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代所修各版本《化州志》,均对清代化州的地理景观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而今,方志中所记载的大部分地理景观已不存。据清光绪十六年所修《化州志》,可对化州以往的某些地理景观略作一番探析,旨在挖掘化州獨特的历史价值,丰富化州本土传统文化内涵。
关键词:化州 《化州志》 地理景观 历史变迁
化州市,现为广东省茂名市辖下的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有「中国化橘红之乡」的美誉。
一、 化州沿革及地理概述
化州市古称石龙县、罗州、辩州、陵水郡、化县。因盛产橘红,又称橘州。地志中有载:「化州……秦属象郡,汉属合浦郡……隋废高凉郡而高州如故……宋开宝间,并陵罗入石龙县……太平兴国,改辨州为化州(此化州之始)……元改为化州路……明初改化州路为府,仍辖三县,属之广东……元鼎六年始定领外为九郡,然皆羁縻属之,多以土豪□主领其事。唐蒙以还,始专设命官,然尽为迁谪之所。仕宦兹土者率以投荒自闵,至明则诗书人物骎骎与闽渐并称矣!」[1]
可知,化州地名历有所更,行政级别及所辖之处亦历代有异,且明代之前,一直作为官员们被贬谪流放之所。因此,在历代士大夫,特别是中原士大夫对岭南一地「烟瘴疬气」的描写中,本就处于岭南边缘的化州,就更显得人迹罕至,文化鲜曰。
化州区域狭长,南北长东西短,南边临海。州志谓:「境域南北长而东西短,东起茂名界,西迄石城……本州岛环疆伍百里,广一百里,袤二百三十里。」[2]可知,化州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高南低,而地貌类型则以丘陵地为主,境内山高林密,水陆交错。
二、 方志中所载地理景观
化州独特的地理形势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山川景观。通过地方志中对其山川的描述,我们得以大致勾勒出当时化州的山川风貌。方志纂修者有论云:「化地方五百余里,而山川强半其间。窈?欝盘非仙灵之窟宅,则隐逸之幽栖也!?屐所至,足供啸咏,可以志矣!」[3]
1、 山川之属
化州古有「八景」之谓,分别为宝山积翠、立石中流、鉴水飞帆、骊珠波光、千秋夜月、龙岗盘石、凤井鸣泉、登高野色。八景中有的因景物变迁,已非昔日模样;有的则因城区建设被毁,不复存在。
宝山可谓之化州最有代表性的山丘之一, 「宝岭(一名宝山):在州城南隅城垣跨山之巅州堂面之旧有览胜亭,今废。」[4]《大清一统志》中亦有载:「宝山:在茂名县北四十五里,形如圆珠,故名。舆地纪胜,山巅有登高亭,下有送龙岗。」[5]此二条描述,看似简陋,然在地志的艺文志中,却保留了不少的歌咏宝山的诗赋。
如明万历间曾任化州知州的沈水就有诗《宝山积翠》咏宝山曰:「案山近接主山连,郁郁青葱入眼前。」宝山青翠高耸的靓丽景色由此跃然纸上。又有佚名诗《九日宝岭登高和萧松圃少尉原韵》曰:「山扶城堞水环山,满径松钗缚帚悭。千家云树寒江外,一片帆樯夕照间。」[6]这首更是细致地描写了宝山外广阔的景色,显现了作者一行人登高望远的欢快豁达之心境。再佚名诗《登宝岭上文昌阁远眺》曰:「置身霄汉入云端,爽气吹来透体寒。孤鸟迎风没天际,片云浮雨过江千。高低远树如烟织,浓澹青山入画看。俯视尘阛人似豆,目穷再眺海回澜。」[7]此诗在描写宝山的意境上更上一层,似一副磅礴大气的水墨画,读来使人为之神往。时广西孝廉江世琳亦有诗《登宝山》云:「尉佗偏霸旧提封,海角萦盘万仞峯。大壑菁阴眠虎豹,当门蜃市立鱼龙。崖儋地近来司户,瘴厉祠荒缺暮钟。久客不知潮有信,且倾桑落快游踪。」[8]
化州境内河流基本上属于鉴江水系。鉴江者,《大清一统志》载:「在茂名县,源出县东北。鉴江其水澄清如镜,故名。」[9]流经化州的鉴江直流主要有两条,即罗江与陵水江,后者又名陵江。州志载:「罗江出陆川合州西之水至州北,与陵水合达州城之东北与鉴江合,南流至吴川入海。」[10]又陵水江条:「源出北流县合来安县诸山之水至州北,会罗水入于鉴江。」[11]
