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采用自编《中学生异性交往问卷》对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镇京族学校及东兴市东兴中学的初、高中年级19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京族地区中学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造成这些困惑的,既有青少年身心理特点的原因,也有社会生存空间的影响。本文呼吁学校、家庭和社会结合民族地区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京族地区 中学生 异性交往心理 异性交往价值取向
一、引言
中学生年龄在12—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异性同学之间产生了交往的愿望,异性交往已成为中学生交往活动的重要方面之一。中学阶段的异性交往是实现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链条,也是中学生整体素质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健康正常的异性交往不仅能促进中学生同一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增进心理健康,而且还能为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奠定基础。中学阶段培养起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和良好的异性交往能力,已成为中学生成长中的“必修课题”。 而目前我国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人们对于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的认识上也存在着不少误区。因而,中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关注而又倍感困惑的问题。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理论界对于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的研究集中于交往现状、发展特点、基本问题和教育对策的理论构想方面,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为人们正确认识并合理引导中学生异性交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这些研究主要针对普通的青少年群体,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却是鲜有研究。本研究旨在立足广西本土,面向广大民族地区,以广西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京族中学生为对象,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京族中学生在异性交往中的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这不仅能填补当前对民族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研究中的不足,扩宽研究思路,为相应的系列研究补充民族素材,而且能从心理上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民族中学生在异性交往问题上存在的困惑与失误,从而引导民族中学生进行健康正常的异性交往,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增进他们对异性的了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扩大他们社会交往的范围,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以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据2007年全国人口统计有2.1万人。京族人善捕鱼,爱海歌,追求幸福,珍视友谊,热爱生活,信仰道教或佛教。在生活习俗、住宅建筑中,以及在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中有着浓厚的本民族特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仍保留了他们特有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形式,可以说,京族在广西乃至全国的少数民族中都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民族群体。京族中学生在异性交往问题上有着怎样的心理特点与价值取向,生活在同一民族地区的京族中学生与汉族中学生在异性交往中的心理特点与价值取向是否差异以及有怎样的差异都是我们感兴趣也有必要去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镇京族学校及东兴市东兴中学的初、高中年级学生共190人,其中京族学生138人,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72.6%,汉族学生52人,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27.4%。
(二)研究工具
笔者采用自编的《中学生异性交往问卷》。问卷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采用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围绕中学生异性交往与中学生早恋的态度、动机、选择异性朋友的标准等方面调查中学生对异性交往问题的理解和看法。
(三)测试过程
采用团体施测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时间为学生自习课一节课40分钟时间。
三、结果与分析
(一)爱情与友谊的界限尚欠分明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总体有54.3%的中学生能认识到适度的异性交往不能与中学生早恋画等号,可见大多少数中学生能较清醒的认识异性同学的交往与中学生早恋的区别,但仍有30.1%的中学生学生对异性交往的尺度认识不足,对异性间的友谊与爱情的分寸把握不准,或者缺乏对异性交往形式与技巧的了解,不能说清楚正当的异性交往与中学生恋爱之间的本质区别。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对象在总体上有7.9%和2.1%的中学生学生分别选择了“与异性同学间的交往过于频繁就变成谈恋爱了”和“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就是谈恋爱”,说明仍有一部分中学生对异性交往与中学生早恋的界定含糊不清,把两者等同对待。对于友谊和爱情的本质区别,京族中学生比汉族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迷惑和困扰。京族中学生在选择“适度的异性交往不会变成谈恋爱”选项的人数上,比汉族中学生低出16.9%。
(二)异性交往动机的随意性
