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往事》的 历史精神与现代性观照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中国戏曲日渐式微。黄梅戏作为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的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生存空间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侵占和挤压。雅俗共赏的黄梅戏来自民间,素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著称,然而严峻的生态环境使它遭遇低谷,原本深受欢迎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品格不再具有吸引力,黄梅戏舞台流失掉大批民间受众。但是,最近公演的《徽州往事》,却以其不俗的表现为沉寂已久的黄梅戏舞台带来了一股新风。
  由韩再芬主演、谢熹编剧、王延松导演的原创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往事》,从出台试演,到听取各层面意见后,认真修改、打磨重演,精心打造出一场视听享受的盛宴。这是一部纯粹而多义的传奇故事,正如导演王延松所言,《徽》剧以一个平凡女子的故事,折射出一个曾经的动乱时代的缩影,这不仅是舞美样式的整体意象,也是建立戏剧演出艺术完整性的文学根基。如果说写意型、虚拟性、程式化的舞台呈现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那么黄梅戏恰因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相对不太深厚的艺术积淀,幸运地成为一类“亚程式化”剧种。换言之,相较于京剧、昆曲等程式化程度较高的戏曲,黄梅戏的受众较少注重戏曲本体的美感,而更多地动用情感机制和内容理解机制进行审美,形式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媒介。这就为黄梅戏舞台提供了开放的艺术道路。基于此,该剧主创人员的大胆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广泛使用现代性的手段,充分汲取其它艺术形式的种种技巧和视听手段,在最大的选择性空间寻找传统艺术新生的可能,并最终成就了今天具有人文意义和史诗品格的《徽州往事》。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徽州乡村。该地出外经商者众多,而商贾所得则加快了徽州经济与教育的发展。于是,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鳞次栉比,商铺拥挤的集镇星罗棋布。士农工商,安居乐业,书声悠远,鼓乐喧天。然而,这样宁静而富足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匪祸悍然打破。据记载,19世纪中期,匪患四起,徽州百姓死亡者无数。我们可以从《歙事闲谭》等史料所载略见一斑:“……蔓延四乡,无暴不极,无毒不臻,掠人日以千计,破产何止万家!杀人则剖腹抽肠;行淫则威劫凶迫。村村打馆,丝粟无存;处处焚烧,室庐安在?死亡枕藉,骨肉抛残。”“放火劫杀,殆无虚日,近城二三十里之地,少壮男女被掳被杀,靡不孑遗。或于穷谷深山,四面纵火围掳。间有未遭劫火房屋,则破墙毁壁,搜刮殆尽。新葬丘墓厝基多被掘,甚至亲属遇害,日久不能棺殓,抛尸露野,惨不忍言……”
  剧中的女主人公舒香(韩再芬饰)即是生活在那个动荡年代里的普通百姓的缩影。她原本有一个小康之家,公婆在堂,儿子聪慧,丈夫在外经商,自己则在家打理稼穑山林。虽没有夫妇男耕女织、长相厮守之乐,却无缺衣少食与人身安全之忧。然而,就在她等待丈夫归来的腊月寒夜,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战乱打破了应有的秩序,社会没有了安宁,也没有了法律,甚至没有了道德。官军与“匪”各占要隘,堵路把守,商旅不通,行人遭劫。舒香的丈夫被官府疑为“匪”,不敢归家。受到牵连的舒香只得抛家别子,漂泊他乡。为了生存,她这个有夫之妇,以为丈夫已死,被迫改嫁他人。虽然十年后祸患消弭,战乱结束,但是舒香的生活再也回不到过去的幸福时光。面对现在的丈夫和突然从监狱里出来的前夫,她无所适从、艰于选择。一方是患难中伸出援手的救命恩人,一方是终身难忘的恩爱初情。在这尴尬而无奈的情境下,她只得走上自我放逐的道路……该剧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本色当行,戏剧冲突有巨大的张力,然而,这些都不是震撼观众心灵的主要因素,它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并且余味无穷,根本原因在于它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繁荣的必要条件和个人命运同社会治乱的关系。也许在承平日久又物质繁阜的今天,许多人完全忘记了战争的苦难与社会动荡下的人生不幸,但人性是恒常的,以战争和社会动荡为背景的人性书写,往往更能穿透安逸的世俗和庸常,抵达人性的深度和艺术的高度。编剧谢熹出于对社会与历史的严肃思考,用独特的戏剧语言向观众讲述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 《徽州往事》;著名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以三十多年的表演功力与丰赡的人生体验,细腻地演绎出清朝后期在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一个女人的不幸人生故事,极具代表性。
