国家角度来说是维护国家统治的一种工具,负责的是对人民的教化,而从下来说,是对人民进行警戒工具。他从文学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两方面进行了探索。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原则,这也是他讽喻诗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白居易认为,文学创作要以察补统治之得失为目的,以讽喻惩劝为原则。 (下转200页)
(上接230页)
整体上说,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一方面是理论上进行阐述,同时又返回到现实中去论证,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白居易的理论中,更多强调的是诗书礼乐的实用观,无论是从对诗书的功能探究还是对礼乐的制度批评,都坚持以人为本、以儒家思想核心文化为主。在白居易以后的讽喻诗中,他也将自己的民生思想表现得更加的淋漓尽致。
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不但纠正了儒家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弊端,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邹婷.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中国佛学,苏州大学[D],2008年.
[2]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肖伟韬.白居易生存哲学简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关键词:白居易 礼乐文教观
礼乐文教观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从周代开始至今,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对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的探究,能让我们从更深层上去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元和元年,适时白居易35岁,于元稹同居广东省揭阳市华阳观,闭门揣时事,共得《策林》75篇,其中之10能体现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
一、诗书礼乐作用观
古往今来,诗书礼乐都是人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如何学习,该以何种态度对待却各有见解,白居易则主张诗书礼乐要能传情达意、而且要经世致用。在《救学者之失》里,白居易说到:“但有修习之名,而无训导之实也……习而事成者,乃用之于宗庙。”不难看出,在白居易看来,对诗书的学习,不可专注于对个别章句的理解,而要以疏通达远为目的;礼乐也不能只注重礼数、仪容和节奏等形式,而要以长幼有别、中和友孝为人伦道德的核心。同时,白居易也对目前诗书礼乐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一是执政者未能尽其职责,在诗书礼乐的制度上缺少一定的政策制度;二是教育者在自身素质和教育方法上的缺失。最后,白居易以经世致用的观念来说明教者和学者之间的关系,并在用人制度上提出了选优择贤的观点。
白居易的诗书礼乐的作用观是在中唐复古崇儒的基础产生的,其更多强调的是诗书礼乐的现实主义功能,即经世致用。这和《春秋》学派的观点一脉相承。不过,白居易更多的在论述对诗书的教和学过程的缺失来探讨儒家学说中以学干政的核心思想。
二、罢黜异教,独尊儒术观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文化从汉到魏晋占据了统治地位。但随着汉末社会的动乱,儒家经典文化的传统地位也受到了威胁。佛教的流入让民众和士大夫等对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分流,从魏晋至唐,儒家、道家、佛家三家鼎足而立。自佛教如我国以来,批评之语也不在少数,但其势也只如秋之残花,了了而已。
自安史之乱起,社会痼疾愈加明显,反佛之声日益壮大,元和十四年,韩愈《论佛骨表》让反佛之势逐步壮大,然碍于朝廷的推阻,仍未成功。
其实在元和元年,白居易就在《议释教》中提出了罢黜异端、独尊儒术的思想,并且就佛教的种种弊端做了一一揭露。其在《议释教》里写道:“区区西方之教,与天子抗衡……移君亲于师资之际,旷夫妇于戒律之间。”白居易也就反对佛教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一是认为中国应以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根基,佛教的渗入,会破坏儒家文化的传统;二是认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已经包含了佛教中所宣传的思想,无须再以佛教来进行替补,相反应该剔除。三是认为佛教打乱了儒家文化中的纲常伦理,让儒家文化发展受阻。在白居易的论述中,深刻的揭露了佛教流入中国后其教徒利用“传教”之名而大占土地、剥夺农民钱财,白居易对此恨之入骨,这可以在他的新乐府的《两朱阁》得到例证。
三、礼乐共融的实用观
白居易在《议礼乐》里说道:“序人伦,安国家,莫先于礼……有行而不至于理者,由不能达其情也。”至此,白居易就礼乐之间和关系和功能作了一一探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礼和乐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维护人伦秩序和国家安定的基础、是人民安居乐业、风俗传承和发展的保障,在讲究国家安定团结的同时,又要注重百姓的精神文化建设,即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其次,礼和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的,两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最后,白居易认为,礼和乐不但是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礼和乐还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在对礼和乐的功能和关系探讨中,白居易一方面注重礼和乐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另一方面则对礼在封建社会中区分等级的色彩进行了淡化,而注重从其在国家安定团结中的功能上进行论述,可以说,白居易对礼和乐的认识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
同时在《沿革礼乐》里,白居易就礼乐的继承和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礼乐的传承不能太过拘泥,而且对泥古派和复古派也大加批评,继承礼乐应保持原有的精神风度、同时也要将其主旨结合时代风貌,它将言和行当作枝叶来对待,而将意和神当作是礼乐的精髓之所在。
从一定意义上说,白居易对待礼乐传承和发展的态度是客观的,它注重礼乐传承和发展中对精髓部分的理解并注重实用合二为一,这在《复乐古器古曲》和《乐记》里同样能找到例证。如“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同时,白居易还对世风与心境、心境与审美之关系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安定让百姓的心境有了平和的基础,从而推动了人们审美的能力发展,于是,礼能保证政治的安定,而乐能起到推动审美的发展,礼是前提,乐是辅佐,但二者又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四、祀礼之文化观
祭祀和丧礼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在《议祭祀》里,白居易就其意义和目的作了分别论述。
首先白居易认为祭祀人们对天地、圣贤学习的一种方式,先王祭祀的目的也在于为民祈福,而且祭祀活动要有一定的活动原则,并非“无为而治”。从白居易的观点中不难看出,其将民生放在了第一位,强调在心诚的前提下反对铺张,以厚生为祭祀的最终目的。
对待丧葬礼数,白居易也强调要节制、厚生,反对浪费和铺张。在《禁厚葬》里他首先指出了现行丧葬礼中的问题,一方面是过于奢侈,另一方面是丧葬礼数超过了应有的尺度。由此而产生了国家法度被败坏、人民伤财非礼。白居易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中唐中厚葬风俗的批判来引发人们对过礼伤生思考,让人们在对待祭祀和丧葬问题上要注重人文情怀,当作一种文化来对待,注重的是文化内涵而不是外在形式。
五、文学创作观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的总和,但文学创作中要持什么样的态度、观点,要以什么样的原则来进行,这些都是历来文人所思考的问题。白居易在《议文章》以“尚质抑淫,著诚去伪”来作为文学创作的原则,以“纫王教”、“通讽谕”来作为文学创作的功能。他认为,从国家角度来说是维护国家统治的一种工具,负责的是对人民的教化,而从下来说,是对人民进行警戒工具。他从文学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两方面进行了探索。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原则,这也是他讽喻诗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白居易认为,文学创作要以察补统治之得失为目的,以讽喻惩劝为原则。 (下转200页)
(上接230页)
整体上说,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一方面是理论上进行阐述,同时又返回到现实中去论证,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白居易的理论中,更多强调的是诗书礼乐的实用观,无论是从对诗书的功能探究还是对礼乐的制度批评,都坚持以人为本、以儒家思想核心文化为主。在白居易以后的讽喻诗中,他也将自己的民生思想表现得更加的淋漓尽致。
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白居易的礼乐文教观不但纠正了儒家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弊端,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为儒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邹婷.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中国佛学,苏州大学[D],2008年.
[2]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肖伟韬.白居易生存哲学简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