此两江可谓是化州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沿岸不仅千帆扬波、风光秀丽,千百年来更滋养了无数的两岸生民。江上景观别致,风物宜人。《大清一统志》高州府部「立石」条:「在化州西北一里,江中突起,高二丈余。夏水涨时,犹露数尺,又横石,在州西北二十余里,自西度东,横江而过。」[12]此说应是「古八景」之一——立石中流的由来。且州志亦有载:「横石在州西北二十余里,条石自西度东,横江而过」。其《艺文志》中有载佚名诗《立石中流》一首,其曰:「嵯峨片石出芙蓉,独峙中流百尺封。云胜一朝江上起,恍开头角奋蛟龙。」[13]生动地描写出了大石横屹于大江中央的奇特景象。又佚名诗《鉴水飞帆》曰:「罗江夕照半江明,江上惊涛夜不生。鼓枻中流飞若驶,望中指点越王城。」[14]在读者面前,仿佛再现了罗江上船帆竞驰,商旅不绝的繁华景象。还有在山上夜眺大江的梦幻诗作,佚名诗《千秋夜月》曰:「闲向峯头一振衣,千秋夜月望霏微。须臾月出满天净,指点长江涌碧辉。」[15]
2、 人文之迹
除了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化州在历史长河中也留下了不少别具一格,富有文名的人文景观。其中较为出名者,莫过于现已不存,只能在史料中想见一二的骊珠台。
史志载:「骊珠台,在州治左,罗江中,龙母山下。积沙成州,俗称为龙。而此其珠也,为州城下关。万历二十六年州守沈水募民运石为台,以镇水口,号骊珠台。」[16]本来只是作为一处水利工程用的建筑,后因位置独特,游客渐众而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州志《艺文志》中保存了大量赞咏骊珠台的诗赋文章。其中载上述「古八景」之一的「骊珠波光」之同名佚名诗曰:「青山面面翠微连,台向奔流障百川。一颗骊珠翻白浪,应知雷动起龙眠。」[17]曾任通判的州人张栋也有诗《骊珠台》曰:「珠母何年土上游,巉然一轴砥中流。我疑重见金山寺,客过惊同白鹭洲。接岸人家浮竹榭,傍城烟火起鱼舟。磨崖不用寻云母,坐对青山可黑头。」[18]明万历中被谪戌于雷州的御史樊玉衡,也有诗《骊珠台观竞渡和沈太守》歌骊珠台曰:「潺湲百尺涌层台,龙母伭珠赤水开。天人沧浪垂钓去,月明星斗泛槎来。」[19] 除此,更有远道而来的游客特为之写下了一篇长诗,把骊珠台建筑之雄浑,意境之阔大挥洒的淋漓尽致,即南海人姚文鋐《骊珠台》诗曰:「陵江罗江水来东,珠台突起玻璃中。双流蜿蜒如交虹,诸天缥缈樊王宫。时操一艇闲来往,世耳不闻除凡想。亭亭古榕青玉埀,坐久衣沾空翠爽。中有两株合抱生,异干连枝如天成。霜皮烧雷鳞不脱,雌?蟉蟠纷络缨。刘家仙妹乘鸾去,分明月照寒潮处。自恨生平骨相痴,弱水茫茫不敢渡。归来手搴芙蓉花,碧空无际飞流霞。俯视飞潜各有适,胡为役役遍天涯。」[20]
再佚名诗《骊珠台》曰:「为障陵罗薄化州,高台屹立峙中流。平分两水夹明境,曲对重山舞碧蚪。月点波心珠一颗,云横渡口锁千秋。鸟鸣天籁催春动,松吼风涛入浪浮。几朶澜花然暮雨,半帆烟雾送渔舟。四时有兴皆堪赏,可得偷闲载酒游。」[21]上引只地志《艺文志》中所载关于骊珠台的诗赋之十一,足可想见当时骊珠台之盛名远播。
化州还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墓,即是北宋大臣、史学家范祖禹的墓葬。关于范祖禹的生平经历,史籍多有详细的记载,此不赘。惟其徙卒于化州的记载,《宋史》中仅一句话:「……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又徙宾、化而卒,年五十八。」[22]
然州志中对范祖禹墓有着较为详细的描写,其载:「宋学士范祖禹墓在州城西大路一里许。永乐十三年右参政郑阜仪偕知州田庸构祠于其墓。左参政赵次进作记匾其额曰,宋翰林学士范公之墓。成化四年佥事顾俨增其墓园,筑土垣以御樵牧。嘉靖二十八年知州傅昂缭以砖墙中为亭,扁曰「玉光」。」
