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微信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医学图书编辑工作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笔者认为医学图书编辑可合理有效利用微信这一工具,不断挖掘和丰富作者资源,在立足于图书内容的前提下对二维码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对图书进行多维度营销,为医学图书出版注入新的形式和活力,促进出版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微信;医学图书;编辑工作
微信作为一款使用率比较高的社交软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微信在内容呈现形式、传播速度、辐射范围等方面具备诸多优势,也给传统的医学图书编辑工作模式等带来了新的变化。医学编辑可利用微信这一新媒体工具,在策划到营销等多个环节上做文章,下功夫,为医学图书出版注入新的活力。
一、利用微信平台挖掘作者资源
好的作者对一本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图书的作者既要具备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对著书立作有一定的热情和积极性。尤其是医学科普书,对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更高。以往,笔者在明确了选题方向以后,主要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查询专业学术网站或医院官网来寻找目标作者,或在出版社已出版图书的参编作者中发展新的作者。这种寻找作者的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编辑仅通过初期的几次面谈或打电话的方式,对该作者的写作能力、在读者群中的影响力及是否对编书出版有足够的热情等是不太容易了解的,有可能导致选题最终不能完成。
笔者发现,编辑通过微信这个平台往往能发现和挖掘潜在的作者资源,大大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一是各种专业微信群将成百上千的医学各专业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大大节省了编辑原先参加学术会议的时间,编辑可以在这些专业微信群里结识、挖掘作者。二是编辑可通过阅读专家在微信朋友圈、个人公众号或微信群里发布的文章、观点,直观、综合地考量其专业水平和创作积极性。例如,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浓缩血小板在医学美容与组织再生中的临床应用》一书在甄选主编人选时,笔者注意到一位专家经常在其个人公众号发表相关专题的文章,并受邀在各种学习班、线上平台和微信群里分享其临床治疗经验及实验研究成果,参与群内讨论和解答群友提问。这反映出他对该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影响力,并且乐于分享和传播知识,也善于与新媒体广泛合作。于是,笔者与该专家进一步联系沟通后,对编写出版书籍的想法一拍即合。最终作者不仅保质保量交付了稿件,而且发动企业和媒体进行了多渠道宣传,协助出版社做了大量营销推广工作。该书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学编辑可利用好微信这一工具,突破传统寻找作者的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与潜在的作者建立微信联系,储备作者库,不断挖掘和丰富作者资源。
二、对二维码进行深度开发和应用
医学图书的读者人群主要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业人员和医学院校的师生。他们的知识层次较高,日常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他们喜欢阅读方便快捷、信息量丰富,能整合读、听、视等多种医学资源的产品。通过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可以实现传统纸质书无法比拟的功能,迎合了医学图书阅读人群的学习特点。
(一)使纸质书立体化
二维码使纸质书变得立体化,让其可视、可听。这对涉及临床操作技术的图书尤其重要,它弥补了传统纸质书通过单纯文字描述无法准确展示技术细节的缺点。未来,编辑将成为各种载体内容的挖掘者和策划者。编辑在前期选题策划和确定构架时,就应和作者做好沟通和谋篇布局,弄清楚哪些内容可以设计一些视频、音频、动画等拓展内容,以增加图书的附加值。例如,作者在编写临床操作类图书时,可将临床操作过程拍摄成视频,然后交由出版社技术人员剪辑后上传至应用平台,自动生成对应的二维码,附在版面的相应位置。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获取与文字同步的教学视频,视频与文字内容形成互补,增加了图书的可读性、实操性。在后期宣传销售时,这也可以作为图书的一大亮点,激发读者的购买兴趣。
(二)随时更新二维码链接的资源
二维码可随时更新替换所链接的资源,无须重新生成,而单纯的纸质书只能等重印时才能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当今医学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二维码技术的灵活性、便利性满足了医学专业人群知识更新迭代快的要求。编辑应注意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定期敦促作者更新修订二维码链接的资源,特别是一些新的诊断标准和技术方法,使图书内容能实时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保持内容的权威性和先进性。
(三)节约成本,提高出版社的经济效益
以往出版社均采用光盘来承载书籍配套资源,单张光盘的成本为2~3元,而对光盘内容进行后期剪辑制作还需要投入专门的人力、财力。目前,对纸质书无法完全呈现的内容,出版社可以采用成本极低的二维码替代,节约下来的光盘制作投入也就转化成了出版社的收益。另外,在为图书定价时,鉴于图书的使用价值提升,出版社可适当提高定价,最终也会给出版社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之,医学图书编辑应立足于图书内容,发挥创新能力,对二维码进行深度开发和应用。在前期选题策划和确定构架时,医学图书编辑就要突破传统纸书体例和内容设计的固定模式,与作者做好细节沟通,为后期的二维码资源应用做好准备。
