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朱文印在印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刀法入手浅谈朱文印,浅谈对朱文印刀法的理解与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刀法与笔意的结合,刀法在美学价值上体现在,刀法的笔墨之美和刀法体现出的金石气息与个性。朱文印的线条要注重内涵,注重变化,切忌过分的死板。朱文印作为篆刻艺术中的一种,在以后的发展中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而历代的优秀作品始终会影响着我们,我们要在不断地创新中更好地去传承发展。
关键词:朱文印;刀法;笔墨;金石气
篆刻是一门特殊的艺术语言的形式,表现在方寸之地,朱文印在整个印学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也是中国印章风格史上的一个重要板块。从刀法入手浅谈朱文印,从朱文印中流露出其线条的韵律美及金石气息,而更重要的是刀法运用的节奏感,朱文印用刀圆转,姿态柔美,在流畅优美的线条中表象后又流露出一种静谧,清新的朴素感。其朱文印的线条注重内涵,注重微妙的变化,或圆浑厚重,或遒劲挺拔,或古朴凝练。篆法和章法都是通过刀法来体现,根据刀法的不同,线条或轻或重;或委转筋脉;或刚健有力。
在我学习朱文印的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历代名家也作了一些资料收集。陈巨来的篆刻以圆朱文印著称,用他自己的话讲:“要之圆朱文篆法纯宗《说文》,笔画不尚增减,宜细宜工。细则易弱,致柔软无力,气魄毫无:工则易板、犹如剞劂中之宋体书,生硬无韵。必也使布置匀整,雅静秀润,人所有,不必有,人所无,不必无;则一印既成,自然神情轩朗”[1]。陈巨来的刀法沉着含蓄,线性的自然,朴素,体现了他追求雅静秀润的篆刻旨趣。顿立夫早年曾为当时的篆刻名家王福庵拉黄包车,王福庵见顿立夫好学有才,收之为徒,先后追随王福庵先生20余年,未离左右,在继承师法的基础上,在上溯元、明、清诸家,取长补短,所刻朱文印中,小篆加以金文同时入印,结体疏朗,意态生动,有方有圆,刚柔相间,秀丽飘逸,意境清新,刀法简练而能传神,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无论在篆刻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操作,一方好印中都要有意、法、气三者的相互结合,意就是其一方作品的灵魂所在,是法中法,是个人的东西,是很难学像,很难被超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都会有其自己的优缺点。法是核心,是共性化的东西,是可以供我们学习的;气是血脉,一方好印需要融会贯通,一气呵成,这样才能使作品鲜活灵动,所以说好的作品就要做到达意精妙,法度完备,气象充盈才好。通过对名家朱文印的学习与了解,使我在朱文印创作实践中对朱文印刀法的运用与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刀法在美学价值上的体现
(1)刀法的笔墨之美。在圆朱文印中,刀痕几乎完全由笔墨决定。从陈巨来的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用刀的目的是在对印稿笔墨形象较为严密传达的前提下,对印面线条的力度,质感和金石气味加以必要的强化。又如梓匠段轮莫可端倪,所谓无斧断痕乃为贵,柔而不柔,劲而不劲,苍然有骨,浑融古朴[2]。这样才能使线条风神流动,充分表明出篆刻的书法之美。我们要注意到用刀的审美价值,切忌忽视刀法与书法笔意之间的联系。
(2)刀法体现金石气息与个性。篆刻艺术的金石气息,主要是靠刀法传达的。线条的笔意之美,刀法之美都离不开金石气息。金石气息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感受,而在朱文印中体现出的金石气息也很浓郁,给人们的感受是凝重,劲健,溫润,含蓄,金石气息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刀法上的运用。
2 我对朱文印刀法的理解与认识
(1)对刀法传统的理解。传统的刀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优秀的作品都是通过历代的承传流传下来的。而传统的一些用刀方法不仅存在于过去的内种形式,同时也会存在于我们现代学习创作之中。可见传统刀法运用的相对稳定性,以成为历史的经典之作是通过循环往复,积淀形成的,至今在人们的学习中不断充实,并且后人对刀法的运用也在不断地注入新的方法,个人对传统的经典之刀法赋予新的活力。
(2)对刀法审美的认识。对于刀法美深层次的理解,要知道线条要自然才能美。朱文印有自然的朴拙之美,是在融会印章的篆法、章法、刀法等形式美诸因素之后而力求自然之美,是篆刻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追求线条的流动性之中,所追求的变法应注意自然。在处理和改造上,要使线条,块面,空间的组合分布与构成上应具有形式的美感。古人根据实际经验提出最佳刀法的标准是:要有“意”;要自然;要求严格;要求有力度,要有神采;要求贯气。通过我们自身学习,知道其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连贯性和互通性。
3 在朱文印创作中的刀法的实际运用
