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个时代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q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位声名远播的艺术大家,冯一鸣在其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涉及过国画、油画、雕塑、陶瓷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均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而其中最为耀眼的无疑是伴随冯老一生的国画人物题材作品。
  当你观赏过《油田晨曦》、《雨后春笋》、《恢复高考后的中国的中国学子》、《胸怀》、《根》、《周总理和我亲又亲》等作品后,相信你不但会惊叹其深厚的绘画功底,更能在其中读出一些与众不同的风格。
  其一,鲜明的时代印记
  在冯老师的笔下,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所经历的时代变迁,他用艺术家所特有的敏锐感觉,如实地记录了每个时期。展开那一张张绚丽的画卷,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看到那些为了祖国开拓油气资源,而在晨曦中辛勤工作的工人;繁星下憧憬着美好未来,学习晚归的青年;一代伟人在实验田与群众亲切交谈……
  我想,不论历史最终给那个时代怎么样的评价,冯老师只是忠于一名艺术家的坚守,将一个他所经历的时代绘制在一帧帧绚丽的画卷之中。
  如同在《胸怀五湖四海》中,背景墙上的“世界地图”、窗外的庐山风光、迎风而立的伟人以及定睛之笔的《人民日报》,仿佛一曲激荡人心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宣示着“世界革命进入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正悠扬地从画面中流出,直抵观者的灵魂最深处。这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瞬间。
  其二,丰富的主题人物
  当米勒将画笔停留在平凡的拾穗者时,一场艺术的革命悄然发生。而在冯老师的作品中,我们不但能看到“胸怀五湖四海”的时代伟人,也能看到如拾穗者般的平凡人,父亲的臂膀、母亲的怀抱、游子的思乡之情……
  只有那一张张平凡的笑脸,与伟人那殷切的笑容交织在一起,这才是一个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丰富而多元的人物,无疑是冯老师带给人们的一个思考,艺术家的画笔究竟应该为谁停留?
  其三,可读的叙事画面
  《总理和我亲又亲》无疑是冯老师国画人物作品中的点睛之作。它曾在1977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是为数不多的经典少儿读物。在短短十多幅画作中,画家再现了一代总理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期盼、感动、亲切、回忆……这一连串的情感变化在一个红衣女孩质朴的脸颊中真实反映着,观者的心也随之波动着。
  叙事的画面,是画家与观者交流、给人们想象空间的最好方式。冯老师的作品大多都依托真实的故事或某种人文情怀,其作品的可读性非常强,容易与观众形成共鸣。
  其四,深刻的文化内涵
  《根》是冯老师另一幅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作品。在这幅唯美的作品中,人们能读出画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甲骨文、青铜器、石雕、壁画、万里长城……这些绘制在画面中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象征。画家用这些来表现中华民族的“根”,这“根”是多么的辉煌、多么的绚烂、多么的深厚呀!画中台湾少女手执枫叶,寓意“落叶归根”。远处归雁仿佛低吟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一曲《龙的传人》落于画面,更是点睛之笔。
  于方寸之间将五千年的文化与当时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融入一炉,可谓至妙到颠豪。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无疑是艺术家的至高追求。
  其五,一颗永远年轻的艺术之心
  冯老师在八十岁高龄之时,为创作巨幅历史题材作品《先驱》,一面阅读大量的相关历史文件,一面数次前往孙中山故居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拥有这样严谨的创作态度,无疑因为他拥有着一颗永远年轻的艺术之心。
  冯老师是年轻的,因为他的笔随着时代前进而前进……
其他文献
姜建忠先生是一位很有主见并对社会对艺术有独到认知的人,这几年他在艺术上所为正如我当初对他的印象,他总是站在制高点上思考,并成为某个领域的亮点而引人关注。  这是一个思想的时代——当学院派艺术以僵化的艺术思想面对当下文化形态的转变,以行政权力取代学术话语时,现、当代艺术对其的批判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后者的开放性、其实验性、思想性无疑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上是一大奇迹。。  在这样的背景下,姜先生对中国艺术的
期刊
