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非“法治”思想的现代启示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韩非是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用历史的方法纵向分析、借鉴和吸收韩非法治思想的合理成分,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依法治国;韩非法治思想;法治建设
  引言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诸侯混战。为探求国家治理之道,各种思潮互相激荡,儒家、法家、道家三派思想应运而生,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对几千年来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法家创造性地主张以法治国,对贵族特权予以否定,以成文法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作为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在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的思想基础上,综合法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法、术、势”结合的治国理论,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韩非强调治国必须奉法: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种法治学说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古代法家思想和当代我国提倡的民主法治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对早期法家思想的继承创新
  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主张有法可依,信赏必罚,从“好利恶害”的人性论出发,主张在根据法令进行处罚和奖赏,应把刑罚放在首位。主张法不阿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变法是中国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为秦国横扫六国奠定了基础。申不害认为,术是帝王驾驭群臣的权术,法是帝王驾驭百姓的工具。其思想核心是“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即要求君主掌握一切大权,但是君主一人是无法应付诸多大臣,因此应该掌握权术以驾驭群臣。“术治”是在君主执法的前提下使用的,而“法”和“术”又可以巩固君主的“势”。慎到以“贵势”著称,势指的是君主的权势和地位。“势治”是为了“法治”,因为君主只有具备权势和地位才能保证法律的执行。慎到认为“势”置于法、术之上,是从事一切治理的必要条件。君主如果要实行法治,就必须重视权势,势是前提,法是准绳,术是方法,这样才能令行禁止。
  (二)对儒、道、墨思想的批判吸收
  韩非曾师从荀子。荀子思想具有“礼法并举”的显著特点,主张突出“礼”的外在性和客观性,认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法生于礼,礼为治之本,法为治之末,礼是社会的准则和规范。韩非对荀子的思想批判吸收,认为道德约束不足以使社会得到安定和有序,只有严刑峻法才可以止暴和安天下。老庄主张无为而治,君主应当掌握一套驾驭群臣的方法,充分调动臣下的积极性,使贤者效忠,智者尽虑,对国家事务进行原则监管,不对各项事务做具体干涉,以君无为而收无不为的效果。韩非继承了老庄君德无为的思想,但是韩非强调“道”的目的是“法”。韩非的《喻老》、《解老》、《扬权》、《主道》四篇集中体现了韩非对道家思想的利用。墨子在政治上既提倡“尚同”,强调中央集权,要求老百姓在思想和行动上一同于君主。韩非接受了墨家主张“尚同”的绝对君权主义,主张“赏誉同轨,非诛俱行”,上下应该在思想和行动上进行统一,赏罚要合乎社会公认的是非标准,才能收到劝善止暴的效果。否则,就会失去民心。
  二、韩非法治思想的历史价值分析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在战国末期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即将形成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它的理论核心是通过加强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韩非的法治思想强调以法治国,反对人治,法的内容是赏罚,并主张厚赏重罚。法治、术治、势治各有侧重,互为依托。但是,韩非在总结前期法家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学说,最有成效的将治国的三个关键问题阐明了。一是要解决君主与全国所有人的关系问题;二是要解决君主与君主专制的社会基础群臣的关系问题;三是要解决君主与专制政权二者为一体的问题。由于法是解决全国性的问题,故法是治国的根本。术是解决君主专制与社会基础(群臣)的问题,故术是治国的基础。势是解决专制制度与君主本人的问题,故势是治国的中心。韩非所阐明的治国的三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他在《有度篇》中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罚不遗匹夫。”韩非用“法”大胆否定了“亲亲”的宗法制和世袭固定的等级身份制,对“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观念以巨大冲击。这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但是,韩非只重视法治,不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这显然是片面的。
  三、关于韩非法治思想现代适用的若干思考——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背景
  韩非的法治学说作为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对待它,舍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为现实服务。韩非主张法与时移,立法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法制推动社会的发展,调整社会关系,保证国家的政治制度,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巨大的影响。我国法律制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把现代法治运行的首要环节—立法上升为我国今后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这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
  韩非强调法条应该“布之于众”,要以成文的形式出现。人民群众是法治实践的主体,公民自觉守法、用法、护法,是法律得以实施的最主要、最普遍的途径。法治体系作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要使全民族都树立起法律信仰至关重要。韩非强调严刑重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执法必严,维护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如果没有严格、公正的司法作保证,法律制度则会形同虚设。依法治国的关键之一就是司法和执法的公正。只有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严格守法、依法办事才能维护法制的尊严与权威,保障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立仁.韩非的法治理念[J].政治学研究,2010(4)
