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河北省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薄弱科目,同样也需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课改);信息技术;课堂;目标
2009年河北省新课程改革实施,同时采用新教材,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为新课改教材。此次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整合了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思想,融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传递了人与技术和谐共融的现代理念。为配合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新课标的主要特点
1、将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
2、强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3、课程内容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4、课程地位方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纳入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系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科目并列。
5、课程实施方面,改学时管理为学分管理。
二、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和标准
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树立“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建议教师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师应自觉的加快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钻研,抓住各种机会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了解最新的教育发展动态,开展多项生动、实效的教研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教学思想的形成,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以学生平时的娱乐和爱好为引导,学生就容易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课上我以表格数据计算为例子,用姚明在NBA的职业生涯的得分、篮板、盖帽等为例子,用表格将数据显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算出他的平均数据,并计时。等学生运算出来后,用表格中的函数运算进行操作,根据时间来让学生知道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2、与其它课程整合,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
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
3、体现分层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
现在的大部分学校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组织教学上我采用了分层次教学。一开始的任务是必修任务,是要求全班学生都要掌握的内容。对于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完成了必修任务之后,就开始完成选修任务(教师设定)。一节課下来,通过分层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应该掌握的东西。
四、新课改后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由过去的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提升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整个教学中信息含量大大的增强。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个班每周有两节信息技术课,而且要求在第一学期要完成《信息技术基础》,对信息课不重视的学校只上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因此我们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新课改是对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然而事实上却非常难,基本上我县的初中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有名无实,初中信息课在学生心目中就是体育课、自习课,在期末考试临近的时候还被其他课侵占。造成了现在的信息技术在初中课程中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新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以往上课时往往会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的分寸,也是教师需解决的难题。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要敢于“放手”,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要常常随机应变,注意课堂中的热闹而不混乱,即学生可以处在一种热烈研讨、你争我辩的自主学习氛围中而不像闹市般的乱哄哄。
新课程改革刚刚开始,面对新教材和学生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热切企盼,我们要与时俱进、迅速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我业务水平,要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要有奉献精神的为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课改);信息技术;课堂;目标
2009年河北省新课程改革实施,同时采用新教材,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为新课改教材。此次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整合了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思想,融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传递了人与技术和谐共融的现代理念。为配合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的实施,非常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新课标的主要特点
1、将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
2、强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
3、课程内容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4、课程地位方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纳入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系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科目并列。
5、课程实施方面,改学时管理为学分管理。
二、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和标准
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树立“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建议教师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师应自觉的加快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钻研,抓住各种机会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了解最新的教育发展动态,开展多项生动、实效的教研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教学思想的形成,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
1、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以学生平时的娱乐和爱好为引导,学生就容易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课上我以表格数据计算为例子,用姚明在NBA的职业生涯的得分、篮板、盖帽等为例子,用表格将数据显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算出他的平均数据,并计时。等学生运算出来后,用表格中的函数运算进行操作,根据时间来让学生知道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2、与其它课程整合,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
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
3、体现分层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
现在的大部分学校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组织教学上我采用了分层次教学。一开始的任务是必修任务,是要求全班学生都要掌握的内容。对于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完成了必修任务之后,就开始完成选修任务(教师设定)。一节課下来,通过分层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应该掌握的东西。
四、新课改后出现的问题及思考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由过去的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提升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整个教学中信息含量大大的增强。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个班每周有两节信息技术课,而且要求在第一学期要完成《信息技术基础》,对信息课不重视的学校只上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因此我们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新课改是对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然而事实上却非常难,基本上我县的初中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有名无实,初中信息课在学生心目中就是体育课、自习课,在期末考试临近的时候还被其他课侵占。造成了现在的信息技术在初中课程中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新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以往上课时往往会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的分寸,也是教师需解决的难题。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要敢于“放手”,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要常常随机应变,注意课堂中的热闹而不混乱,即学生可以处在一种热烈研讨、你争我辩的自主学习氛围中而不像闹市般的乱哄哄。
新课程改革刚刚开始,面对新教材和学生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热切企盼,我们要与时俱进、迅速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我业务水平,要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要有奉献精神的为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