  《徽》剧以相当长度的场景叙事,表现了战争发生之前的徽州乡村的繁荣景象:“腊月初八打埃尘,家家户户福盈门……杀猪腌肉做豆腐,腊蹄冻米花生仁。”舒香家因为有人在外经商,有一定的土地资产,其收入自然要高于一般的人家:“伍佰田的租粮四千斗,杉木坩的木材六百丈。竹花园的茶叶两百篓,草鱼鲢鱼三水塘。”在旧时代,购田置地,几乎是每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目标,然而由于积蓄不易,如舒香家这般拥有几百亩田地的富庶产业,非经几代人的努力不可。而能够积蓄财富,扩大产业,其前提条件,必是社会安稳。务农者安心种地,行商者安心经营,各安其职,各安其命,方可发家致富。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历史上出现的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天朝盛世,无一不是在消弭各种社会乱象而致力于文教与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历史上那些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政治昏暗的衰世,又无一不是立足于战乱、动荡的废墟。
  《徽》剧吸收镜头切换的跳跃式电影叙事手法,铺衍出天下太平、祸从天降、生养将息、矛盾出走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生阶段,深入阐释个人命运与社会的关系,极为耐人寻味。剧中的主要人物无论是舒香,还是汪言骅、罗有光,都是富有智慧、才能的人。尤其是舒香,一个弱质女流,结婚两个月后就独自撑起了一个家。十年间,她不但担负起伺候公婆、鞠育幼子的责任,还缴粮纳赋、坐家经营,同时为地方建桥铺路、修葺祠堂,不愧为一个成功的女强人。可是,当战争的烽火无情燃起,她的一切努力与心血顷刻间皆化为乌有。年迈的公婆不能奉养,幼小的孩子从此抛离,家乡无法存身,丈夫不知死活。她的不幸人生昭示出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个人如此渺小,任其智慧再高,能力再强,性格再刚毅,没有一个和平安宁的世道,不仅英雄无用武之地,甚至连基本的人格和生命都会被践踏殆尽。在动荡岁月中饱经苦难、苟且偷生的舒香由衷地感叹道:“乱世中人遭罪不如猪狗,经商的命如草无路可走。匪寇掠官兵抢人人仓皇,女人们受欺凌贞节难守。”由此可见,只有“天高”了,才能“任鸟飞”;只有“海阔”了,方能“凭鱼跃”。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徽州往事》写出了诗圣杜甫“三吏”“三别”般的深度人文关怀,它促使观众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并深刻认识到社会安定的重大意义。
  除历史文化内容的悉心重构之外,《徽州往事》还在戏剧观念上做出了重大突破。古老神秘的徽州富有地理的、历史的、伦理的、文化的多重意义,《徽》剧所呈现的“徽州式审美”以独特的文化品格与既往的传统经典黄梅戏拉开了距离。它既是被浓郁的徽风皖韵所皴染的传奇故事,也是追寻生命本体意义的哲学思辨和艺术表达。它企图构建的“一种近乎死亡图腾的生命景象”,使热闹的舞台叙事成为一种心理仪式,深深震撼着包括演员和观众在内的所有参与者。因此,从一开始全体主创人员就蓄意以大手笔、大气魄、大境界书写徽州的古老传奇,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扭转传统黄梅戏的狭小格局,缔造戏曲艺术的新一轮传奇。《徽》剧既是对古徽州的往事探寻,又是背景模糊、语义丰富的现代性叙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全剧终曲女主人公舒香的悲天“六问”,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以其炉火纯青的表演功力将一连串直指人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庄严叩问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段屈子问天般的庄严咏叹无疑成为整部《徽》剧的戏魂,以觉醒的女性意识泅越传统,完成了一场饱含思辨气质和哲学意蕴的深度表演。那一带徽州和那一段往事,把诗骚、史志和风俗送入人心,无疑是一场充满魅力的立体化音乐叙事,而以传统故事讲述隐喻和象征,以有限抵达无限,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徽州往事。
  摘自《安徽日报》
其他文献
电影《红河谷》铭刻在我脑海中最深的一幕是老阿妈低头默念经文,手中不停地转着经筒,一步步走向远方的身影。后来去过甘肃的拉卜楞寺,去过川西北的郎木寺,那遍地经幡,阳光照耀下的白塔、经筒、藏红色的僧衣,虔信的面容,磕长头的人儿,一直让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对高原的信仰有一份仰望和敬重。  但直至最近才知道,藏传佛教在西藏扎根及传播的最初地,是在西藏山南。甘南、川西北的藏传佛教寺庙都是承其衣钵。那里的几处寺庙—