三、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进行图书多维度营销
未来,编辑将更多地参与图书营销工作,此时,微信便可成为编辑手中的一大利器。编辑可以利用出版社的官方公众号营销图书,还可以建立个人的微信公众号,甚至为单本重点书或重点书的作者开通微信公众号。编辑可在公眾号上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发布图书相关信息,积极主动地推送给目标受众。此外,编辑还可以通过微信群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和交流,增加用户黏性,提高出版社的品牌认知度[1]。相比以前把书放在书店被动等待读者购买的情况,微信营销的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扩大图书的影响力。
(一)对图书进行即时、全程、立体化的营销推广 编辑可在选题策划这一阶段,就进行有意识的宣传,将策划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公众号中发布,比如作者的遴选、选题论证等。图书出版后所实施的营销推广活动也可以即时发布在公众号上,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图书出版的背景和过程,以及出版社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这些都是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除了文字推送,编辑还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直播等直观的宣传方式,甚至可以在公众号中将书稿的代表性章节提前曝光,进行样稿试读等,并让读者对内容提出改进建议。这样使读者从一个文化产品的接收者变成了参与者,不仅激发了读者的购买兴趣,也拉近了出版社与读者的距离。笔者在担任《PPDO埋线提升面部年轻化应用》一书的策划编辑时,利用出版社公众号推送了多篇文案,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对编写启动会、新书发布会和读者分享会等重要事件进行了记录转播,对部分精彩章节进行了连载,持续保持营销的热度,累计阅读量达6492人次,创造了2个月3000册售罄的业绩。
编辑在利用微信公众号营销图书时,要注意发布的文案内容要生动有趣,符合读者群的阅读及审美倾向,并要适时推陈出新,积累并稳定粉丝团队。在微信这一交流平台中,年轻人群占大多数,网络化、人性化、幽默风趣的语言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更能唤起他们的共鸣[2]。编辑在描述自己时可以某某君自称。例如,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官方公众号“医读新书速递”的“医读君”等,使读者倍感亲切和接地气。在文案标题和内容撰写时,编辑可融入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或调侃式的表达形式。比如,当读者对象为年轻的医务人员和医学生时,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推出的几篇文案就采用了抓人眼球的标题:“想搞定护理技能?这‘一书一盘?你必须了解一下”“有了这本《儿科住院医师手册》,主任再不用担心我值班啦”等。编辑还可以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进行图书营销。
(二)利用微信群开展多种形式的读者互动
微信营销的本质还是在于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3]。编辑可利用微信群鼓励读者参与图书营销传播,强调读者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读者的活跃度以及读者与出版社的互动深度,进而直接带动图书销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东方线雕美容医学》一书在进行封面设计时,就联合作者在多个专业微信群里举办了“封面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邀请群友参与封面设计。方案被采纳者不仅可予以署名,还可获赠主编签名图书。通过这项活动,该书未上市便引起了廣大读者的兴趣,不少人纷纷要求提前预订。
再比如,在新书即将上市前的预热阶段,出版社可利用微信群举办线上读书会。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鼻整形术》一书在即将推向市场时,就邀请该书译者共同举办了“千人读书会”活动,同时在多个专业微信群进行直播,请译者围绕章节内容进行了多期公益性的专题学术讲座。直播活动开始短短30分钟,就吸引了全国各地超过1100位同仁在线收听,并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累计学习人次超3万,微店线上预售800余套。该活动为扩大该书在业内的影响力,拉动后续图书销售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微信还可以与线下的实体营销互动。例如,编辑可联合作者开展线下新书发布会和学术沙龙活动,事先在微信群中进行前期活动预告、报名、宣传,然后将线下活动的图片和文本整理出来在微信群里推送。这样不仅能实现线上用户与线下用户的相互转化,使受众人群范围扩大,而且有利于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出版社微信营销品牌。
四、结语
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编辑是出版活动的核心,是联结前端生产、后端销售的关键。随着微信的广泛应用,知识服务将更加丰富多彩,未来的医学编辑工作方式将更加智能化、移动化,并融入各种新需求、新业态和新技术。医学图书编辑只有具备更开放的思维,跨界意识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玉晓.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市场营销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9(10):65-66.
[2]张丽.融媒体背景下出版单位的微信营销创新[J].出版广角,2019(14):63-65.