当前京族地区的京、汉族中学生在异性交往的动机上普遍存在着交友观不正确,超越友谊界限的问题。京族中学生相对与汉族中学生在与异性交往的动机上,随意的成分显得更多些。 结果显示,调查的中学生总体对于中异性交往动机的理解,选择人次比率排在前三位的为:“好奇、想尝‘恋爱’的滋味”、“玩玩而已”、“证明自己的吸引力”,这三个选项的人次分别选择总人次的20.9%、17.5%和13.2%。汉族学生对于异性交往动机的理解选择排在前三位的人次比率与总体的人次比率顺序基本一致,三个选项的人次百分比分别为21.9%、14.9%、14.9%,而京族学生在这三个选项的选择人次比率相对与总体和汉族学生所选人次比率略有不同,有21.7%的京族学生把异性交往当作恋爱的前提,以游戏的心理看待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就是为了“玩玩而已”,有15.6%的京族学生认为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吸引力”,10.0% 的京族学生认为是因为“好奇、想尝试‘恋爱’的滋味”的心理促使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超越了异性交往的正常尺度,开始初试“爱情”的感觉。
(三)对待早恋的态度更为宽容
尽管学校、家庭对于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三申五令、明文禁止,但不管老师家长采用怎样的教育方式,中学生早恋的现象仍然呈现出普遍化、低龄化的特点,不少地方中学生谈恋爱有从隐秘发展为公开的趋势,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现象似乎更为司空见惯。调查结果显示,京族地区的中学生认为中学生可以谈恋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1.1%,从人数比例上来看,京族中学生与汉族中学生对此问题的态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见京族地区京、汉族中学生总体上对待早恋的态度带有更多的宽容性。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学生对学生早恋问题是否赞同的内部原因,我们将持不同意见的学生所认为的理由进行了统计整理,从总体来看,中学生认为中学生可以谈恋爱的主要理由是中学生谈恋爱并不一定影响学习,在学习与恋爱不冲突的前提下,中学生之间的恋爱应该是允许的,而在反对中学生谈恋爱的中学生中,他们的主要理由正是“中学生应以学业为重,谈恋爱会影响学习”。对此问题所持的态度和认识上,京族和汉族的中学生在人数比率上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四)择友标准的理想化与世俗化并存
考察中学生更愿意和什么样的异性做朋友,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择友观。不同文化、教育环境下的中学生在择友问题上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学生在选择异性朋友时更注重对方的内在品质,显得较为理智和成熟。但仍有部分中学生存在择友标准不当的问题。京族地区京、汉族中学生总体上大多以品德修养好、积极进取、人缘好为择友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与京族中学生所注重的择友条件中,人次比率排在前三位的选项相一致,而该地区汉族中学生在品德修养好、有才能、积极进取这三项上选择的人次比率较集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在选择异性朋友时,对于对方的内在品质更为关注(品德、心态、才能、学业),但也有部分中学生在择友时更注重时尚和实利,以“漂亮(帅气)”、“出手大方或有钱”等外在品质为择友标准。京族与汉族学生的不同体现在:汉族中学生更注重异性朋友的才能,而“人缘好”成为京族中学生选择异性朋友的前三项标准之一,这也许与他们特有的民族传统和价值观念有关。
四、讨论与启示
(一)民族地区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心理特点与价值取向影响因素分析
中学阶段是个人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生活在同一民族地区的京族和汉族中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相仿,生活环境相似,因而他们在思想、行为上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在异性交往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与价值取向本质上是非常相似的, 他们的差异只是在程度上的大小与强弱不同。具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中学生自身的内在特点与外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原因。
1.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的发育越来越接近成年人,性意识开始觉醒,此时的中学生,相互间充满了神秘与探究欲望,对异性的好奇很容易演变成一种自然的倾慕。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是其成长过程中一种必然的趋向和生理发展的正常需要,加上本身的好奇心和模仿心理强,什么都想自己尝试一下,从而产生了对异性爱的期盼和渴求,中学生对异性朋友从“疏远期”进入“爱慕期”,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变得敏感起来。但由于缺乏与异性交往的技巧和正确的态度,容易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超越正常的友谊界限。一些中学生学生容易将异性同学之间的互相吸引和愉快相处误看做“爱情”,把握不住自己的感情而陷入早恋的旋涡。加上中学生认识能力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情绪明显的两级性,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不能很好的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与异性的关系时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异性朋友间的友谊显得不成熟和不稳定,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都使得中学生对于什么是健康正常的异性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少中学生把异性间的交往当作了爱情的开始。另一方面,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对自身外表体貌特征以及同伴接纳方面的关注往往占据了他们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精力,男、女生在同性朋友间或明或暗地进行着这样那样的攀比,模仿与从众心理也使得不少中学生以炫耀和攀比异性朋友的多少为荣,出现交友动机不当的问题。
2. 社会环境、生存空间的影响
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互作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网络社会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也正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仅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经济领域的实效,也带来了民众文化心态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新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格的形成;导致如独立个体意识、公平竞争观念、追求效益的观念,以及文化开放视野等新文化精神的张扬;导致对主体精神、多元、差异、平等和宽容等的强调,从而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文化中的道义观、公平观、生活观、交往观等。