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其特质有显性的办学业绩也有隐性的办学风格。学校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纷纷以创建学校特色为突破口,学校文化在特色的创建中得以继承传统与创新。农村小学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应该结合自身条件,分析拥有的优势与劣势,利用机遇与挑战,从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路径选择创建特色的突破口,继承和发展学校文化。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创建路径
一、了解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建设发展的现状
(一)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建设“农村”味浓
1. 农村小学具有广阔的原生态的地域环境,是创建特色的一个生长点。农村小学跟城镇小学相比,它处于远离烦嚣城市的边远地区,它广阔的原生态的地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的优势,学校拥有的生物园、劳动基地和校园周边的美丽环境,这些资源可以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农村小学应主动打破“为考试而考试”的传统观念,结合得天独厚的乡土教材,适时给学生传授一些与当地经济发展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知识,充分挖掘乡村独有的资源,使之成为创建特色的生长点。
2. 农村小学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是创建特色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农村小学有一个共性就是学校是最接近本土文化的,最接地气的文化所在地。农村小学的校长在当地普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教师也相当多是来自本社区,对本地的民风习俗、乡土风情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容易从民风习俗等方面找到创建特色的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把乡土资源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整合利用。比如,我区莲花山一带的渔民水乡资源,石基镇的鳌鱼文化,化龙镇的民间乞巧文化,沙湾镇的飘色文化等等,学校能把握这些乡土文化资源,找准自身优势,是创建特色的有效切入点。
(二)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建设水平层次不齐
目前,虽然在政策上对农村学校是有所倾泻,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和农村各方面正在缩短距离。然而,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建设发展水平仍然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境况。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教育无特色”,一类是“有特色无内涵”,一类是“有特色也有文化”。这跟各个方面的因素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孤立抓某一项特色活动,缺乏与学校整体发展需要相联系。农村小学普遍缺乏学校发展的规划安排,有时根据上级要求或其他原因,学校可能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的一些特色活动,如科技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但因为活动时令性强,结束后就不再进行了,没能形成学校的特色项目。
2. 学校缺乏分析、活动追踪,虎头蛇尾,持久性不强。现在很多学校对自身实际缺乏深层次的分析,没有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很多校长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任期内要做什么,要达到的目标,努力的方向思路,以及实施的步骤,可能要遇到的困难等缺乏全面的认识。
3. 特色单一。由于各种原因,受农村学校的实际条件和教师实际的限制,农村学校开展的项目活动单一,没有将活动课程化,没有将活动体系化,活动缺乏持续性,往往也就是过了一定的时间活动就淡化了,消失了。
4. 农村小学仍然缺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偏远一点的农村学校教师较为紧缺,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小学艺术科教师普遍不足。开展特色活动与指导的教师对特色创建的认识还不足,虽然得到来自上级部门一些培训指导,但学校缺乏条件、资源的支持。
5. 农村学校普遍不善于挖掘特色发展的外部效应。农村学校没能坚持特色项目与活动除了人力资源匮乏外,已经开展的不能持续形成强项一个重要原因是得不到上级、社会的支持、认可和肯定,在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下,学校特色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也没有为学校的创建提供足够的时空。
二、探索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创建的发展路径
(一)从课程改革方面,走校本文化特色发展之路
