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叶编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g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秋阳下,狗尾巴草随风摇曳,男孩采一枝草,用手掌夹着放在嘴边,向它高喊:黄狗窝啰啰,家来吃乌米饭呵。黄狗窝啰啰,家来吃乌米饭呵。
  孩童的世界充满野趣,一棵小小的草,因它的穗子毛茸茸,看起来像狗尾巴,孩子们就想象它是小黄狗,唤它回来吃饭。
  此草还可以演变成胡琴,不需要花钱买的胡琴。只需要拔两根狗尾巴草,在草底部一寸处,打半个结环,然后将另一根草放在结环中,同样打个结环。两手拉着结环余下部分,拉开,推进,模仿牵胡琴动作,像真的一样。
  这是乡村孩子眼里的胡琴,所以,我们那里的人也把狗尾巴草叫作牵胡琴草。
  2
  镇上小学出来往东,有座桥叫营桥,走过桥就是乡间,那里有学校的农场。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时,学校放忙假,农村户口的师生都回家农忙,街镇上的学生就去太湖边的小农场劳动。到小农场去,要穿过一个叫夏村的村庄,沿路可见金色的麦场,农家忙着脱粒,我们会顺手抽出几根麦秆,编个小玩意。
  新鲜麦秆柔韧性好,女生编戒指戴在手上,阳光下闪着金光。男生用三根麦秆编个风车,两手夹着搓几下,往远处一抛,然后看风车在空中旋转着。
  我最喜欢编织烟筒头,抽一把麦秆,捏断头和梢,折下中间段,将它们搭成米字形,边编边添草,我不知道为什么编烟筒头,年少时没来由的好玩。
  回想起来,正是这些无来由的好玩,形成了我生活中温柔的部分。
  3
  我有过一把麦秆扇子,轻巧精美。那是沽渎渭来的婆婆赠送的。她是菊芬姐的婆婆,因为是宜兴老大塍那边沽渎渭村人,我们叫她沽渎渭来的婆婆。
  沽渎渭来的婆婆会编织,会剪纸,会扎花灯,还会推拿。我的妈妈终日劳碌,常常腰酸背痛,婆婆来了就帮她推拿。妈妈站起来,试着扭腰甩臂,顿觉轻松。她欢快起来,要紧告诉左右邻居,于是街坊都来请婆婆推拿。我嫌妈妈多事,婆婆难得来,我们要请她剪纸呢。
  她会剪好多花样,在红纸上东一剪西一剪,一会剪出个石榴,一会剪出个如意,栩栩如生。
  这个小脚老太婆,细眼睛,脑后盘个发髻,挺神的。
  我记得她有次从大塍坐轮船,到周铁镇上来看《卖花姑娘》电影,住在我家。她用的扇子是自己编的麦秆扇子,淡黄色的麦秆编织成团扇,扇柄与扇接头的地方,用一块圆形的蓝布缝合,她说那是月亮。
  我抬头看看天,只有银色的月亮,还有蓝月亮嗎?她说有的。
  扇子上的蓝月亮,顿时让人觉得诗意起来。
  我很喜欢这把扇子,她离开我们家的时候,就送给了我,这是我儿时用过的最有特色的一把扇子。
  现在想来,她也许不懂啥叫乡村美学,她只是想法子让平淡无聊的日子变得有意思起来。
  4
  外婆的草叶编最抚慰人心。
  那时候,昭的爸妈相继去世,年迈的外婆怜爱昭,时时牵挂。有次跟昭说:等秋收新稻登场,外婆用新稻草编一只鸟给你玩玩。
  昭当时已经大学毕业,外婆还说要编一只鸟给她玩玩。我知道,外婆这是拿出她的看家本事,来抚慰昭啊。
  外婆是我嫂子的妈妈,我跟着侄女儿昭叫她外婆。记得鸡年的时候,她用稻草编了只鸡和风车叫昭送给我,捎来歉意的话:年纪大了,手抖,编得不像样了。她还精选了一把稻草芯送给我,叫我有空自己编个啥玩玩。
  我一直把她送我的草编鸡和风车放在书架上留念。
  外婆今年春天去世,我和妹妹去芳桥后村送别,泪流满面。
  5
  我老家有个村叫蓑衣桥村,当我想弄明白,蓑衣桥村是不是因为编蓑衣而得名时,这个村拆迁了。
  我记得从前蓑衣桥村的人到街镇上来,都在我家落脚。他们到镇上来,有时候送给我家两只南瓜,有时候带来一大把芦粟。最最让我觉得珍贵的是,有个叫胡兆生的人,送的金铃子和芦叶编蚂蚱。金铃子不像其他瓜果一样普遍种,因为种的人少,所以格外宝贵。成熟的金铃子外皮是橘黄色的,剖开来,可见鲜红鲜红的果肉。金铃子好看胜过好吃,它的色彩非常明丽。后来,得知它俗名叫癞葡萄,我不能接受。这么好看的瓜,怎么可以姓癞?直到现在我都固执地叫它金铃子,清脆明媚的名字。
  胡兆生送来的金铃子归我,蚂蚱归我哥哥。那蚂蚱编得活神活现,头、须、翅膀像真的一样。后来,我在乡村节场上,总看到有人拿到集市上卖。现如今,这编织手艺估计在我们宜兴已经失传了。
  6
  有次我在沙塘港村老年活动室,看到大厅山石水景里漂着几只芦叶船。我以为是哪个孩子编织的,一问,原来是村里的老人编织的。
  芦叶编船,那是他们儿时的拿手好戏。摘两张叶子,三下两下就编成,窄一点的芦叶织成舢板船,宽一点的芦叶织成篷船。
  船放在湖面上,漂向远方,远方有他们的向往。
  前不久,村里两位老木匠,老戴和老裴自费六万块钱,用一年时间打造了一艘扯篷船。他们开到太湖里去兜了圈,圆了自己造船航太湖的梦想。老戴说:我其实还有个梦想,想造一部风车,再现农耕时代利用风力灌溉农田的风情。
  他说着唱起了电影《柳堡的故事》里的插曲——风车呀跟着那个东风转哪,决心没有下呀,怎么开言。
  老人唱着曲子,不无遗憾地说,可惜没有实力做这件大事了,自费打了扯篷船,再要拿养老钱出来造风车,家里的老太婆要骂我了。
  我被这位76岁的老人逗笑了,依稀可见那个用芦叶织船、漂向湖河的少年,用三根麦秆编风车、追着奔跑的少年。
  乐心:本名冯乐心,资深媒体人,著有长篇小说、散文集多部。
  编辑    沈不言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2018年5月,在医院处于昏睡状态的爸爸突然异常清晰地吐出四个字:‘准备出发!’过了一会又坚定地说,‘出发!’然后就离開了我们。”  这是亦邻写在《我还记得》里的一段话。她是插画师,并非专业作家,却因多年来与姐姐和妹妹一起照护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并将日常照护点滴,图文并茂地记录下来,最终形成了这本不仅充满亲情与爱,还具有一定照护知识的小书。  “出发”两个字,是她军人出身的父亲留在这个世界上
期刊
