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础 追求创新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ma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师范大学姚本先教授的新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合》(以下简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1月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吸取了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之路。它展示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更体现了一种科学的先进教育理念。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其学术性强,是作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次较为全面且深入的探索,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有了比较科学的内在联系和合理建构,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学体系和内容作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一、突出基础,强调应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一般原理。首先,本书构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全书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任务与途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十二章,它们全面系统地构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逻辑体系及基本内容。其次,本书十分注重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的探讨。例如书中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人格特征、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等问题均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有的甚至多达二十种观点,在综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再次,本书重点强调应用性和操作性。例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过程与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的方法与步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管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与运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式与方法等专题与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使得本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二、体系严整,建构合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注重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探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逻辑结构,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之路。作者在深入考察和探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了精心提炼和概括,不拘泥于微观和具体,突出宏观和整体,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性质、历史与发展、目标任务与原则、内容、途径与方式、技术手段、管理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规范、伦理与督导等线索展开。与此同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当代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中, 以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普遍关注的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为主线, 在事实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当今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症结及其解决和超越策略。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并探索实践之路时,吸收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具体的实践中开创了一条创新之路,是一本体现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学术著作。本书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容和结构。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考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内容和结构没有固定模式可循,然而本书的出现,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探索和创新,作者一方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引用国外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版可谓应时而生,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蓝本。对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之路,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养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它的出版必将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实践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安徽芜湖,241000。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陈 虹 舒 娟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立德树人;班级制度文化;岗位制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6-0061-03  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学习等多种习惯,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不可或缺。合理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能孕育出优良的班级精神文化氛围。  一、指导思想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改
〔摘要〕童年不能决定一切。但是长大的一切可能都和童年的经历有关。孟尝君的过分逐利行为除了人的本性的因素外,跟他童年被弃的经历有关。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和健全的人格,父母要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童年。这个世界给孩子以温暖和爱,孩子报世界以责任和爱。  〔关键词〕孟尝君;成长经历;解读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2-0078-02  在
摘要:心理咨询中的自我暴露也可以运用在学生谈话中。以青春励志剧《云颠之上》中简兮自暴经历成功采访名模艾斯为例,提出教师与学生谈话时应遵循自我暴露事件的亲历性、自我暴露态度的真诚性、自我暴露语言的适切性、自我暴露动机的积极性等四个方面,如此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我暴露;学生谈话;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9-0059-03 
〔关键词〕学习;虚荣心;内部动机;谦虚心  王安石有篇关于教育的著名文章《伤仲永》,讲了一个关于早慧少年方仲永日后“泯然众人矣”的故事。  王安石在这篇文章中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在于“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也就是其所受的教育没有到位。王安石强调的是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像仲永那样富有天资的人,也需要接受必要的教育才能成材。但是,综观全文,这个故事还为我们揭示了其他重要的信息。  首先,
〔摘要〕作者在山区支教学校,用一年的时间改变了一个特殊班级,综合考评成绩突飞猛进,由级段倒数跃居级段第一名。总结改变这个班级的实践经验,主要做好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解决好师生关系的问题,方法是真诚接纳,贴近稚嫩的心灵。第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法是身体力行,潜移默化施加影响。第三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方法是深入学生家庭走访,细心呵护,重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爱意识。第四是注重促进学生个性
〔关键词〕网络成瘾;心理咨询;个案辅导  第一次辅导  来访者形象:小亮,身高一米八左右,皮肤较白,一双有些深陷的眼睛上架着一副普通眼镜,寸头,偏瘦,身着高三校服。  情况自述:从小玩电脑,从1999年开始,先玩单机游戏,后来上网聊天,直至现在玩网络游戏。在游戏中有自己的固定搭档和团队,时间久了,每次上网玩游戏的时间也就固定下来,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在网上玩游戏,玩的时候很开心。但进入高三,班级重新进
〔摘要〕“教育上上签”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解决班主任不会开或开不好家长会以及家长亲子教育知识不足等棘手难题的心理技术。“教育上上签”技术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将心理技术工具化、产品化,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清晰、简便,可让班主任及家长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在实践中极大地促进了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家长亲子教育知识的丰富,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双赢。  〔关键词〕“教育上上签”技术;体验式家长会;亲子教育  〔中
〔摘要〕本文以江西省南昌三中高新校区李青兰老师执教的心育课“我喜欢我自己”(获得江西省南昌市第八届“园丁杯”教学竞赛一等奖)为例,做课例分析,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心理味,得出的思考结论为:心育课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主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以致用和课后延伸。  〔关键词〕课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摘要〕小玲(化名)是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校表现胆小、孤僻、不合群。语言表达能力差,作业情况糟糕,属于班级的后进生。自述“是一个多余的人”,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很笨。经过原因分析,初步评估为自卑心理,与自我评价低和童年成长经历有关。心理教师通过家庭疗法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辅导策略,使其自卑心理得到有效缓解,逐渐打开心门,拥抱自信人生。  〔关键词〕自信;自卑;小学生;个案辅导  〔中图分
摘要:来访学生进入五年级后,情绪多次爆发,与同学发生冲突,老师、家长都束手无策。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心理教师首先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接着采用行为疗法,通过放松训练、与学生一起制作情绪管理清单、设置情绪专区、减少刺激源等方式,帮助他构建处理情绪的新的行为模式,学会通过“描述事件 表达感受 期望”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引导他学会合理宣泄、控制自身的情绪。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来访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