[3]雷鸣,陈杉.微信在图书营销中的应用[J].现代出版,2015(04):41-44.
[关键词]微信;医学图书;编辑工作
微信作为一款使用率比较高的社交软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微信在内容呈现形式、传播速度、辐射范围等方面具备诸多优势,也给传统的医学图书编辑工作模式等带来了新的变化。医学编辑可利用微信这一新媒体工具,在策划到营销等多个环节上做文章,下功夫,为医学图书出版注入新的活力。
一、利用微信平台挖掘作者资源
好的作者对一本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图书的作者既要具备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对著书立作有一定的热情和积极性。尤其是医学科普书,对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更高。以往,笔者在明确了选题方向以后,主要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查询专业学术网站或医院官网来寻找目标作者,或在出版社已出版图书的参编作者中发展新的作者。这种寻找作者的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例如,编辑仅通过初期的几次面谈或打电话的方式,对该作者的写作能力、在读者群中的影响力及是否对编书出版有足够的热情等是不太容易了解的,有可能导致选题最终不能完成。
笔者发现,编辑通过微信这个平台往往能发现和挖掘潜在的作者资源,大大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一是各种专业微信群将成百上千的医学各专业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大大节省了编辑原先参加学术会议的时间,编辑可以在这些专业微信群里结识、挖掘作者。二是编辑可通过阅读专家在微信朋友圈、个人公众号或微信群里发布的文章、观点,直观、综合地考量其专业水平和创作积极性。例如,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浓缩血小板在医学美容与组织再生中的临床应用》一书在甄选主编人选时,笔者注意到一位专家经常在其个人公众号发表相关专题的文章,并受邀在各种学习班、线上平台和微信群里分享其临床治疗经验及实验研究成果,参与群内讨论和解答群友提问。这反映出他对该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影响力,并且乐于分享和传播知识,也善于与新媒体广泛合作。于是,笔者与该专家进一步联系沟通后,对编写出版书籍的想法一拍即合。最终作者不仅保质保量交付了稿件,而且发动企业和媒体进行了多渠道宣传,协助出版社做了大量营销推广工作。该书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学编辑可利用好微信这一工具,突破传统寻找作者的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与潜在的作者建立微信联系,储备作者库,不断挖掘和丰富作者资源。
二、对二维码进行深度开发和应用
医学图书的读者人群主要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业人员和医学院校的师生。他们的知识层次较高,日常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他们喜欢阅读方便快捷、信息量丰富,能整合读、听、视等多种医学资源的产品。通过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可以实现传统纸质书无法比拟的功能,迎合了医学图书阅读人群的学习特点。
(一)使纸质书立体化
二维码使纸质书变得立体化,让其可视、可听。这对涉及临床操作技术的图书尤其重要,它弥补了传统纸质书通过单纯文字描述无法准确展示技术细节的缺点。未来,编辑将成为各种载体内容的挖掘者和策划者。编辑在前期选题策划和确定构架时,就应和作者做好沟通和谋篇布局,弄清楚哪些内容可以设计一些视频、音频、动画等拓展内容,以增加图书的附加值。例如,作者在编写临床操作类图书时,可将临床操作过程拍摄成视频,然后交由出版社技术人员剪辑后上传至应用平台,自动生成对应的二维码,附在版面的相应位置。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便可获取与文字同步的教学视频,视频与文字内容形成互补,增加了图书的可读性、实操性。在后期宣传销售时,这也可以作为图书的一大亮点,激发读者的购买兴趣。
(二)随时更新二维码链接的资源
二维码可随时更新替换所链接的资源,无须重新生成,而单纯的纸质书只能等重印时才能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当今医学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二维码技术的灵活性、便利性满足了医学专业人群知识更新迭代快的要求。编辑应注意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定期敦促作者更新修订二维码链接的资源,特别是一些新的诊断标准和技术方法,使图书内容能实时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保持内容的权威性和先进性。
(三)节约成本,提高出版社的经济效益
以往出版社均采用光盘来承载书籍配套资源,单张光盘的成本为2~3元,而对光盘内容进行后期剪辑制作还需要投入专门的人力、财力。目前,对纸质书无法完全呈现的内容,出版社可以采用成本极低的二维码替代,节约下来的光盘制作投入也就转化成了出版社的收益。另外,在为图书定价时,鉴于图书的使用价值提升,出版社可适当提高定价,最终也会给出版社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之,医学图书编辑应立足于图书内容,发挥创新能力,对二维码进行深度开发和应用。在前期选题策划和确定构架时,医学图书编辑就要突破传统纸书体例和内容设计的固定模式,与作者做好细节沟通,为后期的二维码资源应用做好准备。
三、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进行图书多维度营销
