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必须严格的按照总体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加大高校宗教渗透防范的工作,增强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性,确保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高校;防范宗教渗透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安全不但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更是保证砌体领域安全的前提。”由于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所在。所以,高校应该在总体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的引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策略,充分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主阵地优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指导思想,推动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的有序开展。
1、构建全方位的教育教学防范体系
(1)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开展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相关政策等内容。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合理利用各种教学途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性,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通识课程的设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将宗教的本质和根源完整的呈现在世人的面前。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通识教育,大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宗教存在社会原因的理解和人认识,掌握了我国实施的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使得大学生坚定了自己的政治方向,增强了大学生识别、抵制各种唯心主义思想的能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充分发挥党课、团课、时事讲座、学术论坛以及网络平台的作用,促进高新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高新在开展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时,必须合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在积极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加大国家宗教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力度,要求学生通过正常、正当的渠道了解宗教本质,引导学生时刻保持自身对宗教渗透的政治警觉,促进学生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能力的稳步提高。
2、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体系
(1)建立健康校园文化体系抵御宗教文化侵蚀。由于高校校园文化是在校大学生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所以,高校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橱窗等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宗教管理方针政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防范宗教渗透工作融入到校园活动中,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使青年大学生远离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通过帮扶关怀增强大学生对学校与班集体的归属感。宗教这一特殊文化形态,其自身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经常会在人们遇到挫折或者寻求心灵慰藉时趁虚而入。由于刚刚步入成年人行列的大学生,虽然其总体精神状态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但是其仍然面临着来自于生活、学习、就业以及交友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更加需要外界的帮助和引导。假如学校和教师未能及时的给予大学生关怀引领的话,那么大学生就很有可能从宗教中寻求慰藉,而这也正是别有用心宗教渗透者所期望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关怀帮扶策略。针对学习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帮助学生辅导学业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成绩。针对家庭贫困或生活困难的学生,则应该通过助学金、临时补助或勤工俭学等途径对其进行相应的帮扶。
3、构建制度和管理防范体系
首先,建立完善的防范宗教滲透预警机制和制度。高校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将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纳入到高校整体工作体系中,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工作流程、考核标准、责任范围等各个方面制定规范的制度和规范,为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支持和依据。此外,高校还应通过建立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为骨干的信息队伍的方式,推动班级、院级、校级等层层递进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宗教反渗透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宗教反渗透的合力,制定高效反渗透联动协作应急预案,按照自上而下全面落实责任的原则开展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才能真正的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宗教渗透苗头,提高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其次,加强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力度,密切关注师生的思想动态变化情况。高校在开展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时,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力度,各级党政领导、教师以及辅导员等必须承担起在防范宗教渗透中的职责,充分发挥联动负责机制的优势,杜绝课堂内外出现宣传宗教的行为和现象,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处在正确的方向。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现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同样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渗透的政治企图也不会停止。由于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且艰巨的工作,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该项工作开展的特点,始终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在充分尊重宗教信仰和自由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高校防范宗教渗透思想防线与制度防线,为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朱敏.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205:65-69.
[2] 董建明.总体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9,09:71-73.
作者简介:陈强(1990-),男,汉,山西原平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高校;防范宗教渗透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安全不但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更是保证砌体领域安全的前提。”由于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所在。所以,高校应该在总体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的引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策略,充分发挥其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主阵地优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指导思想,推动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的有序开展。
1、构建全方位的教育教学防范体系
(1)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开展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相关政策等内容。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合理利用各种教学途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性,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通识课程的设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将宗教的本质和根源完整的呈现在世人的面前。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通识教育,大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宗教存在社会原因的理解和人认识,掌握了我国实施的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使得大学生坚定了自己的政治方向,增强了大学生识别、抵制各种唯心主义思想的能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充分发挥党课、团课、时事讲座、学术论坛以及网络平台的作用,促进高新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高新在开展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时,必须合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在积极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加大国家宗教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力度,要求学生通过正常、正当的渠道了解宗教本质,引导学生时刻保持自身对宗教渗透的政治警觉,促进学生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能力的稳步提高。
2、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体系
(1)建立健康校园文化体系抵御宗教文化侵蚀。由于高校校园文化是在校大学生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所以,高校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宣传橱窗等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宗教管理方针政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防范宗教渗透工作融入到校园活动中,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使青年大学生远离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通过帮扶关怀增强大学生对学校与班集体的归属感。宗教这一特殊文化形态,其自身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经常会在人们遇到挫折或者寻求心灵慰藉时趁虚而入。由于刚刚步入成年人行列的大学生,虽然其总体精神状态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但是其仍然面临着来自于生活、学习、就业以及交友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更加需要外界的帮助和引导。假如学校和教师未能及时的给予大学生关怀引领的话,那么大学生就很有可能从宗教中寻求慰藉,而这也正是别有用心宗教渗透者所期望的。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关怀帮扶策略。针对学习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帮助学生辅导学业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成绩。针对家庭贫困或生活困难的学生,则应该通过助学金、临时补助或勤工俭学等途径对其进行相应的帮扶。
3、构建制度和管理防范体系
首先,建立完善的防范宗教滲透预警机制和制度。高校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将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纳入到高校整体工作体系中,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工作流程、考核标准、责任范围等各个方面制定规范的制度和规范,为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支持和依据。此外,高校还应通过建立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为骨干的信息队伍的方式,推动班级、院级、校级等层层递进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的开展。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宗教反渗透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宗教反渗透的合力,制定高效反渗透联动协作应急预案,按照自上而下全面落实责任的原则开展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才能真正的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宗教渗透苗头,提高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其次,加强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力度,密切关注师生的思想动态变化情况。高校在开展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时,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力度,各级党政领导、教师以及辅导员等必须承担起在防范宗教渗透中的职责,充分发挥联动负责机制的优势,杜绝课堂内外出现宣传宗教的行为和现象,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处在正确的方向。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现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同样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渗透的政治企图也不会停止。由于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且艰巨的工作,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该项工作开展的特点,始终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在充分尊重宗教信仰和自由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高校防范宗教渗透思想防线与制度防线,为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朱敏.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205:65-69.
[2] 董建明.总体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9,09:71-73.
作者简介:陈强(1990-),男,汉,山西原平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