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班幼儿在进入中班后,入园的情绪更加的平稳了,可是,最近却出现了小插曲,班上的伊蕾开始不来幼儿园,只要到幼儿园门口,就会出现大哭、喊叫、躲避老师等分离焦虑行为,而在安抚后,并没有马上平静下来。这样的异常情况,让我开始思考,伊蕾极端情绪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幼儿;死亡;教育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中班段幼儿在有较强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但是,显然伊蕾的表现并不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于是,我决定和伊蕾好好“聊聊”。
一、你在害怕什么
刚开始的对话并不顺利,众所周知,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情绪情感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①。情绪对幼儿的行为有着直接指导和调控的作用。由于伊蕾一直处在不安的情绪中,无论我跟她說什么,她都是听不进去的。于是,我决定换种方法,我接纳她的不安、焦虑。我把她轻轻报到怀里,说:“伊蕾,你看你眼睛都哭得红红的,一定很伤心。”一方面,我想让她知道我能够体谅她的情绪,让她感受到安全感,另一方面,我侧面引导她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见她靠着我,低着头,轻轻地说:“我想妈妈。”我总算松了口气,她终于肯表达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交谈中我才了解到,伊蕾的外婆之前重病,治疗无效后去世了。她懵懂地感受到,外婆已经离她而去。
我终于明白,伊蕾究竟在不安什么——对于亲人离去的恐慌。换而言之,她看到了生命无法延续,初步认识到了“死亡”的存在。
查阅相关的文献,我发现在儿童死亡概念发展的认知模式(Koocher,1973)中,学者采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三个阶段直接命名儿童死亡概念的发展阶段。在前运算阶段(2—7岁)中:幼儿对死亡的认知是相当自我中心的反应,儿童解释死亡的原因,多半来自幻想、推理想象或生活中的相关经验。
二、奶奶睡着了吗?
理解了我班幼儿现阶段对“死亡”的认知,我的心底又产生了几点疑虑,这个阶段是否有真的有必要让幼儿认识死亡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进行了尝试。
第二天,在伊蕾又开始闹情绪的时,我将她抱至怀中,轻轻拍打她的背,用坚定地语气说:“伊蕾,别担心,奶奶不会死,她只是累了,想睡觉了。”伊蕾似懂非懂地看着我,慢慢地停止了哭泣。她的心结似乎解开了。但是,好景不长,午休时间到了,伊蕾又开始哭了。一问才知道,伊蕾不仅对死亡产生疑惑,而且对睡觉也很疑惑。为什么睡着了身上还要插那么多针管?睡着了就醒不过来了吗?我担心,她的牵挂和疑惑有可能让她开始对睡觉产生恐惧或者抗拒。
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我想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生命及死亡也一直是中国教育中所忽视的议题,自己本身对死亡存在这一定程度上的偏见,哲学家海德格(MartinHeidegger)在分析死亡意义时也曾说到:“逃避死亡的话题,只会使自己更远离生命本质的真相。这让我重新正视对幼儿的死亡教育。
(一)死亡,是幼儿无可规避的事。幼儿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死亡经验的发生,例如天灾人祸:地震、火灾、海啸、恐怖事件、重大的车祸、飞机失事等,或是幼儿经历生死及分离等失落事件:动植物、亲友死亡或是父母离婚及搬家等。成人总是以为死亡离幼儿很远,以为幼儿理解不了什么是死亡,但事实上,幼儿对于成人世界的敏感极大地触动他们去思考死亡的问题。唯有正视死亡的不可规避性,才能真正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地将死亡纳入生涯规划的一部分,积极地用有限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二)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人格。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首先是培养身心健全的人,身心健全的人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情感素质②。”有健全人格的人必然是不刻意压抑自己的人,我们通过生死教育让幼儿了解生死的变化,可使幼儿在面对这些事件时能有最起码的调适能力,也可帮助他们从这些创伤事件中勇敢地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健康的人。
三、我们都会死吗
有了之前的失败经历,我重新思考了伊蕾恐慌的原因,由于该阶段的儿童解释死亡的原因,多半来自幻想、推理想象或生活中的相关经验。侧面了解到,伊蕾妈妈对于奶奶的去世,表现出了很大的情绪波动,这种经历,让伊蕾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针对伊蕾的情况,我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一)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树立幼儿直面死亡的榜样。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如果对死亡没有明确的认识,没有科学的死亡教育观念,那么就无法对幼儿施教。
(二)正视死亡,让幼儿了解死亡的真相。由于之前我错误将死亡模糊成睡觉,造成了幼儿更多的困扰,让我充分认识到,引导幼儿正视死亡的必要性。相信一般的父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提起死亡时,受故事的影响,把“死亡”捏造成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忽略了死亡的残酷性,粉饰太平,但这不是真实的人生,对于幼儿成年后步入社会,百害无一利。另外,父母也常会用“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虽然这种方法孩子比较能接受,可以起到安抚孩子的作用,但时间久了,也容易引发幼儿另一种焦虑——亲人何时归来。我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视死亡,让幼儿了解死亡的真相,当然在讲述过程中,力求态度自然而亲切,同时应尽量避免消极的语句及恐怖表情,温和的语调、简单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一种对“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态度。另外要注意的是,谈论的重点也应放在生命是充满美丽的一面,而非在死亡病态上。如此,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并且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
