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的巨大影响引起了西方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广泛关注,由此引发了一些讨论和争议。本文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实例分析,尝试提出一些有助于孔子学院发展的具体策略,并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讨论孔子学院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孔子学院;全球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01-02
2008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应邀在BBC做了一个关于中国的系列讲座。在第一讲里,史景迁以“孔子之道”(Confucius’sWays)为题综合评述了孔子的生平与历史贡献。史景迁得讲座显示出他作为历史学家的广博,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畅销书作家的独特视角。尽管其讲座的内容与国人对这位思想家,教育家的理解有不少差异,但大体上说史氏的评介是准确而生动的,因此备受听众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在讲座的最后,史景迁特别提到孔子在当今的世界上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因为他的形象在近年来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轮回”(Strange Transmigration),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两个:孔子学院的出现和对孔门经典的重读。在笔者看来,对孔门经典的重读在我国的文化界有很大的反响,但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观察,就会发现孔子学院的意义远为重要。重读孔门经典,延续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学热”的风潮,加上媒体和出版界的推波助澜,在国内造成了“论语热”、“于丹热”等大众文化现象,同时也招致了一些来自主流学术界的批评。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国内的文化热点,或者说“看点”和“卖点”。相比之下,孔子学院的建立,推广和勃兴更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尤其对于我国当前的文化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提升我们文化的世界地位而言,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系统工程。在世界已经熟悉各种“中国制造”的产品的时代,孔子学院将为我们建立新的世界形象。
一、来自历史与体制的阻力和挑战
美国学者詹姆斯·F·帕拉达斯指出:“中国在21世纪初开始设立孔子学院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令人震惊的。仅在几十年前……孔子仍被贬斥,被视为社会变革的障碍和历史的倒退。”在讨论了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之后,帕拉达斯指出,不少美国学者很警惕孔子学院可能变成侵入美国文化的“特洛伊木马”。这种观点的背后有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学术界对孔子文化意义的一些具有历史根源的政治定见。这种根深蒂固的成见,在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中已经成为我们推进传播本国文化的阻力。我们知道,在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方面,20世纪美国的学术界对中国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其重要性在二战以后超越了欧洲国家历史悠久的传统汉学。实际上,美国的中国研究的繁荣跟冷战期间美国政府以及军方的投入也有直接关系。从建立初期到现在,美国的“汉学”(或者说“中国研究”)一直都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从当年以中国为冷战年代的假想敌,到如今防止中国成为跟美国抗衡的超级政治/经济实体,有大批的学者和机构不断为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提供信息和建议。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这种政治性很强的学术研究的场所,经常是各大学的东亚系,这些院系同时也负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里的中文教学。所以,语言教学跟意识形态研究往往并列进行,互相渗透影响。从20世纪上半期美国主流中国研究者们的经历来看,很多重要人物出身外交界(比如费正清John K.Fairbank),或者直接参与过二战(比如耶鲁的傅汉斯Hans Frankel和哈佛的孔飞力Philip A.Kuhn),这导致美国对中国的研究从根源上讲就一直存在强烈的战争思维的影响,也就是非友即敌的认识态度。所以,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建立前提之一,就是把中国作为战略上的潜在敌人来对待。而在1949年以后,不论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具体关系如何,在意识形态上始终与中国保持紧张的对峙关系。尽管也有很多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的学者,但从体制上说,他们并不改变这一总体的倾向。在冷战期间成长起来的美国知识精英们,往往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看作是儒家思想在中国正式的终结。“五四”时期的知识精英们从现代性的角度否定孔子,但毕竟没有彻底瓦解儒家思想在政治话语中的地位,更没有动摇它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相比较而言,共产主义新中国的建立,让很多西方学者认为儒家的正统已经终结,他们对当代儒家参与政治文化的讨论已经与中国大陆脱节,更多地转向中国台湾、日韩以及东南亚国家。基于这种对政治转向的理解,西方学者长期以来割断了传统儒家思想与中国当代政治话语的深层联系。所以,他们对孔子学院的广泛而大规模的发展会感到很突然,并视之为潜在的威胁。更重要的是,美国在20世纪以来有一直以输出价值观念为既定政策。正如战略研究学者门洪华所指出的,美国是一个“热衷于输出民主和发展模式的国家,视之为‘天定命运’。”