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歌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首词,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的千古传诵的名篇,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然自得的渔翁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渔歌子》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写春天景色,意境清新,色泽鲜明,境界开阔,生机勃勃,真叫人心驰神往。接着描绘渔翁形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抓住最具特征的装束,“青”、“绿”相映,色泽清新,使画面更添蓬勃生气。最后一句还暗示人的心境,词人本来“志不在鱼”,独享大自然的恩赐,意蕴深刻!如何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渔歌子》的写作特色是融情入景、以景写情,所以情景相生,耐人寻味。本节课教学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感悟、体会。
第一,不同角度欣赏图画。
引导学生从“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这四个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首词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真正走进美丽的画面。当学生发现这首词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时,我以为如果仅仅到此为止,这幅山水画是不是太单调、太缺少生气了?请你们再好好地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引导学生继续朗读感悟,学生发现这首词描绘的色彩非常美:西塞山上长满了树木,满山的颜色是青翠欲滴的;白鹭是洁白的;桃花是粉红的;渔翁头上戴的箬笠是青色的;而披在身上的蓑衣则是绿色的。由此想像出:白鹭飞行时拍打翅膀会发出声音;水流动时也会发出声音;细雨飘在渔翁的箬笠上、蓑衣上,也会发出轻微的声音……此时,学生发现这首词还是“有声有色”的。
只有学生进入了作者所创设的特定的意境之中,与作者感同身受,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田。在感受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朗读思考的收获,而且要求他们讲出相关的理由、依据,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第二,联系作者生平背景。
当学生从“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这三个角度感知到词中所描绘的图画的确很美时,只是停留在单纯地欣赏画面这个层面上,体会得比较肤浅、片面。此时,教者让学生联系词人张志和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简单介绍这首词的作者唐代诗人张志和。他较早踏入仕途,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后来,因为在官场倾轧中被贬为南浦尉,便不再做官,出家当了和尚。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自己隐居闲散的生活。有学生说:“老师,如果联系张志和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词其实还表达了他淡泊的心境。因为他已经厌倦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觉得与美好的大自然在一起,无忧无虑,无烦无恼,这才是他所追求的生活。”有学生说:“其实,这首词中的渔翁就是张志和本人,或者说有他的影子,也可以说是他所希望仿效的偶像。他是希望自己能够过上与世无争的清静的生活。”也有学生说:“渔翁觉得,专心致志地垂钓,可以使自己将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的事情,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所以,他认为,人生的最大乐趣就是垂钓。想到这些,也就不想回家了。”可见学生已经理解了词人的心境,我借机总结:“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渴望清静的情感,就这样寄托于江南明媚的春光之中。我们用心朗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就能够欣赏到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光,便可以陶醉于令人如痴如醉的意境之中,体会出作者所寄托的情感,获得美好的享受!这就是融情入景、以景写情。”
“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结句,不只显境,微风轻拂,细雨迷蒙,自然可人,更重要的是暗示了词人的心境,词人本来“志不在鱼”,在这斜风细雨之中,身处如此美妙的景色中,享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何乐而不为?意蕴多么深刻呀!他借助渔翁形象的刻画,把自己热爱江南春色,寄情山水,把向往自由寄托与人物形象之中,渔翁其实就是作者张志和本人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能真正体会到这首词的“融情入景、以景写情”,从而真正理解了“有景有情”。
第三,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如何真正读懂古诗词?教师就应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在学生自主感悟、自由体会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小结了相关内容、词的写法,可以运用的学法。引导学生联系张志和生平去体会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后,进行了学法小结:“其实一首诗、一首词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一幅图画,我们可以联系诗人生平以及诗词的创作背景去读它,能从中读懂更多,能读懂诗人当时的心声。”这样,学生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以后学习古诗词时,自然而然会运用到今天的学习方法,即“联系诗人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去感悟古诗词,促使他们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悟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阅读质量。