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生活的不少领域里仍体现出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性和差异性。在少数民族日益“汉化”的今天,京族人仍注重民族传统,勇于创新,积极发展渔业、边贸与旅游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自开放以来,京族人勤劳致富,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京族已成为我国最富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经济的发展使京族年轻的一代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他们比父辈更善于获取信息也更善于吸收新文化、新元素,思想观念更为开放。市场经济多元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京族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与心理特点与于汉族中学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
不良文化和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多元文化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更为开放,各种文化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大大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文化传播内容往往良莠不齐,书刊、录像、网络充斥着黄色、淫秽的内容。涉世未深、辨别能力较差的中学生便由此得到了反面的性启蒙教育。中学生学生自制能力低,心理防御机制不健全,在生理与好奇的心理的驱使下,过早的偷尝“禁果”。这就造成了一些中学生性道德观念淡薄,责任感低下,将爱情与性视为游戏,认为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像成年人一样追求“爱情”。不少中学生出于对异性的好奇与对爱情的向往,把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当作是尝试“爱情”的游戏,由于这种“爱情”更多的带有好奇和尝试的成分,因而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据我们了解,京族地区的中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普遍较殷实,学生日常的零花钱也比较多,一些中学生课余时间流连于网吧、录像厅、歌舞厅等场所,过早的涉足成人世界,极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思想行为显得较早熟。
家庭教育的不足。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父母离婚率的提高使子女失去了正常的母爱和父爱,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寻找那份失去的爱。离异的父母或者没心思管教子女,或者对孩子的教育走向极端,有的粗暴简单,有的则过分溺爱。这都会使孩子产生精神上的失落感,从而使“早恋”乘虚而入。另一方面,在普通的家庭里,父母对中学生一味溺爱,会使他们养成自私、任性、贪图享乐、不求上进的坏品质;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致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他(她)们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上的进取心,而去追求虚荣,享受。在此情况下,一点外界诱因也会成为早恋的催化剂。除此之外,对于京族地区的而言,有其更为特殊的家庭原因。不少京族家庭以渔业和与越南等周边国家进行边贸为生,每年几次的渔季使得他们的父母长辈长期出海在外,父母在家管教孩子的时间相对较少,中学生更多的是与同龄人为伴,在缺乏正确的引导下,异性间的亲密交往容易变成更进一步的关系,与要好的异性倾诉成为感情寄托。
学校教育的不力。学校对于中学生学业的重视使得教师们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上去,许多教师由于本身也未受过专门的社交方面的训练,缺乏指导学生进行交往的能力。有的教师在行为上显得生硬、武断、不真诚,令学生望而生畏,甚至心生反感。异性同学间亲密、频繁的“一对一”的异性交往,这种交往即使是正常的交往,也会容易招来周围同学、老师、家长的猜疑和议论,给交往带来压力和困扰。另一方面,那些在异性交往上遇到问题中学生,不仅得不到老师及时正面的引导,反而遭受来自各方面的误解和责备。有的教师将中学生异性交往等同于学生早恋,采取一种“围、禁、堵”的简单粗暴的方法,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不少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和交往技巧,导致超越了正常的异性交往尺度或缺乏对异性间正当交往的正确认识而回避与异性同学交往。
(二)教育启示与建议
1.更新理念,帮助中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
异性交往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学家认为,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异性交往,是个体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由此,家长、老师和学校绝不应忽视这方面的教育,更不该因噎废食,将其作为不正当的行为一味驳斥。调查发现,多数中学生渴望得到异性纯真的友谊,也希望成人和学校能够认可他们与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因此,有必要澄清一个事实。异性交往不等于恋爱。教育者应当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坚决摒弃对异性友谊和爱情“一刀切”的干预方式,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使之掌握正确的异性交往技巧。
2. 理解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
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正值“心理断乳期”,他们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认知、情感发展的不完善,做事难免冲动或“钻牛角尖”。对他们实施教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家长、老师和学校应当充分认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与他们多沟通,以一种开明的态度去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异性关系,相信中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及时正面地指导青少年走出青春情感的迷惘,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应对异性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对中学生实施异性交往和恋爱教育时要真正做到尊重、理解、沟通、关怀和指导。
3.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教育活动
