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我国各个领域的志愿活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有很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志愿活动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重要作用。因此,很多小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融入了丰富多样的志愿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另外一方面也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风气,同时也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但是,想要真正让志愿服务活动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就需要学校和教师能够从多方面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小学;志愿服务;道德;培养
学校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也需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品行。具有良好品行的人才才能真正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实践是让学生理解道德品质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的有效措施。志愿活动作为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举措,鼓励、组织小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能够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形势,拉近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这样做,也能让学生能够将道德品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一、深挖社会志愿服务需求,提升活动的实际意义
传统的志愿服务对象基本上为养老院、福利院的群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很多养老院、福利院的各项设施趋于完善,因此养老院、福利院的志愿服务需求不断降低。但是,在其他领域,仍然有新的志愿服务需求。例如疾病宣传志愿活动、普法宣传志愿活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都能起到促进社会发的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参与类似活动的同时,认识防护疾病以及知法守法的重要意义。由于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一般是在教师以及专业人员的辅助下完成相应的任务,因此学生能够借此了解到不同行业人员的工作,也能真正从内心对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形成尊重和理解,这同样是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开展符合社会志愿你服务需求的活动,能够在体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志愿活动的社会效应,提升活动的实际意义。
二、明确学生德育工作目标,设计针对性活动方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工作目标也有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现象,并且每一届的学生也都有独有的特点,因此德育工作的目标也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想要真正有效实现德育工作目标,也需要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尤其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情况。
对于低年级学生,需要先从较为浅显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例如:爱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等等。针对这类德育工作目标,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去公园、社区参与清洁卫生活动。对于中年级学生,一般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相对复杂的志愿活动中去。德育工作目标也可以逐渐转向到爱党、爱国、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
三、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形式,组织网络志愿服务活动
网络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通过网络在线的形式向需要的人提供信息服务、解答疑难问题、分享资源等。网络志愿服务活动的出现,使志愿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选择自己承担的任务,有助于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个人专长,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
学校在设计和开发志愿服务项目时,需要对网络志愿服务的内容加以考虑,从各类网络志愿服务信息中筛选出一些适合中小学生开展的活动推荐给他们。例如,豆瓣公益曾经携手“你是我的眼”民间公益团体发起了“为盲人朋友读一本书”的大型线上参與类公益活动,网友可以通过自我录制并上传读书音频到豆瓣公益专题页面参与活动,为盲人朋友打开另一扇世界之窗。
四、建设志愿服务阵地,扩展志愿服务资源
一般来说,志愿活动多为校外活动,因此想要保证相关活动的质量,就需要学校与有关单位能够形成志愿活动合作关系,并对学校现有的志愿活动形式进行优化和调整,逐渐形成志愿活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体系。因此,在实际志愿活动设计、组织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之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扩展志愿服务资源的工作中,学校可以与当地博物馆形成共建机制,学生可以定期参与到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中,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知道学生的志愿服务。这样做,能够在满足博物馆的工作需求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技能,让小学生的各项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通过实际“工作”,学生的责任心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并且,在博物馆中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历史故事,能够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五、认清志愿服务的实际价值,重视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作用
对于学生成长来说,志愿服务是学生教育成长的重要途径,学生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习,通过学习学会生活。通过良好的价值服务,小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尤其是出在价值观养成萌芽期的小学生,通过志愿活动能够让其道德认知逐渐转化为道德行为,让学生的道德行为自觉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在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对公共事业、社会互助形成认同感,并能够热衷于社会公共事业。班风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风建设与志愿服务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开展志愿服务也能促进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
六、总结
想要真正通过志愿服务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并深入研究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志愿服务的真正价值,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以保证志愿活动的育人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李俊雨.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4):18-19.
[2]鲜华.小学低段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儿童思想教育方法初探[J].新生代,2020(01):75-77.
[3]王刚,张国.小学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甘肃教育,2019(20):33.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策略研究》成果2020YB1199
关键词:小学;志愿服务;道德;培养
学校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生存的技能,也需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品行。具有良好品行的人才才能真正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实践是让学生理解道德品质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的有效措施。志愿活动作为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举措,鼓励、组织小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能够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形势,拉近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这样做,也能让学生能够将道德品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一、深挖社会志愿服务需求,提升活动的实际意义
传统的志愿服务对象基本上为养老院、福利院的群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很多养老院、福利院的各项设施趋于完善,因此养老院、福利院的志愿服务需求不断降低。但是,在其他领域,仍然有新的志愿服务需求。例如疾病宣传志愿活动、普法宣传志愿活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都能起到促进社会发的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参与类似活动的同时,认识防护疾病以及知法守法的重要意义。由于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一般是在教师以及专业人员的辅助下完成相应的任务,因此学生能够借此了解到不同行业人员的工作,也能真正从内心对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形成尊重和理解,这同样是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开展符合社会志愿你服务需求的活动,能够在体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充分发挥志愿活动的社会效应,提升活动的实际意义。
二、明确学生德育工作目标,设计针对性活动方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工作目标也有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社会现象,并且每一届的学生也都有独有的特点,因此德育工作的目标也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想要真正有效实现德育工作目标,也需要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尤其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情况。
对于低年级学生,需要先从较为浅显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例如:爱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等等。针对这类德育工作目标,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去公园、社区参与清洁卫生活动。对于中年级学生,一般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相对复杂的志愿活动中去。德育工作目标也可以逐渐转向到爱党、爱国、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
三、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形式,组织网络志愿服务活动
网络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通过网络在线的形式向需要的人提供信息服务、解答疑难问题、分享资源等。网络志愿服务活动的出现,使志愿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选择自己承担的任务,有助于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个人专长,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
学校在设计和开发志愿服务项目时,需要对网络志愿服务的内容加以考虑,从各类网络志愿服务信息中筛选出一些适合中小学生开展的活动推荐给他们。例如,豆瓣公益曾经携手“你是我的眼”民间公益团体发起了“为盲人朋友读一本书”的大型线上参與类公益活动,网友可以通过自我录制并上传读书音频到豆瓣公益专题页面参与活动,为盲人朋友打开另一扇世界之窗。
四、建设志愿服务阵地,扩展志愿服务资源
一般来说,志愿活动多为校外活动,因此想要保证相关活动的质量,就需要学校与有关单位能够形成志愿活动合作关系,并对学校现有的志愿活动形式进行优化和调整,逐渐形成志愿活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体系。因此,在实际志愿活动设计、组织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之中,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扩展志愿服务资源的工作中,学校可以与当地博物馆形成共建机制,学生可以定期参与到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中,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知道学生的志愿服务。这样做,能够在满足博物馆的工作需求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技能,让小学生的各项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通过实际“工作”,学生的责任心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并且,在博物馆中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故事,学生通过了解这些历史故事,能够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五、认清志愿服务的实际价值,重视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作用
对于学生成长来说,志愿服务是学生教育成长的重要途径,学生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习,通过学习学会生活。通过良好的价值服务,小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尤其是出在价值观养成萌芽期的小学生,通过志愿活动能够让其道德认知逐渐转化为道德行为,让学生的道德行为自觉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在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对公共事业、社会互助形成认同感,并能够热衷于社会公共事业。班风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风建设与志愿服务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开展志愿服务也能促进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
六、总结
想要真正通过志愿服务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并深入研究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志愿服务的真正价值,结合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以保证志愿活动的育人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李俊雨.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4):18-19.
[2]鲜华.小学低段少先队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儿童思想教育方法初探[J].新生代,2020(01):75-77.
[3]王刚,张国.小学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甘肃教育,2019(20):33.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策略研究》成果2020YB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