新课程改革以来,为学校提供了许多的发展机遇,农村学校充分利用这样的机遇,开发本校独特的校本课程,就能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亮点。聚焦学校已有的优势,走校本文化之路,从打造特色项目入手,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前提和保证。例如,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中心小学用十多年特色发展的实践,诠释了由南村武术乡土渊源发展成学校武术项目特色再到正心文化诠释了富有生命力的学校特色建设之路。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石壁小学,利用原有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教师优势,从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入手,通过丰富的校本艺术课程等渠道,逐渐形成学校书法艺术“翰墨文化,翰墨校园”的独特风格。还有深圳南山区卓雅小学的“经典诵读”特色;佛山顺德区的泰安小学、珠海市香洲区第一小学的“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等等。这些学校利用校本优势资源打造特色项目,形成项目优势,再由点到面扩展优势,逐步推广,带动学校的整体工作,使局部的校本特色发展为学校的整体个性和风貌的做法是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从教育教学方面,走优势学科特色发展之路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学校的德智体美劳等任何一方面的工作都可以成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以此创建学校特色是实现特色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经过努力苦心经营后造就的学校特色,不应局限于学生特长发展上,更应体现在相应的课程体系上或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例如,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中学的“我自信,我能行”特色教育,以自信教育理念为指导,开设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我认识,突出学生价值观。又如广州市番禺区沙涌小学的跳绳“体育特色”,新水坑小学的“英语特色”,石碁小学的“故事教育文化”特色课程等等,这些学校的特色建设充分重视了开展学科建设,围绕学校特色理念开展多种课堂和多种教学形式的活动。离开课堂教学建设学校特色是学校特色的表面文章,不是学校特色的精神和实质。
(三)从教育思想方面,走主题教育思想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紧跟时代的步伐,内部校本充分挖掘之外,还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运用某些先进的主题教育思想统领学校工作,也能构建学校的特色。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特色追求上的总体方向。农村小学特色学校的打造,需要凝聚先进的办学思想,并使这种思想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教育信仰,成为学校发展的独特愿景和育人目标。例如,番禺区实验小学的“根文化”教育,以“唯真做人,唯实做事,我说我做的,我做我说的”为学校办学思想,并以办学思想主题化从教育管理、教学科研、德育活动等等方面实施践行。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发展之路。又如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的“生本教育”,东莞市塘厦镇第二小学的“赏识教育”等都是学习运用先进的主题思想统领学校工作构建特色发展之路的成功做法。学校特色是校长个人的办学理念和其他干部、师生价值观和共同愿景的融合,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坚守的价值观。只有体现了全体成员的价值观时,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信仰,特色才能真正发展壮大。也只有教师长期实践,学生亲身感受并得到广泛受益,家长、社区所认同的特色才是真正的学校特色,那么这样的创建才是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创建路径
一、了解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建设发展的现状
(一)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建设“农村”味浓
1. 农村小学具有广阔的原生态的地域环境,是创建特色的一个生长点。农村小学跟城镇小学相比,它处于远离烦嚣城市的边远地区,它广阔的原生态的地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的优势,学校拥有的生物园、劳动基地和校园周边的美丽环境,这些资源可以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农村小学应主动打破“为考试而考试”的传统观念,结合得天独厚的乡土教材,适时给学生传授一些与当地经济发展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知识,充分挖掘乡村独有的资源,使之成为创建特色的生长点。
2. 农村小学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是创建特色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农村小学有一个共性就是学校是最接近本土文化的,最接地气的文化所在地。农村小学的校长在当地普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教师也相当多是来自本社区,对本地的民风习俗、乡土风情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容易从民风习俗等方面找到创建特色的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把乡土资源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整合利用。比如,我区莲花山一带的渔民水乡资源,石基镇的鳌鱼文化,化龙镇的民间乞巧文化,沙湾镇的飘色文化等等,学校能把握这些乡土文化资源,找准自身优势,是创建特色的有效切入点。
(二)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建设水平层次不齐
目前,虽然在政策上对农村学校是有所倾泻,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和农村各方面正在缩短距离。然而,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建设发展水平仍然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境况。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有教育无特色”,一类是“有特色无内涵”,一类是“有特色也有文化”。这跟各个方面的因素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孤立抓某一项特色活动,缺乏与学校整体发展需要相联系。农村小学普遍缺乏学校发展的规划安排,有时根据上级要求或其他原因,学校可能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的一些特色活动,如科技活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但因为活动时令性强,结束后就不再进行了,没能形成学校的特色项目。