要加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用健康的校园文化感染和教育学生。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校园文明行为,积极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增强中学生与异性同伴的交流与合作,既满足他们渴望了解、接触异性同学的愿望,又能避免频繁而过于亲密的单独异性接触,使得中学生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与异性同伴建立健康而单纯的友谊。利用讲座、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形式开展教育,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最大限度地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在与异性交往中遇到的烦恼与问题。开展朋辈教育,发挥群体效应。朋辈教育是利用朋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自助群体,抵御各种消极影响。这方式消解了青春期性教育中传统教育者(老师、家长)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障碍,朋辈之间,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经验体验,有利于坦诚平等的交流,是中学生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4.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年龄都尚未成熟,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成年人的帮助与引导,学校、家庭和社会为此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发挥渠道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三者的合力,同一声音,同一导向,为中学生健康正当的异性交往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文喆.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价值观探析[J].教育研究,2006(7).
[2]任明礼.中学生早恋成因及教育对策[J].今日视点,2001(1).
[3]王磊.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2004(4).
[4]涂敏霞.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与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J].青年研究,1998(1).
[5]彭泗清.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八种误解[J].中国青年研究,2000(1).
[6]李鹰.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及心理特点[J].教育研究,2006(9).
[7]罗华.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和行为特征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8]叶发钦.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心理素质教育,2005(1) .
[9]王磊,张大均.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功能[J].青年探索,2002(5).
[10]石建军.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浅析[J].青少年研究,2004(2).
[11]吴晶,龚海梅,谢作灿,丁洁.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2(3).
[12]梁治造,李万兵.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现象的分析和引导[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
【关键词】京族地区 中学生 异性交往心理 异性交往价值取向
一、引言
中学生年龄在12—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异性同学之间产生了交往的愿望,异性交往已成为中学生交往活动的重要方面之一。中学阶段的异性交往是实现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链条,也是中学生整体素质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健康正常的异性交往不仅能促进中学生同一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增进心理健康,而且还能为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奠定基础。中学阶段培养起正确的异性交往态度和良好的异性交往能力,已成为中学生成长中的“必修课题”。 而目前我国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人们对于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的认识上也存在着不少误区。因而,中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关注而又倍感困惑的问题。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理论界对于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的研究集中于交往现状、发展特点、基本问题和教育对策的理论构想方面,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为人们正确认识并合理引导中学生异性交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这些研究主要针对普通的青少年群体,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却是鲜有研究。本研究旨在立足广西本土,面向广大民族地区,以广西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京族中学生为对象,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京族中学生在异性交往中的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这不仅能填补当前对民族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研究中的不足,扩宽研究思路,为相应的系列研究补充民族素材,而且能从心理上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民族中学生在异性交往问题上存在的困惑与失误,从而引导民族中学生进行健康正常的异性交往,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增进他们对异性的了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扩大他们社会交往的范围,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是十分有益的。