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HPS教育理念旨在把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融入日常的科学教学,以期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本质。初中地理有一些较难开展的科学实验,引入HPS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环节,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HPS教育理念地理教学环节设计
一、HPS教育理念概述
HPS系History、Philosophy、Pociology of science的简称,中文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HPS教育理念旨在把这三者融入日常的科学教学,以期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本质。HPS教育理念应用到常规教学中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研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史作为支撑,是前人已经研究过的自然现象或规律。HPS教育理念的应用有6个基本教学环节:(1)给学生提供
研究现象;(2)引发学生的观点或思考;(3)学习相关的科学研究史;(4)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材料设计相关的实验;(5)得出相关的科学结论并开展实验检验活动;(6)总结与评价。
初中地理有一些较难开展的科学实验,引入HPS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环节,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二、教学案例
现以《地球表面的板块》一课为例,呈现HPS教育理念观照下的教学环节,具体如下——
环节一:演示现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
展示一幅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南美洲和非洲两个大陆边缘的契合度,思考这两个大陆的边缘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后指出两者可以很好地拼接起来。教师接着展示制作的两个大洲的模型,请学生演示两个大陆的拼接。教师用PPT播放魏格纳的故事,并指出魏格纳据此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主要内容是:曾经地球表面的所有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在某种力的作用下各大陆彼此分离,逐渐形成今天的分布情况。接着,抛出问题:如果魏格纳仅凭两块大陆的边缘能基本重合就提出“大陆漂移学说”,这样说服力大吗?
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从肉眼观察到自己动手操作,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体现HPS教育理念。最后,提出问题,既能引发学生思考,又能顺势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一举两得。
环节二:引发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大部分学生认为既然二者能很好地
拼接,那就说明两块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两块大陆如果以前连在一起的,那么,除了边缘能重合以外,还需要有更多的理由,才更有说服力。教师针对学生的观点,拿出两张准备好的纸片(如圖1所示),学生恍然大悟,意识到两块大陆能拼接并不能说明两块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纷纷赞同除了能拼接
以外还应该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
利用一个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展开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观念;同时,用一个简单的纸片拼接实验去支持观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环节三:引入历史,了解科学的探寻历程
教师展示魏格纳寻找到的四大类证据:(1)地形证据:阿根廷的一座山可以跟南非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对接起来,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和非洲的海岸线相吻合,就连两地的岩石褶皱都能相互衔接(如图2);(2)生物证据:南美洲和非洲两块大陆相隔很远,却有一些很相似的动物,如海牛、三趾鸵鸟等(如图3);(3)化石证据:舌羊齿化石在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印度和南极洲都被发现,舌羊齿是2.5亿年前的一种蕨类植物,同时舌羊齿的种子太大,不能随风漂移,另一方面它容易破碎,不可能漂移过海(如图4);(4)气候证据:热带植物化石在北冰洋以北的岛上被发现,巨大的煤层在南极洲被发现,冰川擦痕在南非被发现(如图5)。请学生针对每类证据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魏格纳这些证据是否能支持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科学家的探究历程是HPS教育必不可少的素材,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做到图文并茂,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思考的热情。让学生针对证据发表看法,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环节四:再探历史,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提出问题:基于上述证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是不是在当时就被很多人所接受呢?大部分学生觉得大家肯定都比较信服。此时,教师告诉学生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在当时并不被多数人接受,并请学生说出可能的原因。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大陆漂移学说”没有指出让大陆彼此分离的动力是怎样来的,因而大众并不承认其学说的正确性。接着,教师用PPT展示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岭)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而靠近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年轻(如图6所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他们认为大陆在洋底下面的地幔物质的对流下一起移动,随着新的地壳不断增加,洋底就从洋中脊向两边扩张(如图7所示)。接着提问:“海底扩张说”对“大陆漂移说”起到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后回答“海底扩张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给出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
