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朱熹也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写作经验,先生回答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
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这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课外读物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等。只要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发展有益,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
2.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以课外阅读来拓宽知识面,才能做到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介绍给学生阅读。
3.组织读书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这些所得能博得老师、家长、同学的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故事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时间,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
2.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好标记。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有阅读顺序,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3.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其一,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相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其二,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精读文章时,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其三,速读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4.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其一,批注笔记。学生在阅读时使用教师设计的符号在书上作批注。如用“~~”表示重点词句,用“--”表示优美词句等。其二,提纲笔记。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写成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其三,摘录笔记。如摘录优美词句、重点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摘录时要忠于原文,注明出处。其四,写读后感。要求学生抓住原文的要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如低年级可只记下文章的题目,学会必要的生词;中年级可摘录优美的句子或片断;高年级可先学列提纲,后写读后感等。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们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坚持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成功往往又是其他学生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总之,教师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并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这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课外读物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等。只要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意义,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发展有益,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
2.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以课外阅读来拓宽知识面,才能做到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介绍给学生阅读。
3.组织读书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这些所得能博得老师、家长、同学的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故事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时间,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
2.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好标记。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有阅读顺序,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3.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其一,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相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其二,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精读文章时,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其三,速读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4.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其一,批注笔记。学生在阅读时使用教师设计的符号在书上作批注。如用“~~”表示重点词句,用“--”表示优美词句等。其二,提纲笔记。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写成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其三,摘录笔记。如摘录优美词句、重点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摘录时要忠于原文,注明出处。其四,写读后感。要求学生抓住原文的要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如低年级可只记下文章的题目,学会必要的生词;中年级可摘录优美的句子或片断;高年级可先学列提纲,后写读后感等。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们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更加坚持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成功往往又是其他学生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总之,教师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并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