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的质量不仅决定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的大局。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人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家长继择校之后追求的另一优质教育资源。班长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领导行为决定着师生间的关系,制约着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领导;提高能力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主要教师,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新一轮课程改革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班主任的作用较以往显得更为重要了。
1 初中班主任的领导
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也就是班主任改造客观世界的行为。领导是带领、指导个体或群体去实现所期望的目标的行为活动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目标、环境所构成的复合函数。班主任就是领导者——主体,学生是被领导者——客体,教育目标是育人——介体,班级是主要环境——周体。
1.1 班级的领导与管理、组织、教育
一般来说,管理与领导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管理,是协调、控制个体或群体去实现所期望的目标的行为活动过程。班主任亦是管理者,学生、班级是被管理者,管理目标是育人。显然,领导是侧重于以个人思想、才识、能力去领导“人”;管理是侧重于以技术制度手段去管理“人、财、物”等,两者殊途同归于“育人” 。组织,是在一定共同目标基础上组合而成的稳定的社会单位。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层组织,它是班主任做为领导者、管理者,实施领导、管理活动的舞台、基地。班主任就是组织者。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活动。班主任就是教育者,就是育人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揭示班级的组织、管理、领导、教育间的内在联系:班级组织,是管理、领导、教育学生的基础;班级管理,是领导、教育学生的手段;班级领导,是教育学生的前提;班级教育,是组织、管理、领导学生的目的。此四者在教育目标导向下统一起来
1.2 班级的领导决策过程
借用管理学理论,班级管理过程是围绕管理目标,进行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从班级的领导角度看,领导的过程,就是班主任围绕教育目标制定决策、执行决策、检查总结决策的过程。两个过程往往是同一过程,只是侧重点和时间有别而已。
究竟什么是决策,人们的理解和集体表达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认为,决策是对问题或进取的愿望,制定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选择并执行最佳方案的全部活动过程。这个概念包含以下特点:它是全部活动的结果和获得这些结果的决策过程的完整结合;它既包括决策的制定,又包括制定之前的分析、明确问题和愿望、制定备选方案和选择最佳方案,也包括制定之后的决策实施过程;要求以最佳的标准进行抉择,也就是说,最终的抉择方案应是所有备选方案中最佳的。
2 增加班主任的民主领导行为
目前班主任教师表现出的民主行为多于权威行为和放任行为,但是从学生的期望值可以看出,无论城市、城乡还是农村,无论什么样的老师,初中生期望的班主任民主行为均多于知觉的班主任民主行为,期望的班主任权威行为均少于知觉到的班主任权威行为。因此需要提高班主任的民主领导行为,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把握。
2.1 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就是班主任要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以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念和管理制度。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就必须理解、尊重、信任和关心学生,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可以从教学和班级管理两个方面体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面,创新教学内容,开展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课堂教学既是展现教师能力的舞台,又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班主任老师根据书本知识,现有的教育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基础水平,在学生与教师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开展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并把握时机,让学生参与其中互动学习,把老师和学生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变"知识型”的课堂为"创造型”的课堂,变传统的"要学生学”的思想为学生"我要学”的思想;在班级管理方面,多用情感少用权力来管理班
级。
2.2 理解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建立在师生的相互交往与沟通之上的,任何的教育关系也是体现在交往与沟通之上。要建立理解性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做到的是角色转换,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理解学生不仅是现代教育成败的一个要素,也是教育实践的要求,也是教师的职业诉求,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对学生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误解;多一分关爱,少一分责骂。理解学生并不等于纵容学生,不等于包庇学生,不等于不要纪律,尤其是在学生的问题行为、问题思想方面。学校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地方,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要立即给予批评、指正。对于屡教不改者更要严肃处理,该严厉的地方则要严厉。如果把理解、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爱与纵容混为一谈,这样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反而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坏处。
2.3 信任学生
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是班级信任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能否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展开良哇的互动与对话。但是,目前,由于教师对学生信息把握的不准确性,教育过程中的危机性,学生刻意的隐瞒性,使得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产生了新的危机,即"信任危机”。
2.4 尊重学生
尊重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尊重人的学生。传统的师生关系中,班主任总是带着职业俱来的特权,居高临下,认为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七尊重老师,在严格的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尊重。在新的教育环境下,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于学生相互尊重的关系。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库沙耶夫曾指出:"中学时期是孩子们的个人心理与生理基础逐渐成熟的时期。”
结语: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同时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和生活指导。班主任的领导行为对于良好班级气氛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玉霞.普通高中家庭选择性教育消费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0.
[2] 孙颖.建立班主任岗位资格认证制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王清和.国有企业领导者行为系统评价体系研究[D].吉林:长春理工大学,2008.
