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分析Windows Server课程的特点入手,通过具体实例讲述在授课过程中如何使用分组教学法,并阐述了分组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和对分组教学法的反思。
[关键词]分组 学习 合作
Windows Server课程教学内容是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点突出技术实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模拟现场教学时,一台电脑不能完成某些设置和操作,必须通过多台电脑配合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要相互合作,互换角色。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教学。
一、分组的原则和目的
在分组过程中,坚持“随机为主,统筹安排”的原则。分组通过抽签决定,然后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再做具体调整,最后综合学生的各个方面,如学习成绩、组织能力、号召力等,推举出组长,负责每组的具体工作。
随机分组的目的,是让学生所处的合作环境更加接近现实,以利于日后的社会工作。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有可能出现“强强”“弱弱”“强弱”组合的情况。不管哪种组合,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他们,让他们扬长避短,合理搭配,那么学生在分组完成任务过程中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分组教学法的实施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是复习、导人、授课、小结、作业。在授课过程中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组教学法的特色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探讨研究,共同分享学习的得失,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Windows Server课程在我校实行的是一体化教学,课堂教学全部在机房完成,这就为分组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此门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在教学中,教师边讲授边演示新的知识点,然后模拟企业实际应用,提出具体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最后学生提交报告。下面就以DHCP服务器的配置为例讲解在授课过程中如何使用分组教学:
1.教师讲授:知识点的讲授和演示
2.在教师授课完成后学生操作上述内容
3.模拟企业任务
(1)任务:某公司新建了一个拓展部,有四名员工,组建一个网络,利用其中一台计算机(服务器)采用自动分配IP地址的方式给各个员工的计算机(客户端)分配lP地址。
(2)具体要求:①为服务器设置固定地址“192“168.×.110”。②要分配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g.×.1~192.168.×.254,其中192.168.x.110~192.168.x.120不可用。地址租用的连续时间为60天。
4.学生分组实施
(1)授课班级有48名学生,根据分组原则分成12个小组,在机房中他们的座位也要临近。弄清楚任务之后,首先组长分配小组成员的任务。
(2)每组4人构建单域网络环境,给每组中的四台计算机确定编号:1、2、3、4,指明一台(如1号)计算机为服务器,其他计算机为客户端。
(3)根据任务相关要求进行设置,设置完成以后要进行测试。在设置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要通力合作,意见不一致时要及时沟通。
(4)小组成员互换角色,即把服务器改为客户端,客户端成为服务器,再进行相关设置。
(5)总结、检查、评分、总结。任务完成之后,每组要推举出一名组员阐述本小组的设置过程。在阐述中,其他小组学生可以提问,这是第一个总结;然后教师测试学生的设置情况,对学生操作结果进行检查,最后给出相应的分值。第二个总结是教师的总结,总结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
三、分组教学法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分组模式中,学生通过明确目标、分工合作、阐述总结等,形成了一种自主、合作、互助的学习环境。在操作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小组成员要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分组教学模式中,各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精诚合作、相互交流、换位思考,才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这也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3.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能力。一方面,分组教学要求任课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充分了解每组学生的基本情况,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是分组教学,就应允许学生之间相互讨论问题,这给驾驭课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有效地掌握课堂动态,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
结束语
在分组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流于形式。要充分利用分组教学的优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分组 学习 合作
Windows Server课程教学内容是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点突出技术实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模拟现场教学时,一台电脑不能完成某些设置和操作,必须通过多台电脑配合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要相互合作,互换角色。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教学。
一、分组的原则和目的
在分组过程中,坚持“随机为主,统筹安排”的原则。分组通过抽签决定,然后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再做具体调整,最后综合学生的各个方面,如学习成绩、组织能力、号召力等,推举出组长,负责每组的具体工作。
随机分组的目的,是让学生所处的合作环境更加接近现实,以利于日后的社会工作。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有可能出现“强强”“弱弱”“强弱”组合的情况。不管哪种组合,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他们,让他们扬长避短,合理搭配,那么学生在分组完成任务过程中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分组教学法的实施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是复习、导人、授课、小结、作业。在授课过程中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组教学法的特色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探讨研究,共同分享学习的得失,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Windows Server课程在我校实行的是一体化教学,课堂教学全部在机房完成,这就为分组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此门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在教学中,教师边讲授边演示新的知识点,然后模拟企业实际应用,提出具体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最后学生提交报告。下面就以DHCP服务器的配置为例讲解在授课过程中如何使用分组教学:
1.教师讲授:知识点的讲授和演示
2.在教师授课完成后学生操作上述内容
3.模拟企业任务
(1)任务:某公司新建了一个拓展部,有四名员工,组建一个网络,利用其中一台计算机(服务器)采用自动分配IP地址的方式给各个员工的计算机(客户端)分配lP地址。
(2)具体要求:①为服务器设置固定地址“192“168.×.110”。②要分配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g.×.1~192.168.×.254,其中192.168.x.110~192.168.x.120不可用。地址租用的连续时间为60天。
4.学生分组实施
(1)授课班级有48名学生,根据分组原则分成12个小组,在机房中他们的座位也要临近。弄清楚任务之后,首先组长分配小组成员的任务。
(2)每组4人构建单域网络环境,给每组中的四台计算机确定编号:1、2、3、4,指明一台(如1号)计算机为服务器,其他计算机为客户端。
(3)根据任务相关要求进行设置,设置完成以后要进行测试。在设置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要通力合作,意见不一致时要及时沟通。
(4)小组成员互换角色,即把服务器改为客户端,客户端成为服务器,再进行相关设置。
(5)总结、检查、评分、总结。任务完成之后,每组要推举出一名组员阐述本小组的设置过程。在阐述中,其他小组学生可以提问,这是第一个总结;然后教师测试学生的设置情况,对学生操作结果进行检查,最后给出相应的分值。第二个总结是教师的总结,总结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
三、分组教学法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分组模式中,学生通过明确目标、分工合作、阐述总结等,形成了一种自主、合作、互助的学习环境。在操作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小组成员要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分组教学模式中,各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精诚合作、相互交流、换位思考,才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这也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3.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能力。一方面,分组教学要求任课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充分了解每组学生的基本情况,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是分组教学,就应允许学生之间相互讨论问题,这给驾驭课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有效地掌握课堂动态,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
结束语
在分组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流于形式。要充分利用分组教学的优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