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针对课改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活动组织的弊端“满堂闹”展开论述,提出活动开展有序、有度方能有效,才能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实现和开展互动课堂,力求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满堂闹” 活动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活跃课堂气氛、构建互动课堂成为课改的主题。在活跃课堂、互动课堂、精彩课堂等众多优美的词汇下,课堂上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的确使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天壤之别。但存在活动太多太频,出现学生“满堂闹”的不良现象,活动成为教学的唯一形式,老师戏言:学生说说笑笑、蹦蹦跳跳,什么也没学到。虽然这有点夸张,但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新课改下,驾驭不好课堂的活动,往往会偏离教学的主题。
因此,注重英语课的活动的频度和效度,力避“满堂闹”是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和有效保证。
一、 注重活动的“序”
在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们“一言堂”、“满堂灌”,而新课改下,注重活动教学,但活动的无序性、“满堂乱”、“满堂闹”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应关注活动的有序化,避免“满堂乱”、“满堂闹”。
这里的“序”有双重含义,一是活动的安排有条不紊,二是学生的活动张弛有度,教师应注重课堂的有效调控,否则,课堂乱也在情理之中。
1. 活动的开展有序化。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到位、缺少科学的安排和调控策略等,而出现教学任务没完成、活动开展不顺利、教学活动没有条理的不良现象。因此,教师们在备课环节应全盘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设计活动,使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如在学习“The ghost in the park”时,课前能否安排好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将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成败。
(1)情境法导入,进行关于“ghost”,stories about ghosts的自由交流,为进入新授打好基础。
(2)文题预测,根据课文的题目“The ghost in the park”而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预测。
(3)快速阅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故事发生、发展的六要素:who,when,where,what,how,why,利于学生把握故事概要。
(4)细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具体细节。如“When did Millie and Amy go to Sunshine Park? What did they hear? Were they afraid?”等,对文章进行细致的了解,有条不紊地学习。
如果课前对教材的处理心中没有章法,课堂上时间安排不当,教师要么一言堂,要么满堂灌,要么满堂问,要么任务一给出,任其自由讨论,那么,“满堂乱”、“满堂闹”定会成为必然。
2. 课堂管理调控有效化。
细节决定成败,教学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如果不关注每一个细节,对细节处理缺少艺术化、科学化,那么也可能会出现“满堂闹”的现象。
如在一次语法——感叹句教学的英语课上,看到一位女生在吐泡泡糖。毋庸置疑,处理的方法有且只有三个: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顾;大声呵斥、责令将泡泡糖吐出来;艺术化、科学化处理。
显然,置之不理之措,不可取,对学生的违反班级班规的现象不能不管,否则更助长不良习惯的养成,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会愈演愈烈。如果大声呵斥,责令禁止,这位学生或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其他学生也会因老师的动容而心中忐忑,惴惴不安,会因此而影响听课效果。而如果教师采用艺术化的方法处理这一细节,效果会截然不同。教师让这位学生站起来,再吹一个大泡泡,让其他学生说出一个感叹句:“How big! How wonderful!”等,课堂会绽放。
二、注重活动的“度”
英语教学的宗旨是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如果活动太频,把握不好度,课堂“满堂闹”就难以避免。
一位老师教学七年级下册的Unit8 Welcome to the unit时,对该部分中出现的goldfish,cat,parrot,tiger,mouse等单词,设计了许多活动,如模仿动物的声音、模仿动物的动作、画出这几个小动物,等等,有的女生不好意思学动物叫、模仿动作,而惹得其他学生哄堂大笑,对于学生画的动物,笨拙的画技让人捧腹大笑,教室里笑声不断,看似课堂精彩无限,学生在课堂上动了起来。然而,这个环节,竟然用了20分钟,有活动过多且无效之感,活动的设计有画蛇添足之嫌。
三、凸显活动的“效”
学习“The ghost in the park”时,一位老师讲到Millie和Amy在公园里听到奇怪的声音 ,她们认为是“鬼叫”,老师或许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抛出一个活动:Who can make a sound as a ghost?任务一给出,教室里气氛空前高涨,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有的学生感觉学得像、学得真,一遍遍说个不停,待老师说“stop”时,课堂上还热闹非凡,老师的声音显得微弱无力。课堂上“乱”或许是学生动起来的标志,但仔细审视这个活动,实在没有意义,既不是语言的运用,又不体现技能的提升,因此,活动的开展是无效的。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阅读教学的宗旨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此,围绕这一目的安排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如对文章内容的预测,scanning,skimming,inferring等阅读方法的训练等,以及根据上下文对新词进行猜测等活动才是reading教学的主题。
新课改下,要求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动参与学习,因此,活动引领教学成为课堂的亮点。但由于活动安排无序、不能注重适度和适量等,导致活动的低效和无效,如果调控不当,课堂上“满堂闹”、“满堂乱”会使有效课堂大打折扣。因此,注重活动的适时、适度,力避满堂闹,课堂才能真正走向高效,才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冒亚云. 小议初中英语“活动单导学模式”[J] .黑河教育 ,2013(11).
