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美国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本科生科研“REU计划”为例,介绍了“REU计划”的申请、内容、实践等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的情况,同时得出四点启示,旨在为我国研究型高校在探索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REU计划;休斯顿大学;本科生;科研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2-0170-05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一般都承载着三大功能,即教学、科研、服务。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的核心使命。科研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的核心载体。服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归宿,是大学的核心职能。大学的三大功能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任何违背或者偏离大学三大功能的办学理念、方针及政策,都可能会导致大学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发生故障,进而影响大学正确使命的充分履行和实现。然而在实践中,大学三大功能的融合和交汇,并不是一开始就和谐共生的,它经历了复杂的渐变过程。以科研为例,大教育家纽曼曾明确提出科研与教学相分离。“既然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就应为传授知识而设,为学生而设,以教学为其惟一功能。”[1](3)而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则认为,“科研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和基本手段,大学要通过科研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2] 随后,教学和科研谁占主导地位之争愈演愈烈。现如今,大学在功能的发挥上,观点近趋一致。教学和科研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教学、科研和服务,三者合一,凸显了现代大学的主要特征和使命。
而伴随着美国博耶报告的出台,围绕如何提高本科生质量的研究开展的如火如荼。科研,作为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自然而然地承担着应有的职责和使命。美国研究型高校在探索如何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先例和模式,因此,本文尝试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研“REU计划”为例,以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为平台,来探讨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路径和方法,以期为我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实证参考。
一、 REU计划简介
REU计划是Research Experiences for Undergraduates Program的缩写,通常译为“本科生研究经验”计划。它是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专门设立,用来资助和鼓励本科生积极投身科研活动的一项政策。它采用两种模式来保障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一是REU站点(REU Sites)模式,一是REU增补协议(REU Supplements)模式。只要对科研感兴趣,并且拥有美国国籍或永久性居留权的在校本科生,不分种族和信仰,都可以向REU站点提出申请。学生在研究期间的一切食宿费用和薪酬均由REU站点提供。一般研究型高校如果要申请成为REU站点,首先它必须提出独立的研究方案。每个方案能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对所研究的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然后在截至日期前(注:如果申请进入南极考察的立项,提交截止日期一般是每年六月份的第一周的星期五;其它所有立项的提交截止日期为每年八月份第四周的星期三)提交即可。其次,如果立项审核通过后,便可以得到NSF的拨款,用来资助一定数量的本科生来从事科研活动。[3] 美国的研究型高校如果要想长期成为REU站点的成员,那么,它必须有一个或几个发展重点。这个重点研究领域可以是一个学科或部门,也可以是交叉学科或者多部门合作研究的课题。NSF每年会根据REU站点提出的方案及上年度的立项完成情况来决定拨款的增补。REU计划已经成功地实施了十多年,为激励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休斯顿大学计算机学院
REU计划的实践
休斯顿大学成立于1927年,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注:美国第四大城市),能为本科生提供120个专业和辅修专业的学习和选择机会,拥有13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5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具有40多个研究中心,12个学院。目前在校注册学生总数为37,000人,其中本科生人数为28,056人。[4] 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隶属于自然科学和数学学院,它于2005年成为了NSF领导下的REU站点会员。目前其校园网上拥有2005年至2010年的REU计划可供参阅。每次承担的REU计划时间期限一般为3年,即2005年的立项应该在2007年完成。以此类推。笔者根据该系近6年的REU计划的相关资料,来详细解读休斯顿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实践情况。
(一)REU计划的准备和申请