几百年来,无数在化州为官的官员,以及其他在附近为官或客驻于化州的官员,还有众多的游人士子,都在凭吊范祖禹墓后,因感其品格清高而留下了不少追思范祖禹的诗赋。州志《艺文志》收有明正德间御史熊兰凭吊范祖禹墓后写下的诗——《范公墓》,其曰:「景仰高山自少时,乘骢今幸拜公祠。前年正气存唐鉴,百世芳名载宋碑。荒草犹含当日恨,夙心原有老天知。忠魂耿耿留天地,长共孤云去复归。」[23]
《艺文志》中更收有明「后七子」之一,嘉靖间任高州太守吴国伦凭吊范祖禹墓的《题范公墓》诗,其曰:「山郭平堤曉雾重,停车宿莽吊遗踪。林间断碣题金马,冢上孤魂卧石龙。彤管细书今尚在,青蒲直谏古难容。炎荒寸土千秋骨,谁拟行藏似蔡邕。」[24]又收有明嘉靖三年迁任广东提学副使欧阳铎凭吊范祖禹墓的《范公墓次韵》,曰:「断瓦缺趺记昔时,寒烟欲净见新祠。一封疏撼朝阳殿,三府名书党锢碑。洛下书生朝野恨,江南冠履鬼神知。奸谀谩说权生死,铁汉还从岭外归。」[25]能引得这么多名宦为此赋下,许多使人读来深发感慨的诗篇,可见当时化州范祖禹墓是一些士人精神信仰,品格标杆的重要寄托。再有一首佚名诗《题范公墓》曰:「名垂青史仰前贤,遗迹千年忠义宣。远宦未平羣小恨,投荒更共党人迁。赤心洞鉴惟天日,白骨沉埋入瘴烟。宋室至今无尺土,独留孤冢向罗川。」[26]由诗意蠡测,此诗应出于元初宋末遗民之手。应该说,宋灭后的几百年里,范祖禹墓作为一处让人凭吊以寄哀切,以吊古之感咏今人之思的精神载体,是毋庸置疑的。
化州旧治治所还有一座清风楼,百年来也是士宦们聚饮观赏,唱诗酬和的必去之处。《大清一统志》高州府部「观风楼」条记:「(观风楼)在化州北城上,州志旧名清风堂。元天历间改为观风楼。」[27]《化州志》中对此也有较详细的记载:「清风楼在州治后城上。唐曰清风台,宋为楼,元改观风楼。佥宪吕沆有诗。明同知张谦重建。万历中,知州沈水见仓库狱枕近楼而楼外临大江通西粤,恐奸究叵测或踈虞,乃募民壮八名带妻小住其上,夜则鸣锣巡警不远差。」[28]可见,在一段时间内,清风楼还承担着类似于哨岗的巡逻功能。
然而,作为一处游览之地,终少不了以此为歌咏对象的诗赋。其中最著名者当属元代吕沆的《观风楼》,其曰:「龙山凤井两争雄,百尺危楼俯碧空。三日一墟人不断,双流遶郭海相通。枫林树色依天外,茅屋鸡声隔水东。臬府公余登览处,大书楼上号观风。」[29]并且,地志中还记述了吕沆与清风楼的一段趣闻,其载:「旧志载佥宪吕公沆题诗楼上,一日忽见楼板上书李仙和诗曰:凤舞龙蟠势两雄,个中荡起接晴空。朝飞画栋云初起,暮卷朱帘月自通。排闧四时山锁翠,遶城千古水流东。不须更问民淳伪,好恶同归草偃风。次日视之无有矣!」[30]从此传为邑人笑谈。
除上述景观外,州志中还记述了例如柳公桥、琉璃泉、凤井、陵水台、清白亭等多处当时闻名于外的名胜古迹,惜其中的大部分今已不存。
三、总论
综观上文的简单论述,可知历史上的化州,特别是明清两朝,在岭南地区还是有一定风格的文化积淀之地。如何在新时代下努力发掘化州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本地历史文化,是一个重要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浅显管窥,能为之提供一个思考的侧面。
参考文献:
[1][2][3][4][6][7][8][10][11][13][14][15][16][17][18][19][20][21][23][24][25]
[26][28][29][30](清)彭贻荪,章毓桂等纂修:《化州志》,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六年刻本。
