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国内开设的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的现状看,尚没有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体系。本文对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体系作了阐述,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意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 播音与主持专业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和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与冲击,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办台观念、用人机制、经营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电视一线的改革直接影响着教学,我们急需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如何培养具有采、编、播合一的并具有个性化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这一问题。与之同时出现的就是对学生的培养问题,怎样培养人才才能适应市场需求,这是播音主持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方法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应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该专业教学中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理论讲授要融合交叉学科知识,紧密结合实践的发展。
作为新闻工作者,播音员主持人肩负着一定的传播信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引导舆论的职责,同时也是媒体的形象代表,这种性质决定了他们应该有鲜明的政治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知识内涵和较强的专业水平。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一般院校都安排了新闻理论、传播学、文学类的课程,要把知识学活,就需要在专业教学中与实践紧紧结合,将各学科融合,让学生真正理解。
在播音教学中,除专业技巧的训练外,新闻理论、时事政治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现实中确实存在播音员由于一些对社会实际情况不了解,对记者所写的新闻的新闻价值不能领悟,或由于自身的知识、理论水平不高而将一条有价值的新闻播得平淡无奇,只是“见字生义”,真正要传播的内涵流失掉了。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应该培养一种良好的新闻素质,这种素质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新闻播音与社会时事、新闻理论、传播学的脱节。
播音员更应该把记者的思想准确地反映出去,通过自己的声音传递信息的价值,这也需要播音员有一定的新闻敏感,这样才能透彻地分析出其背景及意义。新闻敏感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新闻理论的教学里,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在新闻播音训练中我们也要培养同学们的这一能力,让同学们善于发现新闻,勇于说新闻,从而对新闻的本质有更深的了解,播报好新闻。因而在新闻播音的训练中,除了教材中的典型问题素材训练外,还需要加上即时新闻的播读训练,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联系时事分析新闻,同时可以与广播电视当中的播音员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优势及劣势。
节目主持也是如此,理论讲授要和主持实践结合起来,不能纸上谈兵。在此就以谈话节目为例来谈一谈。谈话节目从理论上讲分为选题艺术、节目开头的艺术、节目结尾艺术、话轮转换的艺术、节目中调动观众情感的艺术、节目中即兴应变的艺术、节目中采访的艺术、节目中塑造自我的艺术、驾驭节目的艺术等,而这些理论需要在实践训练中逐渐掌握。
(二)实践训练要以理论为依托,营造媒体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可以分为课堂之上和课后实践园地两方面。
课堂上要力争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通过语音教学和电视教学,多听、多读,反复听说,做到有效地和自己、和其他同学进行对比,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为了达到以理论为依托的实践效果,在小班课堂上,老师应该实行让同学们讲课制度,即由同学们讨论所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让大家充分理解所学内容,最后由老师总结。这么一来,既可以让大家真正掌握知识,又可以锻炼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的能力。对课堂练习的播音主持材料,每一名学生训练结束,就由同学们点评,互相学习。课堂上培育的是一种质疑、开放的学习精神,强调理论联系真实世界,关注学生的技能、行动、态度、情绪,强调理论、实践和应用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让同学讲新闻是将实践应用、理论现实相结合的好办法,它能使学生们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既训练播音主持专业同学们的播讲新闻的能力,又培养他们作为记者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成为媒体人的多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后实践园地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媒体工作环境的空间。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的渤大电视台正是这样一个园地。我们鼓励广播专业的学生参与渤大电视台的选拔和节目制作,接触电视制作全过程,为将来工作打基础。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体系应依据广播电视行业一线和各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等相关部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构建。技能点的遴选和设计应紧紧围绕上岗需要进行,做到教学整体目标明确、就业导向突出。
(二)区别性原则。
所建体系应和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有所区别,既区别于本科教育宽口径、广基础的培养模式,又区别于中专层次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主导性原则。
对高职教育来说,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在教学体系中应占主导地位。
(四)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不仅指构建结果的层次清晰、分工明确、配置合理,而且指构建过程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做到有计划、分步骤、全方位、多角度。
三、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时,必须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形成机制与规律,既要注意与理论教学的联系与配套,又要注意它本身的完整性和独创性。高等院校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以广播电视主持与播音能力为主体职业能力,兼具一定的策划、采访、编辑、制作能力和社交、谈判、引导、推广能力的动手能力强、操作水平高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媒介传播人才。依据高等院校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点,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应是按学生技能层次划分的递进式模式,可以按照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拓展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构建。
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这三大技能模块是呈阶梯状递进分布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按计划、分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同技能模块的训练要求也有所不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强调准确到位。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强调语言功力的规范性和应用性,专业拓展技能训练对应的是“兼具一定策划、采访、编辑、制作能力和社交、谈判、引导、推广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科的交叉性和技能模块的灵活性。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的成果是以完整的播音与主持作品形式呈现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努力营造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强调突破低层次、只限于感性认识的重复创作,鼓励尝试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文嫚.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艺术实践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
[2]陶秋燕.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M].科学出版社,2004,10.