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也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下属的东兴市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以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据2007年全国人口统计有2.1万人。京族人善捕鱼,爱海歌,追求幸福,珍视友谊,热爱生活,信仰道教或佛教。在生活习俗、住宅建筑中,以及在文学艺术、宗教信仰中有着浓厚的本民族特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仍保留了他们特有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形式,可以说,京族在广西乃至全国的少数民族中都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民族群体。京族中学生在异性交往问题上有着怎样的心理特点与价值取向,生活在同一民族地区的京族中学生与汉族中学生在异性交往中的心理特点与价值取向是否差异以及有怎样的差异都是我们感兴趣也有必要去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镇京族学校及东兴市东兴中学的初、高中年级学生共190人,其中京族学生138人,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72.6%,汉族学生52人,占有效问卷总人数的27.4%。
(二)研究工具
笔者采用自编的《中学生异性交往问卷》。问卷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采用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围绕中学生异性交往与中学生早恋的态度、动机、选择异性朋友的标准等方面调查中学生对异性交往问题的理解和看法。
(三)测试过程
采用团体施测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时间为学生自习课一节课40分钟时间。
三、结果与分析
(一)爱情与友谊的界限尚欠分明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总体有54.3%的中学生能认识到适度的异性交往不能与中学生早恋画等号,可见大多少数中学生能较清醒的认识异性同学的交往与中学生早恋的区别,但仍有30.1%的中学生学生对异性交往的尺度认识不足,对异性间的友谊与爱情的分寸把握不准,或者缺乏对异性交往形式与技巧的了解,不能说清楚正当的异性交往与中学生恋爱之间的本质区别。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对象在总体上有7.9%和2.1%的中学生学生分别选择了“与异性同学间的交往过于频繁就变成谈恋爱了”和“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就是谈恋爱”,说明仍有一部分中学生对异性交往与中学生早恋的界定含糊不清,把两者等同对待。对于友谊和爱情的本质区别,京族中学生比汉族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迷惑和困扰。京族中学生在选择“适度的异性交往不会变成谈恋爱”选项的人数上,比汉族中学生低出16.9%。
(二)异性交往动机的随意性
当前京族地区的京、汉族中学生在异性交往的动机上普遍存在着交友观不正确,超越友谊界限的问题。京族中学生相对与汉族中学生在与异性交往的动机上,随意的成分显得更多些。 结果显示,调查的中学生总体对于中异性交往动机的理解,选择人次比率排在前三位的为:“好奇、想尝‘恋爱’的滋味”、“玩玩而已”、“证明自己的吸引力”,这三个选项的人次分别选择总人次的20.9%、17.5%和13.2%。汉族学生对于异性交往动机的理解选择排在前三位的人次比率与总体的人次比率顺序基本一致,三个选项的人次百分比分别为21.9%、14.9%、14.9%,而京族学生在这三个选项的选择人次比率相对与总体和汉族学生所选人次比率略有不同,有21.7%的京族学生把异性交往当作恋爱的前提,以游戏的心理看待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就是为了“玩玩而已”,有15.6%的京族学生认为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吸引力”,10.0% 的京族学生认为是因为“好奇、想尝试‘恋爱’的滋味”的心理促使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超越了异性交往的正常尺度,开始初试“爱情”的感觉。
(三)对待早恋的态度更为宽容
尽管学校、家庭对于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三申五令、明文禁止,但不管老师家长采用怎样的教育方式,中学生早恋的现象仍然呈现出普遍化、低龄化的特点,不少地方中学生谈恋爱有从隐秘发展为公开的趋势,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现象似乎更为司空见惯。调查结果显示,京族地区的中学生认为中学生可以谈恋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1.1%,从人数比例上来看,京族中学生与汉族中学生对此问题的态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见京族地区京、汉族中学生总体上对待早恋的态度带有更多的宽容性。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学生对学生早恋问题是否赞同的内部原因,我们将持不同意见的学生所认为的理由进行了统计整理,从总体来看,中学生认为中学生可以谈恋爱的主要理由是中学生谈恋爱并不一定影响学习,在学习与恋爱不冲突的前提下,中学生之间的恋爱应该是允许的,而在反对中学生谈恋爱的中学生中,他们的主要理由正是“中学生应以学业为重,谈恋爱会影响学习”。对此问题所持的态度和认识上,京族和汉族的中学生在人数比率上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四)择友标准的理想化与世俗化并存
考察中学生更愿意和什么样的异性做朋友,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择友观。不同文化、教育环境下的中学生在择友问题上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学生在选择异性朋友时更注重对方的内在品质,显得较为理智和成熟。但仍有部分中学生存在择友标准不当的问题。京族地区京、汉族中学生总体上大多以品德修养好、积极进取、人缘好为择友时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与京族中学生所注重的择友条件中,人次比率排在前三位的选项相一致,而该地区汉族中学生在品德修养好、有才能、积极进取这三项上选择的人次比率较集中,可以看出中学生在选择异性朋友时,对于对方的内在品质更为关注(品德、心态、才能、学业),但也有部分中学生在择友时更注重时尚和实利,以“漂亮(帅气)”、“出手大方或有钱”等外在品质为择友标准。京族与汉族学生的不同体现在:汉族中学生更注重异性朋友的才能,而“人缘好”成为京族中学生选择异性朋友的前三项标准之一,这也许与他们特有的民族传统和价值观念有关。
四、讨论与启示
(一)民族地区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心理特点与价值取向影响因素分析
中学阶段是个人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生活在同一民族地区的京族和汉族中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相仿,生活环境相似,因而他们在思想、行为上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在异性交往中体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与价值取向本质上是非常相似的, 他们的差异只是在程度上的大小与强弱不同。具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中学生自身的内在特点与外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原因。