在申请得到NSF有关于REU計划的支持之后,所在的计算机系会针对项目的相关课题和导师情况,然后制定有关REU计划的要求情况,即POST,并在校园网上公布。POST里面所包含的信息涉及到REU计划的目的、申请者的要求和待遇情况、项目的领域及导师队伍的情况。然后在校的本科生,一般是二年级及以上,也有刚入校的大一新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是否递交申请书,参与申请。
以该系2010年有关REU计划的POST为例,REU计划实行的目的是“激发优秀的本科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达到毕业教育相关的研究水平,同时为其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参与研究的本科生必须为正在开展的课题研究作出应有的奉献。”[5]
如果申请者想申请参加与其它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程学院REU站点(CISE REU Sites)合作的科研项目,那么其申请最后截止日期为2010年3月。而申请普通项目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4月1日。从3月1日开始,所在系的课题组成员会根据申请的情况进行筛选。申请者会在5月1日之前得到答复,即是否接受、不接受或者待定等回复。如果申请者一旦成功申请参与REU计划,那么他或她必须在接受到邀请函(0ffer)的两周之内做出回复,即是否接受邀请或者拒绝邀请。经筛选并且接受邀请参与REU计划科研的本科生一般会得到四千美元的薪酬。REU计划所在的系、所,将会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和办公电脑等必备设备。除此以外,参与项目的本科生还将接受免费的研究生GRE课程的培训。
该计划得到了NSF的资助,课题号为:SCI-0453498。同时,课题所在的系、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办公室等为该课题的开展也提供了经费支持。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为全美在读本科生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参与科研的机会。鼓励女性和不足以代表的少数民族的学生参与申请REU计划课题。[6]
(二)参与REU计划的本科生情况简介
2010年12月22日下午3点,休斯顿大学计算系黄寿萱教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做了题为《美国大学本科生获取研究经验的实践》讲座。[7]期间,他提到,一般情况下,递交申请参加计算机系REU计划的全美本科生,每年大概有几百名左右。但他们系每年只给大约几十名的学生发出邀请,到最后真正确定并从事REU计划科研的学生大概只有10-15名左右,所以,竞争还是十分激烈。如果申请者来自类似于MIT顶尖学院的学生,他们会优先考虑其申请。同时还会照顾少数民族和不同肤色的学生,以此保障竞争的公平性。
参与科研的学生,将会得到免费的食宿(注:一般情况下要求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区,以方便参与研究。如有特殊情况,也允许破例住校外,如妈妈级学生。)并给予一定数量的薪酬。
据此,笔者根据其校园网上的相关信息,将近6年参与REU计划科研的学生按年份、学校来源和薪酬待遇分类,做了如下归纳,如表1所示。
从表一可以看出,每年参与REU计划的学生总人数最多不超过15人,最少也有10人。每年来自于本校的学生数量不等,多的时候有5人,占该年总人数33.33%;少的时候只有1人,占该年总数的10.00%。从薪酬来看,2005年至2007年期间,是每人3000美元;2008年至2010年期间,是每人4000美元,上涨了1000美元。2011年REU计划宣传的POSTER资料显示,薪酬从原来的每人4000美元,提高到了每人5000美元。这种变化可能跟物价上涨或者资金支持力度增大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每一个REU计划的起始周期为3年一度。每3年要完成REU计划的结题工作,同时又要做好下一年度的REU计划的申请工作,如此循环往复。但不管怎样,可观的一笔薪酬,足以激励参与REU计划的学生安心从事科研,体验REU计划,积累经验和知识,为将来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
(三)参与REU计划的本科生科研实践情况
一般在学生递交申请参加REU计划之前,所在院系都会提前将相关的科研课题和导师相关信息公布在校园网上。每一个申请者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相关课题涉及的研究领域,至多只能选择三个方向,而且,所选择的三个方向要尽可能的与公布课题的研究领域相关或一致。在成功获得OFFER之后,参与者依据院系公布的科研日程,参与一系列活动,并完成相关的科研任务。笔者以2010年REU计划的科研活动日程为例,来详细了解其实践情况。[8]
第一、时间安排。整个计划从6月1日至8月6日结束,共计10周。每年该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可能有所出入,但总计10周的时间固定不变。而且,校园网上会将历年的相关时间安排情况附上,这为申请者提供了一个极详细地参考资料,为以后是否申请该项研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整个工作的时间段基本上和平常上课的时间安排大致一致。上午一般是8:30开始,晚上21:00结束。 有些时候中午也有活动安排,遇到国家正式的节假日,也会统一放假休息。总体上来说时间上的安排比较合理,既方便了学生,也照顾了科研的需要。
第二、内容安排。REU计划的内容可以说比较繁杂。参与REU计划的学生,不仅仅要完成科研上的任务,还有许多其它的工作需要参与。从报到的第一天起,负责REU计划项目的学校会安排专门老师像接待新生一样,提供详细周到的服务,包括熟悉环境、提供住宿、确定PGH①办公地点、参观图书馆Rm 106R②、和导师见面等基本事宜。期间,学校还会结合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组织多次学术研讨会,并为全体学生提供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即GRE考试,为那些想继续从事研究生学习的同学提供知识上的储备。除此以外,学校还会专门安排时间和机会,让参加REU计划的全体学生在一起进行交流,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比如,一起外出用餐、实地考察、组织竞赛等。每个具体的内容安排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整体,互相关联,穿插在整个REU计划的始终。