也就是说,美国非常重视自己的价值观念输出国的地位,而孔子学院的出现就被美国知识精英阶层看作一种对美国权威,及其文化“软实力”(soft power)的挑战。所以,在美国学术研究最发达的常春藤名校中,至今只有哥伦比亚大学与孔子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在普通民众的层面上,一般从事汉语学习的人主要是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很少有人对孔子思想在现代世界的意义感兴趣,对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形象的认识也很模糊。综合起来看,美国社会上层对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采取警惕怀疑的态度,而普通阶层对中国的态度更多停留在廉价商品,功夫电影,东方情调等浅表的感受上。对孔子学院的发展而言,这两种认识倾向既是需要克服的障碍,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文化机遇。这是因为,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一方面加强了汉语的发展和普及,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全世界提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即把传统的儒家形象在新的时代重新定位,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新形象。在知识精英的层面上,可以通过新的汉语教学模式,融合传统文化的精华,帮助一部分人根除多年养成的冷战思维,加强与我国的合作。在普通民众的层面上,孔子学院有能力更新各国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它在当今世纪上的延续性和发展潜能。对两者的改造和整合将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软实力。 二、来自现实的对策与展望
根据美国当前教育界和媒体对于孔子学院的反应,以及我们已有的经验,笔者在此尝试提出几点应对方案,希望有助于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美国不同层次的高校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在美国近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高等教育中资金削减程度最大的是政府的公立大学和更低一层次的社区大学。在当前政府投入已经削减了47%的情况下,聘请高水平的中文教师已经成了这些学校的严重负担。随着中文在美国流行程度的提高,这一缺口越来越明显。尤其具有吸引力的是,汉办为孔子学院提供资金的支持,这对此类学校建立或扩大中文教育是很大的帮助。所以,在这些学校建立孔子学院的阻力相对较小,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相比之下,传统私立名校资金相对雄厚,也接受大量的社会捐款,它们一般并不急需孔子学院提供的资金。同时,这些学校本身的东亚系有自己的一套相对成熟的中文教育的方法,对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并不认同。如前所述,这些学校的中国研究者和校方对孔子学院也会有意识形态上的争议。此外,美国还有很多私立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这类学校规模较小,但非常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和特色,尤其崇尚小班教学,以及创造性的精英教育。对于这两类学校,与之直接进行中文教育的合作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们需要探索更符合现实情况,而且比较有建设性的解决办法。比如,我们可以立足于在公立大学的孔子学院,以此为圆心辐射其他的教育机构。对于教育水平较低的社区大学,可以更多地组织普及性的语言教学,帮助它们建立中文机构;对于抵制孔子学院的私立名校,则应更多地进行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近年来,俄勒冈大学的做法很值得推广。该校是公立大学,其孔子学院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并加强了跟私立名校的合作,比如邀请哈佛大学研究中国问题的教授举办讲座。这种文化交流上的加强,迟早会改变私立院校对孔子学院的抵制态度。此外,虽然建立孔子学院的尝试在这些学校尚有阻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学院不能以其他方式参与这些学校的发展。比如,大量的中国研究项目受到来自台湾的基金的支持,比如“蒋经国基金会”就支持了很多美国学者的研究计划。如果孔子学院能够设立更多的研究基金和奖学金,鼓励学者和研究者的申请,并为他们赴中国做研究提供帮助,这些人所在的学校将会对孔子学院的实力和发挥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第二个问题是如何通过孔子学院来促进我国正面的国际形象。孔子学院引起美方不满和抗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其管辖领域内禁止讨论某些敏感的政治话题。比如台湾和西藏问题,以及在国内禁止的某些邪教。这种做法往往在美国一般的知识分子被视为干涉学术自由的表现,如果在美国学校里强力推行必然制造阻力,并产生负面的新闻效应。我们知道,美国普通学生拥有一定的信息渠道去了解这些问题,仅靠禁止课堂讨论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对于此类敏感问题,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用文化讨论进行“去政治化”,比如在讨论台湾与大陆关系的时候,指出台湾文化尽管具有其地方特色,总体上仍在中华文化圈之内。第三,我们不应该忘记,孔子的精神遗产在千百年来对亚洲其他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将来,我们可以加强孔子学院与其他亚洲国家在美国的文化机构的合作,通过对“儒家文化圈”的探讨来寻求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参与。比如,可以把商务中文的教学与儒家思想对亚洲经济的促进结合起来,提供一套高度整合的文化/语言教育的方式。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发展的地方,也有很长的探索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Paradise,James F.China and International Harmony:The Role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in Bolstering Beijing’s Soft Power[J].Asian Survey,2009,49(4).
