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不断深化新课程的改革,初中语文也被提入了改革计划,相比于传统课程模式,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比较大的改变,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的特点分析怎么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准,积极改进传统的教學方式,更好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相比于传统模式的初中语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是从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式下的改革,首先应该要了解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特点,打破传统模式教学思想,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准。
1.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
1.1注重學生自学
教师面对所有学生要注意将教学过程、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创新有机的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待遇,不拿成绩论英雄,平等相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2开课前的预测性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课前的预测性有着本质的差别,它其实是包含很多策略准备的教学活动设计蓝图。初中语文老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响应新课改标准下要求的学习目的,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提问题、以及课堂活动这种方法来促使教学目的达成。如果教师在课前不做好预测,课堂中比较容易出现突发问题。
1.3课堂教学的动态特点,学生有效参与
课堂教学动态是指课堂的设计是动态的,不是墨守成规,没有任何变化的。学生经历一些活动后,教师在开课之前进行的预测会产生一些出入,教师应该学会随机应变,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优化。因而,教学课堂是动态性的。即使做了开课前的预测,为了更好的响应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师还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获益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习目的紧密、有效的联系起来,确保学生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过程中,要在课程结束后能够学到知识。
2.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2.1转变教育理念
面对全体学生,需要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身潜能。能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得到提升,教师首先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同学,提供公平、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从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开始,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参与进来,让老师对答案进行评判,然后在将正确答案提供给学生。
2.2课堂教学的创新化
在课堂学习中,要把传统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改变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自学辅导法、问题情境教学法等,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思考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激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的发言,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丰富学习内容
要最大化的使语文知识能够基于以生活为背景,实现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的转变,新教材提供了很多联系实际的内容,教师要在这基础上,搜集更多相关的内容,与此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组式学习,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优化教学手段
新课程要求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常规教学,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为载体教学,因材施教,做到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完美结合运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使用黑板将文字、图标简洁明了的传达知识和思想,是任何教学方式都不可替代的,因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板书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挂图、视频、模型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应该加强传统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结合运用起来,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还可以给语文的教学改革带来不同的体验。使用幻灯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能够更直观的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观察力。比如《苏州园林》的课程中,利用课件、视频等方式将退思园、拙政园以及其他一些古代园林的画面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生根据视频、图片结合老师的讲解,欣赏着小桥流水、假山盆景、舞榭歌台,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不仅加强了对实物的感受,更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现代化教学资源,结合初中语文的特点和教学思路,扩宽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中。
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能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提高自己,跟随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进程。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改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形式,优化教育手段,要从思路上和方法上进行改变,要以全新的认识、全新的教学方式加入到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发展中,致力于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洪霞.浅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2):126.
[2]李红.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江西教育,2016,(36):16-17.
[3]肖峰.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0):390-39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语文素养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相比于传统模式的初中语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是从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式下的改革,首先应该要了解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特点,打破传统模式教学思想,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准。
1.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
1.1注重學生自学
教师面对所有学生要注意将教学过程、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创新有机的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待遇,不拿成绩论英雄,平等相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1.2开课前的预测性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课前的预测性有着本质的差别,它其实是包含很多策略准备的教学活动设计蓝图。初中语文老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响应新课改标准下要求的学习目的,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提问题、以及课堂活动这种方法来促使教学目的达成。如果教师在课前不做好预测,课堂中比较容易出现突发问题。
1.3课堂教学的动态特点,学生有效参与
课堂教学动态是指课堂的设计是动态的,不是墨守成规,没有任何变化的。学生经历一些活动后,教师在开课之前进行的预测会产生一些出入,教师应该学会随机应变,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优化。因而,教学课堂是动态性的。即使做了开课前的预测,为了更好的响应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师还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获益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因此,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习目的紧密、有效的联系起来,确保学生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过程中,要在课程结束后能够学到知识。
2.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2.1转变教育理念
面对全体学生,需要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身潜能。能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得到提升,教师首先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同学,提供公平、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从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开始,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参与进来,让老师对答案进行评判,然后在将正确答案提供给学生。
2.2课堂教学的创新化
在课堂学习中,要把传统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改变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自学辅导法、问题情境教学法等,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思考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激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的发言,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丰富学习内容
要最大化的使语文知识能够基于以生活为背景,实现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的转变,新教材提供了很多联系实际的内容,教师要在这基础上,搜集更多相关的内容,与此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分组式学习,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优化教学手段
新课程要求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常规教学,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为载体教学,因材施教,做到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完美结合运用。传统的板书教学使用黑板将文字、图标简洁明了的传达知识和思想,是任何教学方式都不可替代的,因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板书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挂图、视频、模型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应该加强传统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结合运用起来,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还可以给语文的教学改革带来不同的体验。使用幻灯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能够更直观的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观察力。比如《苏州园林》的课程中,利用课件、视频等方式将退思园、拙政园以及其他一些古代园林的画面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学生根据视频、图片结合老师的讲解,欣赏着小桥流水、假山盆景、舞榭歌台,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不仅加强了对实物的感受,更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现代化教学资源,结合初中语文的特点和教学思路,扩宽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中。
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能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提高自己,跟随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进程。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改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形式,优化教育手段,要从思路上和方法上进行改变,要以全新的认识、全新的教学方式加入到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发展中,致力于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洪霞.浅谈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2):126.
[2]李红.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探究[J].江西教育,2016,(36):16-17.
[3]肖峰.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0):39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