第三、结业考核。REU计划结束前,每位参与的学员要结合导师的科研立项,递交一篇完整的结题报告,并在全体学员面前进行解读。导师会根据学员课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决定其任务完成的好坏。
第四、实践案例。参加REU计划的学员在短短的10周时间之内,还将进行多次大赛。比如POSTER竞赛就是其中之一。赛事的组织很简单,地点一般就是每个人所在的办公室,利用大家中午休息的时间,结合本人所从事的科研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一份POSTER。几天之后,老师将所有学生的作业放在系办公楼的楼道里进行巡展,由老师统一打分,评出优秀的作品。然后刊登在系或学校相关的杂志或网站上面。POSTER设计大赛已经成为休斯顿计算机学院REU计划的传统赛事,较好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也进一步使理论和实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从上述2010年REU计划的科研活动日程可以看出,本科生参与REU计划的整个时间长度为二个月左右,基本和暑假的时间相当。从活动内容来看,整个REU计划安排得非常科学、合理。既有培养学生动手的,也有传播知识的讲座和学术研讨。既有学生介绍参与科研的课题情况,也有实地考察,求真务实的课外活动。整个REU计划的参与和完成都是在讲座、研讨会、小组讨论等方式中进行的。这有利于大家在一起交流思想,互相探讨,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进一步促进REU计划的顺利进展。同时,导师和学生之间有充足的时间在一起商讨问题。每次的导师介绍,实际上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式,既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同时又促进了课题的开展。为保障参与REU计划的学生能真正参与到科研中,该系还聘请了图书馆等方面的专家,专门讲授如何利用图书馆等工具来开展科研论文的写作。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聘请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来介绍最新研究的进展情况。为了培养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能继续进行研究生的学习和深造,该系还主动为学生提前講授有关于GRE方面的备考知识。此外,REU计划在关心学生的生活方面也细致入微。从入学前的熟悉环境,到导师的自我介绍;从每次学术研讨会后的免费用餐,到REU体验计划结束时每人领取可观的薪酬,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三、 REU计划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启示
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REU计划是美国研究型高校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一个缩影。从中不难发现其REU计划的实施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如下几点启示。
(一)从制度上保障本科生科研计划或项目的顺利开展
从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REU计划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制度保障是其成功的首要条件。从NSF设立REU站点开始,到高校成功申请并成为REU站成员,并着手实施REU计划,整个过程都有制度作为保障,即国家层面的意识主导着REU计划的开展。众所周知,自1998年美国发布博耶报告,即《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以来,如何加强本科生教育,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便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成了制度并加以贯彻。接下来,NSF便设立了许多旨在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计划,REU计划便是其中之一。一些著名的研究型高校如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也纷纷设立了自己的计划,鼓励和资助本科生参与科研。所以,健全的制度是这些科研计划得以成功实施的保障。
(二)从经济上支持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
经济上的大力支持也是REU计划的一个显著特点。参与研究的本科生,不但能得到免费的食宿,而且还有数量可观的收入。这无疑为学生安心从事研究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保障。目前,我国研究型高校也纷纷设立了一些旨在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立项,但经费数量有限。而且对经费的支配,需要征得主管导师的同意。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本应该属于学生的科研经费,间接成为了导师的课题经费。部分导师擅自侵占或改变此笔经费的用途,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所以,经济上的强力支持和吸引力是REU计划得以延续的动力之源。
(三)从校际互动上拓展本科生的科研视角
