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思维是进行创造发明的火花,是人们解决错综复杂问题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不同问题,以及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还要开发学生的智力,把学生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发掘出来。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好途径,它把语文教学带到了一个新的天地。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激发童心,创设情境
童心是儿童的天性。当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时,他就会问一些我们成人觉得好笑的问题。可是我发现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喜欢问一些“荒诞”的问题:比如: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就的学生问,“青蛙是怎么掉进井里的?它为什么不爬出来呢?”;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时,当看到插图上的树画了一张脸时,有学生就问:“树为什么有脸呀?”……可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就再也不喜欢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就没有了童心呢?当然不是。只不过他们的童心可能被泯灭了。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一些这样的问题认为是不认真学习的表现,故要么不予以理睬,要么阻止甚至呵斥。殊不知这样做无形之中就泯灭了孩子的童心。其实世界上的很多发明都是由于好奇引起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要好好地引导全体学生来讨论,让他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提出各自的看法,而且当学生不善于提问或提问深度不够时,还要适当诱导,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讲《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有同学提出了上述问题,我适时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学生提出了很多看法:有学生认为是小青蛙晚上出来乘凉不小心掉进去的;也有学生是这样讲的:一天晚上,小青蛙看见一只蚊子在前面飞,前面有一口井,小青蛙只顾追蚊子,一不小心掉进去了;还有学生说是小青蛙晚上去找妈妈掉进去的……这时课堂上的气氛热闹起来。我又进一步点燃他们的好奇心:“小青蛙怪可怜的,谁想一个办法把它救出来?”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认为用诱饵把它钓上来;有的讲用篮子把它捞上来;还有一位同学和想法更奇异,她说去叫小青蛙的妈妈来带它上去。看,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看似与课文内容无关,只要我们教师正确引导,却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拓宽思路,广积学法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好语文必备的“硬体”,其中词汇的理解又是关键。
对于词汇的理解传统的方法:1、查字典解决,这种方法制约了学生的思维。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汇,有时学生又会感到困难。我认为正确理解词汇,应因词而异,让学生自己积累理解词汇的方法,学生更能接受。
例如:教学“忐忑不安”这个词语的意思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表示心神不安的意思。我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认为更快捷的方法?”其中有个同学是这样理解的:从字面上看是指“心”上上下下,那就说明是心里不稳定,因此理解为“心里不安定”的意思。我表扬了那位爱动脑筋的同学。再如:学习《琥珀》一课时,当有同学提问“前俯后仰”是什么意思时,学生讨论后知道这个词语是表示在挣扎。我又适时地点拔他们:“是怎样挣扎,谁来示范一下?”先后叫了几同学上来示范,最后学生拣一个大家认为示范得最好的同学的动作以此来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
只要教师会适时地创设情境,学生的扩散思维就会点燃,学习方法也就会无形中得到积累。
(作者单位:331600江西省吉水教师进修学校)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激发童心,创设情境
童心是儿童的天性。当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时,他就会问一些我们成人觉得好笑的问题。可是我发现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喜欢问一些“荒诞”的问题:比如: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就的学生问,“青蛙是怎么掉进井里的?它为什么不爬出来呢?”;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时,当看到插图上的树画了一张脸时,有学生就问:“树为什么有脸呀?”……可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就再也不喜欢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就没有了童心呢?当然不是。只不过他们的童心可能被泯灭了。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一些这样的问题认为是不认真学习的表现,故要么不予以理睬,要么阻止甚至呵斥。殊不知这样做无形之中就泯灭了孩子的童心。其实世界上的很多发明都是由于好奇引起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要好好地引导全体学生来讨论,让他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提出各自的看法,而且当学生不善于提问或提问深度不够时,还要适当诱导,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讲《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时,有同学提出了上述问题,我适时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学生提出了很多看法:有学生认为是小青蛙晚上出来乘凉不小心掉进去的;也有学生是这样讲的:一天晚上,小青蛙看见一只蚊子在前面飞,前面有一口井,小青蛙只顾追蚊子,一不小心掉进去了;还有学生说是小青蛙晚上去找妈妈掉进去的……这时课堂上的气氛热闹起来。我又进一步点燃他们的好奇心:“小青蛙怪可怜的,谁想一个办法把它救出来?”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认为用诱饵把它钓上来;有的讲用篮子把它捞上来;还有一位同学和想法更奇异,她说去叫小青蛙的妈妈来带它上去。看,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看似与课文内容无关,只要我们教师正确引导,却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拓宽思路,广积学法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好语文必备的“硬体”,其中词汇的理解又是关键。
对于词汇的理解传统的方法:1、查字典解决,这种方法制约了学生的思维。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汇,有时学生又会感到困难。我认为正确理解词汇,应因词而异,让学生自己积累理解词汇的方法,学生更能接受。
例如:教学“忐忑不安”这个词语的意思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表示心神不安的意思。我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认为更快捷的方法?”其中有个同学是这样理解的:从字面上看是指“心”上上下下,那就说明是心里不稳定,因此理解为“心里不安定”的意思。我表扬了那位爱动脑筋的同学。再如:学习《琥珀》一课时,当有同学提问“前俯后仰”是什么意思时,学生讨论后知道这个词语是表示在挣扎。我又适时地点拔他们:“是怎样挣扎,谁来示范一下?”先后叫了几同学上来示范,最后学生拣一个大家认为示范得最好的同学的动作以此来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
只要教师会适时地创设情境,学生的扩散思维就会点燃,学习方法也就会无形中得到积累。
(作者单位:331600江西省吉水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