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学旅行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其受追捧的背后,暴露出了课程目标模糊;内容肤浅,系统性不够,缺乏和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知行体验不足,缺乏深度探究等问题。学校应立足本校实际构建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善于借力,整合資源,采用研究性、浸润式的深度研学旅行实施方式;利用科学的、多元化的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不断完善研学课程。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建构;实施策略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含义,并提出了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构建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的要求。自此,研学旅行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在课程开发上,一些地方已经摸索出富有区域特色的课程设计方案。但各个地方研学旅行实施的效果和水平参差不齐,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剖析当前研学旅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方能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
一、目前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研学旅行课程目标模糊,操作性不强。研学旅行的主旨是研学,研学目标是否明确,需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水平,锻炼哪种能力,直接影响着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发挥。研学目标模糊是研学旅行存在的一大问题。
2.内容肤浅,系统性不够,缺乏和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不少学校并未从本校实际出发来进行研学课程设计,而是将选择研学内容的权利给了合作机构,这些合作机构大多是旅行社,他们不了解学生校内学科学习的内容,这就造成了确定研学内容等同于选择参观旅游景点,内容肤浅,缺乏和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的问题,大大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
3.知行体验不足,缺乏深度探究。学校过多的依懒合作机构,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易被忽视,缺乏深度的情境体验教育。没有科学的研学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探索,“游大于学”,表面热闹,实则收效甚微。
二、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建构与实施的策略
系统的建构起研学旅行课程体系,采用学科支撑、专业指导、深度参与的实施路径,能有效解决目前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
(一)立足学校实际构建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1.将研学旅行课程嵌入学校整体课程框架
《意见》中,教育部明确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中小学校是研学旅行课程规划的主体,应在地方指导下,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并嵌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笔者所在的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将研学旅行课程纳入了学生校外德育成长的拓展课程。
2.按照学生年龄特点构建主题式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学校在具体的课程开发中应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需求从不同维度 “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1]而从具体研学内容、地点范围、时间长短来说,可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本校实际来定。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在研学时间上适宜组织一日至一周的短期研学,有条件的在中、高年级可扩大到省情、国情。笔者所在的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因学生需求所组织的主题研学按照内容分为人文类、科技类、艺体类和自然类,所开展的研学既有低年级的市区泉水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自然生态等主题的一日研学,又有中高年级的省内曲阜鲁文化、淄博齐文化研学,跨省的成都汉唐文化、中科院科技研学,甚至有英语、文学、足球、科技等主题的国外研学。
(二)善于借力,整合资源,探索完善研学课程实施策略
1.三方合作,优势互补,整合资源
作为研学旅行的组织与实施者存在三方主体,即:学校、研学服务机构和研学基地(或交流学校)。三方各尽其责,方能保证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学校是研学旅行的主导性主体,课程的设计、实施者,课程资源的整合者。研学服务机构提供初步的研学线路,帮助学校联络研学基地,协助办理签证,负责出行人员的交通、食宿安排等事宜。研学基地提供学习资源,配备专业的助理研学导师辅助学校带队教师指导学生深入研学。如此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研学课程。
2.采用研究性、浸润式的深度研学旅行实施方式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采用研究性、浸润式的深度研学旅行实施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在具体的情境体验中深化认知,实现知行合一。在研学内容安排方面,小学以体验性的学习内容为主,国外研学安排入住寄宿家庭,在当地有名的学校插班上课,为学生提供浸润式的研学课程。安排分别面向学生、家长、带队教师的行前培训课程,邀请优秀留学生对参加国外研学的师生进行英语口语和文化培训,以小组合作学习分享的形式组织人文历史培训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设计体现学科融合特点的《研学旅行导学手册》,让学生带着问题与任务研学,以实现深度探究。
(三)利用科学的、多元化的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不断完善研学课程
科学的课程评价可以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在评价的主体上应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1.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表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过程性评价,涵盖行前、行中、行后三个阶段。在评价形式上也应体现多元化的特点,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综合评定学生表现。在评价指标的设定方面应紧扣课程目标、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可从纪律、文明、自理、互助、学习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研学表现。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表现出的前后纵向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因此,研学带队教师应每天对学生的研学表现进行打分评定并及时总结指导。
2.对带队教师的评价
带队教师在研学过程中发挥着指导学生研学,落实教育目标的重要作用,进行必要的评价可以为教师指导研学提供具体方向并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可组织学校管理者、合作方和学生从行前备课、组织管理、学习指导、作业批阅、关爱学生、安全保障、行后总结等方面对带队教师进行打分评价。以此树立榜样,同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补充进对带队教师的培训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以保证带队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3.对合作方的评价
对研学合作机构进行评价可以起到很好地约束、督促的作用,保证他们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可以组织学校分管领导、研学课程负责教师、带队教师和学生从助理研学导师配备、安全措施、车辆配备、餐饮、住宿、组织实施等方面评定合作方提供的服务,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据评价成绩决定是否继续合作,以此来保证学校对优势资源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中国政府网 . 2016-12-19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08.
