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话题:谨防伸向耳朵的三大黑手

来源 :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c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3月3日“爱耳日”来临之前,世界卫生组织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近2.5亿名中度及中度以上的听力障碍者。如果包括轻度听力损伤者,全球有近6亿人耳朵“不好使”,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构成了这个数字中的最大部分。人群中听力下降所占的比例正不断上升。
  专家告诫,如果想在60岁时还能耳聪目明,对听力的保护就应该“从娃娃抓起”。
  如果说遗传和意外事故是造成听力损害的“天灾”,那么随身听、噪音污染与药物则是导致听力受损的“人祸”。专家因此而呼吁:别再让人为的伤害使耳朵受损!
  
  随声听:导致听力疲劳
  
  在最近一次“跳槽”中,欧阳因为最后一轮的面试没有将外籍考官的问题听清楚,最终名落孙山,一份很好的工作就这样失之交臂。医生诊断:欧阳的听力下降,主要是由于长时间使用随声听,导致听力过度疲劳而引起的。
  在公交车、地铁的车厢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手持“MP3”、“随身听”,耳塞挂在耳边,音量往往开得比较大,甚至走在路上也不离身。常用随身听长时间听英语、音乐,走路、吃饭,乃至临睡前躺在床上也要听,久而久之,就会使耳朵处于疲劳状态,引起听力损伤。
  随身听需使用耳塞,使耳朵长时间处于较大音量噪音直接刺激中,导致耳蜗的损伤,引起耳疼、重振和高频听阈的降低,形成噪音性耳聋。在收听日常1000赫兹以下的声音时,听力的下降并不明显,甚至感觉不出来;在收听超过1000赫兹高、尖的声音时,听力就显示出难以如愿了,而且对声音刺激的耐受能力变弱。但是,很多人对已经出现的听力下降或耳鸣等现象并不重视,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病情恶化。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听力下降离年轻人太遥远,因而待到听力严重下降时才就医——而这个时候,已经可能是永久性的听力损伤,很难恢复了。
  听力下降常见的症状有:听不清声音、谈话反应迟钝、群组交流困难,缺乏自信、自我封闭、容易紧张疲劳等。所以,经常使用随身听的年轻人一旦有了耳鸣、耳痛等不适的感觉,应当马上“戒掉”随身听,告别耳塞,同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纯音测听”听力检查,积极进行治疗。对于症状已持续时间较长的噪声性耳聋和耳鸣,目前治疗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因此,专家建议对“随身听耳病”应重在预防,日常听音乐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耳机。在治疗身体其他疾病时,应忌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以减少对耳的损伤。
  
  噪音污染:会使听力下降
  
  丁老师的儿子是音乐发烧友,尤其喜欢在“的吧”里跳舞听歌,往往一呆就是四五个小时。又新买了一套音响,每日音响开得很大,吵得丁老师在家无法好好休息。不到一个月,不仅邻居找上了门,丁老师的耳朵也吃不消了,开始有耳鸣、听力减退的症状出现。为此,他一定要拉儿子一起去医院检测听力。
  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即使美妙的琴声、歌声、音乐声,在人们不需要时也是噪声。比如一个人正在睡觉,另一人却在旁边播放摇滚乐,睡觉的人能好受吗?
  噪声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其影响程度与其强弱、频率、性质及作用的持续时间有关。强度越大、频率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噪声对人体的影响还与当时的工作性质和健康状况相关连,对需要集中注意力者、噪声敏感者、耳病患者以及需要休息的人们,噪声的影响则更为严重。
  噪声对听觉的影响:短期的强烈噪声使人感到刺耳、不适、耳鸣、听力下降,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后方可完会恢复,这在医学上称为“听觉适应”,属功能性保护作用;较长时间的强烈噪声,使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数小时至20小时后,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仍属功能性改变,但已是噪声性耳聋的前驱信号;继续接触强噪声,内耳感音器官则可发展为器质性病变,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成为噪声性耳聋。
  噪声对机体的其他影响: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改变,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及血压升高等。噪声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危害是干扰正常的休息和睡眠,使人们不易入睡、睡眠不深、睡中易醒,从而烦躁不安、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及影响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减少噪声来源十分必要。特别是在家休息时,尽量不要将电视、音响等的音量放得过大。
  
