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我们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 兴趣; 激发; 故事; 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32-001
学生在中考中是否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就是本研究所期望达成的目标。那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笔者总结其中的三点论述如下: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历史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进入到一个特定情境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探究物理问题,领会其中的物理方法。同时引人入胜的故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另一种兴趣。例如在教授“动与静”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一个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玩意儿在游动,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顺手一抓竟抓到一颗德国子弹,这名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能抓到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想进一步弄清问题的愿望,把积极学习的潜力调动起来。经过学习和探索,了解到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弄清了道理,构建新的知识,更感到了物理知识的奥秘,很好地帮助培养学生的长久学习动力。
例如,我在讲大气压强的数值时,不少学生未必能体会到这是一个多大的物理量。于是我就绘声绘色地描述1654年在德国马德堡市所做的有趣实验的历史: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当时用八对马两边对拉直径三十多厘米、内部抽掉了空气的两片紧贴在一起的铜半球,竟未能拉开时(并配合演示实验:让学生拉开两个橡皮盘)。这样,学生对大气压强值就更加清晰具体和信服了,而且记忆特别牢固。寓物理知识于物理学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物理知识,逐渐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艺术。
二、运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学生对物理实验和现象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我们可以精心筛选和设计一些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演示实验,在演示过程中创设问题。例如:讲到“沸腾与蒸发”时,教师在讲台上放一盏酒精灯,然后举起一个纸盆问:这个纸盆,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吧?同学们回答“会”。师“那么,如果是里面放满水了呢”学生这时答案不一样。教师将纸盒里装满了水,待纸盒湿透了,倒出水,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有烧起来。教师问“为什么纸盒湿掉了,就不会烧起来呢?“此时学生急切等待问题的解答,这时就激起了学生的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演示实验形象、生动、容易做成,而且具有“新、奇、险”等特点,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极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实验,以“趣”引“思”,并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中,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让学生亲自做实验的效果比在讲台上教师自顾自地做要好得多。例如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时候都是用漏斗和乒乓球来做演示实验,在共同的实验里,我们要把实验做得更成功,关键就是主角的选择。我在做这个实验时选的是那些不喜欢学物理且对自己的肺活量很有信心的所谓的“差生”,他在努力吹得脸红气短之后既没把乒乓球吹上天,也没把乒乓球低头吹到地上。原本在他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居然变得不可思议的难。他疑惑地回到座位上,然后的确认认真真的听了一堂课。之后,我有一些演示实验都让他做,渐渐的,他居然喜欢学物理了,在后来的考试中,只有物理是及格的。
三、运用自制学具激发学生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根据要学习的内容,利用身边一些容易得到的材料制作他们能够使用的学具,并让学生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堂上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演示。例如学习大气压强时,我问学生:“谁能用自制的学具到讲台上来演示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到讲台上表演,有的用两个小皮碗模拟马德保半球实验;有的表演“瓶吞鸡蛋”;点子最多的要数班级的一个总考六十分左右的男生,只见他笑嘻嘻地拿着一个空矿泉水瓶,提着一个暖水瓶了一些开水,晃一晃,再将水倒出去,旋紧瓶盖后将“宝瓶”放在桌子上……还没走上讲台,大家正琢磨着他又想出什么新招,只见他打开暖水瓶,向矿泉水瓶中倒。等大家反应过来,就听到一阵“咔咔”的响声,接着就看到矿泉水瓶明显的瘪了进去。接着,他说:“这充分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而在总复习的阶段,我都是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小物品来演示。例如我问鸡蛋能用来做什么,回答就很多:验证大气压,惯性,浮沉现象,测密度,还有一个中下水平的学生居然想到了液体蒸发吸热的问题还有分子热运动。通过学具的制作和演示,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在欢乐和掌声中进行,成功的喜悦更增强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知识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精力投入到物理科学的学习和探究中。
四、结语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找到适合学生的最佳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我们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激发起学习主体—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并使其得到巩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鲁科荣.浅谈初中物理兴趣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8)
[2]梁明干.初中物理兴趣教学中的几种手段[J].新教育,2008,(10)
[3]黄梅.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学周刊,2011,(23)
