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数学思想方法定性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四基”之一,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推理是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推理分为两种形式: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其中,合情推理是数学发现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探究学习和再创造学习中应用更为广泛。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推理思想,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合情推理的意识,感悟合情推理的策略,学会合情推理的一般步骤,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呢?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合情推理方法,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阐述自己的做法。
一、在复习铺垫中,激活学生合情推理的经验
合情推理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一年级的找图形或数列的规律,还是六年级的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无不用到合情推理的思想方法。因此,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要梳理小学一到六级数学教材中合情推理思想方法的应用,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渗透合情推理思想方法。下表是小学数学中合情推理的应用的梳理。
在不同年级不同的课时学习中,学生对合情推理有不同程度的感悟。因此,我们不但要注重在教学新知识过程中渗透,更要注意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在复习铺垫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如,在教学《乘法的交换律》时,可先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交换律推导过程,接着可提出问题:乘法是否也有交换律呢?我们有什么方法去研究呢?这样,在新课教学前回顾了加法的交换律整个归纳推理的全过程,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归纳推理思想方法,使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可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去探究乘法是否有交换律,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法可循、更有效。
二、在自主探索中,让学生感悟合情推理方法
合情推理方法的掌握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关键。小学数学中,合情推理方法主要有归纳和类比,这些方法并不是显性的教学内容,而是孕伏在概念、性质、定律等数学知识的形成与运用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挖掘并科学地渗透。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地渗透合情推理方法,让学生在主自探索中体会,逐步感悟合情推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如,教学《加法的交换律》时,我们可以分四步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归纳推理方法:第一步,从情景引入,引导学生结合题意,得出等式40 56=56 40。第二步,先计算,再观察课本上的三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引导学生根据发现,进行猜想。第三步,组织学生举例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教师要巡视指导,让学生尽可能多列举一些例子来验证,并指导学生列举一些特殊的例子,如“0 35”,使例子更广泛、考虑更全面,得出的结论越可靠。第四步,组织汇报,引导学生在充足例子和不能列举出反例的情况下,归纳出加法交换律。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探究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经历了“从问题解决中得出模型→发现定律→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一个完整的归纳推理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归纳推理方法的感悟,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三、在反思回顾中,让学生积累合情推理活动经验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在特定数学活动中积累的,其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经验。只有让学生参与合情推理活动,才是帮助学生积累合情推理活动经验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学生在利用合情推理方法去探索新知识时,一般要经历“提出猜想——检验——修正猜想——再验证”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合情推理的过程中,提出来的猜想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这些现象是不太容易防止的,只能在推理中分析,在验证后发现错误,在修正中得出正确的猜想,再验证,在反思回顾中积累活动经验。
如,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根据前面掌握的2、5的倍数特征很自然得出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在验证时却发现个位上是3、6、9的數不都是3的倍数,学生经历归纳推理失败后自我否定: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不能只看个位来判断,要另辟思路对原来的猜想进行反思修正,并作出新的猜想、验证、找出规律。最后,在全课小结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合情推理的过程。
这样,学生通过归纳推理完成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在反思修正中得出新的猜想,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合情推理的一般过程。同时,在全课小结时做好推理过程的回顾,更好地积累了合情推理活动经验。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合情推理思想方法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认真钻研教材,做好学生的学习情分析,循序渐进地渗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合情推理的意识,感悟合情推理的策略,了解合情推理的一般过程,逐步会用合情推理的方法来探索新知识和解决问题。
一、在复习铺垫中,激活学生合情推理的经验
合情推理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一年级的找图形或数列的规律,还是六年级的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无不用到合情推理的思想方法。因此,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要梳理小学一到六级数学教材中合情推理思想方法的应用,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循序渐进地向学生渗透合情推理思想方法。下表是小学数学中合情推理的应用的梳理。
在不同年级不同的课时学习中,学生对合情推理有不同程度的感悟。因此,我们不但要注重在教学新知识过程中渗透,更要注意做好学生的学情分析,在复习铺垫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如,在教学《乘法的交换律》时,可先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交换律推导过程,接着可提出问题:乘法是否也有交换律呢?我们有什么方法去研究呢?这样,在新课教学前回顾了加法的交换律整个归纳推理的全过程,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归纳推理思想方法,使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可用归纳推理的方法去探究乘法是否有交换律,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法可循、更有效。
二、在自主探索中,让学生感悟合情推理方法
合情推理方法的掌握是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关键。小学数学中,合情推理方法主要有归纳和类比,这些方法并不是显性的教学内容,而是孕伏在概念、性质、定律等数学知识的形成与运用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挖掘并科学地渗透。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地渗透合情推理方法,让学生在主自探索中体会,逐步感悟合情推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如,教学《加法的交换律》时,我们可以分四步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归纳推理方法:第一步,从情景引入,引导学生结合题意,得出等式40 56=56 40。第二步,先计算,再观察课本上的三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引导学生根据发现,进行猜想。第三步,组织学生举例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教师要巡视指导,让学生尽可能多列举一些例子来验证,并指导学生列举一些特殊的例子,如“0 35”,使例子更广泛、考虑更全面,得出的结论越可靠。第四步,组织汇报,引导学生在充足例子和不能列举出反例的情况下,归纳出加法交换律。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探究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经历了“从问题解决中得出模型→发现定律→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一个完整的归纳推理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归纳推理方法的感悟,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
三、在反思回顾中,让学生积累合情推理活动经验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在特定数学活动中积累的,其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经验。只有让学生参与合情推理活动,才是帮助学生积累合情推理活动经验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学生在利用合情推理方法去探索新知识时,一般要经历“提出猜想——检验——修正猜想——再验证”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合情推理的过程中,提出来的猜想是片面的、不完整的。这些现象是不太容易防止的,只能在推理中分析,在验证后发现错误,在修正中得出正确的猜想,再验证,在反思回顾中积累活动经验。
如,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根据前面掌握的2、5的倍数特征很自然得出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在验证时却发现个位上是3、6、9的數不都是3的倍数,学生经历归纳推理失败后自我否定: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不能只看个位来判断,要另辟思路对原来的猜想进行反思修正,并作出新的猜想、验证、找出规律。最后,在全课小结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合情推理的过程。
这样,学生通过归纳推理完成了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在反思修正中得出新的猜想,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合情推理的一般过程。同时,在全课小结时做好推理过程的回顾,更好地积累了合情推理活动经验。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合情推理思想方法的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认真钻研教材,做好学生的学习情分析,循序渐进地渗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合情推理的意识,感悟合情推理的策略,了解合情推理的一般过程,逐步会用合情推理的方法来探索新知识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