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价值的本质、功能、创造、认识、实现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大学生,他们价值观念的演变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当前,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核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价值观念,同时尊重大学生多元化的意识形态,积极的引导它们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观念这个概念在当代有很多种解释,有的学者认为,价值观念的是一种价值信念,其核心是价值标准,有的还认为价值观念就是对价值的理解和追求。
在当前的经济、政治体制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有什么变化?都存在哪些价值冲突?他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又有何特点?如何来引导学生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价值观念是思政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特征表现
(一)经济价值观—由道义性向功利性转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逐渐抬头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革,不仅带来政治机构的调整和变革,而且会带来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中,经济价值观念始终处于受冲击的前沿和核心,因此,它的变化也最为剧烈的。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大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人依附于物、受物主宰的负面效应。于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切向钱看”的观念一度盛行,在大学校园里也出现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等享乐主义的观念。也有很多学生把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评判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纯粹的金钱关系,从而导致同学间的人情淡漠。
(二)政治价值观—政治热情降低,参与意识相对冷漠
政治价值观是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价值的体现有所不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大学校园里曾出现一度的政治热潮,他们非常关心国家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对一些诸如“权钱交易”丑恶的政治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放在经济发展上,对政治的关注程度成下降趋势,政治活动的参与主动性不强,对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关注程度也比较低。不过,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入党的积极性还比较高,也不排除有些同学把入党作为毕业能找到好单位,优先提干的砝码,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也有一小部分同学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把能成为一名党员作为炫耀的资本。
(三)道德价值观—信仰多元化,个人主义色彩浓厚,集体主义观念受到挑战,部分优良传统缺失
道德在社会上层建筑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具有特殊的功能。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传统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当代大学生在信仰、道德情操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变化,具体表现在:
1、信仰由盲目性向有选择性过度,曾多元化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正处于一个过度时期,正在由低层次的非理性信仰向高层次的理性信仰发展。并且层多元化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和新观念、新事物的出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主要反映在崇物的多元化上。在大学校园里,各种理论都可能占有一席之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有一定市场,科学也是许多人信奉的真理,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也成为一些人的最爱。
2、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严峻挑战,务实、功利的价值观得到认同。
集体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价值观比起上个世纪的大学生的集体观念要淡漠很多,个人主义观念盛行,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务实、功利的一面。他们择业的标准就是挣钱多的,来钱快的。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独占鳌头的局面被打破,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以此为价值观的人相对较少。
3、优良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但部分优良传统缺失严重。
当代大学生的传统素养大多来自家庭的熏陶,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被很好的继承下来。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人格方面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大部分同学希望将来有钱以后来报答父母。但同时,诸如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部分优良传统缺失严重。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核心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认为,除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外,还包括人的发展。所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其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因此要引导他们做到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在奉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时代人。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就,而且要求其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要引导他们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敬业奉献等品质,摈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等不良品质;培养愈挫愈奋、谦虚谨慎、乐于帮扶、积极向上的品质。讲求合作团结,不断超越自我。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包括四方面内容,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方面内容相互贯通,是一个与时俱进、充满创造力的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这些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直接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也就规定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基本原则,从而有利于促进其向科学化发展。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核心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决定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基本性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确立自我、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实质是要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从而理性地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灵魂”和基础。它决定着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基本性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振奋大学生精神、鼓舞大学生进取的有效途径
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懂得:要实现个人理想,就必须从自身做起,脚踏实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主旋律
1、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内在积极性,使其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形成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操,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
2、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祖国统一
要教育当代大学生在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中自觉接受国情、民族的历史教育,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而对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把个人目标同国家和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为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祖国统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现实要求
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实效性,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吸收和借鉴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把引导与服务大学生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为大学生办实事的有形载体中。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道德准则
大学生不仅要好好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要了解如何修身。“八荣八耻”,以荣辱标准来衡量大学生日常表现中的对与错,指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从而更好的规范他们行为,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总之,对于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的引导它们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云霞.当代中国价值观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0。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3]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人们出版社,2004.5。
[4]张理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12)。
