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驻地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c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兵站部管线团是遂行西南边防和西藏地区油料保障任务的全勤部队,担负着我国第一条高海拔、长距离、多品种成品油顺序输送管线——格拉管线的管理、维护、保养任务。该团基层单位大多分布在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环境艰苦的青藏线,部队驻地偏僻、少数民族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针对这一实际,该团充分发挥技术力量强、人力物力集中的优势,大力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促进了驻地的“三个文明”建设。
  
  1
  
  “住在红旗沟,守着秃山头,穷得叮当响,盗贼也不偷,小伙打光棍,闺女嫁外头……”这首民歌描绘的就是昔日的西藏安多县和里乡红旗沟村。如今,这里的牧民通过科学养畜,盖上了漂亮的玻璃房,铺上了地板砖,购买了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还有的别上了高档的手机。他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幸福生活的同时,谁又会忘记帮助他们科学养畜、脱贫致富的管线团九连官兵呢?
  事情还得从1997年腊月初十说起那年,连续几天铺天盖地的大雪,把草原盖了个严严实实。放眼望去,到处白雪皑皑,分不清哪里是山沟,哪里是路了。救灾物资运不上去,山上的人又下不来,村民们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一只只羊在饥饿和寒冷中死去……面对自然灾害无情的打击,村民们绝望地流着泪,无数次地跪拜神灵,祈求上天,的保佑。但这些并未给他们带来希望,更没有神灵为他们消灾解难。走投无路时,他们想到了九连官兵。九连官兵曾经帮助他们收青稞,给他们传授科学种养知识。
  与此同时,驻地人民面临的困难也深深牵动着连队官兵的心。他们积极筹措资金,想方设法帮助村民摆脱困境。在他们的帮助下,村民们建起了畜棚,尝试着运用科学知识舍饲圈养。这一年入冬后,连续几天的大雪不但没有冻死村民们的羊,而且养得个个膘肥体壮,成活率达到100%。该村老支书布洛吐高兴地说,金珠玛米才是我们的苍天神灵,是他们帮我们建起了畜棚,学会了科学养殖,走上了科学致富的道路。
  
  2
  
  地处海拔5300米藏北高原的那曲市次曲乡那莫千村,四周是一垫无垠的荒漠,嫩绿的牧草长不到两寸就开始泛黄枯萎了。全村蹲户藏族群众,只有几间“干打垒”的住房遮风避雨;全家几口人的吃喝零用,只靠仅有的人均一亩四分地上长出的青稞,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十连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连队干部主动与村党支部联系,商议利用连队种植大棚蔬菜的经验,帮助那莫千村发展蘑菇人工栽培。不料,那莫千村牧民从未见过人工栽培蘑菇,加之大多数牧民不懂汉语,学习技术困难,既心存疑虑又有畏难情绪。为此,连队官兵利用业余时间入户帮助牧民学习汉语,宣传蘑菇的销售前景及经济效益,动员牧民人工栽培蘑菇。通过一家一户做工作,由20户牧民集资修建的4个大棚终于建成了。连队官兵又当起了技术员,不厌其烦地向牧民讲解食用菌栽植的基本原理、技术要领。二级士官王小波是连队大棚的负责人,蔬菜种植技术高。为了使牧民掌握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技术要领,他主动推迟探亲假,直到牧民掌握栽培技术。蘑菇丰收上市后,那莫千村的洛桑、卓玛等10余户牧民通过栽植60平方米蘑菇增收1300元的消息不胫而走,邻乡和里、日参波的牧民纷纷前来“取经”,请求连队官兵为他们开展技术培训。为解决他们的技术难题,连队又集中时间为三个乡的近200名牧民开展了专题培训,并在9个村建立了12个示范户,不仅转变了牧民的思想观念,巩固了培训成果,而且带动了驻地经济发展。
  