[4]林建生.浅谈如何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9)
关键词:初中物理; 兴趣; 激发; 故事; 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32-001
学生在中考中是否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就是本研究所期望达成的目标。那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笔者总结其中的三点论述如下: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历史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进入到一个特定情境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探究物理问题,领会其中的物理方法。同时引人入胜的故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另一种兴趣。例如在教授“动与静”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一个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玩意儿在游动,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顺手一抓竟抓到一颗德国子弹,这名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能抓到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想进一步弄清问题的愿望,把积极学习的潜力调动起来。经过学习和探索,了解到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弄清了道理,构建新的知识,更感到了物理知识的奥秘,很好地帮助培养学生的长久学习动力。
例如,我在讲大气压强的数值时,不少学生未必能体会到这是一个多大的物理量。于是我就绘声绘色地描述1654年在德国马德堡市所做的有趣实验的历史: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当时用八对马两边对拉直径三十多厘米、内部抽掉了空气的两片紧贴在一起的铜半球,竟未能拉开时(并配合演示实验:让学生拉开两个橡皮盘)。这样,学生对大气压强值就更加清晰具体和信服了,而且记忆特别牢固。寓物理知识于物理学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物理知识,逐渐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艺术。
二、运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学生对物理实验和现象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我们可以精心筛选和设计一些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演示实验,在演示过程中创设问题。例如:讲到“沸腾与蒸发”时,教师在讲台上放一盏酒精灯,然后举起一个纸盆问:这个纸盆,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吧?同学们回答“会”。师“那么,如果是里面放满水了呢”学生这时答案不一样。教师将纸盒里装满了水,待纸盒湿透了,倒出水,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有烧起来。教师问“为什么纸盒湿掉了,就不会烧起来呢?“此时学生急切等待问题的解答,这时就激起了学生的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演示实验形象、生动、容易做成,而且具有“新、奇、险”等特点,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极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实验,以“趣”引“思”,并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中,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让学生亲自做实验的效果比在讲台上教师自顾自地做要好得多。例如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时候都是用漏斗和乒乓球来做演示实验,在共同的实验里,我们要把实验做得更成功,关键就是主角的选择。我在做这个实验时选的是那些不喜欢学物理且对自己的肺活量很有信心的所谓的“差生”,他在努力吹得脸红气短之后既没把乒乓球吹上天,也没把乒乓球低头吹到地上。原本在他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居然变得不可思议的难。他疑惑地回到座位上,然后的确认认真真的听了一堂课。之后,我有一些演示实验都让他做,渐渐的,他居然喜欢学物理了,在后来的考试中,只有物理是及格的。
三、运用自制学具激发学生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根据要学习的内容,利用身边一些容易得到的材料制作他们能够使用的学具,并让学生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堂上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演示。例如学习大气压强时,我问学生:“谁能用自制的学具到讲台上来演示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到讲台上表演,有的用两个小皮碗模拟马德保半球实验;有的表演“瓶吞鸡蛋”;点子最多的要数班级的一个总考六十分左右的男生,只见他笑嘻嘻地拿着一个空矿泉水瓶,提着一个暖水瓶了一些开水,晃一晃,再将水倒出去,旋紧瓶盖后将“宝瓶”放在桌子上……还没走上讲台,大家正琢磨着他又想出什么新招,只见他打开暖水瓶,向矿泉水瓶中倒。等大家反应过来,就听到一阵“咔咔”的响声,接着就看到矿泉水瓶明显的瘪了进去。接着,他说:“这充分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而在总复习的阶段,我都是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小物品来演示。例如我问鸡蛋能用来做什么,回答就很多:验证大气压,惯性,浮沉现象,测密度,还有一个中下水平的学生居然想到了液体蒸发吸热的问题还有分子热运动。通过学具的制作和演示,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在欢乐和掌声中进行,成功的喜悦更增强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知识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精力投入到物理科学的学习和探究中。
四、结语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找到适合学生的最佳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我们的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激发起学习主体—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并使其得到巩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鲁科荣.浅谈初中物理兴趣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8)
[2]梁明干.初中物理兴趣教学中的几种手段[J].新教育,2008,(10)
[3]黄梅.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学周刊,2011,(23)
[4]林建生.浅谈如何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