期刊
19世纪90年代,当时的纽约男人不仅过分关注女人的脚,还沉醉于她们的鞋。1893年,在大贪污犯弗朗西斯·威克斯逃到哥斯达黎加后,人们在寻找证据时打开了他的办公桌。单从表面看,由于它很重,大家“以为里面装的是钱”。可是,从里面找出了20双女鞋,以及大量的单只鞋。1893年10月16日的《纽约先驱论坛报》评论说,威尔斯“已经把自己献给了鞋的语言,就像诗人沉醉于迷人的景色”。在这诗情画意的分析之后,《纽
期刊
中国纪事  1953年,中国将“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社论,指出“1953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3月5日,教育部颁布并试行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四科教学大纲和小学算术教学大纲的草案。这五种教学大纲是参照苏联各有关教学大纲,部分地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而编订的。  6月至8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会议
期刊
从1966年春天邢台大地震时起,华北就进入了一轮地震活动高潮。  邢台6.8级大地震,东北方向河间发生了2.4级余震,表明邢台地震破裂的传播方向。河间位于冀中拗陷,是海河几条支流的汇集区,可能与邢台受同一个断裂带的控制。但平原区地表上很难看得出来,青葱的麦田一望无际,宁静的村镇散落其间。李四光根据构造带去向判断,河间可能有较大的地震。果然,1967年3月27日,河间发生6.3级地震。  邢台地震后
期刊
十多年前,有一张看似寻常的照片,曾深深触动了我。当有朋友问我编《老照片》这些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照片是哪一张时,虽然经手刊出的老照片已不下几千张,但我张口就说出了这张照片。  照片拍摄于1935年的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图一),定格了一位幼儿园女教师带着一群孩子在草坪上做游戏的瞬间。冬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年轻女教师娟秀的面庞和孩子们欢快的笑脸上,温馨而祥和。从摄影的角度来说,这张照片无论其匀称
期刊
正吻、大吻、螭吻、蚩尾、鸱尾、鸱吻、鳌鱼是一个东西吗?  同是山西富商的住宅,正脊的吻兽有闭口,也有张口的。而当地的传说则分别有闭口招财进宝,张口出仕为官、为民说话两种。  我们能在紫禁城中找到很多不同的动物,比如在黄色琉璃屋顶上,最高处正脊的两头,各有一个尾巴高高翘起的神兽,它是屋顶上众多小动物中个头最大的。它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在建造宫殿时要用到它呢?  它是龙的儿子吗  这个神兽身上最突出的
期刊
我们已经完全放弃了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经过几千年的变迁,我们对疾病、寒冷和野生动物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但是我们在如何抚养孩子、照顾老人、控制糖尿病和心脏病、鉴别日常生活中的真正危险方面的能力却越来越弱。我们从传统社会能学到什么?  20世纪50年代之前,新几内亚小岛上刚刚丧偶的寡妇就会被活活掐死,做这件事儿的人通常是丈夫的兄弟,如果丈夫没有兄弟或兄弟不在场,就只能由自己的儿子代劳。习俗必须遵从,没
期刊
1926年,3岁的朝鲜女孩韩明禧跟随爸爸韩光淑、妈妈朴莉子从长春来到哈尔滨。  如果韩家是乘火车来的,他们站在月台上,韩光淑是否会对抱着韩明禧的朴莉子说,这就是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的地方。经过站前广场,他们肯定会看见有轨电车线路正在修建之中。如果他们是4月抵达的,那么他们从南岗走到道里必定会经过正在修建的工地,如果他们是11月之后抵达的,那么他们就可以从这条27.6米宽的著名长桥之上走过去。  19
期刊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我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胡适  《看历史》:为什么您将胡适作为21世纪的文化选择?  邵建:我说这句话是受到已故李慎之先生的启发。李慎之曾经预言: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李慎之当年是读着鲁迅的书走上了革
期刊
回想过往的体验,或男性见了美女,女性见了帅哥,或听到一个感人的故事,或听到一句温暖的话语,请问,您胸前膻中部位有何反应?心里咯噔一下?心头一紧?心中一酸?您可能还会说,有时我的心噔噔地就要蹦出来了。  甲骨文的心字,现都按心脏肉体形状来解释,当然不能说错,只是给不出更深层的文化意义。而我说这还指称石碓、杵臼,即“舂”字。大家联想一下,这与每分钟七八十次主血脉的心及那感觉之心不是很像吗?都是咯噔咯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