1.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的发育越来越接近成年人,性意识开始觉醒,此时的中学生,相互间充满了神秘与探究欲望,对异性的好奇很容易演变成一种自然的倾慕。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是其成长过程中一种必然的趋向和生理发展的正常需要,加上本身的好奇心和模仿心理强,什么都想自己尝试一下,从而产生了对异性爱的期盼和渴求,中学生对异性朋友从“疏远期”进入“爱慕期”,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变得敏感起来。但由于缺乏与异性交往的技巧和正确的态度,容易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超越正常的友谊界限。一些中学生学生容易将异性同学之间的互相吸引和愉快相处误看做“爱情”,把握不住自己的感情而陷入早恋的旋涡。加上中学生认识能力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情绪明显的两级性,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不能很好的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与异性的关系时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异性朋友间的友谊显得不成熟和不稳定,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都使得中学生对于什么是健康正常的异性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少中学生把异性间的交往当作了爱情的开始。另一方面,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对自身外表体貌特征以及同伴接纳方面的关注往往占据了他们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精力,男、女生在同性朋友间或明或暗地进行着这样那样的攀比,模仿与从众心理也使得不少中学生以炫耀和攀比异性朋友的多少为荣,出现交友动机不当的问题。
2. 社会环境、生存空间的影响
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互作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网络社会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也正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仅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经济领域的实效,也带来了民众文化心态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新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和文化风格的形成;导致如独立个体意识、公平竞争观念、追求效益的观念,以及文化开放视野等新文化精神的张扬;导致对主体精神、多元、差异、平等和宽容等的强调,从而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文化中的道义观、公平观、生活观、交往观等。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生活的不少领域里仍体现出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性和差异性。在少数民族日益“汉化”的今天,京族人仍注重民族传统,勇于创新,积极发展渔业、边贸与旅游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模式。自开放以来,京族人勤劳致富,在有限的生存空间里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京族已成为我国最富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经济的发展使京族年轻的一代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他们比父辈更善于获取信息也更善于吸收新文化、新元素,思想观念更为开放。市场经济多元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京族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与心理特点与于汉族中学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
不良文化和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多元文化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更为开放,各种文化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大大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文化传播内容往往良莠不齐,书刊、录像、网络充斥着黄色、淫秽的内容。涉世未深、辨别能力较差的中学生便由此得到了反面的性启蒙教育。中学生学生自制能力低,心理防御机制不健全,在生理与好奇的心理的驱使下,过早的偷尝“禁果”。这就造成了一些中学生性道德观念淡薄,责任感低下,将爱情与性视为游戏,认为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像成年人一样追求“爱情”。不少中学生出于对异性的好奇与对爱情的向往,把异性同学间的交往当作是尝试“爱情”的游戏,由于这种“爱情”更多的带有好奇和尝试的成分,因而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据我们了解,京族地区的中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普遍较殷实,学生日常的零花钱也比较多,一些中学生课余时间流连于网吧、录像厅、歌舞厅等场所,过早的涉足成人世界,极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思想行为显得较早熟。
家庭教育的不足。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父母离婚率的提高使子女失去了正常的母爱和父爱,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寻找那份失去的爱。离异的父母或者没心思管教子女,或者对孩子的教育走向极端,有的粗暴简单,有的则过分溺爱。这都会使孩子产生精神上的失落感,从而使“早恋”乘虚而入。另一方面,在普通的家庭里,父母对中学生一味溺爱,会使他们养成自私、任性、贪图享乐、不求上进的坏品质;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致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他(她)们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上的进取心,而去追求虚荣,享受。在此情况下,一点外界诱因也会成为早恋的催化剂。除此之外,对于京族地区的而言,有其更为特殊的家庭原因。不少京族家庭以渔业和与越南等周边国家进行边贸为生,每年几次的渔季使得他们的父母长辈长期出海在外,父母在家管教孩子的时间相对较少,中学生更多的是与同龄人为伴,在缺乏正确的引导下,异性间的亲密交往容易变成更进一步的关系,与要好的异性倾诉成为感情寄托。
