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的生成是器、手、意等各种要素在特定时空相遇合的产物,这种非实在的生成论直接导致佛教音乐中“缘”观与“空”观的形成。继而才有:“音由心生”、“声无定式”、“音无常法”之哲学本真。因此,本文从“缘”、“空”、“心”这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佛教音乐的哲学意蕴。关键词:佛教音乐;哲学;意蕴
一、“缘”的哲学生成
围绕着“缘”这一哲学思想去探讨音乐的产生,将音乐认作由多种因缘巧合所产生,这样的思想早在印度佛教的道德思想里,已经有了相类似的说法。比如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有云;“譬如箜篌声,出时无来处,灭时无去处,众缘和合故生。有槽、有颈、有皮、有弦、有柱、有棍、有人以手鼓之。众缘和合,而有是声。是声不从槽出,不从颈出,不从皮出,不从弦出,不从棍出,亦不从人出。众缘和合,尔乃有声。”这是按照箜篌为例子,指的是乐器箜篌的声响不仅仅存在弦当中,也不只是存在于箜篌的柱、皮或者是槽里,也不是仅仅存在于弹奏箜篌的手里,以佛教的教义看来,乐器箜篌的声响是所有的因缘和合在一瞬间的融合。经书里“出时无来处,灭时无去处”,指的是那一刹那的融合,譬如烟花,稍纵即逝。
《大乘入楞伽经》有云:“佛言:大慧,语者,所谓分别习气而为其因,依于喉、舌、唇、腭、齿、辅,而出种种音声文字,相对谈说。是名为语”。意思是说:人们的话语声,是由于人们口腔与喉咙的多个部位相互协调所发出的声响;加之,若喉、舌、唇、腭、齿、辅这几个部位其中有一个部位不能协调发声,亦或是其协调不到位,那就难以正确地发出声响。在佛教看来,其为“缘”,这亦也是音乐缘起论的主要内涵。针对音乐,最先思考不是其发声的结构,亦不是发声者的内心感受,也不应是对实物形状神态的模拟,而应该是将不同的机缘巧合在那一刹那的生成,其便是音樂缘起论的特征。
二、“空”的哲学创造
佛学里“空”的观点也出现在音乐的创作里,而且也逐步产生了富有佛学特点的哲学思想。按照佛学的“空才有实”、“枯才有活”、“死才有生”的相对的思想,其音乐艺术层面的创作也需要“沉下心、熄灭欲望、摒弃杂念、放空身心,才能够创作和演绎出至善至美至纯的音乐。如北宋时期,一名弹琴的僧人在《则全和尚节奏指法》一书中的序言有云:“凡欲弹琴,先端正,定心息虑,横琴面前,令五徽与心相对,缓缓调弦,令声韵清雅。”“前半句话侧重于“放空”与“安息”,这两者也是为后半句话里达到音乐的“声韵清雅”做铺垫,“放空”与“安息”是促成“声韵清雅”的必要因素。
同时,弹奏者也要排空自己内心对于声音产生的坚持,这样才可以进发出创作音乐的灵感。比如明代的琴学家徐上瀛于《溪山琴况·静》曾言:“惟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取静音者亦然,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渊深在中,清光发外”。其大意为:若是不能够静下心,排空内心的杂乱思想,排空内心深处对于万千事物不必要的坚持,那么创作音乐的“缘”,也就是常说的“灵感”则不会降临。因此,在对音乐进行创作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的身心放空,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创作当中去,这亦是“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的最高境界恰如苏东坡所言:“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唯有“静”与“空”,才可出现新的缘,方能产生创作的源泉。
三、“心”的哲学本真
如何让佛教音乐超越音乐本身的高度,需要音乐创作者用”心”去完成,其实,这也是需要依靠“心”达到的。“心”是佛家音乐论的根本基础与纽带。从这一层面来说,佛学的音乐哲学意蕴与儒、道两教大为相关,它融合了儒、道两教在追求音律方面对“心”的要求,即是:“阴阳变幻、合则生形、形则有虚、进而发声、声能达和、适则生乐”。意思就是说:音乐应当来源于自然心境、归于自然心境,应该与自然心境合二为一。
在佛教的音乐文化里,关于“心”的论述中,其“心”具有两个层面上的涵义。一是音由心生,心随境变,境由缘起。当中,声音无规定的形式,也没有固定的使用方式。释空尘曾在《枯木禅琴谱》的序言中言:“始悟琴旨,各禀性灵,……取音用意,各随人心。昔宓子鸣琴,化及单父;仲氏鼓瑟,见拒圣门。千载之下,犹见其性情”。叶旨的是声音是根据创作者与弹奏者的内心感受而产生,这也是佛教音乐创作的“心”本体论;二是指音乐的内涵不在于音乐自身,而在于聆听者内心给予音乐的意义。如释空尘有云:“生于心而节于外,本无形质,何有古今?……故音声之道,在乎性情,何必泥于古调、新声?”由此可见:音乐的内涵并不是音乐产生时就固定了,无论音乐是“古调”亦或是“新声”,这一音乐所表达的真正内涵还需要根据此刻正在聆听的“心”的感受,这也是存在论内涵里的“心”的本体论里的一个重要理念,其比前者的“空”又更加深入了。