经过不断的学习,在朱文印的创作中对朱文印的刀法谈其自己的创作感受,朱文印开始不能刻的太细。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余地,注重整体的效果,对于朱文印线条处理必须要精刻,圆朱文以圆转秀媚为极则,而耗神难工,并且容易刻的呆板与庸俗。刻印的时候须方圆结合,刚柔相济,要使线条的流动自然生动,疏密自然得当,直线与弧线的对比,大小空间与小块面的对比天真随意,少有造作的痕迹。一般刻圆朱文,往往需要反复多次修改、协调,使其空间关系更趋合理,文字线条逐步修细,同时要保持线条的力度和流转通畅的意味,对圆朱文的修改需要忍耐力和集中力,切不可操之过急,不失线条的微妙的变化。一般朱文印也都带有边框,而边框的粗细的处理要根据印文的需要而定,为了使一方印具有稳定感,就要避免头重脚轻,有的时候为了注重整体的效果,还可以用借边的方法,布局要得体,气象高古,不落俗套。在我的创作当中为了增加古意,就需要在刀法上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印文进行残破的处理,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刀法上的补救手段。在线条的处理过程中,不能破坏文字本身的面目,而在其中刀法的运用要自然,要立足于作品的效果不做作,自然而然。在圆朱文中体现方中寓圆,圆中藏方的微妙变化,加之用刀着重以表达笔意之趣和金石气息。冲刀能很好地表现篆刻刀法目的中笔墨味的一面,切刀能很好地表现篆刻刀法目的中的金石气息。所以在篆刻艺术中,我们应该尊重篆刻固有的艺术规则,进而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而在我的创作中我不善于古意斑驳破损以求古意,而是倾向于在文字上增加金石气息;但有的时候在作品中过分强调需要的艺术效果时,反而就会牵强做作,所以在自己的作品中也会出现很多匠气的东西,因而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会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在实践中付诸行动多加的临习优秀的作品。
历代篆刻的优秀作品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精华,灵活掌握刀法的运用在不断的学习中要注入新的活力,要不断地创新。人古出新,对古人的临习也是必要的,优秀的作品对我们后世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篆刻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它是以文字的形式用刻刀在石料上镌刻出来,以表达作者们的审美观念,朱文印作为篆刻艺术中的一种,在以后的发展中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而历代的优秀作品始终会影响着我们,我们要在不断地创新中更好地去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鸿祥.篆刻艺术初探[M].江西美术出版社,第94页,99页.
[2] 蒋允宽.篆刻名言集锦[N].清远当代史记.清远日报,2009-9-1(B4).
[3] 祝遂之.中国篆刻通议[M].
[4] 刘江.中国印章艺术史(下)[M].
作者简介:刘佳(1989—),女,现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书法)。
关键词:朱文印;刀法;笔墨;金石气
篆刻是一门特殊的艺术语言的形式,表现在方寸之地,朱文印在整个印学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也是中国印章风格史上的一个重要板块。从刀法入手浅谈朱文印,从朱文印中流露出其线条的韵律美及金石气息,而更重要的是刀法运用的节奏感,朱文印用刀圆转,姿态柔美,在流畅优美的线条中表象后又流露出一种静谧,清新的朴素感。其朱文印的线条注重内涵,注重微妙的变化,或圆浑厚重,或遒劲挺拔,或古朴凝练。篆法和章法都是通过刀法来体现,根据刀法的不同,线条或轻或重;或委转筋脉;或刚健有力。
在我学习朱文印的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历代名家也作了一些资料收集。陈巨来的篆刻以圆朱文印著称,用他自己的话讲:“要之圆朱文篆法纯宗《说文》,笔画不尚增减,宜细宜工。细则易弱,致柔软无力,气魄毫无:工则易板、犹如剞劂中之宋体书,生硬无韵。必也使布置匀整,雅静秀润,人所有,不必有,人所无,不必无;则一印既成,自然神情轩朗”[1]。陈巨来的刀法沉着含蓄,线性的自然,朴素,体现了他追求雅静秀润的篆刻旨趣。顿立夫早年曾为当时的篆刻名家王福庵拉黄包车,王福庵见顿立夫好学有才,收之为徒,先后追随王福庵先生20余年,未离左右,在继承师法的基础上,在上溯元、明、清诸家,取长补短,所刻朱文印中,小篆加以金文同时入印,结体疏朗,意态生动,有方有圆,刚柔相间,秀丽飘逸,意境清新,刀法简练而能传神,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1]。无论在篆刻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操作,一方好印中都要有意、法、气三者的相互结合,意就是其一方作品的灵魂所在,是法中法,是个人的东西,是很难学像,很难被超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都会有其自己的优缺点。法是核心,是共性化的东西,是可以供我们学习的;气是血脉,一方好印需要融会贯通,一气呵成,这样才能使作品鲜活灵动,所以说好的作品就要做到达意精妙,法度完备,气象充盈才好。通过对名家朱文印的学习与了解,使我在朱文印创作实践中对朱文印刀法的运用与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刀法在美学价值上的体现
