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经过不断地思考、实践,我们总结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几点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借助感性材料丰富学习素材、促进抽象概括;通过动手操作建立感知表象、促进内涵感悟;使用变式练习引导探索发现、培养概括能力.选准策略可以提高实效,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学习的概念基石.
【关键词】概念教学策略有效性
数学概念是组成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为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数学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而是通过一系列正、反例证,引导学生概括这些新概念的共同属性.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促使学生对数学新概念达到一定程度的理性理解.经过不断地思考、实践,我们总结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几点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内容如下.
一、借助感性材料丰富学习素材、促进抽象概括
教师在教学概念课的时候经常选择从概念的表达入手,通过对概念中几个关键词语的不断推敲,让学生记住概念的精准表达.形成了“表达→理解”的概念教学模式.然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既不是通过对个别词语的推敲得到的,也不是通过对教师设计的逻辑推演得到的.我们认为,数学概念的教学应该从“概念的理解”着手,按照“理解→表达”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认知材料后,帮助学生感知概念,形成表象,促进理解.根据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概念教学时,不管运用什么方式向学生呈现数学概念,都要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对数学概念形成清晰的表象.教学伊始,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学生直观展示模型、挂图、实物等材料,并带领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密切观察,从而生动地演示数学概念,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新概念奠定基础.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我为了突破“1”这一教学重难点,提前在课前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包括1根绳子、2个香蕉图、3只猴子图、1张正方形纸等,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1个物体、1个计量单位等都能用单位“1”表示,使学生真正理解“1”这个难点,为后续学习做好扎实的铺垫.
二、通过动手操作建立感知表象、促进内涵感悟
数学概念形成是指学生结合已有的认知经验,以大量的具体案例为基础,通过密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形成丰富的表象,并对表象进行一些思维活动(包括分析、抽象、概括等),提取出一类数量关系的共同属性,以此获得初级概念,然后将初级概念的意义推广到同类事物中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学具操作在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小棒,长度有3 cm,4 cm,8 cm,我让学生自由选择3根小棒来组建三角形,学生操作完毕后,我再让他们选择仅含有1根8 cm的3根小棒来组建三角形.学生经过亲自实践后发现,这时候,不管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和8 cm的小棒组成一个三角形.通过一系列实际操作后,我再为学生介绍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学生就能容易理解了.
事实证明,在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时,动手操作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认识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而且整个学习过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使用变式练习引导探索发现、培养概括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是一个概括过程,需要大量例子的支撑,还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概括能力,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表格、案例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脚手架”.为了使这些“脚手架”发挥作用,教师需要变式练习的帮助.
比如,在教学“2 3=5”的内容时,教师不能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逼迫学生记住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加法的含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具体、直观地理解“2 3=5”的含义.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演示的:我拿出一个天平,左盘中放着2个苹果,右盘中放着3个苹果,我问学生,如果将这几个苹果一起放在一个盘中,一共有几个苹果?听了我的问题后,学生开始数盘子里的苹果数量,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2 3=5”的式子.但是对学生而言,“2 3=5”表示什么呢?是不是仅仅代表3个苹果和2个苹果放在一个盘子中等于5个苹果呢?如何让学生理解“2 3=5”中的普适性和抽象性,这里就需要安排变式练习,丰富学生对概念表象的感知,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安排相应的题组:① 3只桃子加2只桃子是多少只桃子?② 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通过对上述题组的训练,使学生对“3 2=5”所表示的抽象加法含义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要“举一反三”才能建立概念的模型,在不断变式训练中再形成概念.
概念教学是实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中,如何選择策略、提高实效,有效地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学习的概念基石,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概念教学策略有效性
数学概念是组成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认为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数学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而是通过一系列正、反例证,引导学生概括这些新概念的共同属性.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促使学生对数学新概念达到一定程度的理性理解.经过不断地思考、实践,我们总结了小学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几点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内容如下.
一、借助感性材料丰富学习素材、促进抽象概括
教师在教学概念课的时候经常选择从概念的表达入手,通过对概念中几个关键词语的不断推敲,让学生记住概念的精准表达.形成了“表达→理解”的概念教学模式.然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既不是通过对个别词语的推敲得到的,也不是通过对教师设计的逻辑推演得到的.我们认为,数学概念的教学应该从“概念的理解”着手,按照“理解→表达”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提供给学生丰富的认知材料后,帮助学生感知概念,形成表象,促进理解.根据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概念教学时,不管运用什么方式向学生呈现数学概念,都要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对数学概念形成清晰的表象.教学伊始,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学生直观展示模型、挂图、实物等材料,并带领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密切观察,从而生动地演示数学概念,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学习新概念奠定基础.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我为了突破“1”这一教学重难点,提前在课前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包括1根绳子、2个香蕉图、3只猴子图、1张正方形纸等,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1个物体、1个计量单位等都能用单位“1”表示,使学生真正理解“1”这个难点,为后续学习做好扎实的铺垫.
二、通过动手操作建立感知表象、促进内涵感悟
数学概念形成是指学生结合已有的认知经验,以大量的具体案例为基础,通过密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形成丰富的表象,并对表象进行一些思维活动(包括分析、抽象、概括等),提取出一类数量关系的共同属性,以此获得初级概念,然后将初级概念的意义推广到同类事物中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学具操作在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小棒,长度有3 cm,4 cm,8 cm,我让学生自由选择3根小棒来组建三角形,学生操作完毕后,我再让他们选择仅含有1根8 cm的3根小棒来组建三角形.学生经过亲自实践后发现,这时候,不管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和8 cm的小棒组成一个三角形.通过一系列实际操作后,我再为学生介绍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学生就能容易理解了.
事实证明,在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时,动手操作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认识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而且整个学习过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使用变式练习引导探索发现、培养概括能力
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是一个概括过程,需要大量例子的支撑,还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概括能力,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表格、案例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脚手架”.为了使这些“脚手架”发挥作用,教师需要变式练习的帮助.
比如,在教学“2 3=5”的内容时,教师不能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逼迫学生记住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加法的含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具体、直观地理解“2 3=5”的含义.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演示的:我拿出一个天平,左盘中放着2个苹果,右盘中放着3个苹果,我问学生,如果将这几个苹果一起放在一个盘中,一共有几个苹果?听了我的问题后,学生开始数盘子里的苹果数量,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2 3=5”的式子.但是对学生而言,“2 3=5”表示什么呢?是不是仅仅代表3个苹果和2个苹果放在一个盘子中等于5个苹果呢?如何让学生理解“2 3=5”中的普适性和抽象性,这里就需要安排变式练习,丰富学生对概念表象的感知,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安排相应的题组:① 3只桃子加2只桃子是多少只桃子?② 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通过对上述题组的训练,使学生对“3 2=5”所表示的抽象加法含义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要“举一反三”才能建立概念的模型,在不断变式训练中再形成概念.
概念教学是实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在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中,如何選择策略、提高实效,有效地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学习的概念基石,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