2. 学校缺乏分析、活动追踪,虎头蛇尾,持久性不强。现在很多学校对自身实际缺乏深层次的分析,没有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很多校长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任期内要做什么,要达到的目标,努力的方向思路,以及实施的步骤,可能要遇到的困难等缺乏全面的认识。
3. 特色单一。由于各种原因,受农村学校的实际条件和教师实际的限制,农村学校开展的项目活动单一,没有将活动课程化,没有将活动体系化,活动缺乏持续性,往往也就是过了一定的时间活动就淡化了,消失了。
4. 农村小学仍然缺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偏远一点的农村学校教师较为紧缺,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小学艺术科教师普遍不足。开展特色活动与指导的教师对特色创建的认识还不足,虽然得到来自上级部门一些培训指导,但学校缺乏条件、资源的支持。
5. 农村学校普遍不善于挖掘特色发展的外部效应。农村学校没能坚持特色项目与活动除了人力资源匮乏外,已经开展的不能持续形成强项一个重要原因是得不到上级、社会的支持、认可和肯定,在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下,学校特色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也没有为学校的创建提供足够的时空。
二、探索农村小学学校特色创建的发展路径
(一)从课程改革方面,走校本文化特色发展之路
新课程改革以来,为学校提供了许多的发展机遇,农村学校充分利用这样的机遇,开发本校独特的校本课程,就能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亮点。聚焦学校已有的优势,走校本文化之路,从打造特色项目入手,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前提和保证。例如,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中心小学用十多年特色发展的实践,诠释了由南村武术乡土渊源发展成学校武术项目特色再到正心文化诠释了富有生命力的学校特色建设之路。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石壁小学,利用原有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教师优势,从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入手,通过丰富的校本艺术课程等渠道,逐渐形成学校书法艺术“翰墨文化,翰墨校园”的独特风格。还有深圳南山区卓雅小学的“经典诵读”特色;佛山顺德区的泰安小学、珠海市香洲区第一小学的“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等等。这些学校利用校本优势资源打造特色项目,形成项目优势,再由点到面扩展优势,逐步推广,带动学校的整体工作,使局部的校本特色发展为学校的整体个性和风貌的做法是特色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从教育教学方面,走优势学科特色发展之路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学校的德智体美劳等任何一方面的工作都可以成为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以此创建学校特色是实现特色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经过努力苦心经营后造就的学校特色,不应局限于学生特长发展上,更应体现在相应的课程体系上或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例如,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中学的“我自信,我能行”特色教育,以自信教育理念为指导,开设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我认识,突出学生价值观。又如广州市番禺区沙涌小学的跳绳“体育特色”,新水坑小学的“英语特色”,石碁小学的“故事教育文化”特色课程等等,这些学校的特色建设充分重视了开展学科建设,围绕学校特色理念开展多种课堂和多种教学形式的活动。离开课堂教学建设学校特色是学校特色的表面文章,不是学校特色的精神和实质。
(三)从教育思想方面,走主题教育思想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紧跟时代的步伐,内部校本充分挖掘之外,还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运用某些先进的主题教育思想统领学校工作,也能构建学校的特色。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特色追求上的总体方向。农村小学特色学校的打造,需要凝聚先进的办学思想,并使这种思想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教育信仰,成为学校发展的独特愿景和育人目标。例如,番禺区实验小学的“根文化”教育,以“唯真做人,唯实做事,我说我做的,我做我说的”为学校办学思想,并以办学思想主题化从教育管理、教学科研、德育活动等等方面实施践行。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发展之路。又如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的“生本教育”,东莞市塘厦镇第二小学的“赏识教育”等都是学习运用先进的主题思想统领学校工作构建特色发展之路的成功做法。学校特色是校长个人的办学理念和其他干部、师生价值观和共同愿景的融合,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坚守的价值观。只有体现了全体成员的价值观时,才能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信仰,特色才能真正发展壮大。也只有教师长期实践,学生亲身感受并得到广泛受益,家长、社区所认同的特色才是真正的学校特色,那么这样的创建才是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