  用药不当:导致药物性耳聋
  
  孙奶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好心竟毁了她最宝贝的孙子的耳朵。3岁的孙子因一次普通的腹泻,在已经注射了3天庆大霉素的情况下,孙奶奶带他回乡,为了巩固疗效,又去乡卫生所要求医生加了3天的针剂,致使孙子患上“药物性耳聋”。
  耳聋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在后天性耳聋中,药物性致聋的发生率高达40%。而在药物引起的耳聋者中,3岁前发病率为50%,7岁前可达82%,其祸首是用药不当。有些药物如果使用失当,会损害听觉神经与肾脏功能,严重的还会引起耳聋。其中以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最为突出,这在医学上称为耳毒性抗生素。
  因此,为防患于未然,应用耳毒性抗生素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婴幼儿禁用。若疗程较长,需定期作听力与肾功能检查。一旦出现眩晕、耳鸣,应立即停药。切忌将其用于流感、水痘、麻疹等病毒性疾病。尤其当外婆、母亲、姨母、舅父等母系亲属中有因使用某种药物而致聋者,说明该家族已具有高度敏感性,其后代均应绝对禁用该类药物,以保安全。尽管如此,我们对耳毒性抗生素也不能因噎废食,仍应按病情需要,该用的还得要用。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⒈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宜用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疾病;也不宜用于肾炎、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症。
  ⒉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对老人、幼儿及孕妇应忌用或慎用。
  ⒊用药总量不宜过大,疗程不能太长。要按规定量使用,成人疗程一般不超过7~10天。链霉素可酌情延长。
  ⒋使用时,一旦出现眩晕、耳鸣,应立即减量或停用。若需要较长时间用药者,应定期做听力及肾功能检查。
  ⒌要重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几种耳毒性抗生素不能联合使用,也不宜与速尿、利尿酸药等合用,否则会加剧对听神经的损害。如果耳毒性抗生素与晕海宁同用,会掩盖耳毒性反应。
  其他耳毒性抗生素,如紫霉素、万古霉素、巴龙霉素、春雷霉素、多粘菌素等,均应遵照以上原则使用。
  
  听力的自我保健
  
  一、保护听力要从源头抓起。青壮年时期及时治疗高血压,坚持合理、健康的膳食,禁绝暴饮暴食,待到老年时会大大延缓听觉障碍的发生。
  二、预防噪声性耳聋至关重要。当今许多青年男女,喜欢震天撼地的音响刺激,连听带唱带跳几个小时后,有些人会耳朵发背。早期睡上一夜尚可恢复,经过若干年后,就可能造成听力障碍;有些职业噪音太强,如矿工下井作业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中,不肯使用防护设备,也会过早出现“老年聋”。
  三、一般说,人过了45岁以后多数须用“老花眼镜”。同样的道理,任何人一旦发现语言交往能力出现问题,要尽早找专科医生咨询、诊断,若需戴上微型或隐蔽型助听器,就应及时用上。
  
  测一测,你的听力正常吗?
  
  如果你出现以下症状,专家建议你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听力检测。
  ● 通常,最先从听觉中丧失的是高频音如妇女
   和儿童的声音和鸟鸣声等;
  ● 在音乐厅、剧院等公共场所,声源距耳朵较
   远,听起来常感到困难;
  ● 要听清电视或电话里的话语,感到力不从心;
  ● 在一群人中进行交谈很费劲,常因听错了别 人所说的话而感到窘迫。
  听力的损失常常会使人的行为产生以下趋向:
  ● 请对方重复说过的话;
  ● 常因听错而曲解别人的话;
  ● 将头转向讲话者或扬声器;
  ● 开大电视、收音机、音响的音量;
  ● 有意避开讨论会、社交场合。
  年龄超过50岁以后,在专业听力检测机构进行每年一次听力检查是必要的。检查人员会将你对不同频率声音的识别情况,绘成一幅曲线听力图,判定你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以便建议您是否应配戴助听器。
其他文献
时下,一种称为“笔仙”的游戏在中小学生中非常流行。有些孩子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忘求助于“笔仙”,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某些指点。时间一长,一些孩子便深陷其中,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北京同仁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近来就接待了不少有此心理困扰的孩子,有的甚至已经到了精神分裂的边缘。人们不禁要问,“笔仙”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年幼的孩子如此神魂颠倒?    女孩无知信“笔仙”    子夜时分,一个居民小区的
期刊
据国内外流感专家的研究,近几年为全球流感流行的活跃期。我国是流感多发地之一,特别是一些人口密度高及人群活动频繁的大中城市易引起流感流行或局部暴发。在疯狂肆虐的流感面前,遭殃的不光是人类,连家禽也未能幸免。面对流感与禽流感,我们该怎样防治?本刊特邀上海市著名呼吸科专家、上海医学会顾问谈彬庸教授,请他就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题解答。  冬春季是流感的好发季节,此时正值各种病原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和作祟
期刊
脱发治疗先分型    来电记录:我今年29岁,半年多来头发明显少了,为此很苦恼。不知脱发和工作忙有无关系,有办法治吗?  上海读者 张先生  ——如今男性脱发现象越来越常见。有资料表明,30岁以下的男子有半数受到脱发的困扰。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脂溢性脱发,初期头屑增多、头皮发痒、起小红丘疹,时间长了,头发逐渐减少。第二种较常见的是早秃。第三种叫斑秃,即所谓“鬼剃头”,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期刊
  
