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什么是担当?担当,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格,是共产党员的基本素质和职责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共产党员;敢于;担当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什么是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解里,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简单地说,就是一事当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我认为:在不同领域,不同的角度下,担当有着不同的诠释。“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普通百姓对担当率直快意的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仁人志士丹心报国的一种担当;电影《英雄儿女》中的英雄人物王成面对危难,发出“向我开炮”的呐喊,是对祖国忠诚的一种担当;雷锋、铁人精神、孔繁森形象等新时代事迹,是一大批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誓言的一种担当。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是人民对共产党员的重托,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离不开共产党员和群众一起来担当。在困难和风险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敢于担当责任,敢于克服困难,敢于奋力攻坚,敢于取得胜利。
第一、担当是一种精神,共产党员必须要有敢于担当的情怀。“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勇于担当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魄力,一种争创一流的标准,一种奋发有为的状态,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一种基本素养。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源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源于践行宗旨、造福人民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在当前广播电视转型发展的攻坚期、调整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直面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同志对待事业是认真负责的,也是富于担当的精神,但是如果拿敢于担当这面镜子照一照、用敢于负责这个尺子量一量,也确实有不少党员干部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一种敢于担当的境界和勇气。大事当前,首先考虑的不是大局利益,而是个人的得失;工作上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喜欢作秀讨巧,不练真功、不下实功;处理问题习惯从条条框框出发,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半步,更谈不上从实际出发去创新开拓;遇到矛盾时瞻前顾后、畏头畏尾,不敢果断决策,不敢碰硬动真,怕得罪人;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不敢勇于承认错误,不愿从自身深刻查找原因,而是一味逃避和推卸责任。这样的结果,必然影响了发展,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对于共产党员而言,有这样一句话很值得我们学习:“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第二、担当是一种态度,共产党员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看一个党员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必须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日常工作要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工作中要时刻把讲党性、讲原则放在首位,把按章办事、依法行事作为准则,时刻不能忘记我们肩负的神圣职责,扎扎实实策划好、采制好、传送好每一期广播电视节目,勇挑打赢重任,把岗位当战位,让责任意识融入血脉。需要强调的是,勇于担当,其实是源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没有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没有昂扬向上的激情,就没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就不会有担当的精神的。大量事實表明,只有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才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才能使工作难中求进、生机勃勃,不断开创新局面。目前,我们台一些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还不够,无所作为。正如小平同志曾批评过的一种党员不敢负责任的现象:“名曰集体负责,实际上等于无人负责。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类似这种情形,屡见不鲜。一个部位工作滞后,节目质量、经营效益、管理工作上不去,职工有怨言,党员干部缺乏应有的担当精神是个重要原因。重任在肩,希望在前。担当,就是要敢于负责任。胆量不够,必然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见识不深,必然思考不透、拿捏不准、坐失良机。必须坚决破除与广播电视转型发展不相适应的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条条、旧框框。当前,我台各领域的发展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对全体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无担当精神,是衡量共产党员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就决不能在思想认识上瞻前顾后,决不能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决不能在发展问题上畏首畏尾,决不能在工作分工上推卸责任。必须树立敢于担当的责任,于困境中找到出路、于困难中找到办法、于无望中创造可能、于可能中办成事情,如果唯唯诺诺、寻求一般、不敢突破,我们的事业将会一事无成,转型发展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担当是一种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心系群众,履职尽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党员干部想事情、干工作,都要把办好节目、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高举旗帜,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努力争做实现中国梦的带头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帮助群众反映好问题,提升办好人民的广播电视的能力。
第五、担当是一种素质,共产党员必须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修品行,铸灵魂是一个人一生要修的功课。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古语讲“先修身而后求能”。作为广播电视党员工作者,我们必须强化这种担当,就是加强自我修养,努力从多方面提高综合素质,把自己打造成为德艺双馨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政治品质和精神境界。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操守、重品行、作表率,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遵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严守法纪的新闻职业道德,坚决不搞有偿新闻,坚决反对感情用事和以个人好恶左右新闻宣传的行为,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睿智、明理、文明、博爱的共产党员和新时期广播电视工作者。