,即地幔对流,在某种意义上拯救了“大陆漂移学说”。
回顾科学史,学生能体会到科学家开展科学探究的艰辛,从而激发科学探究的热情。
环节五:尝试模拟实验,获得直观感知
教师用PPT展示:“1965年,加拿大地质学家威尔逊把海底扩张说、地球板块说、大陆漂移学说结合起来,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彼此之间以海岭、海沟或巨大的山脉为界,各大板块在软流层上‘漂浮’,彼此之间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但是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接着,播放动画模拟板块之间的碰撞和张裂运动,并请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模拟板块运动,并作展示。学生用两本科学书撞击(如图8)来模拟板块之间的碰撞,并用两人轻拉科学书(如图9)来模拟板块之间的张裂。教师总结:板块碰撞容易形成山脉或海沟,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小组合作设计相关模拟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板块学说的理论,一方面培养动手能力,另一方面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环节六:总结及知识迁移
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分小组讨论的问题,要求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进行解释:(1)大西洋是如何形成的?(2)日本为什么多地震、火山?(3)印度尼西亚为什么是个多地震的国家?(4)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而红海在不断地扩张?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总结: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不断张裂就形成了大西洋;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因此多地震、火山;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相互碰撞,因此多地震;地中海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而这两个板块在相互靠拢,红海在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而这两个板块之间在相互离开。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学生能深入理解目前的主流理论知识(板块构造学说)。
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符合HPS教育理念。
三、教学反思
《地球表面的板块》一课主要是介绍三种理论的内容和发展历史,将HPS教育理念与地理知识适当地融合和创新,给定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发现的同时学习科学家探究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也提升到新的高度。虽然在本节课教学中,笔者尝试用图文并茂等形式去介绍科学史,但是还是会让部分学生觉得有些枯燥,是否可以采用让学生演绎或讲解等方式来处理,這一点值得去尝试。课后学生反映“海底扩张学说”不好理解,笔者曾经尝试制作相关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是最后模型没有制作成功,有点遗憾。
当然,HPS教育理念并非适用于所有地理内容的教学,具体实施时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取舍,且不必严格按照本文教学案例的
六步
环节走,可以依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适当的修改。《地球表面的板块》一课教学,仅是基于HPS教育理念的一点尝试,与同行分享。
参考文献:
[1] 袁维新.国外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
[2] 蔡兴锋,朱琴梅.HPS教育在高中化学科学探究中的实践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5(5).
[3] 李富强,冯爽.HPS教育视野中的“自由落体运动”课堂教学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06(23).
关键词:HPS教育理念地理教学环节设计
一、HPS教育理念概述
HPS系History、Philosophy、Pociology of science的简称,中文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HPS教育理念旨在把这三者融入日常的科学教学,以期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本质。HPS教育理念应用到常规教学中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研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史作为支撑,是前人已经研究过的自然现象或规律。HPS教育理念的应用有6个基本教学环节:(1)给学生提供
研究现象;(2)引发学生的观点或思考;(3)学习相关的科学研究史;(4)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材料设计相关的实验;(5)得出相关的科学结论并开展实验检验活动;(6)总结与评价。
初中地理有一些较难开展的科学实验,引入HPS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环节,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二、教学案例
现以《地球表面的板块》一课为例,呈现HPS教育理念观照下的教学环节,具体如下——
环节一:演示现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
展示一幅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南美洲和非洲两个大陆边缘的契合度,思考这两个大陆的边缘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后指出两者可以很好地拼接起来。教师接着展示制作的两个大洲的模型,请学生演示两个大陆的拼接。教师用PPT播放魏格纳的故事,并指出魏格纳据此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主要内容是:曾经地球表面的所有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在某种力的作用下各大陆彼此分离,逐渐形成今天的分布情况。接着,抛出问题:如果魏格纳仅凭两块大陆的边缘能基本重合就提出“大陆漂移学说”,这样说服力大吗?