[5][9][12][27]《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四百四十九·高州府部》,《四部丛刊续编史部·第二十六册》,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22]《宋史·列传第九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关键词:化州 《化州志》 地理景观 历史变迁
化州市,现为广东省茂名市辖下的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有「中国化橘红之乡」的美誉。
一、 化州沿革及地理概述
化州市古称石龙县、罗州、辩州、陵水郡、化县。因盛产橘红,又称橘州。地志中有载:「化州……秦属象郡,汉属合浦郡……隋废高凉郡而高州如故……宋开宝间,并陵罗入石龙县……太平兴国,改辨州为化州(此化州之始)……元改为化州路……明初改化州路为府,仍辖三县,属之广东……元鼎六年始定领外为九郡,然皆羁縻属之,多以土豪□主领其事。唐蒙以还,始专设命官,然尽为迁谪之所。仕宦兹土者率以投荒自闵,至明则诗书人物骎骎与闽渐并称矣!」[1]
可知,化州地名历有所更,行政级别及所辖之处亦历代有异,且明代之前,一直作为官员们被贬谪流放之所。因此,在历代士大夫,特别是中原士大夫对岭南一地「烟瘴疬气」的描写中,本就处于岭南边缘的化州,就更显得人迹罕至,文化鲜曰。
化州区域狭长,南北长东西短,南边临海。州志谓:「境域南北长而东西短,东起茂名界,西迄石城……本州岛环疆伍百里,广一百里,袤二百三十里。」[2]可知,化州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高南低,而地貌类型则以丘陵地为主,境内山高林密,水陆交错。
二、 方志中所载地理景观
化州独特的地理形势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山川景观。通过地方志中对其山川的描述,我们得以大致勾勒出当时化州的山川风貌。方志纂修者有论云:「化地方五百余里,而山川强半其间。窈?欝盘非仙灵之窟宅,则隐逸之幽栖也!?屐所至,足供啸咏,可以志矣!」[3]
1、 山川之属
化州古有「八景」之谓,分别为宝山积翠、立石中流、鉴水飞帆、骊珠波光、千秋夜月、龙岗盘石、凤井鸣泉、登高野色。八景中有的因景物变迁,已非昔日模样;有的则因城区建设被毁,不复存在。
宝山可谓之化州最有代表性的山丘之一, 「宝岭(一名宝山):在州城南隅城垣跨山之巅州堂面之旧有览胜亭,今废。」[4]《大清一统志》中亦有载:「宝山:在茂名县北四十五里,形如圆珠,故名。舆地纪胜,山巅有登高亭,下有送龙岗。」[5]此二条描述,看似简陋,然在地志的艺文志中,却保留了不少的歌咏宝山的诗赋。
如明万历间曾任化州知州的沈水就有诗《宝山积翠》咏宝山曰:「案山近接主山连,郁郁青葱入眼前。」宝山青翠高耸的靓丽景色由此跃然纸上。又有佚名诗《九日宝岭登高和萧松圃少尉原韵》曰:「山扶城堞水环山,满径松钗缚帚悭。千家云树寒江外,一片帆樯夕照间。」[6]这首更是细致地描写了宝山外广阔的景色,显现了作者一行人登高望远的欢快豁达之心境。再佚名诗《登宝岭上文昌阁远眺》曰:「置身霄汉入云端,爽气吹来透体寒。孤鸟迎风没天际,片云浮雨过江千。高低远树如烟织,浓澹青山入画看。俯视尘阛人似豆,目穷再眺海回澜。」[7]此诗在描写宝山的意境上更上一层,似一副磅礴大气的水墨画,读来使人为之神往。时广西孝廉江世琳亦有诗《登宝山》云:「尉佗偏霸旧提封,海角萦盘万仞峯。大壑菁阴眠虎豹,当门蜃市立鱼龙。崖儋地近来司户,瘴厉祠荒缺暮钟。久客不知潮有信,且倾桑落快游踪。」[8]
化州境内河流基本上属于鉴江水系。鉴江者,《大清一统志》载:「在茂名县,源出县东北。鉴江其水澄清如镜,故名。」[9]流经化州的鉴江直流主要有两条,即罗江与陵水江,后者又名陵江。州志载:「罗江出陆川合州西之水至州北,与陵水合达州城之东北与鉴江合,南流至吴川入海。」[10]又陵水江条:「源出北流县合来安县诸山之水至州北,会罗水入于鉴江。」[11]
