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bu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何谓创新呢?其英文名称是INNOVATION,从广义上讲是指凡是产生新颖的而且有个人意义或社会意义的成果或活动。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强调“有个人意义”,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重要。因为对学生个人来讲,创新不必是原创造,可以是再创造,只要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是新颖的、首创的就可以了。创新精神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创新的动力系统,由创新需要、创新动机、创新兴趣三部分组成;二是创新的执行系统,由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组成;三是创新的保证系统,以创新性格为核心的人格特征。而我们目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创造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形成创新性格。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简言之就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不同于一般思维活动,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上。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可能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特点。集中思维又叫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第二,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首创性、独创性的特点,它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第三,创造性思维与想像紧密联系。想像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参与创造思维之后,能够结合过去的经验,在想像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使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学生的原有的基础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实践证明,效果比较显著,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比如在《火烧云》一课教学中,针对文中火烧云动感性极强的特点,我设计了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火烧云升上天空的情景这一环节。同学们十分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然后纷纷到讲台前面来表演。最后大家一致赞扬一名同学用双手滚动的方法来演示火烧云升上天空最为贴切。再如在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时,针对宋诗说理性强的特点,我仍然采用启发学生运用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古诗句的方法。先是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运用五个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让人一看便马上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这样一来,既理解了诗句又帮助了背诵。还有的同学几个人排列一起,先横后竖,然后围成一圈,最后让一名矮个子同学站在中间,很形象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诗句的意思。这些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就非常具有创造性。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像紧密相连,为今后学习古诗,形象地理解文章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是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全过程的培养。具体而言,既有发散,从多角度寻找答案、方法;又有集中,通过分析从中找出最佳答案。如在《赤壁之战》一课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你认为东吴和曹操哪一方应该获得胜利?为什么?”这样的一个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去佩服东吴方面的知己知彼、扬长避短。这一问题引发了全班的争论,最后形成了三种不同意见:一是认为东吴应该获胜,因为这是历史事实;二 是认为曹操应获胜,这样中国就可以统一了;三是认为谁胜了都不好,反正都是打仗,遭殃的始终是老百姓。我接着引导大家展开讨论,逐步统一了认识——第二种意见是可取的。曹操获胜就可以统一中国,结束分裂,符合历史趋势和人民渴望安定的愿望。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对成年人来说很容易把握,但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有点困难。树立起这种观念对学生的思维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高,今后他们将会学着用这种观点去评价、去看待历史、现实,去看待人和事。学生再看这类问题,就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辩证地去看,而不是只停留在为东吴喝彩。这就是从发散到集中的思维训练过程。
  三是针对自身原有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良好个性。像上文提到的第三种观点认为谁获胜也不好的同学,原本语文成绩较差,也很难发言,学习上被动,按过去的教学方法只能是跟在别人后面捡“现成儿”的。但在开展创造教育,把创造性思维培养引入语文课堂后,他变得十分活跃,勇于发言。他的观点虽不是很正确,但对于他自己而言确实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既不同于别人,又超越了自我。
  综上所述,我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语文课教学不仅可以有机地结合,而且可以使传统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创新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注意激励、拓展问题,注意逆向思维、移植、开放想像等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才能真正使学生探索学习,逐步形成有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
其他文献
面对新课程改革,农村中小学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重大的责任。因为教师既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又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教师的认识水平、思想观念、意志品质和管理方法无不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我认为,做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就应成为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掌舵人。    一、教师应成为新课改的先知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落实到每所学校、责任到每位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要认真而深入地
【摘 要】 旅游业在我国属于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学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紧迫课题。通过这些年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结合对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分析,提出了培养合格的中职校旅游专业毕业生的方法。  【关键词】 旅游专业 就业 对策    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
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不断变化的,要集中并保持其注意力,就要研究注意力与节奏的关系。  在不同的阶段注意力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最初1至5分钟,注意力不稳定,心理上处于上节课或课间活动兴奋的影响之中。15至30分钟注意力才是最佳状态,下课前7至10分钟,注意力又开始逐渐趋向衰退,这就为我们把握教学节奏提供了大
九义英语教材是融英语口语与书面语为一体的,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好教材。我根据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就新教材教学中四会能力培养的层次训练的两方面——课堂与课外,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训练    新教材容量大、形式多、节奏快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并能促使他们参与的教学活动。我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是围绕活动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专家认为:“堵不住繁琐分析的嘴,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腿。”此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作为阅读,它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重视、珍惜阅读中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精心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
【摘 要】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最终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求学,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寻找到学习的乐趣,让自己快乐。  【关键词】 激发兴趣 思想教育 课堂改革 课外活动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取得
现象点击1:新课程强调师生对话,于是,有的课堂把问答当对话,“知道吗”、“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充斥了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提出一百多个问题的现象屡见不鲜,把平等对话搞成为了问答,解释曰:“此乃新课改提倡的探究式教学。”  现象点击2:新课程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于是,有的教师不分地点场合,处处鼓励、表扬学生,却忽视了一些严峻的问题:从未受过批评是否会影响学
历史活动课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教师认为历史活动课可上可不上,随着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推行,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活动课走进了学生中间,成为新课程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下面笔者将从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我校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参与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再加上近年
今年1月13日的《文汇报》第4版,刊登了由施大畏等17位画家为祝贺该报创刊70周年而联手画就的国画《春色满园》。画中,松竹临风、兰梅幽香、蝶舞蜂鸣,好一派艳阳春色。笔者虽不谙丹青,但略为观赏也能发现其画之美、其意之深。后又反复观摩,更是从中品味出凝聚在画中的那份和谐、那股大气、那种自然。带着这些体悟神游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天地,不断反思自己曾上过的一些课,不禁豁然:在绘画与授课之间,竟也存在着某些相
一、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很多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活动以教师讲授语法规则为中心,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这一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心理障碍的影响  影响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因素主要是很多学生存在信心不足、害怕说英语的心理。由于英语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的情绪,害怕说错、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