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实然和使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强,现代进程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流变,非遗文化的现实保护发展状况与理想保护设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铜山石刻”也面临着继承人范围小,政府保护不到位,产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本文旨在运用实地调研法、书面调查法及文献研究法对江苏省徐州市“铜山石刻”进行调研,以试图呈现与应然状态有所不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然现状,找出导致这一传统艺术发展瓶颈的原因,并试图提出我们的建议。
  关键词:铜山 石刻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177-02
  铜山古为大彭国属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位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山石刻”,对中国的石刻艺术发展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铜山石刻”非遗传承人也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将此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一、铜山石刻分布情况
  铜山石刻主要分布在铜山区汉王镇。汉王镇地处徐州市西南近郊,与安徽交界,东临徐州云龙湖风景区,境内群山起伏,大小山头有136座,储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竹叶石、汉白玉等二十多种优质石材,为铜山石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铜山石刻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年四季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踏入铜山区汉王镇的土地,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凿石声。这里的人民建石房、刻石头用具、砌石头门楼、修石桥、刻石碑、雕石头艺术品,处处离不开石刻,其用途也由家用品一跃成为受市场青睐的商品,铜山石刻的经济效益吸引着当地人民不断地从事劳作。
  二、铜山石刻的保护和发展现状
  (一)铜山石刻的分类
  根据《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概》中的记载和笔者的实地调查,现代铜山石刻艺术分为汉王镇的石刻艺术与茅村镇的石刻艺术。
  徐州市铜山区创立“铜山石刻”这个品牌最早从铜山区汉王镇(石刻之乡)开始,汉王镇的石刻用的是圆雕较多。汉王镇的代表人物是年岁较大的董文生老师,多雕刻名人书法作品或者工程性的作品,而茅村镇的代表岳明喜老师则以平板雕刻为主,工艺性较强。据了解,茅村镇内还有少数传承人在做铜山石刻,在当代石头上做一些仿古代汉画像石的作品,成品也都质量很好,工艺上也是值得考究的,再处理加工,效果形同原汉画像石。这种仿汉画像石的工艺在前些年生意很火爆,但是这些年也渐渐走向低谷。
  (二)当前保护状况
  2000年,铜山区汉王镇以突出的石刻艺术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石刻)艺术之乡”,铜山石刻于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徐州从汉代开始就已形成区域性的铜山石刻文化,而且技艺在当时已相当精湛。从徐州“汉代三绝”和各个时期的公用、民用建筑,再到今天的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淮海人民英雄纪念塔等大型石刻艺术作品中对于研究徐州及周边地区从汉朝以来各个朝代的社会发展、人文状况、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今天的铜山石刻艺术已享誉苏、鲁、豫、皖。从古今大量的石刻艺术作品中不难看出其房屋建筑结构的科学合理,人物车马、鸟兽虫鱼雕刻栩栩如生,造型之完美,技艺之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石刻艺术市场需求量大,铜山汉王人民利用当地优质石材资源,制作生活用具、砌门楼石桥、刻石碑、大型雕塑等艺术品,这些全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铜山石刻艺术具有很高的经济实用价值。
  徐州市和铜山区对铜山石刻这一民间美术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投入了一定资金征集了董文生、张文臣、岳喜明等艺人具有代表性的石刻作品,对相关原始资料进行了收集分类、整理、保存;编辑出版了包括徐州石刻在内的《徐州民间文化集》;2000年铜山县汉王镇制定了石刻艺术发展规划,汉王镇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作为铜山石刻艺术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奖励石刻工作突出者、举办各种比赛活动以及进行铜山石刻艺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开发等。鼓励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给予代表性传承人一定的资金补助;给予传承人优惠政策建立传习所利用电视等媒体积极宣传铜山石刻,为铜山石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实然:当前铜山石刻非遗的保护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铜山石刻作为手工制作的艺术,传承人的技术是受到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现如今,这项技术正在渐渐失传。