从休斯顿大学REU计划本科生来源可以得知,参与科研的本科生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地区,相近的专业。他们的年龄、性别、种族、信仰、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来自于不同校园文化熏陶下的本科生聚到一起,不但可以互相了解各自学校相关情况,而且在学习和科研上也能互相促进,取长补短。这种校际互动打破了之前同一所学校固有的僵化,有利于他们在REU计划中,迸发新的学术思想和灵感。目前,我国研究型高校本科生立项都是以本校为单位开展,而没有打破校与校之间存在的壁垒。一方面浪费了部分资源,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科研的交流与开展。所以,校际互动突破了疆域,拓展了视野,是美国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关键词〕REU计划;休斯顿大学;本科生;科研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2-0170-05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一般都承载着三大功能,即教学、科研、服务。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的核心使命。科研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的核心载体。服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归宿,是大学的核心职能。大学的三大功能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任何违背或者偏离大学三大功能的办学理念、方针及政策,都可能会导致大学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发生故障,进而影响大学正确使命的充分履行和实现。然而在实践中,大学三大功能的融合和交汇,并不是一开始就和谐共生的,它经历了复杂的渐变过程。以科研为例,大教育家纽曼曾明确提出科研与教学相分离。“既然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就应为传授知识而设,为学生而设,以教学为其惟一功能。”[1](3)而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则认为,“科研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和基本手段,大学要通过科研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2] 随后,教学和科研谁占主导地位之争愈演愈烈。现如今,大学在功能的发挥上,观点近趋一致。教学和科研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教学、科研和服务,三者合一,凸显了现代大学的主要特征和使命。
而伴随着美国博耶报告的出台,围绕如何提高本科生质量的研究开展的如火如荼。科研,作为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自然而然地承担着应有的职责和使命。美国研究型高校在探索如何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先例和模式,因此,本文尝试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科研“REU计划”为例,以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为平台,来探讨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路径和方法,以期为我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实证参考。
一、 REU计划简介
REU计划是Research Experiences for Undergraduates Program的缩写,通常译为“本科生研究经验”计划。它是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专门设立,用来资助和鼓励本科生积极投身科研活动的一项政策。它采用两种模式来保障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一是REU站点(REU Sites)模式,一是REU增补协议(REU Supplements)模式。只要对科研感兴趣,并且拥有美国国籍或永久性居留权的在校本科生,不分种族和信仰,都可以向REU站点提出申请。学生在研究期间的一切食宿费用和薪酬均由REU站点提供。一般研究型高校如果要申请成为REU站点,首先它必须提出独立的研究方案。每个方案能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对所研究的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然后在截至日期前(注:如果申请进入南极考察的立项,提交截止日期一般是每年六月份的第一周的星期五;其它所有立项的提交截止日期为每年八月份第四周的星期三)提交即可。其次,如果立项审核通过后,便可以得到NSF的拨款,用来资助一定数量的本科生来从事科研活动。[3] 美国的研究型高校如果要想长期成为REU站点的成员,那么,它必须有一个或几个发展重点。这个重点研究领域可以是一个学科或部门,也可以是交叉学科或者多部门合作研究的课题。NSF每年会根据REU站点提出的方案及上年度的立项完成情况来决定拨款的增补。REU计划已经成功地实施了十多年,为激励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 休斯顿大学计算机学院
REU计划的实践
休斯顿大学成立于1927年,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注:美国第四大城市),能为本科生提供120个专业和辅修专业的学习和选择机会,拥有13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5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具有40多个研究中心,12个学院。目前在校注册学生总数为37,000人,其中本科生人数为28,056人。[4] 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隶属于自然科学和数学学院,它于2005年成为了NSF领导下的REU站点会员。目前其校园网上拥有2005年至2010年的REU计划可供参阅。每次承担的REU计划时间期限一般为3年,即2005年的立项应该在2007年完成。以此类推。笔者根据该系近6年的REU计划的相关资料,来详细解读休斯顿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实践情况。
(一)REU计划的准备和申请
在申请得到NSF有关于REU計划的支持之后,所在的计算机系会针对项目的相关课题和导师情况,然后制定有关REU计划的要求情况,即POST,并在校园网上公布。POST里面所包含的信息涉及到REU计划的目的、申请者的要求和待遇情况、项目的领域及导师队伍的情况。然后在校的本科生,一般是二年级及以上,也有刚入校的大一新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是否递交申请书,参与申请。