由当代学者燕世超撰写的《风雨张恨水》无疑是研究张恨水成果中的集大成者。他以新颖的视角、翔实的材料、缜密的论证,带领读者全新观照民国时期的第一写手张恨水,还之以立体完满的本真面目。  该书脱胎于二十余年前燕世超写的《张恨水论》,近些年来,他陆续又写成了一批研究张恨水的全新成果,并将其融入新书。《风雨张恨水》以“作家论”“作品论”“读者论”“比较论”“附录”等几个方面全面透视有关张恨水的相关研究,许多
期刊
秋收后的田野,空旷而辽远,正午时分,远处的云彩贴着地面在徜徉。此时的大地,是白云的故乡。麻雀们双脚一顿一顿地跳着在无人的田地里散步,寻觅着过冬的粮食。一场微雨过后,被鸟儿们忽略的草籽会重新在秋风中发芽。待到霜冬来临前,老牛拉着犁铧,将秋收遗落的绿植埋进厚实的土壤。世上没有一株植物是白长的,不在今年的秋天开出繁花,便在明年的春天抽出千树万树的碧绿,季节有时,万物有涯,而生命无限,每一抹浅红深绿里,都
期刊
刘晓蕾:作家,大学教师。得到APP课程《刘晓蕾讲透金瓶梅》主理人,著有《醉里挑灯看红楼》《作为欲望号的金瓶梅》。  《金瓶梅》是中年人的世界,《红楼梦》是少年的世界。  《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应伯爵和王婆们,都是资深已婚人士,人到中年,正是宝玉不忍直视的年龄。  他们的故事,无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撒谎、争宠、斗气、帮嫖贴食……一开头就是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却各怀鬼胎,然后潘金莲一叉
期刊
1993年9月的一天,诗人顾城在飞机上给儿子小木耳写了一首诗:“我看见你的手/在阳光下遮住眼睛/我看见你头发/被小帽遮住/我看见你手投下的影子/在笑……Sam/我要对你说一句话/Sam我喜欢你/这句话是只说给你的/再没有人听见/爱你,Sam/我要回家/你带我回家。”  在写完这首《回家》的一个月后,顾城亲手摧毁了小木耳的家。这桩震惊世界的家庭惨案,至今都没有得到一个公平的审判。因为顾城的才华,因为
期刊
每年的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纪念日,然而,屡屡发生在妇女身上的家庭暴力事件大众并不陌生。  据联合国数据统计,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女性都遭受过身体或性暴力,大部分的施暴者是她们的亲密伴侣。在中国,全国妇联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婚姻存在针对女性的暴力,平均每7.4秒就会有一位
期刊
“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也被称作“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这一纪念日确立的初衷是消除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在2015年8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草案中,采用去性别化的用词“家庭成员”,来定义家庭暴力行为的受害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暴力”一词也包含了更多的含义。当家暴的受害者不再只是妇女,形式也不再只是普遍认知的身体虐待,还包括情感冷遇、言语辱骂等更多形式,我们也更关注定义背后
期刊
心态决定人生。不同的心态,直接影响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就给你什么样的回馈。  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我们无法改变。但改变心态、完善自我,却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视野、境界、格局和生活品质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实现的。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跟着改变。”  良好
期刊
1  什么是好作品?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简而言之,“好看耐读”就算是好文章。  周作人说过,好文章的标准有两个:要么有意思,要么有意义。“有意思”是说文章要好看,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有美感,能够吸引人读下去。“有意义”是说文章要耐读,经得住琢磨,有一定的思想性,有灵魂和情感的深度,引人思索,给人启发,能引起情感共鸣。一篇文章占其中一条,就算对得起读者;两者兼备,就是好文章。这和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强调文
期刊
1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乡下的孩子力图挣脱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冲出乡村走进城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奋斗好多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率只有极低的百分之几,年龄相距很大的芸芸考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乃至产生了一个专指大学生的热词“天之骄子”。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颇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语是“跳出农门吃皇粮”——农村的孩子参加高考,一经录取,身份即成为国家干部,凭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