(作者单位:句容市二圣中心小学)
《渔歌子》的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写春天景色,意境清新,色泽鲜明,境界开阔,生机勃勃,真叫人心驰神往。接着描绘渔翁形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抓住最具特征的装束,“青”、“绿”相映,色泽清新,使画面更添蓬勃生气。最后一句还暗示人的心境,词人本来“志不在鱼”,独享大自然的恩赐,意蕴深刻!如何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渔歌子》的写作特色是融情入景、以景写情,所以情景相生,耐人寻味。本节课教学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感悟、体会。
第一,不同角度欣赏图画。
引导学生从“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这四个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首词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真正走进美丽的画面。当学生发现这首词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时,我以为如果仅仅到此为止,这幅山水画是不是太单调、太缺少生气了?请你们再好好地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引导学生继续朗读感悟,学生发现这首词描绘的色彩非常美:西塞山上长满了树木,满山的颜色是青翠欲滴的;白鹭是洁白的;桃花是粉红的;渔翁头上戴的箬笠是青色的;而披在身上的蓑衣则是绿色的。由此想像出:白鹭飞行时拍打翅膀会发出声音;水流动时也会发出声音;细雨飘在渔翁的箬笠上、蓑衣上,也会发出轻微的声音……此时,学生发现这首词还是“有声有色”的。
只有学生进入了作者所创设的特定的意境之中,与作者感同身受,才能走进作者的心田。在感受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朗读思考的收获,而且要求他们讲出相关的理由、依据,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第二,联系作者生平背景。
当学生从“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这三个角度感知到词中所描绘的图画的确很美时,只是停留在单纯地欣赏画面这个层面上,体会得比较肤浅、片面。此时,教者让学生联系词人张志和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简单介绍这首词的作者唐代诗人张志和。他较早踏入仕途,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后来,因为在官场倾轧中被贬为南浦尉,便不再做官,出家当了和尚。他的作品,大多描写自己隐居闲散的生活。有学生说:“老师,如果联系张志和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词其实还表达了他淡泊的心境。因为他已经厌倦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觉得与美好的大自然在一起,无忧无虑,无烦无恼,这才是他所追求的生活。”有学生说:“其实,这首词中的渔翁就是张志和本人,或者说有他的影子,也可以说是他所希望仿效的偶像。他是希望自己能够过上与世无争的清静的生活。”也有学生说:“渔翁觉得,专心致志地垂钓,可以使自己将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的事情,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所以,他认为,人生的最大乐趣就是垂钓。想到这些,也就不想回家了。”可见学生已经理解了词人的心境,我借机总结:“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渴望清静的情感,就这样寄托于江南明媚的春光之中。我们用心朗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就能够欣赏到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光,便可以陶醉于令人如痴如醉的意境之中,体会出作者所寄托的情感,获得美好的享受!这就是融情入景、以景写情。”
“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结句,不只显境,微风轻拂,细雨迷蒙,自然可人,更重要的是暗示了词人的心境,词人本来“志不在鱼”,在这斜风细雨之中,身处如此美妙的景色中,享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何乐而不为?意蕴多么深刻呀!他借助渔翁形象的刻画,把自己热爱江南春色,寄情山水,把向往自由寄托与人物形象之中,渔翁其实就是作者张志和本人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能真正体会到这首词的“融情入景、以景写情”,从而真正理解了“有景有情”。
第三,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如何真正读懂古诗词?教师就应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在学生自主感悟、自由体会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小结了相关内容、词的写法,可以运用的学法。引导学生联系张志和生平去体会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后,进行了学法小结:“其实一首诗、一首词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一幅图画,我们可以联系诗人生平以及诗词的创作背景去读它,能从中读懂更多,能读懂诗人当时的心声。”这样,学生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以后学习古诗词时,自然而然会运用到今天的学习方法,即“联系诗人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去感悟古诗词,促使他们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悟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阅读质量。
(作者单位:句容市二圣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