以该系2010年有关REU计划的POST为例,REU计划实行的目的是“激发优秀的本科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达到毕业教育相关的研究水平,同时为其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参与研究的本科生必须为正在开展的课题研究作出应有的奉献。”[5]
如果申请者想申请参加与其它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程学院REU站点(CISE REU Sites)合作的科研项目,那么其申请最后截止日期为2010年3月。而申请普通项目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4月1日。从3月1日开始,所在系的课题组成员会根据申请的情况进行筛选。申请者会在5月1日之前得到答复,即是否接受、不接受或者待定等回复。如果申请者一旦成功申请参与REU计划,那么他或她必须在接受到邀请函(0ffer)的两周之内做出回复,即是否接受邀请或者拒绝邀请。经筛选并且接受邀请参与REU计划科研的本科生一般会得到四千美元的薪酬。REU计划所在的系、所,将会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和办公电脑等必备设备。除此以外,参与项目的本科生还将接受免费的研究生GRE课程的培训。
该计划得到了NSF的资助,课题号为:SCI-0453498。同时,课题所在的系、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办公室等为该课题的开展也提供了经费支持。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为全美在读本科生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参与科研的机会。鼓励女性和不足以代表的少数民族的学生参与申请REU计划课题。[6]
(二)参与REU计划的本科生情况简介
2010年12月22日下午3点,休斯顿大学计算系黄寿萱教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做了题为《美国大学本科生获取研究经验的实践》讲座。[7]期间,他提到,一般情况下,递交申请参加计算机系REU计划的全美本科生,每年大概有几百名左右。但他们系每年只给大约几十名的学生发出邀请,到最后真正确定并从事REU计划科研的学生大概只有10-15名左右,所以,竞争还是十分激烈。如果申请者来自类似于MIT顶尖学院的学生,他们会优先考虑其申请。同时还会照顾少数民族和不同肤色的学生,以此保障竞争的公平性。
参与科研的学生,将会得到免费的食宿(注:一般情况下要求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区,以方便参与研究。如有特殊情况,也允许破例住校外,如妈妈级学生。)并给予一定数量的薪酬。
据此,笔者根据其校园网上的相关信息,将近6年参与REU计划科研的学生按年份、学校来源和薪酬待遇分类,做了如下归纳,如表1所示。
从表一可以看出,每年参与REU计划的学生总人数最多不超过15人,最少也有10人。每年来自于本校的学生数量不等,多的时候有5人,占该年总人数33.33%;少的时候只有1人,占该年总数的10.00%。从薪酬来看,2005年至2007年期间,是每人3000美元;2008年至2010年期间,是每人4000美元,上涨了1000美元。2011年REU计划宣传的POSTER资料显示,薪酬从原来的每人4000美元,提高到了每人5000美元。这种变化可能跟物价上涨或者资金支持力度增大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每一个REU计划的起始周期为3年一度。每3年要完成REU计划的结题工作,同时又要做好下一年度的REU计划的申请工作,如此循环往复。但不管怎样,可观的一笔薪酬,足以激励参与REU计划的学生安心从事科研,体验REU计划,积累经验和知识,为将来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
(三)参与REU计划的本科生科研实践情况
一般在学生递交申请参加REU计划之前,所在院系都会提前将相关的科研课题和导师相关信息公布在校园网上。每一个申请者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相关课题涉及的研究领域,至多只能选择三个方向,而且,所选择的三个方向要尽可能的与公布课题的研究领域相关或一致。在成功获得OFFER之后,参与者依据院系公布的科研日程,参与一系列活动,并完成相关的科研任务。笔者以2010年REU计划的科研活动日程为例,来详细了解其实践情况。[8]
第一、时间安排。整个计划从6月1日至8月6日结束,共计10周。每年该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可能有所出入,但总计10周的时间固定不变。而且,校园网上会将历年的相关时间安排情况附上,这为申请者提供了一个极详细地参考资料,为以后是否申请该项研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整个工作的时间段基本上和平常上课的时间安排大致一致。上午一般是8:30开始,晚上21:00结束。 有些时候中午也有活动安排,遇到国家正式的节假日,也会统一放假休息。总体上来说时间上的安排比较合理,既方便了学生,也照顾了科研的需要。
第二、内容安排。REU计划的内容可以说比较繁杂。参与REU计划的学生,不仅仅要完成科研上的任务,还有许多其它的工作需要参与。从报到的第一天起,负责REU计划项目的学校会安排专门老师像接待新生一样,提供详细周到的服务,包括熟悉环境、提供住宿、确定PGH①办公地点、参观图书馆Rm 106R②、和导师见面等基本事宜。期间,学校还会结合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组织多次学术研讨会,并为全体学生提供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即GRE考试,为那些想继续从事研究生学习的同学提供知识上的储备。除此以外,学校还会专门安排时间和机会,让参加REU计划的全体学生在一起进行交流,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比如,一起外出用餐、实地考察、组织竞赛等。每个具体的内容安排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整体,互相关联,穿插在整个REU计划的始终。