此两江可谓是化州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沿岸不仅千帆扬波、风光秀丽,千百年来更滋养了无数的两岸生民。江上景观别致,风物宜人。《大清一统志》高州府部「立石」条:「在化州西北一里,江中突起,高二丈余。夏水涨时,犹露数尺,又横石,在州西北二十余里,自西度东,横江而过。」[12]此说应是「古八景」之一——立石中流的由来。且州志亦有载:「横石在州西北二十余里,条石自西度东,横江而过」。其《艺文志》中有载佚名诗《立石中流》一首,其曰:「嵯峨片石出芙蓉,独峙中流百尺封。云胜一朝江上起,恍开头角奋蛟龙。」[13]生动地描写出了大石横屹于大江中央的奇特景象。又佚名诗《鉴水飞帆》曰:「罗江夕照半江明,江上惊涛夜不生。鼓枻中流飞若驶,望中指点越王城。」[14]在读者面前,仿佛再现了罗江上船帆竞驰,商旅不绝的繁华景象。还有在山上夜眺大江的梦幻诗作,佚名诗《千秋夜月》曰:「闲向峯头一振衣,千秋夜月望霏微。须臾月出满天净,指点长江涌碧辉。」[15]
2、 人文之迹
除了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化州在历史长河中也留下了不少别具一格,富有文名的人文景观。其中较为出名者,莫过于现已不存,只能在史料中想见一二的骊珠台。
史志载:「骊珠台,在州治左,罗江中,龙母山下。积沙成州,俗称为龙。而此其珠也,为州城下关。万历二十六年州守沈水募民运石为台,以镇水口,号骊珠台。」[16]本来只是作为一处水利工程用的建筑,后因位置独特,游客渐众而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州志《艺文志》中保存了大量赞咏骊珠台的诗赋文章。其中载上述「古八景」之一的「骊珠波光」之同名佚名诗曰:「青山面面翠微连,台向奔流障百川。一颗骊珠翻白浪,应知雷动起龙眠。」[17]曾任通判的州人张栋也有诗《骊珠台》曰:「珠母何年土上游,巉然一轴砥中流。我疑重见金山寺,客过惊同白鹭洲。接岸人家浮竹榭,傍城烟火起鱼舟。磨崖不用寻云母,坐对青山可黑头。」[18]明万历中被谪戌于雷州的御史樊玉衡,也有诗《骊珠台观竞渡和沈太守》歌骊珠台曰:「潺湲百尺涌层台,龙母伭珠赤水开。天人沧浪垂钓去,月明星斗泛槎来。」[19] 除此,更有远道而来的游客特为之写下了一篇长诗,把骊珠台建筑之雄浑,意境之阔大挥洒的淋漓尽致,即南海人姚文鋐《骊珠台》诗曰:「陵江罗江水来东,珠台突起玻璃中。双流蜿蜒如交虹,诸天缥缈樊王宫。时操一艇闲来往,世耳不闻除凡想。亭亭古榕青玉埀,坐久衣沾空翠爽。中有两株合抱生,异干连枝如天成。霜皮烧雷鳞不脱,雌?蟉蟠纷络缨。刘家仙妹乘鸾去,分明月照寒潮处。自恨生平骨相痴,弱水茫茫不敢渡。归来手搴芙蓉花,碧空无际飞流霞。俯视飞潜各有适,胡为役役遍天涯。」[20]
再佚名诗《骊珠台》曰:「为障陵罗薄化州,高台屹立峙中流。平分两水夹明境,曲对重山舞碧蚪。月点波心珠一颗,云横渡口锁千秋。鸟鸣天籁催春动,松吼风涛入浪浮。几朶澜花然暮雨,半帆烟雾送渔舟。四时有兴皆堪赏,可得偷闲载酒游。」[21]上引只地志《艺文志》中所载关于骊珠台的诗赋之十一,足可想见当时骊珠台之盛名远播。
化州还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墓,即是北宋大臣、史学家范祖禹的墓葬。关于范祖禹的生平经历,史籍多有详细的记载,此不赘。惟其徙卒于化州的记载,《宋史》中仅一句话:「……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又徙宾、化而卒,年五十八。」[22]
然州志中对范祖禹墓有着较为详细的描写,其载:「宋学士范祖禹墓在州城西大路一里许。永乐十三年右参政郑阜仪偕知州田庸构祠于其墓。左参政赵次进作记匾其额曰,宋翰林学士范公之墓。成化四年佥事顾俨增其墓园,筑土垣以御樵牧。嘉靖二十八年知州傅昂缭以砖墙中为亭,扁曰「玉光」。」