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从肉眼观察到自己动手操作,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体现HPS教育理念。最后,提出问题,既能引发学生思考,又能顺势过渡到下一个环节,一举两得。
环节二:引发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大部分学生认为既然二者能很好地
拼接,那就说明两块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两块大陆如果以前连在一起的,那么,除了边缘能重合以外,还需要有更多的理由,才更有说服力。教师针对学生的观点,拿出两张准备好的纸片(如圖1所示),学生恍然大悟,意识到两块大陆能拼接并不能说明两块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纷纷赞同除了能拼接
以外还应该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
利用一个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展开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观念;同时,用一个简单的纸片拼接实验去支持观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环节三:引入历史,了解科学的探寻历程
教师展示魏格纳寻找到的四大类证据:(1)地形证据:阿根廷的一座山可以跟南非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对接起来,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和非洲的海岸线相吻合,就连两地的岩石褶皱都能相互衔接(如图2);(2)生物证据:南美洲和非洲两块大陆相隔很远,却有一些很相似的动物,如海牛、三趾鸵鸟等(如图3);(3)化石证据:舌羊齿化石在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印度和南极洲都被发现,舌羊齿是2.5亿年前的一种蕨类植物,同时舌羊齿的种子太大,不能随风漂移,另一方面它容易破碎,不可能漂移过海(如图4);(4)气候证据:热带植物化石在北冰洋以北的岛上被发现,巨大的煤层在南极洲被发现,冰川擦痕在南非被发现(如图5)。请学生针对每类证据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魏格纳这些证据是否能支持他的“大陆漂移学说”。
科学家的探究历程是HPS教育必不可少的素材,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做到图文并茂,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思考的热情。让学生针对证据发表看法,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环节四:再探历史,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提出问题:基于上述证据,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是不是在当时就被很多人所接受呢?大部分学生觉得大家肯定都比较信服。此时,教师告诉学生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在当时并不被多数人接受,并请学生说出可能的原因。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大陆漂移学说”没有指出让大陆彼此分离的动力是怎样来的,因而大众并不承认其学说的正确性。接着,教师用PPT展示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岭)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而靠近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年轻(如图6所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他们认为大陆在洋底下面的地幔物质的对流下一起移动,随着新的地壳不断增加,洋底就从洋中脊向两边扩张(如图7所示)。接着提问:“海底扩张说”对“大陆漂移说”起到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后回答“海底扩张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给出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
,即地幔对流,在某种意义上拯救了“大陆漂移学说”。
回顾科学史,学生能体会到科学家开展科学探究的艰辛,从而激发科学探究的热情。
环节五:尝试模拟实验,获得直观感知
教师用PPT展示:“1965年,加拿大地质学家威尔逊把海底扩张说、地球板块说、大陆漂移学说结合起来,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彼此之间以海岭、海沟或巨大的山脉为界,各大板块在软流层上‘漂浮’,彼此之间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但是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接着,播放动画模拟板块之间的碰撞和张裂运动,并请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模拟板块运动,并作展示。学生用两本科学书撞击(如图8)来模拟板块之间的碰撞,并用两人轻拉科学书(如图9)来模拟板块之间的张裂。教师总结:板块碰撞容易形成山脉或海沟,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小组合作设计相关模拟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板块学说的理论,一方面培养动手能力,另一方面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环节六:总结及知识迁移
教师给学生提供几个分小组讨论的问题,要求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进行解释:(1)大西洋是如何形成的?(2)日本为什么多地震、火山?(3)印度尼西亚为什么是个多地震的国家?(4)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而红海在不断地扩张?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总结: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不断张裂就形成了大西洋;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之间相互碰撞,因此多地震、火山;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相互碰撞,因此多地震;地中海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而这两个板块在相互靠拢,红海在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而这两个板块之间在相互离开。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学生能深入理解目前的主流理论知识(板块构造学说)。
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符合HPS教育理念。
三、教学反思
《地球表面的板块》一课主要是介绍三种理论的内容和发展历史,将HPS教育理念与地理知识适当地融合和创新,给定现象,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发现的同时学习科学家探究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也提升到新的高度。虽然在本节课教学中,笔者尝试用图文并茂等形式去介绍科学史,但是还是会让部分学生觉得有些枯燥,是否可以采用让学生演绎或讲解等方式来处理,這一点值得去尝试。课后学生反映“海底扩张学说”不好理解,笔者曾经尝试制作相关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是最后模型没有制作成功,有点遗憾。
当然,HPS教育理念并非适用于所有地理内容的教学,具体实施时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取舍,且不必严格按照本文教学案例的
六步
环节走,可以依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适当的修改。《地球表面的板块》一课教学,仅是基于HPS教育理念的一点尝试,与同行分享。
参考文献:
[1] 袁维新.国外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
[2] 蔡兴锋,朱琴梅.HPS教育在高中化学科学探究中的实践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5(5).
[3] 李富强,冯爽.HPS教育视野中的“自由落体运动”课堂教学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