[2]门洪华.软实力与国际战略[J].当代世界,2008,(9).
关键词:孔子学院;全球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01-02
2008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应邀在BBC做了一个关于中国的系列讲座。在第一讲里,史景迁以“孔子之道”(Confucius’sWays)为题综合评述了孔子的生平与历史贡献。史景迁得讲座显示出他作为历史学家的广博,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畅销书作家的独特视角。尽管其讲座的内容与国人对这位思想家,教育家的理解有不少差异,但大体上说史氏的评介是准确而生动的,因此备受听众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在讲座的最后,史景迁特别提到孔子在当今的世界上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因为他的形象在近年来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轮回”(Strange Transmigration),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两个:孔子学院的出现和对孔门经典的重读。在笔者看来,对孔门经典的重读在我国的文化界有很大的反响,但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观察,就会发现孔子学院的意义远为重要。重读孔门经典,延续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学热”的风潮,加上媒体和出版界的推波助澜,在国内造成了“论语热”、“于丹热”等大众文化现象,同时也招致了一些来自主流学术界的批评。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国内的文化热点,或者说“看点”和“卖点”。相比之下,孔子学院的建立,推广和勃兴更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尤其对于我国当前的文化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提升我们文化的世界地位而言,更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的系统工程。在世界已经熟悉各种“中国制造”的产品的时代,孔子学院将为我们建立新的世界形象。
一、来自历史与体制的阻力和挑战
美国学者詹姆斯·F·帕拉达斯指出:“中国在21世纪初开始设立孔子学院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令人震惊的。仅在几十年前……孔子仍被贬斥,被视为社会变革的障碍和历史的倒退。”在讨论了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之后,帕拉达斯指出,不少美国学者很警惕孔子学院可能变成侵入美国文化的“特洛伊木马”。这种观点的背后有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学术界对孔子文化意义的一些具有历史根源的政治定见。这种根深蒂固的成见,在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中已经成为我们推进传播本国文化的阻力。我们知道,在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方面,20世纪美国的学术界对中国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其重要性在二战以后超越了欧洲国家历史悠久的传统汉学。实际上,美国的中国研究的繁荣跟冷战期间美国政府以及军方的投入也有直接关系。从建立初期到现在,美国的“汉学”(或者说“中国研究”)一直都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从当年以中国为冷战年代的假想敌,到如今防止中国成为跟美国抗衡的超级政治/经济实体,有大批的学者和机构不断为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提供信息和建议。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这种政治性很强的学术研究的场所,经常是各大学的东亚系,这些院系同时也负责美国高等教育体系里的中文教学。所以,语言教学跟意识形态研究往往并列进行,互相渗透影响。从20世纪上半期美国主流中国研究者们的经历来看,很多重要人物出身外交界(比如费正清John K.Fairbank),或者直接参与过二战(比如耶鲁的傅汉斯Hans Frankel和哈佛的孔飞力Philip A.Kuhn),这导致美国对中国的研究从根源上讲就一直存在强烈的战争思维的影响,也就是非友即敌的认识态度。所以,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建立前提之一,就是把中国作为战略上的潜在敌人来对待。而在1949年以后,不论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具体关系如何,在意识形态上始终与中国保持紧张的对峙关系。尽管也有很多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的学者,但从体制上说,他们并不改变这一总体的倾向。在冷战期间成长起来的美国知识精英们,往往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看作是儒家思想在中国正式的终结。“五四”时期的知识精英们从现代性的角度否定孔子,但毕竟没有彻底瓦解儒家思想在政治话语中的地位,更没有动摇它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力。相比较而言,共产主义新中国的建立,让很多西方学者认为儒家的正统已经终结,他们对当代儒家参与政治文化的讨论已经与中国大陆脱节,更多地转向中国台湾、日韩以及东南亚国家。基于这种对政治转向的理解,西方学者长期以来割断了传统儒家思想与中国当代政治话语的深层联系。所以,他们对孔子学院的广泛而大规模的发展会感到很突然,并视之为潜在的威胁。更重要的是,美国在20世纪以来有一直以输出价值观念为既定政策。正如战略研究学者门洪华所指出的,美国是一个“热衷于输出民主和发展模式的国家,视之为‘天定命运’。”也就是说,美国非常重视自己的价值观念输出国的地位,而孔子学院的出现就被美国知识精英阶层看作一种对美国权威,及其文化“软实力”(soft power)的挑战。所以,在美国学术研究最发达的常春藤名校中,至今只有哥伦比亚大学与孔子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在普通民众的层面上,一般从事汉语学习的人主要是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很少有人对孔子思想在现代世界的意义感兴趣,对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形象的认识也很模糊。