[4] 刘亚鹏,胡自浩.论企业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J]. 济宁学院学报,2009,30(2):78-82
[5] 刘晓梅.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初中学生情绪适应关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领导;提高能力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主要教师,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新一轮课程改革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班主任的作用较以往显得更为重要了。
1 初中班主任的领导
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也就是班主任改造客观世界的行为。领导是带领、指导个体或群体去实现所期望的目标的行为活动过程,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目标、环境所构成的复合函数。班主任就是领导者——主体,学生是被领导者——客体,教育目标是育人——介体,班级是主要环境——周体。
1.1 班级的领导与管理、组织、教育
一般来说,管理与领导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管理,是协调、控制个体或群体去实现所期望的目标的行为活动过程。班主任亦是管理者,学生、班级是被管理者,管理目标是育人。显然,领导是侧重于以个人思想、才识、能力去领导“人”;管理是侧重于以技术制度手段去管理“人、财、物”等,两者殊途同归于“育人” 。组织,是在一定共同目标基础上组合而成的稳定的社会单位。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层组织,它是班主任做为领导者、管理者,实施领导、管理活动的舞台、基地。班主任就是组织者。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活动。班主任就是教育者,就是育人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揭示班级的组织、管理、领导、教育间的内在联系:班级组织,是管理、领导、教育学生的基础;班级管理,是领导、教育学生的手段;班级领导,是教育学生的前提;班级教育,是组织、管理、领导学生的目的。此四者在教育目标导向下统一起来
1.2 班级的领导决策过程
借用管理学理论,班级管理过程是围绕管理目标,进行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从班级的领导角度看,领导的过程,就是班主任围绕教育目标制定决策、执行决策、检查总结决策的过程。两个过程往往是同一过程,只是侧重点和时间有别而已。
究竟什么是决策,人们的理解和集体表达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认为,决策是对问题或进取的愿望,制定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选择并执行最佳方案的全部活动过程。这个概念包含以下特点:它是全部活动的结果和获得这些结果的决策过程的完整结合;它既包括决策的制定,又包括制定之前的分析、明确问题和愿望、制定备选方案和选择最佳方案,也包括制定之后的决策实施过程;要求以最佳的标准进行抉择,也就是说,最终的抉择方案应是所有备选方案中最佳的。
2 增加班主任的民主领导行为
目前班主任教师表现出的民主行为多于权威行为和放任行为,但是从学生的期望值可以看出,无论城市、城乡还是农村,无论什么样的老师,初中生期望的班主任民主行为均多于知觉的班主任民主行为,期望的班主任权威行为均少于知觉到的班主任权威行为。因此需要提高班主任的民主领导行为,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把握。
2.1 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就是班主任要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以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观念和管理制度。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就必须理解、尊重、信任和关心学生,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可以从教学和班级管理两个方面体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面,创新教学内容,开展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课堂教学既是展现教师能力的舞台,又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班主任老师根据书本知识,现有的教育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基础水平,在学生与教师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开展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并把握时机,让学生参与其中互动学习,把老师和学生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变"知识型”的课堂为"创造型”的课堂,变传统的"要学生学”的思想为学生"我要学”的思想;在班级管理方面,多用情感少用权力来管理班
级。
2.2 理解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建立在师生的相互交往与沟通之上的,任何的教育关系也是体现在交往与沟通之上。要建立理解性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做到的是角色转换,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学生。理解学生不仅是现代教育成败的一个要素,也是教育实践的要求,也是教师的职业诉求,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对学生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误解;多一分关爱,少一分责骂。理解学生并不等于纵容学生,不等于包庇学生,不等于不要纪律,尤其是在学生的问题行为、问题思想方面。学校是规范学生行为的地方,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要立即给予批评、指正。对于屡教不改者更要严肃处理,该严厉的地方则要严厉。如果把理解、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爱与纵容混为一谈,这样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反而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坏处。
2.3 信任学生
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是班级信任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能否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展开良哇的互动与对话。但是,目前,由于教师对学生信息把握的不准确性,教育过程中的危机性,学生刻意的隐瞒性,使得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产生了新的危机,即"信任危机”。
2.4 尊重学生
尊重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尊重人的学生。传统的师生关系中,班主任总是带着职业俱来的特权,居高临下,认为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七尊重老师,在严格的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尊重。在新的教育环境下,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于学生相互尊重的关系。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库沙耶夫曾指出:"中学时期是孩子们的个人心理与生理基础逐渐成熟的时期。”
结语: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同时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和生活指导。班主任的领导行为对于良好班级气氛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玉霞.普通高中家庭选择性教育消费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0.
[2] 孙颖.建立班主任岗位资格认证制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王清和.国有企业领导者行为系统评价体系研究[D].吉林:长春理工大学,2008.
[4] 刘亚鹏,胡自浩.论企业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J]. 济宁学院学报,2009,30(2):78-82
[5] 刘晓梅.城乡教师领导行为与初中学生情绪适应关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