期刊
不久前,南方某报刊发了在空军从事免疫细胞因子科研长达15年之久、又在多家乳品企业不同部门工作过的杜群军的“牛奶营养价值排行榜”,“排行榜”认为:“鲜奶是金,酸奶是银,奶粉是铜,常温奶是铁。”不料,这一说法立即在奶业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有人指责,有人赞成,至今这场风波还未平息。有专家预言,如果“排行榜”的说法得到证实,我们的奶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震荡。  鲜奶与常温奶的营养差别?液体奶与固体奶有何
期刊
禽流感疫情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读者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我们根据近来新华社和有关部门的权威论述,归结了抵抗禽流感20问,帮助读者认识禽流感的问题,消除恐惧心理。    1问:禽流感病毒是否跟非典一样,是突然出现的一种新病毒吗?  专家:禽流感早就存在,但只在禽类内部传播。从禽传到人的人间禽流感此前未引起注意,1997年在香港首次报道了从禽(主要是鸡)传播到人的情况。这次也是因为从禽类传染到了
期刊
怀孕对胆结石有影响吗    我今年25岁,两年前医院诊断为患有胆囊结石,大小为3.5厘米X2.8厘米。近来一直没有发作过,现在想要生个小孩。请问,怀孕后对胆结石会有什么影响?镇江读者 小敏  胆道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如无急性发作,一般对身体没有明显影响,也不会影响怀孕。但一旦结石引起急性发作,就会诱发急性胆囊炎的一系列病症,假如怀孕期间急性发作,药物或手术则有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  专家建议,有
期刊
春天是养生保健的大好时光。为了健康,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营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养神、营养、健身等。    养神    春天正处于冬寒夏热之间,气温时高时低、天气时风时雨,自然环境变幻无常,此时人的健康状况因受其影响也是变化多端,各种传染病和精神疾病都处于一个相对的高发时期,这说明,春季无论是自然环境和人体自身都进入了一个较为无序的时段;而从无序转变到有序,机体最需要的就是和谐宁静的生活,以减少不必
期刊
酒逢知己千杯少。夜色中的三五好友总是会聚在一起去泡吧,有人浪漫地小酌,也有人一醉解千愁——殊不知,酒是“肝脏”的大敌,既然有“惜肝如惜命”之说,那么从今天起,请你务必谨记——    保护肝脏五字诀     忌:就是忌贪杯。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人体内代谢时会产生乙醛,这两种物质都有直接刺激、伤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慢性肝炎患者(如乙肝、丙肝、肝硬化)酗酒,无疑是雪上加霜,易导致肝炎复发或是肝功能衰竭
期刊
每年3月20日前后的春分节气,是冬季结束的标志,因而3月的气候特点是前冬后春,横跨于两季之间。根据气象资料统计,上海地区3月的月平均气温,一般都在8.5摄氏度左右,其中月平均最高气温可达到12.7摄氏度,月平均最低气温为4.9摄氏度。近1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转暖的缘故,上海地区3月的月平均气温正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但也时常会冒出阵阵寒意。    气象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在中医学和医疗气象学理论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