  [2]王占通.韩非法律思想新探[J].当代法学,2011(6)
  作者简介:
  王怡(1991~),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2013级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
其他文献
摘 要:之所以设立保荐人制度是旨在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发行人质量,是我国证券发行、上市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次变革,目的在于推动资本市场和从业人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真正尽到对发行人申请上市发行尽职推荐、持续督导、及时披露重要信息,发挥市场中介组织对发行人约束制约,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市场稳定。保荐人制度对发行上市的公司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了规定,明确了责任落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属于创新的制度,本文在介绍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对其基本功能和构成要件做了简要分析,最后针对如何完善我国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做出具体阐释。  关键词:惩罚性损害赔偿;特征;功能;构成要件  一、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  惩罚性赔偿,又称示范性赔偿,或报复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  二、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特征  1.有
期刊
摘 要:法院管理权上移实行统管的这一改革值得期待,目的在于保证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本文以省以下法院统管为逻辑起点,对司法权的国家事权属性的理论渊源与价值功能进行论述,对统管主体的选定进行探析,进而提出法院人财物管理上移的路径,为改革方案的调研、论证、试点提供一些切入点。  关键词:法院;管理权上移;定位复归  新一轮司法改革的取向已经明朗,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期刊
摘 要: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是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在民商事立法中主要的两种立法模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经济体制趋于市场化的发展,商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一直备受争议。对于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两种模式,我国一直在吸取经验,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商体系。本文首先对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进行初步的介绍,加强对民商体系的认识和掌握;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讨论了我国现阶段有关民商的立法模式;最后总结之上内容
期刊
摘 要: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政治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筹划可以帮助企业在不违反税收政策,顺应国家政策导向的最佳环境中实现税额的减少,税后利益最大化。本文主要通过税收筹划与企业经营的两者关系,反映了税收筹划在我国发展兴起的原因以及税收筹划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来找到其解决方案。  关键词:企业经营;
期刊
摘 要:《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对我国劳资市场的一种规范调节,也必然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制带来诸多影响。它将会促进就业市场规范的建设、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方式的改变和学校教育观念及课程设置的转变,促进大学生就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就业机制;就业市场  一、《劳动合同法》出台背景及意义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平等协商,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
期刊
摘 要:以《民法通则》为标志的民事立法多年以来,合同无效的恶意抗辩如影随行.主要形式有管理性规范作效力性规范的抗辩,物权效力作债权效力的抗辩,登记效力作合同效力的抗辩,外部效力作内部效力,内部效力作外部效力的错位抗辩等.合同无效恶意抗辩如此之多的原因是,无效更能获取不当利益或阻却他人的预期利益,比履行有效合同更为经济和有效益.  关键词:合同无效;恶意抗辩;理论分析  恶意抗辩是指当事人违反诚信原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它具有重要的文化信息资源,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的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以舒县文化馆为例,论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它并不有脱离民族特色,紧密联系民族生活生产方式,是
期刊
摘 要:笔者借鉴试点地区经验,结合我国现行法官制度,提出将法官助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等,初级法官助理工作侧重为事项性工作,中级法官助理侧重独立裁判能力的培养,高级法官助理则可以对裁判提出意见书、参与陪审。希望能为当下司法改革中的人员分流提供可行性方案。也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择优遴选和培优养成,试图探索法官助理制度长远可行的出入,希望为广大的同仁们提供一点思考。  关键词:司法改革;员额制;择优培优
期刊
摘 要:司法腐败行为是造成司法公正偏移和司法公信力降低的最具破坏力的因素,一直备受关注。造成司法腐败行为猖獗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在司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遏制司法腐败行为?  关键词:司法腐败行为;司法公正;司法独立  一、司法腐败行为的成因探析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绝不允许法外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