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思路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例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设计就是抓住了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了学生熟悉的足球赛创设:“假如你是教练”这样的情景开展教学活动,并利用足球技术统计资料。生活中的百分数资料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轻松地感受和体会百分数的产生、意义和作用,做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去真正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一、提供充分表达、交流的机会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不是靠记忆和模仿实现的,而应该是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意见相互碰撞、随时修正自己的看法、发表理解,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的时间和空间,将极大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的流畅性、深刻性。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
  数学课堂在为学生提供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与方法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数学设计中运用了不仅关于奥运会、亚运会的资料和数据,目的不仅仅是借助数据帮助学生巩固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还要引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是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和对教师的满意率进行总结,目的是为了实行师生之间积极性情绪交流与互动,达成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这一过程性目标。
  对知识的呈现要有层次感,展示给学生大量的知识背景,由远及近,逐步深入这样就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就《成正比例的量》一课来说吧,我们不能直接出示研究内容:成正比例的量。学生一般感到知识呈现的突然,而是例题选择太“数学化”,没有生活情趣,好像要研究多么深的知识,教师也是神秘地向学生发问,如何改变知识的呈现,如何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如何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深入浅出的探讨知识,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力求有所突破的。①从两个量的大背景下出发,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材料,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寻求,探究理解成正比例的量。②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多次感知,用不完全归纳的方式探求知识结论。我为避免简单的说教,师生烦琐的问答,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材料中寻求知识,在一定数量的现实基础上不完全归纳总结规律。教师主要是提供情境和材料,适时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得从容自然。最后通过对练习题目的规律的正反两个方向思考,突出和强化重点,即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比值(定值)k;千变万化的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所以在设计《按比例分配》一课时,我努力挖掘教材中原有的问题情境,保留原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结构特点,隐去原有的事件,把调配饮品,分配卡片,购买什锦糖这样生活气息浓厚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引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现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问题,其信息传递是多途径的 ,报纸、对话、标牌,广播、电视等都可以带来条件和问题。呈现的形式可以是文字的、图画的、表格的、声音的、信息也可能杂乱无章,需要辨析,组织和选择。因此,我在本节课力争从声音、图画、对话、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问题,使学生身临其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促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习过程的探索性;积极鼓励学生遇到实际问题要依据自己的“教学现实”理解情境,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把探索的权力交给学生。
  在几何知识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以获取知识为目标,因此许多教师感觉此类课教学内容少,时间很充裕。现在我们按照课程标准思想来重新审视,需要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重新定位,除几何知识外,还应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方面有所加强,体现“做中学”,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产,又服务于生活、生产;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发挥的空间,敢于面对困难,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就说曾讲过的《圆柱的认识》、《圆柱的体积》两课吧。整个教学过程的特点和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一、力求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变革,充分利用“做数学”的思想,让学生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学习以此替代过去那种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教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密切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要学习的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能为社会生产服务,培養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意识;三、关注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到做任何事情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经历困难和挫折;在困难面前需要想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在失败后能够汲取经验和教训。这些是对学生发展更重要的东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在学生自己的时间交流中完成,看似内容简单的一课,学生的收获却远远超出课本的预定内容。
  对于生活实践与综合运用知识的学习,告之我们学生所面对的学习任务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此而被充分激发。在教学中,一、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搜集到丰富的数据和资料,并主动学习和运用数学方法,对搜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二、转换教师的角色,教师通过提出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协调分组,规划整个活动的进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帮助学生分解研究课题,使学生的学习任务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给学生提供资源线索,对调查研究方法进行指导,参与学生的调查、整理、交流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总之,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不可低估,目前学生所拥有的信息也很丰富,他们寻求帮助的能力也很不错。所以我们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衡量自己,力争课课完美。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学英语课堂中的礼貌用语,指出英语教学中礼貌用语的作用,并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礼貌用语;应用;英语课堂教学  在学校中师生之间相互认识,包括自我认识,对方的认识和双方相互关系的认识,这三方面的认识在师生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如果师生双方彼此都不了解,或没有正确地认识对方和自己,就不能有正确的交往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师生之间有一个统一正确的相互认识,就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
动态助词“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本文讨论动态助词“了”在复句中的隐现,采取学界的一般说法,将这类“了”标注为“了1”。选取“行为—结果或效果”篇章作为篇章背景,
针对能够描述机械手动态特性的一类特殊仿射非线性系统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连续预测控制器。其预测模型通过对系统状态泰勒级数展开并做适当的截尾处理获得。此外 ,证明了非线
期刊
一、精心设计导语,开启快乐之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导语就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开始,起着“聚焦”注意力、渗透主题的作用。一个好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融入到情境中,积极地投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导课时,既
摘 要: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是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实践。通过习题课的教学,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牢固掌握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基本规律;通过习题课的教学,教师可以随时得到有关习题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借以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程。  关键词:高中物理习题课;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讲练结合模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新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广
[摘要]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就是要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总之,良好的班级管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
当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迫在眉睫。教育部明确指出应当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教育创新的脚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多
期刊
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对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随着英语学习的逐渐深入、词汇量的增加,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词汇不过关,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以至于最终放弃了英语学习。究其原因有多种,读音方面的困难,学习方法的原因,词汇学习枯燥无味,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学会单词拼读是词汇记忆的基础   1.引导学生以熟悉的汉语拼音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