1981年,香港。一个年轻的中学女教师从报纸上见到了著名画家刘海粟先生来港举办画展的消息,便带着她的学生们前往观展。她神游在画家那气势恢宏的山水画前,久久不愿离去。带着自己的绘画作品,年轻的女教师去中文大学听画家的讲座,还斗胆请大师指点。大师的寥寥数语使她茅塞顿开,萌发了拜师学艺的念头。“我傻乎乎地问师母:我能跟你们回大陆学画画吗?”很幸运,聪慧娟秀的女教师被大师收为入室弟子,开始她人生的另一段旅
期刊
20世纪海上画坛精英云集,人才辈出,吴湖帆梅景书屋门下,俞子才被推为最得其青绿山水真传者,他在继承其师的基础上生发己意,以青绿重彩及金碧山水享誉海上。顾廷龙先生称赞其:“山水画宗法宋元,擅水墨画,尤精没骨、青绿、金碧山水,为海上一绝。”  俞子才出身书香世家,祖父俞潜卿、父亲俞申伯皆与吴昌硕、陆恢等翰墨名家缔交,且喜古玩书画,家富收藏。叔父俞语霜、族兄俞涤凡皆为颇有名望的画家。家学濡染,使俞子才从
期刊
人非生而知之,遗传的基因、生活的环境,加上由内而外的求索,这一个青年书画教师,出现在姑苏城里,斯人斯地完整呈现中国文化的诸多符号,不由得有造化弄人之感。  在他身上体现一种国粹的完整,一种比较难见的志趣意象风貌品质的统一。  大凡中国文人在姓名学上都有讲究,小伙子大号:宣晔,既有声音又有光照,似有张扬之意,故退而求其内涵,取字淳中,呈不偏不倚淳厚中庸之态,斋号仪谷阁,希冀儒雅之气在其身上融会贯通。
期刊
2014年5月于中华艺术宫落幕的《海上烟波——陈澄波大展》,将台湾艺术家陈澄波介绍给了中国大陆观众,此番展览从展品到策展再到画册出版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览除了呈现陈澄波的艺术成就之外,也重建了其在1930年代投入文化活动及艺文交游的足迹——这无疑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陈澄波艺术世界、了解其艺术生涯的契机,因为对于上海的民众乃至美术界而言,陈澄波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存在。2014年恰逢陈澄波先
期刊
2014年7月24日下午,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以下简称PSA),蔡国强带着他的志愿者团队爆破完成了名为《没有我们的外滩》的火药草图,电光火石间描绘出人类将外滩还给大自然后的童话景象。  早先在7月17日那天,打头阵的《九级浪》已从泉州“海漂”到上海黄浦江,并最终抵达PSA门外的码头,揭开了“蔡国强:九级浪”大型个展的展览序幕。  此番PSA第一次开放了大台阶以及二层、三层的围栏,以给来宾更全面的展现
期刊
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可谓是“冲高回落”,特别是秋拍成交的全面下滑让市场感到深深的“寒意”。加上2013年被看作是艺术品信托“退出之年”,这无疑让市场更加悲观。然而,就在2012年即将过去的时候,市场传来了“匡时”与“恒利”进行合并的新闻。2013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究竟是朝左走,还是朝右走呢?  尴尬的“亿元时代”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19日,2012年秋拍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
期刊
20年前注册了仅有4位员工的中国第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朵云轩敲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会的“第一槌”,成交总额832万港币。20年后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已达数百家,年成交额达968亿元人民币。在这20年里,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突飞猛进,风起云涌,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市场。但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则出现了“冲高回落”之势,特别是秋拍成交的全面下滑让市场感到深深的“寒意”。尤其是2013年被视为艺术品信托“退出
期刊
锡耶纳,一座坚守自己梦想的小城。数百年来,它与佛罗伦萨持续地竞争与抗衡,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然而在文艺复兴信念到处盛开的年代,锡耶纳却被世人遗忘在佛罗伦萨伟大的盛名下。但它对梦想的执着造就了一个奇迹——直到现在还完整地保留着中世纪后期哥特式城市布局。所以,当人们穿过托斯卡纳美丽的田园风光走进锡耶纳时,满眼尽是哥特式雕塑、喷泉、尖耸的小塔和蜿蜒曲折的小路,诧异时间仿佛从未带给它伤痕。不同于佛罗
期刊
文学剧本是戏曲舞台艺术创造的一个基础和起点,这个基础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剧目的成败得失。所以,如何回归戏曲本体,增强戏曲的文学性,重视剧本创作,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  近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看戏较多,一年要看七八十场戏。应该说,最近几年全国戏曲创作演出的状况有所回升,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剧目和优秀的表演人才。我看过的好戏,就可列出一长串,比如京剧《成败萧何》、《建安轶事》,昆曲《景阳钟变》、《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