未来,编辑将更多地参与图书营销工作,此时,微信便可成为编辑手中的一大利器。编辑可以利用出版社的官方公众号营销图书,还可以建立个人的微信公众号,甚至为单本重点书或重点书的作者开通微信公众号。编辑可在公眾号上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发布图书相关信息,积极主动地推送给目标受众。此外,编辑还可以通过微信群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和交流,增加用户黏性,提高出版社的品牌认知度[1]。相比以前把书放在书店被动等待读者购买的情况,微信营销的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扩大图书的影响力。
(一)对图书进行即时、全程、立体化的营销推广 编辑可在选题策划这一阶段,就进行有意识的宣传,将策划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公众号中发布,比如作者的遴选、选题论证等。图书出版后所实施的营销推广活动也可以即时发布在公众号上,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图书出版的背景和过程,以及出版社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这些都是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除了文字推送,编辑还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直播等直观的宣传方式,甚至可以在公众号中将书稿的代表性章节提前曝光,进行样稿试读等,并让读者对内容提出改进建议。这样使读者从一个文化产品的接收者变成了参与者,不仅激发了读者的购买兴趣,也拉近了出版社与读者的距离。笔者在担任《PPDO埋线提升面部年轻化应用》一书的策划编辑时,利用出版社公众号推送了多篇文案,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对编写启动会、新书发布会和读者分享会等重要事件进行了记录转播,对部分精彩章节进行了连载,持续保持营销的热度,累计阅读量达6492人次,创造了2个月3000册售罄的业绩。
编辑在利用微信公众号营销图书时,要注意发布的文案内容要生动有趣,符合读者群的阅读及审美倾向,并要适时推陈出新,积累并稳定粉丝团队。在微信这一交流平台中,年轻人群占大多数,网络化、人性化、幽默风趣的语言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更能唤起他们的共鸣[2]。编辑在描述自己时可以某某君自称。例如,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官方公众号“医读新书速递”的“医读君”等,使读者倍感亲切和接地气。在文案标题和内容撰写时,编辑可融入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或调侃式的表达形式。比如,当读者对象为年轻的医务人员和医学生时,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推出的几篇文案就采用了抓人眼球的标题:“想搞定护理技能?这‘一书一盘?你必须了解一下”“有了这本《儿科住院医师手册》,主任再不用担心我值班啦”等。编辑还可以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进行图书营销。
(二)利用微信群开展多种形式的读者互动
微信营销的本质还是在于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3]。编辑可利用微信群鼓励读者参与图书营销传播,强调读者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增强读者的活跃度以及读者与出版社的互动深度,进而直接带动图书销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东方线雕美容医学》一书在进行封面设计时,就联合作者在多个专业微信群里举办了“封面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邀请群友参与封面设计。方案被采纳者不仅可予以署名,还可获赠主编签名图书。通过这项活动,该书未上市便引起了廣大读者的兴趣,不少人纷纷要求提前预订。
再比如,在新书即将上市前的预热阶段,出版社可利用微信群举办线上读书会。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鼻整形术》一书在即将推向市场时,就邀请该书译者共同举办了“千人读书会”活动,同时在多个专业微信群进行直播,请译者围绕章节内容进行了多期公益性的专题学术讲座。直播活动开始短短30分钟,就吸引了全国各地超过1100位同仁在线收听,并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累计学习人次超3万,微店线上预售800余套。该活动为扩大该书在业内的影响力,拉动后续图书销售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微信还可以与线下的实体营销互动。例如,编辑可联合作者开展线下新书发布会和学术沙龙活动,事先在微信群中进行前期活动预告、报名、宣传,然后将线下活动的图片和文本整理出来在微信群里推送。这样不仅能实现线上用户与线下用户的相互转化,使受众人群范围扩大,而且有利于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出版社微信营销品牌。
四、结语
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编辑是出版活动的核心,是联结前端生产、后端销售的关键。随着微信的广泛应用,知识服务将更加丰富多彩,未来的医学编辑工作方式将更加智能化、移动化,并融入各种新需求、新业态和新技术。医学图书编辑只有具备更开放的思维,跨界意识和整合资源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玉晓.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市场营销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9(10):65-66.
[2]张丽.融媒体背景下出版单位的微信营销创新[J].出版广角,2019(14):63-65.
[3]雷鸣,陈杉.微信在图书营销中的应用[J].现代出版,2015(0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