(1)刀法的笔墨之美。在圆朱文印中,刀痕几乎完全由笔墨决定。从陈巨来的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用刀的目的是在对印稿笔墨形象较为严密传达的前提下,对印面线条的力度,质感和金石气味加以必要的强化。又如梓匠段轮莫可端倪,所谓无斧断痕乃为贵,柔而不柔,劲而不劲,苍然有骨,浑融古朴[2]。这样才能使线条风神流动,充分表明出篆刻的书法之美。我们要注意到用刀的审美价值,切忌忽视刀法与书法笔意之间的联系。
(2)刀法体现金石气息与个性。篆刻艺术的金石气息,主要是靠刀法传达的。线条的笔意之美,刀法之美都离不开金石气息。金石气息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感受,而在朱文印中体现出的金石气息也很浓郁,给人们的感受是凝重,劲健,溫润,含蓄,金石气息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刀法上的运用。
2 我对朱文印刀法的理解与认识
(1)对刀法传统的理解。传统的刀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优秀的作品都是通过历代的承传流传下来的。而传统的一些用刀方法不仅存在于过去的内种形式,同时也会存在于我们现代学习创作之中。可见传统刀法运用的相对稳定性,以成为历史的经典之作是通过循环往复,积淀形成的,至今在人们的学习中不断充实,并且后人对刀法的运用也在不断地注入新的方法,个人对传统的经典之刀法赋予新的活力。
(2)对刀法审美的认识。对于刀法美深层次的理解,要知道线条要自然才能美。朱文印有自然的朴拙之美,是在融会印章的篆法、章法、刀法等形式美诸因素之后而力求自然之美,是篆刻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追求线条的流动性之中,所追求的变法应注意自然。在处理和改造上,要使线条,块面,空间的组合分布与构成上应具有形式的美感。古人根据实际经验提出最佳刀法的标准是:要有“意”;要自然;要求严格;要求有力度,要有神采;要求贯气。通过我们自身学习,知道其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连贯性和互通性。
3 在朱文印创作中的刀法的实际运用
经过不断的学习,在朱文印的创作中对朱文印的刀法谈其自己的创作感受,朱文印开始不能刻的太细。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余地,注重整体的效果,对于朱文印线条处理必须要精刻,圆朱文以圆转秀媚为极则,而耗神难工,并且容易刻的呆板与庸俗。刻印的时候须方圆结合,刚柔相济,要使线条的流动自然生动,疏密自然得当,直线与弧线的对比,大小空间与小块面的对比天真随意,少有造作的痕迹。一般刻圆朱文,往往需要反复多次修改、协调,使其空间关系更趋合理,文字线条逐步修细,同时要保持线条的力度和流转通畅的意味,对圆朱文的修改需要忍耐力和集中力,切不可操之过急,不失线条的微妙的变化。一般朱文印也都带有边框,而边框的粗细的处理要根据印文的需要而定,为了使一方印具有稳定感,就要避免头重脚轻,有的时候为了注重整体的效果,还可以用借边的方法,布局要得体,气象高古,不落俗套。在我的创作当中为了增加古意,就需要在刀法上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印文进行残破的处理,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刀法上的补救手段。在线条的处理过程中,不能破坏文字本身的面目,而在其中刀法的运用要自然,要立足于作品的效果不做作,自然而然。在圆朱文中体现方中寓圆,圆中藏方的微妙变化,加之用刀着重以表达笔意之趣和金石气息。冲刀能很好地表现篆刻刀法目的中笔墨味的一面,切刀能很好地表现篆刻刀法目的中的金石气息。所以在篆刻艺术中,我们应该尊重篆刻固有的艺术规则,进而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而在我的创作中我不善于古意斑驳破损以求古意,而是倾向于在文字上增加金石气息;但有的时候在作品中过分强调需要的艺术效果时,反而就会牵强做作,所以在自己的作品中也会出现很多匠气的东西,因而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会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在实践中付诸行动多加的临习优秀的作品。
历代篆刻的优秀作品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精华,灵活掌握刀法的运用在不断的学习中要注入新的活力,要不断地创新。人古出新,对古人的临习也是必要的,优秀的作品对我们后世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篆刻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它是以文字的形式用刻刀在石料上镌刻出来,以表达作者们的审美观念,朱文印作为篆刻艺术中的一种,在以后的发展中也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而历代的优秀作品始终会影响着我们,我们要在不断地创新中更好地去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鸿祥.篆刻艺术初探[M].江西美术出版社,第94页,99页.
[2] 蒋允宽.篆刻名言集锦[N].清远当代史记.清远日报,2009-9-1(B4).
[3] 祝遂之.中国篆刻通议[M].
[4] 刘江.中国印章艺术史(下)[M].
作者简介:刘佳(1989—),女,现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