[3]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关键词: 播音与主持专业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和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与冲击,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办台观念、用人机制、经营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电视一线的改革直接影响着教学,我们急需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如何培养具有采、编、播合一的并具有个性化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这一问题。与之同时出现的就是对学生的培养问题,怎样培养人才才能适应市场需求,这是播音主持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方法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应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该专业教学中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理论讲授要融合交叉学科知识,紧密结合实践的发展。
作为新闻工作者,播音员主持人肩负着一定的传播信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引导舆论的职责,同时也是媒体的形象代表,这种性质决定了他们应该有鲜明的政治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知识内涵和较强的专业水平。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一般院校都安排了新闻理论、传播学、文学类的课程,要把知识学活,就需要在专业教学中与实践紧紧结合,将各学科融合,让学生真正理解。
在播音教学中,除专业技巧的训练外,新闻理论、时事政治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现实中确实存在播音员由于一些对社会实际情况不了解,对记者所写的新闻的新闻价值不能领悟,或由于自身的知识、理论水平不高而将一条有价值的新闻播得平淡无奇,只是“见字生义”,真正要传播的内涵流失掉了。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应该培养一种良好的新闻素质,这种素质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新闻播音与社会时事、新闻理论、传播学的脱节。
播音员更应该把记者的思想准确地反映出去,通过自己的声音传递信息的价值,这也需要播音员有一定的新闻敏感,这样才能透彻地分析出其背景及意义。新闻敏感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新闻理论的教学里,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在新闻播音训练中我们也要培养同学们的这一能力,让同学们善于发现新闻,勇于说新闻,从而对新闻的本质有更深的了解,播报好新闻。因而在新闻播音的训练中,除了教材中的典型问题素材训练外,还需要加上即时新闻的播读训练,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联系时事分析新闻,同时可以与广播电视当中的播音员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优势及劣势。
节目主持也是如此,理论讲授要和主持实践结合起来,不能纸上谈兵。在此就以谈话节目为例来谈一谈。谈话节目从理论上讲分为选题艺术、节目开头的艺术、节目结尾艺术、话轮转换的艺术、节目中调动观众情感的艺术、节目中即兴应变的艺术、节目中采访的艺术、节目中塑造自我的艺术、驾驭节目的艺术等,而这些理论需要在实践训练中逐渐掌握。
(二)实践训练要以理论为依托,营造媒体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可以分为课堂之上和课后实践园地两方面。
课堂上要力争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通过语音教学和电视教学,多听、多读,反复听说,做到有效地和自己、和其他同学进行对比,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为了达到以理论为依托的实践效果,在小班课堂上,老师应该实行让同学们讲课制度,即由同学们讨论所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让大家充分理解所学内容,最后由老师总结。这么一来,既可以让大家真正掌握知识,又可以锻炼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的能力。对课堂练习的播音主持材料,每一名学生训练结束,就由同学们点评,互相学习。课堂上培育的是一种质疑、开放的学习精神,强调理论联系真实世界,关注学生的技能、行动、态度、情绪,强调理论、实践和应用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让同学讲新闻是将实践应用、理论现实相结合的好办法,它能使学生们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既训练播音主持专业同学们的播讲新闻的能力,又培养他们作为记者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成为媒体人的多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后实践园地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媒体工作环境的空间。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的渤大电视台正是这样一个园地。我们鼓励广播专业的学生参与渤大电视台的选拔和节目制作,接触电视制作全过程,为将来工作打基础。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体系应依据广播电视行业一线和各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等相关部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构建。技能点的遴选和设计应紧紧围绕上岗需要进行,做到教学整体目标明确、就业导向突出。
(二)区别性原则。
所建体系应和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有所区别,既区别于本科教育宽口径、广基础的培养模式,又区别于中专层次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主导性原则。
对高职教育来说,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在教学体系中应占主导地位。
(四)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不仅指构建结果的层次清晰、分工明确、配置合理,而且指构建过程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做到有计划、分步骤、全方位、多角度。
三、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时,必须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形成机制与规律,既要注意与理论教学的联系与配套,又要注意它本身的完整性和独创性。高等院校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以广播电视主持与播音能力为主体职业能力,兼具一定的策划、采访、编辑、制作能力和社交、谈判、引导、推广能力的动手能力强、操作水平高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媒介传播人才。依据高等院校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点,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应是按学生技能层次划分的递进式模式,可以按照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拓展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构建。
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这三大技能模块是呈阶梯状递进分布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按计划、分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同技能模块的训练要求也有所不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强调准确到位。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强调语言功力的规范性和应用性,专业拓展技能训练对应的是“兼具一定策划、采访、编辑、制作能力和社交、谈判、引导、推广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科的交叉性和技能模块的灵活性。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的成果是以完整的播音与主持作品形式呈现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努力营造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强调突破低层次、只限于感性认识的重复创作,鼓励尝试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文嫚.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艺术实践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
[2]陶秋燕.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M].科学出版社,2004,10.
[3]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