一、“缘”的哲学生成
围绕着“缘”这一哲学思想去探讨音乐的产生,将音乐认作由多种因缘巧合所产生,这样的思想早在印度佛教的道德思想里,已经有了相类似的说法。比如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有云;“譬如箜篌声,出时无来处,灭时无去处,众缘和合故生。有槽、有颈、有皮、有弦、有柱、有棍、有人以手鼓之。众缘和合,而有是声。是声不从槽出,不从颈出,不从皮出,不从弦出,不从棍出,亦不从人出。众缘和合,尔乃有声。”这是按照箜篌为例子,指的是乐器箜篌的声响不仅仅存在弦当中,也不只是存在于箜篌的柱、皮或者是槽里,也不是仅仅存在于弹奏箜篌的手里,以佛教的教义看来,乐器箜篌的声响是所有的因缘和合在一瞬间的融合。经书里“出时无来处,灭时无去处”,指的是那一刹那的融合,譬如烟花,稍纵即逝。
《大乘入楞伽经》有云:“佛言:大慧,语者,所谓分别习气而为其因,依于喉、舌、唇、腭、齿、辅,而出种种音声文字,相对谈说。是名为语”。意思是说:人们的话语声,是由于人们口腔与喉咙的多个部位相互协调所发出的声响;加之,若喉、舌、唇、腭、齿、辅这几个部位其中有一个部位不能协调发声,亦或是其协调不到位,那就难以正确地发出声响。在佛教看来,其为“缘”,这亦也是音乐缘起论的主要内涵。针对音乐,最先思考不是其发声的结构,亦不是发声者的内心感受,也不应是对实物形状神态的模拟,而应该是将不同的机缘巧合在那一刹那的生成,其便是音樂缘起论的特征。
二、“空”的哲学创造
佛学里“空”的观点也出现在音乐的创作里,而且也逐步产生了富有佛学特点的哲学思想。按照佛学的“空才有实”、“枯才有活”、“死才有生”的相对的思想,其音乐艺术层面的创作也需要“沉下心、熄灭欲望、摒弃杂念、放空身心,才能够创作和演绎出至善至美至纯的音乐。如北宋时期,一名弹琴的僧人在《则全和尚节奏指法》一书中的序言有云:“凡欲弹琴,先端正,定心息虑,横琴面前,令五徽与心相对,缓缓调弦,令声韵清雅。”“前半句话侧重于“放空”与“安息”,这两者也是为后半句话里达到音乐的“声韵清雅”做铺垫,“放空”与“安息”是促成“声韵清雅”的必要因素。
同时,弹奏者也要排空自己内心对于声音产生的坚持,这样才可以进发出创作音乐的灵感。比如明代的琴学家徐上瀛于《溪山琴况·静》曾言:“惟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取静音者亦然,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渊深在中,清光发外”。其大意为:若是不能够静下心,排空内心的杂乱思想,排空内心深处对于万千事物不必要的坚持,那么创作音乐的“缘”,也就是常说的“灵感”则不会降临。因此,在对音乐进行创作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的身心放空,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创作当中去,这亦是“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的最高境界恰如苏东坡所言:“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唯有“静”与“空”,才可出现新的缘,方能产生创作的源泉。
三、“心”的哲学本真
如何让佛教音乐超越音乐本身的高度,需要音乐创作者用”心”去完成,其实,这也是需要依靠“心”达到的。“心”是佛家音乐论的根本基础与纽带。从这一层面来说,佛学的音乐哲学意蕴与儒、道两教大为相关,它融合了儒、道两教在追求音律方面对“心”的要求,即是:“阴阳变幻、合则生形、形则有虚、进而发声、声能达和、适则生乐”。意思就是说:音乐应当来源于自然心境、归于自然心境,应该与自然心境合二为一。
在佛教的音乐文化里,关于“心”的论述中,其“心”具有两个层面上的涵义。一是音由心生,心随境变,境由缘起。当中,声音无规定的形式,也没有固定的使用方式。释空尘曾在《枯木禅琴谱》的序言中言:“始悟琴旨,各禀性灵,……取音用意,各随人心。昔宓子鸣琴,化及单父;仲氏鼓瑟,见拒圣门。千载之下,犹见其性情”。叶旨的是声音是根据创作者与弹奏者的内心感受而产生,这也是佛教音乐创作的“心”本体论;二是指音乐的内涵不在于音乐自身,而在于聆听者内心给予音乐的意义。如释空尘有云:“生于心而节于外,本无形质,何有古今?……故音声之道,在乎性情,何必泥于古调、新声?”由此可见:音乐的内涵并不是音乐产生时就固定了,无论音乐是“古调”亦或是“新声”,这一音乐所表达的真正内涵还需要根据此刻正在聆听的“心”的感受,这也是存在论内涵里的“心”的本体论里的一个重要理念,其比前者的“空”又更加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