  (一)石刻工作繁重劳累,工作条件颇为艰苦
  夏天要忍受石头的酷热,冬天又要承受石头表面的严寒,并且在雕刻石头时会产生大量粉尘,不仅容易形成砂眼,还有会造成严重的肺部疾病。且石刻的经济效益差。石刻作品重量大,难以搬运、存放、装裱,造成买家更少。另外大家对这种作品的兴趣偏低,销路很差,使得手艺人们劳作与收益不成正比,生活难以为继。从事石刻工作多为年长手艺者,现如今科技进步太快,生活十分丰富,使得年轻人更少接触与关注传统艺术,这门手艺逐渐青黄不接。
  (二)政府在保护非遗的政策上缺少实质措施,放任情况恶化
  应当对品牌进行宣传打造。建造更多的场馆、举办展出,让更多的人了解铜山石刻的品牌、接触了解铜山石刻。政府在对于传承人的保护中,也并未起到关键性作用,有些老人一生献给石刻艺术,到头来还是一贫如洗,应建立立体的社会性传承。这种社会性传承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通过社会干预性力量支持或保障自然传承活动的实现,包括采取法律、技术、行政、财政等措施,建立传承人保障制度,提供相应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待遇,为其带徒授业、展示技能、产品开发等创造条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其二,通过教育途径将传承活动纳入其中,使其成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活动、社会知识文化发展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应当拿出一些补助,帮助手艺人维持生活,帮助他们打通致富之路。
  (三)科技经济发展过快,传统文化缺失
  人民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意识还比较淡薄,社会各界都还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很长一段资源匮乏、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又受到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冲击,人们接触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与文化,使得人们对于自身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逐渐淡薄。当今社会的文化基础已经开始下滑,铜山石刻这样的文化产品逐渐缺少社会基础,为了保证文化的延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文化不会在我们的手里丢失,希望社会风气会逐渐转变,社会文化基础提升,让铜山石刻这样的传统艺术青春永驻。
  四、使然:保护和传承铜山石刻的对策和方法
  (一)加强网络传播。我们在网络上搜索发现,铜山石刻还没有网络百科定义,为了帮助铜山石刻打开网络平台,首先应及时根据实时信息简历百度百科,并把多种传播方式相结合,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网站等方式进行传播宣传。
  (二)建立专项基金保障传承人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现如今存在的问题在于,传承手艺人销路闭塞,难以独自养家糊口,生活压力太大,最终放弃创作。政府应当提供更好的保障福利,帮助传承人维持生计,以更好创作。
  (三)建立更多场馆与展出,帮助石刻走出乡土村庄。石刻艺术难以搬运,难以向其他人展示,凭借手艺人自己的力量形成的规模太小,政府应当起到帮助作用,帮助他们建立展出销售的场所。
  (四)增加新媒体曝光度,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入传统艺术,宣传不能拘泥于普通形式。现如今新媒体、数字传媒逐渐取代旧媒体,所以在宣传上不能落后,多以数字媒体形式出现,更需要话题热度来吸引关注度。
  (五)创新文创产品。文化产品不能只拘泥于普通形式,应当集思广益以创新的产品,将传统文化推销出去。现在铜山石刻的经典文化产品为拓片居多,但是销量偏低,如果在设计产品上下功夫,举办创意大赛,设计更新的产品,更面向年轻人的产品,他们也会愿意买单的。
  (六)培养人才是重中之重,专业性保护人才在基层可以对文化保护注入更多热情。文物保护也是一个技术活,当今政府部门缺少专业对口人员,保护知识匮乏,希望政府能够培养对口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将通过“梅”“兰”“竹”“菊”四个方面,来进行曲笛音乐作品的赏析,为曲笛的表演艺术提出自己的讲解,带你们感受曲笛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曲笛音乐 表演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012-02  曲笛流行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人含蓄、内敛、细腻的性格特点深深地影响着曲笛音乐,使得曲笛音乐中包含了浓厚的文学气质并表现出人们高尚的情
期刊
摘要:在小提琴弦乐艺术发展史中,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名字总是会被人提及,毕竟他在当时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小提琴演奏风格。本文将针对浪漫主义时期弦乐创作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萨拉萨蒂作品体现的风格特点以及成因。  关键词:弦乐艺术 萨拉萨蒂 浪漫色彩 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6-0005-02  小提琴是西方乐器中的重要分支,在其音乐史
