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 在教学中,应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
一、生活中体验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取生活数学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圆的物品,让学生动手剪一些大小不同的圆。上课时,学生拿出了各种各样的有关圆的物品,如墨水瓶盖、易拉罐、桶盖等,学生很容易地找到:一个圆有2个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等。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直观感知了圆的一些特征,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便能抽象出它们的特征。同时,学生感受到了圆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生活中学习数学
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情景:带学生亲自到操场进行实地测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学生相互合作,学生自己测量并计算出操场的面积。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通过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整理、讨论,不仅得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效果非常明显。
三、生活中应用数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感知数学,养成用数学分析、解决周围事物问题的习惯,从而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例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在每张座位上都布置一个简易商品店,标上“一只书包25元,一只文具盒5元,一块橡皮1圆,一支铅笔5角,一个削笔器13元5角”。并且每人手中都有换好的零钱,让同桌的同学轮流扮演营业员和顾客,买你最想买的一件商品。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兴趣高涨。在学生对钱数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老师提问:“老师给你40元钱,谁能告诉老师最多可以买哪几样商品?”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定会争先恐后地为教师出谋划策。从而把数学引向了生活。
四、生活中解决数学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使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例如:在《设计包装纸》的实践活动课上,我出示活动题目:包装粉笔盒子设计。课前,让学生准备纸板10块,明确活动要求和问题:把8盒包装成一包。可以怎样包装?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包装纸的重叠部分不计入)。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包装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互相合作——有的动手包装,有的测量数据,有的画图设计,有的互相讨论,有的在本子上记录和计算……在各小组设计的包装方案完成后,我让学生分别把不同的方案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比较并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案比较合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计算不同包装方法的盒子表面积,发现了只有长方体的长、宽、高最接近时,包装纸的用料最少。
总之,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运用数学。
(作者单位:555107贵州省石阡县白沙三合小学)
一、生活中体验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取生活数学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圆的物品,让学生动手剪一些大小不同的圆。上课时,学生拿出了各种各样的有关圆的物品,如墨水瓶盖、易拉罐、桶盖等,学生很容易地找到:一个圆有2个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等。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直观感知了圆的一些特征,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便能抽象出它们的特征。同时,学生感受到了圆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生活中学习数学
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情景:带学生亲自到操场进行实地测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学生相互合作,学生自己测量并计算出操场的面积。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通过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整理、讨论,不仅得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效果非常明显。
三、生活中应用数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感知数学,养成用数学分析、解决周围事物问题的习惯,从而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例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在每张座位上都布置一个简易商品店,标上“一只书包25元,一只文具盒5元,一块橡皮1圆,一支铅笔5角,一个削笔器13元5角”。并且每人手中都有换好的零钱,让同桌的同学轮流扮演营业员和顾客,买你最想买的一件商品。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兴趣高涨。在学生对钱数有了感性认识之后,老师提问:“老师给你40元钱,谁能告诉老师最多可以买哪几样商品?”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定会争先恐后地为教师出谋划策。从而把数学引向了生活。
四、生活中解决数学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使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例如:在《设计包装纸》的实践活动课上,我出示活动题目:包装粉笔盒子设计。课前,让学生准备纸板10块,明确活动要求和问题:把8盒包装成一包。可以怎样包装?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包装纸的重叠部分不计入)。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包装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互相合作——有的动手包装,有的测量数据,有的画图设计,有的互相讨论,有的在本子上记录和计算……在各小组设计的包装方案完成后,我让学生分别把不同的方案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比较并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案比较合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计算不同包装方法的盒子表面积,发现了只有长方体的长、宽、高最接近时,包装纸的用料最少。
总之,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运用数学。
(作者单位:555107贵州省石阡县白沙三合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