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讲述品德与社会知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学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也应充分意识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性,开展生活化教学。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中理论性内容的理解,在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还能增强小学生的自律意识,促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加强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本文将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开展生活化教学重要意义和教学的策略入手进行探讨,为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
  小学生整体活泼好动,若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脱离实际,不仅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容易造成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困难。在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时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动形象,而且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
  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之后,就强调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开展高效课堂,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然广泛存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但“一言堂”、单一的教学模式当前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也广泛存在。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学习该科目的积极性,从而限制了小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的养成。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我国应试教育中重成绩、轻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师自身不注重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老套,教学内容陈旧,无法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真正价值。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的推进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社会并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在排课较为紧张时被挤掉,这与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提升是相悖的。小学品德与社会之所以不受重视,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不注意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加强该科目对学生的教育程度,造成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整体在观念和认识上对于该门课程的忽视。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能有效增强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程度,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于学生行为的指导作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取得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和信任,促进教学改革的推进。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能将理论知识具体的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拉近生活与课堂的距离。在社会化的教学中,通过生活场景的再现,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一些现象的理论支撑,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品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家乡的山山水水》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考虑到该课程讲授的教学目标,包括:通过“看地图,找家乡”这一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家乡是祖国辽阔领域中的一部分,进而通过家乡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最后辅助学生对家乡的美好未来展开畅想。在这一实践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对家乡有着天然的亲切感,通过进一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经济特点等,小学生将能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更主动的为家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活跃的课堂氛围是吸引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法宝,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科技创造新生活》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学习中有哪些事物是与科技有关的?这些科技为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你希望哪些事物能通过新的科技来进行改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课堂上的分享,学生自然会将社会实践经历带入到课堂中来,而各种新奇的点子不仅能够启发学生,也活跃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将品德与社会真正变成一门有趣味、实用性强的学科。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化内容设定教学目标
  开展小学道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教师应首先明白该课程及生活化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的意义所在,即通过理论化学习,指导学生更好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在课前准备中应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在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过程中增强该课程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例如,在讲解“自尊”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应想到现实生活中,都包含哪些自尊?人应该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尊并获取他人的尊重。因为自尊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相对抽象、难以理解的词,将自尊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便会形象很多。
  (二)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不仅教师自身要注重理论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也应该督促学生争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搜集素材。例如。在讲述“家人的爱”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鼓励学生勇敢地分享生活爱的故事,并表述自己对于“家人的爱”的理解。此外,由于小学品德与社会一般情况下并为纳入学期考试的课程之中,为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教师也可创新科目考察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体系。如,根据学生的上课踊跃程度、学生自评以及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竞争心理和上进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促进校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在开展社会化教学的過程中,增强该课程的现实指导性和实用性,发挥其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段红国.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优势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2).
  [2]  刘文会.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
  [3]  黄雅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草根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3).
  [4]  梁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报告[J].新课程,2015,(08):25.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口语交际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把教学的重点单一的围绕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范畴之内,而应该进一步延伸至学生的知识积累与应用,口语交际与表达层面,本文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关键要素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关键要素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人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教育,近几年随着中国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对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在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采取分层教学法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使用分层教育法,以期为广大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应用  近年以来,中国的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某件事物感兴趣,人们会热心于接触、观察它,并注意探索其奥妙。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中职生数学学习兴趣(以我校供电专业学生为例)进行了调查,然后结合调查数据,分别对中职生数学学习兴趣,及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说明,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学习兴趣  当前中职生数学学习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学
期刊
摘 要:传统的语法往往只关注被动语态中的句型变换,没有从说话者的角度考虑,忽视了其语义的不同,而本文将识解理论应用于被动语态的教学中,希望能为被动语态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识解理论;被动语态;教学  1.背景介绍  被动语态作为中学语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学者的关注。转换生成语法(TG)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主动语态是由被动语态转化而来,所以语态的转换只涉及句法结构
期刊
摘 要:中国有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于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本文主要分析了留守儿童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着重阐述了通过改善学生的寄居环境;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来使他们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极大的丰富,德育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这不仅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一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从多方面来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中学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然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需要时间的积淀,德育
期刊
摘 要:由于幼儿具有一定的习得能力,学生会对老师的动作进行下意识的模仿,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很多幼儿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取示范讲解的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画画能力。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对美术特殊的体验,也能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基础绘画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讲解和示范的作用,要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和示范,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通过阅读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和积累的结果,在初中阶段,教师要发挥好自己教学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阅读是学生以后学习和发展的基本功,如果學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不上去的话,那么其它能力也无从谈起。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数学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启发学生掌握良好的数学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本文就以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数学计算;存在问题;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引言:  小学数学计算主要是口算和笔算,教师
期刊
摘 要:体育课程是高校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身体的发展乃至学习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出发,分析了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并且探讨了其具体的展开措施。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核心要素;措施  一、核心素养的基础含义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各个学科围绕这一形势作出教学思想及方式的改变,故而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改革与创新,也是对现有学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