[5]徐柏才,张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6]蔡陈聪.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导向[J].探索,1997(3)。
[7]张文潮.大学生价值观透视[J].思想理论教育,1995(1)。
[8]张耀灿,杨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研究,2007.10。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观念这个概念在当代有很多种解释,有的学者认为,价值观念的是一种价值信念,其核心是价值标准,有的还认为价值观念就是对价值的理解和追求。
在当前的经济、政治体制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有什么变化?都存在哪些价值冲突?他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又有何特点?如何来引导学生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价值观念是思政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特征表现
(一)经济价值观—由道义性向功利性转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逐渐抬头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革,不仅带来政治机构的调整和变革,而且会带来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中,经济价值观念始终处于受冲击的前沿和核心,因此,它的变化也最为剧烈的。
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大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人依附于物、受物主宰的负面效应。于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切向钱看”的观念一度盛行,在大学校园里也出现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等享乐主义的观念。也有很多学生把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评判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纯粹的金钱关系,从而导致同学间的人情淡漠。
(二)政治价值观—政治热情降低,参与意识相对冷漠
政治价值观是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政治价值的体现有所不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大学校园里曾出现一度的政治热潮,他们非常关心国家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对一些诸如“权钱交易”丑恶的政治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放在经济发展上,对政治的关注程度成下降趋势,政治活动的参与主动性不强,对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关注程度也比较低。不过,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入党的积极性还比较高,也不排除有些同学把入党作为毕业能找到好单位,优先提干的砝码,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也有一小部分同学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把能成为一名党员作为炫耀的资本。
(三)道德价值观—信仰多元化,个人主义色彩浓厚,集体主义观念受到挑战,部分优良传统缺失
道德在社会上层建筑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具有特殊的功能。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传统观念受到了强烈冲击,当代大学生在信仰、道德情操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变化,具体表现在:
1、信仰由盲目性向有选择性过度,曾多元化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正处于一个过度时期,正在由低层次的非理性信仰向高层次的理性信仰发展。并且层多元化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和新观念、新事物的出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主要反映在崇物的多元化上。在大学校园里,各种理论都可能占有一席之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有一定市场,科学也是许多人信奉的真理,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也成为一些人的最爱。
2、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严峻挑战,务实、功利的价值观得到认同。
集体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集体价值观比起上个世纪的大学生的集体观念要淡漠很多,个人主义观念盛行,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务实、功利的一面。他们择业的标准就是挣钱多的,来钱快的。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独占鳌头的局面被打破,表现出脆弱的一面,以此为价值观的人相对较少。
3、优良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但部分优良传统缺失严重。
当代大学生的传统素养大多来自家庭的熏陶,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被很好的继承下来。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人格方面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大部分同学希望将来有钱以后来报答父母。但同时,诸如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部分优良传统缺失严重。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核心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认为,除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外,还包括人的发展。所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其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因此要引导他们做到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在奉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时代人。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就,而且要求其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要引导他们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敬业奉献等品质,摈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等不良品质;培养愈挫愈奋、谦虚谨慎、乐于帮扶、积极向上的品质。讲求合作团结,不断超越自我。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包括四方面内容,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方面内容相互贯通,是一个与时俱进、充满创造力的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这些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直接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也就规定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基本原则,从而有利于促进其向科学化发展。
(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核心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决定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基本性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确立自我、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实质是要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从而理性地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灵魂”和基础。它决定着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基本性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振奋大学生精神、鼓舞大学生进取的有效途径
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懂得:要实现个人理想,就必须从自身做起,脚踏实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主旋律
1、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内在积极性,使其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形成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操,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
2、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祖国统一
要教育当代大学生在认真学习思想政治课中自觉接受国情、民族的历史教育,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而对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爱国意识、团结意识、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把个人目标同国家和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为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祖国统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现实要求
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实效性,必须在创新上下工夫,吸收和借鉴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把引导与服务大学生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为大学生办实事的有形载体中。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培育的道德准则
大学生不仅要好好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要了解如何修身。“八荣八耻”,以荣辱标准来衡量大学生日常表现中的对与错,指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从而更好的规范他们行为,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总之,对于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的引导它们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云霞.当代中国价值观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0。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3]王玉樑.当代中国价值哲学,人们出版社,2004.5。
[4]张理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12)。
[5]徐柏才,张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6]蔡陈聪.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导向[J].探索,1997(3)。
[7]张文潮.大学生价值观透视[J].思想理论教育,1995(1)。
[8]张耀灿,杨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研究,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