综合起来看,美国社会上层对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采取警惕怀疑的态度,而普通阶层对中国的态度更多停留在廉价商品,功夫电影,东方情调等浅表的感受上。对孔子学院的发展而言,这两种认识倾向既是需要克服的障碍,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文化机遇。这是因为,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一方面加强了汉语的发展和普及,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全世界提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即把传统的儒家形象在新的时代重新定位,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新形象。在知识精英的层面上,可以通过新的汉语教学模式,融合传统文化的精华,帮助一部分人根除多年养成的冷战思维,加强与我国的合作。在普通民众的层面上,孔子学院有能力更新各国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它在当今世纪上的延续性和发展潜能。对两者的改造和整合将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的软实力。 二、来自现实的对策与展望
根据美国当前教育界和媒体对于孔子学院的反应,以及我们已有的经验,笔者在此尝试提出几点应对方案,希望有助于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美国不同层次的高校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在美国近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高等教育中资金削减程度最大的是政府的公立大学和更低一层次的社区大学。在当前政府投入已经削减了47%的情况下,聘请高水平的中文教师已经成了这些学校的严重负担。随着中文在美国流行程度的提高,这一缺口越来越明显。尤其具有吸引力的是,汉办为孔子学院提供资金的支持,这对此类学校建立或扩大中文教育是很大的帮助。所以,在这些学校建立孔子学院的阻力相对较小,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相比之下,传统私立名校资金相对雄厚,也接受大量的社会捐款,它们一般并不急需孔子学院提供的资金。同时,这些学校本身的东亚系有自己的一套相对成熟的中文教育的方法,对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并不认同。如前所述,这些学校的中国研究者和校方对孔子学院也会有意识形态上的争议。此外,美国还有很多私立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这类学校规模较小,但非常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和特色,尤其崇尚小班教学,以及创造性的精英教育。对于这两类学校,与之直接进行中文教育的合作是相当困难的。所以,我们需要探索更符合现实情况,而且比较有建设性的解决办法。比如,我们可以立足于在公立大学的孔子学院,以此为圆心辐射其他的教育机构。对于教育水平较低的社区大学,可以更多地组织普及性的语言教学,帮助它们建立中文机构;对于抵制孔子学院的私立名校,则应更多地进行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近年来,俄勒冈大学的做法很值得推广。该校是公立大学,其孔子学院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并加强了跟私立名校的合作,比如邀请哈佛大学研究中国问题的教授举办讲座。这种文化交流上的加强,迟早会改变私立院校对孔子学院的抵制态度。此外,虽然建立孔子学院的尝试在这些学校尚有阻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学院不能以其他方式参与这些学校的发展。比如,大量的中国研究项目受到来自台湾的基金的支持,比如“蒋经国基金会”就支持了很多美国学者的研究计划。如果孔子学院能够设立更多的研究基金和奖学金,鼓励学者和研究者的申请,并为他们赴中国做研究提供帮助,这些人所在的学校将会对孔子学院的实力和发挥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第二个问题是如何通过孔子学院来促进我国正面的国际形象。孔子学院引起美方不满和抗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其管辖领域内禁止讨论某些敏感的政治话题。比如台湾和西藏问题,以及在国内禁止的某些邪教。这种做法往往在美国一般的知识分子被视为干涉学术自由的表现,如果在美国学校里强力推行必然制造阻力,并产生负面的新闻效应。我们知道,美国普通学生拥有一定的信息渠道去了解这些问题,仅靠禁止课堂讨论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对于此类敏感问题,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用文化讨论进行“去政治化”,比如在讨论台湾与大陆关系的时候,指出台湾文化尽管具有其地方特色,总体上仍在中华文化圈之内。第三,我们不应该忘记,孔子的精神遗产在千百年来对亚洲其他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将来,我们可以加强孔子学院与其他亚洲国家在美国的文化机构的合作,通过对“儒家文化圈”的探讨来寻求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参与。比如,可以把商务中文的教学与儒家思想对亚洲经济的促进结合起来,提供一套高度整合的文化/语言教育的方式。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发展的地方,也有很长的探索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Paradise,James F.China and International Harmony:The Role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in Bolstering Beijing’s Soft Power[J].Asian Survey,2009,49(4).
[2]门洪华.软实力与国际战略[J].当代世界,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