期刊
摘要:本文以储望华先生钢琴作品《春江舟影》为例,探讨了此曲的音乐创作和地域性特点。首先从此曲的创作背景上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作曲家个人艺术经历、时代背景、钢琴民族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次从此曲的结构、织体、和声三个方面对此曲的个性化风格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此曲地域性音乐元素的运用,认为此曲与湖南高腔山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分别从旋法和润腔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储望华 《春江舟影》 弹性结构
期刊
摘要:本文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及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时代背景下,以省内近十所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课程现状调查为切入点,剖析目前高校在课程结构、内容、门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现代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创新性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關键词:现代大学 公共艺术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苎麻纤维是一种植物纤维,是一种绿色复合材料。苎麻纤维的阻尼材料是一种能吸收振动机械能、声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电能、磁能或其他形式能量而消耗掉的一种功能材料。结构-阻尼复合材料是兼具高阻尼性和高强度、高刚度的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材料。结构-阻尼的原理在于材料及其界面的内摩擦能量损耗,特别是植物纤维层间铺层较好的内摩擦阻尼性能,而这种铺层本身也是结构材料。现今,除了德国走在世界前列设计并开发了碳
期刊
摘要:《基础和声》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是学习音乐分析的基础,也是升学考试必须掌握的重要课程。在教学内容基本统一,学生学习主动性缺乏的情况下,要更好地完成好一门课程的教学,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才是最有效的部分。本文以“排列法”为逻辑主线,来探讨四部和声写作教学中横向与纵向结合的串联,力图让看似繁乱无序的横向连接能够清晰明了。  关键词:四部和声 排列法 连接法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
期刊
摘要:1998年教育部下发艺考政策函文后,兴起了国内艺考风潮。每当春节的喜庆气息还未退却,艺考的学生们就踏上征途,奔赴人山人海的艺考考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艺考生录取率不断攀升,每年艺考,都会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每年数千万考生选择参加艺考,有多少是因为热爱艺术而去参加考试,参加艺考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对于那些抱着侥幸心理去考试的学生,他们进入学校或者日后从业中是否能够真的有所成就值得深思。本
期刊
摘要: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诗词作家们选择潇洒风流的文风表达对人生的执着,莫不是一种政治规避,却意外的实现了为政治而艺术到为艺术而艺术的转变。那么,同样的置换到伤痕电影时期,这一时期同样是在政治动荡中开始关注“人性”,提倡人道主义,将镜头对准人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的感情,表现青春与爱情的追忆,这也是自“十七年”以来首次突破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美学,实现
期刊
摘要: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双一流”大学等政策,重视综合性人才培养。音乐素养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人文艺术培养和心理健康激励具有重要作用。医药类专业院校长期以来不重视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导致音乐课堂教学、课外音乐社团、校内外音乐活动等音乐素养培养路径出现诸多问题。  关键词:实用主义 音乐素养 医药院校 学生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民族民间舞课不仅是一门以肢体训练为目的的课程,同时它更强调动作背后蕴含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格。本文从民族民间舞课堂中的风格性出发,通过回归民俗文化、设立特色风格性组合、深入田野感受的教学理念,将民族文化融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力求肢体动作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对民族民间舞蹈风格性的追求,让肢体动作的表达拥有民族文化的支撑,从而更加凸显民族的风格性。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 风格性 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