[3]朱洪秋.“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型[J].中国德育,2017(12):16-20.
[4]李军.近五年来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6):13-19.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建构;实施策略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含义,并提出了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构建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的要求。自此,研学旅行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在课程开发上,一些地方已经摸索出富有区域特色的课程设计方案。但各个地方研学旅行实施的效果和水平参差不齐,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剖析当前研学旅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方能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
一、目前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研学旅行课程目标模糊,操作性不强。研学旅行的主旨是研学,研学目标是否明确,需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水平,锻炼哪种能力,直接影响着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发挥。研学目标模糊是研学旅行存在的一大问题。
2.内容肤浅,系统性不够,缺乏和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不少学校并未从本校实际出发来进行研学课程设计,而是将选择研学内容的权利给了合作机构,这些合作机构大多是旅行社,他们不了解学生校内学科学习的内容,这就造成了确定研学内容等同于选择参观旅游景点,内容肤浅,缺乏和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的问题,大大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
3.知行体验不足,缺乏深度探究。学校过多的依懒合作机构,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易被忽视,缺乏深度的情境体验教育。没有科学的研学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探索,“游大于学”,表面热闹,实则收效甚微。
二、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建构与实施的策略
系统的建构起研学旅行课程体系,采用学科支撑、专业指导、深度参与的实施路径,能有效解决目前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
(一)立足学校实际构建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1.将研学旅行课程嵌入学校整体课程框架
《意见》中,教育部明确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中小学校是研学旅行课程规划的主体,应在地方指导下,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其中,并嵌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笔者所在的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将研学旅行课程纳入了学生校外德育成长的拓展课程。
2.按照学生年龄特点构建主题式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学校在具体的课程开发中应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需求从不同维度 “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1]而从具体研学内容、地点范围、时间长短来说,可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本校实际来定。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在研学时间上适宜组织一日至一周的短期研学,有条件的在中、高年级可扩大到省情、国情。笔者所在的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因学生需求所组织的主题研学按照内容分为人文类、科技类、艺体类和自然类,所开展的研学既有低年级的市区泉水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自然生态等主题的一日研学,又有中高年级的省内曲阜鲁文化、淄博齐文化研学,跨省的成都汉唐文化、中科院科技研学,甚至有英语、文学、足球、科技等主题的国外研学。
(二)善于借力,整合资源,探索完善研学课程实施策略
1.三方合作,优势互补,整合资源
作为研学旅行的组织与实施者存在三方主体,即:学校、研学服务机构和研学基地(或交流学校)。三方各尽其责,方能保证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学校是研学旅行的主导性主体,课程的设计、实施者,课程资源的整合者。研学服务机构提供初步的研学线路,帮助学校联络研学基地,协助办理签证,负责出行人员的交通、食宿安排等事宜。研学基地提供学习资源,配备专业的助理研学导师辅助学校带队教师指导学生深入研学。如此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研学课程。
2.采用研究性、浸润式的深度研学旅行实施方式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采用研究性、浸润式的深度研学旅行实施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在具体的情境体验中深化认知,实现知行合一。在研学内容安排方面,小学以体验性的学习内容为主,国外研学安排入住寄宿家庭,在当地有名的学校插班上课,为学生提供浸润式的研学课程。安排分别面向学生、家长、带队教师的行前培训课程,邀请优秀留学生对参加国外研学的师生进行英语口语和文化培训,以小组合作学习分享的形式组织人文历史培训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设计体现学科融合特点的《研学旅行导学手册》,让学生带着问题与任务研学,以实现深度探究。
(三)利用科学的、多元化的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不断完善研学课程
科学的课程评价可以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在评价的主体上应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1.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表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过程性评价,涵盖行前、行中、行后三个阶段。在评价形式上也应体现多元化的特点,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综合评定学生表现。在评价指标的设定方面应紧扣课程目标、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可从纪律、文明、自理、互助、学习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研学表现。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表现出的前后纵向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因此,研学带队教师应每天对学生的研学表现进行打分评定并及时总结指导。
2.对带队教师的评价
带队教师在研学过程中发挥着指导学生研学,落实教育目标的重要作用,进行必要的评价可以为教师指导研学提供具体方向并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可组织学校管理者、合作方和学生从行前备课、组织管理、学习指导、作业批阅、关爱学生、安全保障、行后总结等方面对带队教师进行打分评价。以此树立榜样,同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补充进对带队教师的培训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以保证带队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3.对合作方的评价
对研学合作机构进行评价可以起到很好地约束、督促的作用,保证他们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可以组织学校分管领导、研学课程负责教师、带队教师和学生从助理研学导师配备、安全措施、车辆配备、餐饮、住宿、组织实施等方面评定合作方提供的服务,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据评价成绩决定是否继续合作,以此来保证学校对优势资源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中国政府网 . 2016-12-19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08.
[3]朱洪秋.“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型[J].中国德育,2017(12):16-20.
[4]李军.近五年来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6):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