第三、结业考核。REU计划结束前,每位参与的学员要结合导师的科研立项,递交一篇完整的结题报告,并在全体学员面前进行解读。导师会根据学员课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决定其任务完成的好坏。
第四、实践案例。参加REU计划的学员在短短的10周时间之内,还将进行多次大赛。比如POSTER竞赛就是其中之一。赛事的组织很简单,地点一般就是每个人所在的办公室,利用大家中午休息的时间,结合本人所从事的科研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设计一份POSTER。几天之后,老师将所有学生的作业放在系办公楼的楼道里进行巡展,由老师统一打分,评出优秀的作品。然后刊登在系或学校相关的杂志或网站上面。POSTER设计大赛已经成为休斯顿计算机学院REU计划的传统赛事,较好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也进一步使理论和实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从上述2010年REU计划的科研活动日程可以看出,本科生参与REU计划的整个时间长度为二个月左右,基本和暑假的时间相当。从活动内容来看,整个REU计划安排得非常科学、合理。既有培养学生动手的,也有传播知识的讲座和学术研讨。既有学生介绍参与科研的课题情况,也有实地考察,求真务实的课外活动。整个REU计划的参与和完成都是在讲座、研讨会、小组讨论等方式中进行的。这有利于大家在一起交流思想,互相探讨,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进一步促进REU计划的顺利进展。同时,导师和学生之间有充足的时间在一起商讨问题。每次的导师介绍,实际上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式,既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同时又促进了课题的开展。为保障参与REU计划的学生能真正参与到科研中,该系还聘请了图书馆等方面的专家,专门讲授如何利用图书馆等工具来开展科研论文的写作。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聘请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来介绍最新研究的进展情况。为了培养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能继续进行研究生的学习和深造,该系还主动为学生提前講授有关于GRE方面的备考知识。此外,REU计划在关心学生的生活方面也细致入微。从入学前的熟悉环境,到导师的自我介绍;从每次学术研讨会后的免费用餐,到REU体验计划结束时每人领取可观的薪酬,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三、 REU计划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启示
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REU计划是美国研究型高校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一个缩影。从中不难发现其REU计划的实施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如下几点启示。
(一)从制度上保障本科生科研计划或项目的顺利开展
从休斯顿大学计算机系REU计划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制度保障是其成功的首要条件。从NSF设立REU站点开始,到高校成功申请并成为REU站成员,并着手实施REU计划,整个过程都有制度作为保障,即国家层面的意识主导着REU计划的开展。众所周知,自1998年美国发布博耶报告,即《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以来,如何加强本科生教育,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便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成了制度并加以贯彻。接下来,NSF便设立了许多旨在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计划,REU计划便是其中之一。一些著名的研究型高校如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也纷纷设立了自己的计划,鼓励和资助本科生参与科研。所以,健全的制度是这些科研计划得以成功实施的保障。
(二)从经济上支持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
经济上的大力支持也是REU计划的一个显著特点。参与研究的本科生,不但能得到免费的食宿,而且还有数量可观的收入。这无疑为学生安心从事研究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保障。目前,我国研究型高校也纷纷设立了一些旨在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立项,但经费数量有限。而且对经费的支配,需要征得主管导师的同意。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本应该属于学生的科研经费,间接成为了导师的课题经费。部分导师擅自侵占或改变此笔经费的用途,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所以,经济上的强力支持和吸引力是REU计划得以延续的动力之源。
(三)从校际互动上拓展本科生的科研视角
从休斯顿大学REU计划本科生来源可以得知,参与科研的本科生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地区,相近的专业。他们的年龄、性别、种族、信仰、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来自于不同校园文化熏陶下的本科生聚到一起,不但可以互相了解各自学校相关情况,而且在学习和科研上也能互相促进,取长补短。这种校际互动打破了之前同一所学校固有的僵化,有利于他们在REU计划中,迸发新的学术思想和灵感。目前,我国研究型高校本科生立项都是以本校为单位开展,而没有打破校与校之间存在的壁垒。一方面浪费了部分资源,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科研的交流与开展。所以,校际互动突破了疆域,拓展了视野,是美国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