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农村小学生获得外界信息最迅捷的途径之一,是继承文化遗产的最有效的手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千古名言都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确实,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才能占领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
一、加强阅读方法的引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语文课本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读懂句子和文章的方法,并且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自主阅读实践中去。
教师应收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读书方法,从中撷取简单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推荐给学生,增进他们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信心,提高阅读的效率。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选定阅读目的,让学生明白阅读时应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
小学生的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状态,他们在阅读时容易受一些形象的影响而为之动情。教师要善于从小学生阅读时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中捕捉情感的浪花,引导他们去进一步感受、体验。教师还应通过适当的煽情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他们阅读的强烈欲望,引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
二、重视朗读教学
小学生具有精力难以集中的年龄特征,但当他们朗朗而读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就会慢慢地集中,心也会渐渐地静下来。朗读教学有利于集中学生精力,静心养气。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朗读利于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形成能力。小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了内容,体会到了感情,再带着美好的情感把内容一遍遍地读出来,对学生的性格是一种熏陶。
1.进行范读
课堂上,教师要进行范读。教师范读是自身素质的展示,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手段。教师清晰的吐字、准确的发音、优美的音色将会征服学生,成为学生朗读的榜样。教师的态势、表情以及面对面的声情并茂的范读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在教师的范读中得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的感染。教师范读隐含的多重教育功能是不可忽略的,音、情、意的熏陶是任何名人诵读录音无法代替的。
2.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朗读时做到:用普通话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字句。这样能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规律。而且,教师应经常对学生进行节奏的训练、语调的训练和情感的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读到关键词语的背后去”,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在朗读和体验中获得感悟,使得他们对课文内涵的感悟水到渠成。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读到文字里面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朗读语言文字去感悟,去寻求文本的灵魂和感情。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预习的习惯、边读边思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主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读书中寻找人生的乐趣。这种习惯是他们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
在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检查学生有没有预习以及预习的效果,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认真预习的学生有话说,有话想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写阅读日记,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开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从读书中感受乐趣,享受成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汉语言博大精深,语意丰富,同样的字符,由于语气不同含义可能截然相反;同样的字符同样的语气,在不同的场合也不一样,甚至在同一个场合,第二个人说出来的与第一个人说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阅读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认真寻疑、大胆质疑、积极解疑,让“疑”成为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教师还应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
四、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
1.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读物
农村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课外阅读的书籍还不是很多,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读物在内容上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与人性中最基本的最普通的情感息息相通,与学生的思维及心理特点相适应。
教师还应创建班级图书角,营造读书的氛围,使学生处于浓郁的书香气中,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教师还可设计一个佳作推荐栏和心得交流栏,定期张贴和更换精彩文章和学生的佳作推荐书、读书心得等。图书角的书籍要丰富多样,可读性强,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组建课外阅读小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组建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同组之间定期开展交流,组与组之间进行形式多样的评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还可定期举办故事会、朗诵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读书笔记展评等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每个学期末,教师还应评选比出不同等级的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分子,并颁发证书和奖品,让学生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和成功。
(责编 张翼翔)
确实,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才能占领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
一、加强阅读方法的引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语文课本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读懂句子和文章的方法,并且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自主阅读实践中去。
教师应收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读书方法,从中撷取简单易行、成效显著的阅读方法推荐给学生,增进他们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信心,提高阅读的效率。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读物的实际情况选定阅读目的,让学生明白阅读时应直接捕捉与目标有关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筛选,找到真正切中目标的实际内容。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结束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
小学生的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状态,他们在阅读时容易受一些形象的影响而为之动情。教师要善于从小学生阅读时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中捕捉情感的浪花,引导他们去进一步感受、体验。教师还应通过适当的煽情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他们阅读的强烈欲望,引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
二、重视朗读教学
小学生具有精力难以集中的年龄特征,但当他们朗朗而读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就会慢慢地集中,心也会渐渐地静下来。朗读教学有利于集中学生精力,静心养气。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朗读利于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形成能力。小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了内容,体会到了感情,再带着美好的情感把内容一遍遍地读出来,对学生的性格是一种熏陶。
1.进行范读
课堂上,教师要进行范读。教师范读是自身素质的展示,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手段。教师清晰的吐字、准确的发音、优美的音色将会征服学生,成为学生朗读的榜样。教师的态势、表情以及面对面的声情并茂的范读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在教师的范读中得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的感染。教师范读隐含的多重教育功能是不可忽略的,音、情、意的熏陶是任何名人诵读录音无法代替的。
2.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朗读时做到:用普通话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字句。这样能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规律。而且,教师应经常对学生进行节奏的训练、语调的训练和情感的训练,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读到关键词语的背后去”,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在朗读和体验中获得感悟,使得他们对课文内涵的感悟水到渠成。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读到文字里面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朗读语言文字去感悟,去寻求文本的灵魂和感情。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预习的习惯、边读边思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会主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读书中寻找人生的乐趣。这种习惯是他们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
在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检查学生有没有预习以及预习的效果,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认真预习的学生有话说,有话想说。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写阅读日记,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开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从读书中感受乐趣,享受成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汉语言博大精深,语意丰富,同样的字符,由于语气不同含义可能截然相反;同样的字符同样的语气,在不同的场合也不一样,甚至在同一个场合,第二个人说出来的与第一个人说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阅读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认真寻疑、大胆质疑、积极解疑,让“疑”成为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教师还应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
四、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
1.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读物
农村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课外阅读的书籍还不是很多,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读物在内容上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息息相通,与人性中最基本的最普通的情感息息相通,与学生的思维及心理特点相适应。
教师还应创建班级图书角,营造读书的氛围,使学生处于浓郁的书香气中,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教师还可设计一个佳作推荐栏和心得交流栏,定期张贴和更换精彩文章和学生的佳作推荐书、读书心得等。图书角的书籍要丰富多样,可读性强,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组建课外阅读小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组建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同组之间定期开展交流,组与组之间进行形式多样的评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还可定期举办故事会、朗诵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读书笔记展评等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每个学期末,教师还应评选比出不同等级的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分子,并颁发证书和奖品,让学生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和成功。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