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A8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2—170—0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中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这里,马克思强调哲学的任务和功能不仅仅去解释世界,而更主要是要去改造世界,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此,我们不断地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发展理论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并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理论、创新理论、发展理论,进而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 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的逻辑关系
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改变世界”是实践指导下的对像性实践活动,因此,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之间有着辩证统一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1.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关系问题,从来都是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所面临的大问题。世界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生存的来源。人类总是在不断的改造世界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从实践角度来说,认识从实践开始,又指导实践,二者互为条件。从人的生理基础来说,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也就是人脑和人手之间的关系。人脑是人的认识器官,它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信息,对所认识的世界做出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以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人手是人体力劳动的主要器官,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就是通过人的手及对手延长的各种工具来实现的。毫无疑问,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人的头脑的支配下进行的,以人手为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在人脑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认识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前提、基础,而“改变世界”是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
2.实践与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关系
列宁曾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改变世界,创造世界,也就是人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然后才有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客观世界首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然后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也就是说,人类在不断的“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逐渐的认识世界,并在不断深入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达到更进一步“改变世界”的目的,即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不断循环反复的规律。
3.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它们内在的统一于实践之中。“改变世界”的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目的、动力和深刻根源。人们在进行“改变世界”的实践创新时,不断地向人们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从事新的研究和探索,获得新的认识。没有“改变世界”的需要就不能提出新的认识任务,也就不能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当然也就不能有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理论创新,人类的发展就会因失去动力源泉而停滞不前,更谈不上“改变世界”的实践创新,甚至会倒退或走向灭亡。因此,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互为前提、互为动力,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二、理论创新的意义
1.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这种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的重要表现,就在于人们能够揭示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而依据这些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这个揭示和把握规律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不仅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关系,也阐明了理论创新对于引领社会发展以及推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创新的重要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无一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胆探索,反复实践,勇于开展理论创新的结果。
2.理论创新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发展
社会主义的发展,首先取决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取决于后人对前人的突破。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突破,才有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创新与突破,才有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才使得苏联从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革命一开始就突破了已被某些人认定是“铁律”的结论,创造性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努力,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样地,在今天,社会主义的希望仍然在于理论的不断创新突破、发展完善。因此,不断深入的进行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发展的动力。
3.理论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新飞跃。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飞跃,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大推进,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需要深入的理论创新来回答这一新的重大课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作指导,才能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新的事业,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发展的道路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理论创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中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这里,马克思强调哲学的任务和功能不仅仅去解释世界,而更主要是要去改造世界,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此,我们不断地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发展理论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并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理论、创新理论、发展理论,进而推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一、 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的逻辑关系
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改变世界”是实践指导下的对像性实践活动,因此,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之间有着辩证统一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1.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关系问题,从来都是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所面临的大问题。世界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生存的来源。人类总是在不断的改造世界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从实践角度来说,认识从实践开始,又指导实践,二者互为条件。从人的生理基础来说,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关系,也就是人脑和人手之间的关系。人脑是人的认识器官,它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信息,对所认识的世界做出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以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人手是人体力劳动的主要器官,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就是通过人的手及对手延长的各种工具来实现的。毫无疑问,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人的头脑的支配下进行的,以人手为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在人脑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认识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前提、基础,而“改变世界”是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
2.实践与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关系
列宁曾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改变世界,创造世界,也就是人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然后才有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客观世界首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然后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也就是说,人类在不断的“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逐渐的认识世界,并在不断深入认识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达到更进一步“改变世界”的目的,即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不断循环反复的规律。
3.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的关系
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它们内在的统一于实践之中。“改变世界”的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目的、动力和深刻根源。人们在进行“改变世界”的实践创新时,不断地向人们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从事新的研究和探索,获得新的认识。没有“改变世界”的需要就不能提出新的认识任务,也就不能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当然也就不能有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理论创新,人类的发展就会因失去动力源泉而停滞不前,更谈不上“改变世界”的实践创新,甚至会倒退或走向灭亡。因此,理论创新与“改变世界”互为前提、互为动力,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二、理论创新的意义
1.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这种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的重要表现,就在于人们能够揭示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而依据这些规律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这个揭示和把握规律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不仅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关系,也阐明了理论创新对于引领社会发展以及推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创新的重要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无一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胆探索,反复实践,勇于开展理论创新的结果。
2.理论创新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发展
社会主义的发展,首先取决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取决于后人对前人的突破。科学社会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突破,才有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创新与突破,才有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才使得苏联从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革命一开始就突破了已被某些人认定是“铁律”的结论,创造性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努力,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样地,在今天,社会主义的希望仍然在于理论的不断创新突破、发展完善。因此,不断深入的进行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发展的动力。
3.理论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新飞跃。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飞跃,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大推进,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需要深入的理论创新来回答这一新的重大课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作指导,才能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新的事业,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解决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发展的道路模式,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