  3
  
  在完成好输油中心工作的同时,该团还在驻地积极开展支援公益事业、科技扶贫、智力助民、捐资助学、帮贫济困、军民共建、抢险救灾等活动。1999年10月,唐古拉山地区遭受十年不遇的大雪灾,唐古拉山乡农牧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该团驻守在此的八连官兵,及时出动761人次,为群众送衣送药、送水送饭,奋战三天两夜,救助驻地群众和过往人员162人,牲口268头,帮助维修车辆40余台,使受困人员、车辆顺利度过了难关,确保了人员无伤亡。还向该乡捐赠1台价值2万余元的柴油发电机组,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难问题,帮助农牧民告别用牛粪作燃料的历史。2000年7月,格尔木市炼油厂至101油库之间的成品油输送管道发生两起不法分子破坏管线盗油事故,管线跑油非常严重。该团接到上级通知后,立即成立了10人抢救小组,迅速赶赴现场。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抢修,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地方单位挽回了经济损失达10万余元,受到军地领导的好评。
  近3年来,该团投入70多个劳动日,600余人(次),义务植树5000余棵。为沿线单位和青藏铁路施工队义务供水约1300余吨,供电30000余度。为驻地群众维修家电、机械210台(件),诊病治病400多人(次)。这些活动,密切了军民关系,加强了军政军民团结,促进了青藏线的社会稳定。
  (作者单位:青海格尔木市62217部队政治处)
其他文献
格尔木地处柴达木盆地腹地,以石油、天然气、盐湖和有色金属为主的自然禀赋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州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发展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也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园区。根据全州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部署和“十一五”工业发展战略布局,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基本要求,依托现有发展基础、交通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状况,加快格尔木工业园建设,并以此为龙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进一步促进产业间的相互关联
期刊
一、德令哈市工业和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市按照“把德令哈市建设成为带动柴达木新兴工业基地发展的‘两翼’之一,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的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探索和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市依托周边禀赋资源优势吸引外来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市工业投资规模不
期刊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富集,素有“聚宝盆”的美称。到目前已发现矿产84种,产地1000余处,探明储量的矿产57种,产地281处。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16.27亿元,占全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95%以上。矿产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等特点,矿种组合优势明显、产业之间关联度大,既具有实现联合开发和就地加工转化的比较优势,又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
期刊
(一)第一产业。根据测算,目前海西有可耕地面积43.5万亩,实际播种面积37.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8.92万亩,经济作物面积18.58万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达到1∶1。从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结构上看,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已经没有多大的增长潜力。
期刊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经济运行模式。海西是聚宝盆,资源丰富。但也不是无限的,加之我州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将难以恢复,甚至无法恢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我州资源开发现状    (一)工业发展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从我州总体发展阶段看,尚处在资源大规模
期刊
“十一五”(2006—2010年)及到2020年,是海西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要变化的关键时期,是富民强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
期刊
金秋九月,决定重返柴达木。  一是趁着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赶紧再回一次阔别二十二年的第二热土故乡;二也是很想重走一次年青时留下汗水、泪水、也许还有血水的老地儿,寻找当年的脚印,收拾当年的笑声,为我的一部大书《大戈壁》做一些资料补充、记忆寻觅、感觉加色。改革开放毕竟三十年了,和那段历史有了一块不大不小的距离,人们的认知在实践中有了极大的提高,许多事情和过程,都可以重新打理、仔细检点、认真思考了;三
期刊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谐文化的建设,因为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句毫无意义的空话。而诚信则是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说,它是民族文化的血脉。小至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和一个部门,大至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诚信,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必化为乌有,其结果必将是家庭的分裂和社会的
期刊
无垠的戈壁望不到边,雄伟的昆仑顶连着天。“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这,就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1  6万名职工、家属,横跨青甘两省,油气遍布柴达木12万平方公里的基岩盆地,46.5亿吨的油气资源总量,25个油气田,8亿吨的油气储量,年产600万吨的油气当量,14年蝉联“青海省财政支柱企业和第一利税大户”荣誉。这,就是全国最艰苦的油田——青海油田!  世界海拔最
期刊
30年来,海西州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性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园区,经济呈现出超常规、跨越式、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走在了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30个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