几百年来,无数在化州为官的官员,以及其他在附近为官或客驻于化州的官员,还有众多的游人士子,都在凭吊范祖禹墓后,因感其品格清高而留下了不少追思范祖禹的诗赋。州志《艺文志》收有明正德间御史熊兰凭吊范祖禹墓后写下的诗——《范公墓》,其曰:「景仰高山自少时,乘骢今幸拜公祠。前年正气存唐鉴,百世芳名载宋碑。荒草犹含当日恨,夙心原有老天知。忠魂耿耿留天地,长共孤云去复归。」[23]
《艺文志》中更收有明「后七子」之一,嘉靖间任高州太守吴国伦凭吊范祖禹墓的《题范公墓》诗,其曰:「山郭平堤曉雾重,停车宿莽吊遗踪。林间断碣题金马,冢上孤魂卧石龙。彤管细书今尚在,青蒲直谏古难容。炎荒寸土千秋骨,谁拟行藏似蔡邕。」[24]又收有明嘉靖三年迁任广东提学副使欧阳铎凭吊范祖禹墓的《范公墓次韵》,曰:「断瓦缺趺记昔时,寒烟欲净见新祠。一封疏撼朝阳殿,三府名书党锢碑。洛下书生朝野恨,江南冠履鬼神知。奸谀谩说权生死,铁汉还从岭外归。」[25]能引得这么多名宦为此赋下,许多使人读来深发感慨的诗篇,可见当时化州范祖禹墓是一些士人精神信仰,品格标杆的重要寄托。再有一首佚名诗《题范公墓》曰:「名垂青史仰前贤,遗迹千年忠义宣。远宦未平羣小恨,投荒更共党人迁。赤心洞鉴惟天日,白骨沉埋入瘴烟。宋室至今无尺土,独留孤冢向罗川。」[26]由诗意蠡测,此诗应出于元初宋末遗民之手。应该说,宋灭后的几百年里,范祖禹墓作为一处让人凭吊以寄哀切,以吊古之感咏今人之思的精神载体,是毋庸置疑的。
化州旧治治所还有一座清风楼,百年来也是士宦们聚饮观赏,唱诗酬和的必去之处。《大清一统志》高州府部「观风楼」条记:「(观风楼)在化州北城上,州志旧名清风堂。元天历间改为观风楼。」[27]《化州志》中对此也有较详细的记载:「清风楼在州治后城上。唐曰清风台,宋为楼,元改观风楼。佥宪吕沆有诗。明同知张谦重建。万历中,知州沈水见仓库狱枕近楼而楼外临大江通西粤,恐奸究叵测或踈虞,乃募民壮八名带妻小住其上,夜则鸣锣巡警不远差。」[28]可见,在一段时间内,清风楼还承担着类似于哨岗的巡逻功能。
然而,作为一处游览之地,终少不了以此为歌咏对象的诗赋。其中最著名者当属元代吕沆的《观风楼》,其曰:「龙山凤井两争雄,百尺危楼俯碧空。三日一墟人不断,双流遶郭海相通。枫林树色依天外,茅屋鸡声隔水东。臬府公余登览处,大书楼上号观风。」[29]并且,地志中还记述了吕沆与清风楼的一段趣闻,其载:「旧志载佥宪吕公沆题诗楼上,一日忽见楼板上书李仙和诗曰:凤舞龙蟠势两雄,个中荡起接晴空。朝飞画栋云初起,暮卷朱帘月自通。排闧四时山锁翠,遶城千古水流东。不须更问民淳伪,好恶同归草偃风。次日视之无有矣!」[30]从此传为邑人笑谈。
除上述景观外,州志中还记述了例如柳公桥、琉璃泉、凤井、陵水台、清白亭等多处当时闻名于外的名胜古迹,惜其中的大部分今已不存。
三、总论
综观上文的简单论述,可知历史上的化州,特别是明清两朝,在岭南地区还是有一定风格的文化积淀之地。如何在新时代下努力发掘化州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本地历史文化,是一个重要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浅显管窥,能为之提供一个思考的侧面。
参考文献:
[1][2][3][4][6][7][8][10][11][13][14][15][16][17][18][19][20][21][23][24][25]
[26][28][29][30](清)彭贻荪,章毓桂等纂修:《化州志》,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六年刻本。
[5][9][12][27]《嘉庆重修一统志·卷四百四十九·高州府部》,《四部丛刊续编史部·第二十六册》,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22]《宋史·列传第九十六》,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