关键词:共产党员;敢于;担当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什么是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解里,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简单地说,就是一事当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我认为:在不同领域,不同的角度下,担当有着不同的诠释。“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普通百姓对担当率直快意的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仁人志士丹心报国的一种担当;电影《英雄儿女》中的英雄人物王成面对危难,发出“向我开炮”的呐喊,是对祖国忠诚的一种担当;雷锋、铁人精神、孔繁森形象等新时代事迹,是一大批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誓言的一种担当。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是人民对共产党员的重托,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离不开共产党员和群众一起来担当。在困难和风险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敢于担当责任,敢于克服困难,敢于奋力攻坚,敢于取得胜利。
第一、担当是一种精神,共产党员必须要有敢于担当的情怀。“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勇于担当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魄力,一种争创一流的标准,一种奋发有为的状态,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一种基本素养。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源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源于践行宗旨、造福人民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在当前广播电视转型发展的攻坚期、调整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直面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同志对待事业是认真负责的,也是富于担当的精神,但是如果拿敢于担当这面镜子照一照、用敢于负责这个尺子量一量,也确实有不少党员干部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一种敢于担当的境界和勇气。大事当前,首先考虑的不是大局利益,而是个人的得失;工作上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喜欢作秀讨巧,不练真功、不下实功;处理问题习惯从条条框框出发,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半步,更谈不上从实际出发去创新开拓;遇到矛盾时瞻前顾后、畏头畏尾,不敢果断决策,不敢碰硬动真,怕得罪人;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不敢勇于承认错误,不愿从自身深刻查找原因,而是一味逃避和推卸责任。这样的结果,必然影响了发展,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对于共产党员而言,有这样一句话很值得我们学习:“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第二、担当是一种态度,共产党员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看一个党员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必须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日常工作要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工作中要时刻把讲党性、讲原则放在首位,把按章办事、依法行事作为准则,时刻不能忘记我们肩负的神圣职责,扎扎实实策划好、采制好、传送好每一期广播电视节目,勇挑打赢重任,把岗位当战位,让责任意识融入血脉。需要强调的是,勇于担当,其实是源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没有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没有昂扬向上的激情,就没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就不会有担当的精神的。大量事實表明,只有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才能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才能使工作难中求进、生机勃勃,不断开创新局面。目前,我们台一些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还不够,无所作为。正如小平同志曾批评过的一种党员不敢负责任的现象:“名曰集体负责,实际上等于无人负责。一项工作布置之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谁也不管。”类似这种情形,屡见不鲜。一个部位工作滞后,节目质量、经营效益、管理工作上不去,职工有怨言,党员干部缺乏应有的担当精神是个重要原因。重任在肩,希望在前。担当,就是要敢于负责任。胆量不够,必然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见识不深,必然思考不透、拿捏不准、坐失良机。必须坚决破除与广播电视转型发展不相适应的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条条、旧框框。当前,我台各领域的发展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对全体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无担当精神,是衡量共产党员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就决不能在思想认识上瞻前顾后,决不能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决不能在发展问题上畏首畏尾,决不能在工作分工上推卸责任。必须树立敢于担当的责任,于困境中找到出路、于困难中找到办法、于无望中创造可能、于可能中办成事情,如果唯唯诺诺、寻求一般、不敢突破,我们的事业将会一事无成,转型发展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担当是一种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心系群众,履职尽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党员干部想事情、干工作,都要把办好节目、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高举旗帜,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努力争做实现中国梦的带头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帮助群众反映好问题,提升办好人民的广播电视的能力。
第五、担当是一种素质,共产党员必须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修品行,铸灵魂是一个人一生要修的功课。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古语讲“先修身而后求能”。作为广播电视党员工作者,我们必须强化这种担当,就是加强自我修养,努力从多方面提高综合素质,把自己打造成为德艺双馨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政治品质和精神境界。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操守、重品行、作表率,一身正气、一尘不染,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遵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严守法纪的新闻职业道德,坚决不搞有偿新闻,坚决反对感情用事和以个人好恶左右新闻宣传的行为,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睿智、明理、文明、博爱的共产党员和新时期广播电视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