学校教育的不力。学校对于中学生学业的重视使得教师们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上去,许多教师由于本身也未受过专门的社交方面的训练,缺乏指导学生进行交往的能力。有的教师在行为上显得生硬、武断、不真诚,令学生望而生畏,甚至心生反感。异性同学间亲密、频繁的“一对一”的异性交往,这种交往即使是正常的交往,也会容易招来周围同学、老师、家长的猜疑和议论,给交往带来压力和困扰。另一方面,那些在异性交往上遇到问题中学生,不仅得不到老师及时正面的引导,反而遭受来自各方面的误解和责备。有的教师将中学生异性交往等同于学生早恋,采取一种“围、禁、堵”的简单粗暴的方法,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不少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和交往技巧,导致超越了正常的异性交往尺度或缺乏对异性间正当交往的正确认识而回避与异性同学交往。
(二)教育启示与建议
1.更新理念,帮助中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
异性交往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学家认为,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异性交往,是个体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由此,家长、老师和学校绝不应忽视这方面的教育,更不该因噎废食,将其作为不正当的行为一味驳斥。调查发现,多数中学生渴望得到异性纯真的友谊,也希望成人和学校能够认可他们与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因此,有必要澄清一个事实。异性交往不等于恋爱。教育者应当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坚决摒弃对异性友谊和爱情“一刀切”的干预方式,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使之掌握正确的异性交往技巧。
2. 理解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
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正值“心理断乳期”,他们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认知、情感发展的不完善,做事难免冲动或“钻牛角尖”。对他们实施教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家长、老师和学校应当充分认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与他们多沟通,以一种开明的态度去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异性关系,相信中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及时正面地指导青少年走出青春情感的迷惘,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应对异性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对中学生实施异性交往和恋爱教育时要真正做到尊重、理解、沟通、关怀和指导。
3.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教育活动
要加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用健康的校园文化感染和教育学生。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校园文明行为,积极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增强中学生与异性同伴的交流与合作,既满足他们渴望了解、接触异性同学的愿望,又能避免频繁而过于亲密的单独异性接触,使得中学生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与异性同伴建立健康而单纯的友谊。利用讲座、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形式开展教育,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最大限度地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在与异性交往中遇到的烦恼与问题。开展朋辈教育,发挥群体效应。朋辈教育是利用朋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自助群体,抵御各种消极影响。这方式消解了青春期性教育中传统教育者(老师、家长)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障碍,朋辈之间,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经验体验,有利于坦诚平等的交流,是中学生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4.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年龄都尚未成熟,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成年人的帮助与引导,学校、家庭和社会为此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发挥渠道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三者的合力,同一声音,同一导向,为中学生健康正当的异性交往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文喆.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价值观探析[J].教育研究,2006(7).
[2]任明礼.中学生早恋成因及教育对策[J].今日视点,2001(1).
[3]王磊.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2004(4).
[4]涂敏霞.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与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J].青年研究,1998(1).
[5]彭泗清.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八种误解[J].中国青年研究,2000(1).
[6]李鹰.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及心理特点[J].教育研究,2006(9).
[7]罗华.青少年异性交往心理和行为特征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8]叶发钦.青少年异性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心理素质教育,2005(1) .
[9]王磊,张大均.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功能[J].青年探索,2002(5).
[10]石建军.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浅析[J].青少年研究,2004(2).
[11]吴晶,龚海梅,谢作灿,丁洁.青春期学生异性交往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2(3).
[12]梁治造,李万兵.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现象的分析和引导[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