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jzj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人才培育工作中的一支特殊而重要的队伍。目前,对辅导员角色定位存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为确保新时期高校的德育工作得到顺利有效的开展,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就必须从多方面对辅导员进行科学的角色定位,明确辅导员的职责。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作者简介:严伟能(1982-),男,福建武平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张辉(1983-),男,陕西富平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河北 保定 071003)
  
  自从1953年清华大学首次设立高校辅导员以来,辅导员队伍为我国高校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学生个体差异大,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应重新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使自己的事业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
  为明确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对辅导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期待。
  一、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的角色却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偏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到高校的育人质量。
  1.被单纯地认为是学生事务的管理者
  由于学生事务繁杂,从学生学习上的迟到早退到生活上的宿舍卫生,处处都要求辅导员进行管理。目前,很多人认为辅导员是带着教师的帽子、干着学生的“保姆”的工作,是学校职能部门的“勤务兵”,是一份没有技术含量,人人都能胜任的工作。这些繁杂的事务占据了辅导员大量的工作时间,使得辅导员很少有时间用于和学生交流,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辅导员成为了单纯的学生事务管理者,而思想政治教育者身份有名无实。
  2.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差
  虽然大多数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尽职尽责,但绝大多数辅导员认为工作“没有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前景缺乏信心。一是认为辅导员职业声望低下,社会认可度不高;在高校内部,重学术和科研,轻学生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辅导员在别人面前乐于承认自己是“大学教师”,不太愿意表明自己是“干学生工作的”;二是认为辅导员工作责任重大,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有心理问题的群体逐渐增多,特别是学生的安全问题,使辅导员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三是认为大部分辅导员都存在分流问题,队伍流动性大,工作缺乏稳定性,职业寿命短,很多辅导员不愿意一辈子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二、出现辅导员角色定位问题的原因分析
  1.很多高校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没有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来规划和建设
  对辅导员的发展没有明确的前景平台,使辅导员上岗后从事本职工作的思想、意识不够稳定,对工作缺乏长远的考虑。另外,辅导员队伍在年龄结构上比较单一,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因此,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有效经验和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还有,对辅导员工作主动研究意识不强,成果不突出。因此,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任重而道远。
  2.辅导员工作职责体系尚未健全,琐碎而繁重的具体事务制约和影响了辅导员基本职能的发挥[1]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非本职工作都压到辅导员的肩上,加之目前管理的不合理,使辅导员处于被多重管理和学校管理结构最底层的状态,各级部门都可以向他们布置工作。在繁重的事务面前,辅导员往往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投入不足。
  3.辅导员知识结构和政治理论素养尚待提高
  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是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从目前辅导员队伍来看,他们的知识结构往往都比较单一,大部分仅为某一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而上岗后绝大多数辅导员没有经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应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在开展工作中,面对学生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难以从理论高度加以分析和作出相应的引导。
  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加强和适应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迫切需要。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工作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其核心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相关的学生工作。[2]
  1.从学生需求进行角色定位
  特定的社会需求决定了角色的扮演,角色的定位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日趋成熟。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真正能够满足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在2006年发布的《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3]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对辅导员的定位。
  (1)思想政治的引导者。多年来,教育部针对辅导员的工作任务、职责制定了多项条例和制度,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校辅导员承担的思想政治的引导者这个最重要的角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大多数学生在初级教育过程中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生活上长期依赖父母而独立能力、适应能力较弱,这些学生到了大学往往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式,因而出现厌学、贪玩、沉迷网络、逃课和考试作弊等现象。辅导员承担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指导者的角色就要端正他们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找准定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辅导员还要经常深入学生宿舍、课堂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使广大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
  (3)心理健康的辅导者。面对大学新的人际关系、紧张的学业和严峻的就业压力,再加上社会上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等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心理问题多。近年来,高校中大学生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大都与心理问题有关。高校辅导员承担的心理健康的辅导者的角色就是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对重点学生要特别关注,采取措施及时发现并疏导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4)人生的引路者。大学生涯是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大学生面对种种认识上的问题,必然会有矛盾、困惑、焦虑与不适的时候。高校辅导员承担的人生引路者的角色就是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明确的前进方向,指引学生找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同时,作为教师,辅导员平时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等都会对大学生的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引路者的作用。
  2.从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和认识上进行角色定位
  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发展,是高校发展大势所趋。国家也在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指明辅导员队伍发展方向。
  (1)辅导员应视思想政治辅导工作为值得一生去从事的事业。处于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工作,是距离学生最近、遇到困难最多、工作内容最繁杂的工作。辅导员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最伟大、最光荣的。当自己所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各行各业都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的时候,是辅导员最幸福的时刻。当然高校辅导员要逐步向专家化发展,专心本职工作,积极投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研究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管理、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专家。
  (2)辅导员应视自己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服务者”,增强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学生而开展的。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意识,要主动关心学生,积极为学生解决困难,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王叶红.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讨[J].文教资料,2008,(7):
  176-178.