[2]丁翠菊. 以活动为中心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12).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满堂闹” 活动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活跃课堂气氛、构建互动课堂成为课改的主题。在活跃课堂、互动课堂、精彩课堂等众多优美的词汇下,课堂上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的确使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天壤之别。但存在活动太多太频,出现学生“满堂闹”的不良现象,活动成为教学的唯一形式,老师戏言:学生说说笑笑、蹦蹦跳跳,什么也没学到。虽然这有点夸张,但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新课改下,驾驭不好课堂的活动,往往会偏离教学的主题。
因此,注重英语课的活动的频度和效度,力避“满堂闹”是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和有效保证。
一、 注重活动的“序”
在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们“一言堂”、“满堂灌”,而新课改下,注重活动教学,但活动的无序性、“满堂乱”、“满堂闹”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应关注活动的有序化,避免“满堂乱”、“满堂闹”。
这里的“序”有双重含义,一是活动的安排有条不紊,二是学生的活动张弛有度,教师应注重课堂的有效调控,否则,课堂乱也在情理之中。
1. 活动的开展有序化。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到位、缺少科学的安排和调控策略等,而出现教学任务没完成、活动开展不顺利、教学活动没有条理的不良现象。因此,教师们在备课环节应全盘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设计活动,使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如在学习“The ghost in the park”时,课前能否安排好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安排等,将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成败。
(1)情境法导入,进行关于“ghost”,stories about ghosts的自由交流,为进入新授打好基础。
(2)文题预测,根据课文的题目“The ghost in the park”而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预测。
(3)快速阅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故事发生、发展的六要素:who,when,where,what,how,why,利于学生把握故事概要。
(4)细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具体细节。如“When did Millie and Amy go to Sunshine Park? What did they hear? Were they afraid?”等,对文章进行细致的了解,有条不紊地学习。
如果课前对教材的处理心中没有章法,课堂上时间安排不当,教师要么一言堂,要么满堂灌,要么满堂问,要么任务一给出,任其自由讨论,那么,“满堂乱”、“满堂闹”定会成为必然。
2. 课堂管理调控有效化。
细节决定成败,教学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如果不关注每一个细节,对细节处理缺少艺术化、科学化,那么也可能会出现“满堂闹”的现象。
如在一次语法——感叹句教学的英语课上,看到一位女生在吐泡泡糖。毋庸置疑,处理的方法有且只有三个: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顾;大声呵斥、责令将泡泡糖吐出来;艺术化、科学化处理。
显然,置之不理之措,不可取,对学生的违反班级班规的现象不能不管,否则更助长不良习惯的养成,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会愈演愈烈。如果大声呵斥,责令禁止,这位学生或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其他学生也会因老师的动容而心中忐忑,惴惴不安,会因此而影响听课效果。而如果教师采用艺术化的方法处理这一细节,效果会截然不同。教师让这位学生站起来,再吹一个大泡泡,让其他学生说出一个感叹句:“How big! How wonderful!”等,课堂会绽放。
二、注重活动的“度”
英语教学的宗旨是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如果活动太频,把握不好度,课堂“满堂闹”就难以避免。
一位老师教学七年级下册的Unit8 Welcome to the unit时,对该部分中出现的goldfish,cat,parrot,tiger,mouse等单词,设计了许多活动,如模仿动物的声音、模仿动物的动作、画出这几个小动物,等等,有的女生不好意思学动物叫、模仿动作,而惹得其他学生哄堂大笑,对于学生画的动物,笨拙的画技让人捧腹大笑,教室里笑声不断,看似课堂精彩无限,学生在课堂上动了起来。然而,这个环节,竟然用了20分钟,有活动过多且无效之感,活动的设计有画蛇添足之嫌。
三、凸显活动的“效”
学习“The ghost in the park”时,一位老师讲到Millie和Amy在公园里听到奇怪的声音 ,她们认为是“鬼叫”,老师或许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抛出一个活动:Who can make a sound as a ghost?任务一给出,教室里气氛空前高涨,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有的学生感觉学得像、学得真,一遍遍说个不停,待老师说“stop”时,课堂上还热闹非凡,老师的声音显得微弱无力。课堂上“乱”或许是学生动起来的标志,但仔细审视这个活动,实在没有意义,既不是语言的运用,又不体现技能的提升,因此,活动的开展是无效的。
对于阅读教学而言,阅读教学的宗旨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此,围绕这一目的安排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如对文章内容的预测,scanning,skimming,inferring等阅读方法的训练等,以及根据上下文对新词进行猜测等活动才是reading教学的主题。
新课改下,要求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动参与学习,因此,活动引领教学成为课堂的亮点。但由于活动安排无序、不能注重适度和适量等,导致活动的低效和无效,如果调控不当,课堂上“满堂闹”、“满堂乱”会使有效课堂大打折扣。因此,注重活动的适时、适度,力避满堂闹,课堂才能真正走向高效,才会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冒亚云. 小议初中英语“活动单导学模式”[J] .黑河教育 ,2013(11).
[2]丁翠菊. 以活动为中心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