关键词:幼儿;死亡;教育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中班段幼儿在有较强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但是,显然伊蕾的表现并不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于是,我决定和伊蕾好好“聊聊”。
一、你在害怕什么
刚开始的对话并不顺利,众所周知,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情绪情感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①。情绪对幼儿的行为有着直接指导和调控的作用。由于伊蕾一直处在不安的情绪中,无论我跟她說什么,她都是听不进去的。于是,我决定换种方法,我接纳她的不安、焦虑。我把她轻轻报到怀里,说:“伊蕾,你看你眼睛都哭得红红的,一定很伤心。”一方面,我想让她知道我能够体谅她的情绪,让她感受到安全感,另一方面,我侧面引导她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见她靠着我,低着头,轻轻地说:“我想妈妈。”我总算松了口气,她终于肯表达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交谈中我才了解到,伊蕾的外婆之前重病,治疗无效后去世了。她懵懂地感受到,外婆已经离她而去。
我终于明白,伊蕾究竟在不安什么——对于亲人离去的恐慌。换而言之,她看到了生命无法延续,初步认识到了“死亡”的存在。
查阅相关的文献,我发现在儿童死亡概念发展的认知模式(Koocher,1973)中,学者采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三个阶段直接命名儿童死亡概念的发展阶段。在前运算阶段(2—7岁)中:幼儿对死亡的认知是相当自我中心的反应,儿童解释死亡的原因,多半来自幻想、推理想象或生活中的相关经验。
二、奶奶睡着了吗?
理解了我班幼儿现阶段对“死亡”的认知,我的心底又产生了几点疑虑,这个阶段是否有真的有必要让幼儿认识死亡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进行了尝试。
第二天,在伊蕾又开始闹情绪的时,我将她抱至怀中,轻轻拍打她的背,用坚定地语气说:“伊蕾,别担心,奶奶不会死,她只是累了,想睡觉了。”伊蕾似懂非懂地看着我,慢慢地停止了哭泣。她的心结似乎解开了。但是,好景不长,午休时间到了,伊蕾又开始哭了。一问才知道,伊蕾不仅对死亡产生疑惑,而且对睡觉也很疑惑。为什么睡着了身上还要插那么多针管?睡着了就醒不过来了吗?我担心,她的牵挂和疑惑有可能让她开始对睡觉产生恐惧或者抗拒。
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我想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生命及死亡也一直是中国教育中所忽视的议题,自己本身对死亡存在这一定程度上的偏见,哲学家海德格(MartinHeidegger)在分析死亡意义时也曾说到:“逃避死亡的话题,只会使自己更远离生命本质的真相。这让我重新正视对幼儿的死亡教育。
(一)死亡,是幼儿无可规避的事。幼儿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死亡经验的发生,例如天灾人祸:地震、火灾、海啸、恐怖事件、重大的车祸、飞机失事等,或是幼儿经历生死及分离等失落事件:动植物、亲友死亡或是父母离婚及搬家等。成人总是以为死亡离幼儿很远,以为幼儿理解不了什么是死亡,但事实上,幼儿对于成人世界的敏感极大地触动他们去思考死亡的问题。唯有正视死亡的不可规避性,才能真正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地将死亡纳入生涯规划的一部分,积极地用有限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二)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健康人格。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首先是培养身心健全的人,身心健全的人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情感素质②。”有健全人格的人必然是不刻意压抑自己的人,我们通过生死教育让幼儿了解生死的变化,可使幼儿在面对这些事件时能有最起码的调适能力,也可帮助他们从这些创伤事件中勇敢地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健康的人。
三、我们都会死吗
有了之前的失败经历,我重新思考了伊蕾恐慌的原因,由于该阶段的儿童解释死亡的原因,多半来自幻想、推理想象或生活中的相关经验。侧面了解到,伊蕾妈妈对于奶奶的去世,表现出了很大的情绪波动,这种经历,让伊蕾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针对伊蕾的情况,我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一)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树立幼儿直面死亡的榜样。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如果对死亡没有明确的认识,没有科学的死亡教育观念,那么就无法对幼儿施教。
(二)正视死亡,让幼儿了解死亡的真相。由于之前我错误将死亡模糊成睡觉,造成了幼儿更多的困扰,让我充分认识到,引导幼儿正视死亡的必要性。相信一般的父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提起死亡时,受故事的影响,把“死亡”捏造成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忽略了死亡的残酷性,粉饰太平,但这不是真实的人生,对于幼儿成年后步入社会,百害无一利。另外,父母也常会用“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虽然这种方法孩子比较能接受,可以起到安抚孩子的作用,但时间久了,也容易引发幼儿另一种焦虑——亲人何时归来。我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视死亡,让幼儿了解死亡的真相,当然在讲述过程中,力求态度自然而亲切,同时应尽量避免消极的语句及恐怖表情,温和的语调、简单的词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一种对“死亡”理智且平和的态度。另外要注意的是,谈论的重点也应放在生命是充满美丽的一面,而非在死亡病态上。如此,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并且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