  [2]张文强.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年9月1日.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生专业学术社团是研究生社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同于研究生会、科协等传统的研究生社团组织,具有与研究生专业紧密结合的鲜明特点,对研究生素质拓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受到了相关研究生培养部门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研究生专业学术社团建设、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研究生专业学术社团与研究生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关于研究生专业学术社团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专
期刊
摘要: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总是为读者而创作,文学的对象是读者。文学作品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举足轻重,是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读者的“期待视野”,指引着作者的创作,也指引着译者的译作。本文试图通过王维诗作《送别》的不同译本,来说明接受美学对于古诗意境之美在译入语中的再现所起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接受美学;意境;古典诗歌;《送别》  作者简介:马庆军(1973-
期刊
摘要:运用安全性评价这一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方法,全面、准确掌握供电企业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三个方面存在的隐患和不足,从而有重点、有计划地制定整改措施和采取有针对性地反事故措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实现安全工作由“可控”到“能控”的转变,实现企业员工安全理念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实现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效益。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安全管理理念
期刊
摘要:随着电力改革不断深入,发电企业的多种经营生存越来越困难,这些多经公司如何才能突破困境,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发电企业;多种经营;生存;发展  作者简介:王勇(1973-),男,云南建水人,德宏福榕大盈江公司财务营销部,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经营管理。(云南 德宏 679300)    发电企业多种经营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
期刊
摘要:当代社会的发展时期被很多学者称之为“转型期”。转型期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公德失范问题,此问题如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和有效治理,必将逐步加大“规范”与“失范”的差距。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分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理论(规范)与实践相脱节,知与行相悖离。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开展社会公德的主体治理和社会治理。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公德失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因;对策  作
期刊
摘要:本文以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南方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和电力检修工作的的实际,从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等风险管理的关键要素着手,研究风险管理在电力检修生产工作中的应用。对电力检修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辨识、分析及预控;对已辨识的风险制定了分析方法和分类标准。同时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应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检修;风险评估;
期刊
摘要: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趋势,同时为理工科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动力。本文分析了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应采取的设想。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战略探析  作者简介:马卫华(1955-),男,山西吕梁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期刊
摘要:地方民族师范院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托自身优势,走特色办学之路,确定正确的办学方向,通过形成特色课程、建设特色专业、创新课程模式,形成自身特质,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地方民族师范院校;培育;办学特色  作者简介:李洁(1962-),女,蒙古族,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教务处,教授,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研究和管理;李晓菊(1964-),女,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自然灾害,给灾区人民的物质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尤其是最近的玉树地震,更是一次巨大的灾难。经过灾难洗礼后,灾后教育重建需要重新审视、深刻反思。基于此,灾区教育重建要结合灾区教育的内外部环境正确地定位目标,要确立起切实的原则指导灾区教育重建的实践,同时还要借鉴以往灾区教育重建的经验,作出正确的行动选择。  关键词:灾区教育重建;目标定位;原则;经
期刊
摘要:为了了解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笔者对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多所江苏省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在校学生、毕业生以及老师。通过调研,对造成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现状;成因  作者简介:丁燕(1981-),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助理研究员,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周月友(19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