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真实性问题的再探讨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除了时效性以外还需要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同时也是新闻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准则。新闻工作者只有真实地报道客观事实,才能确保读者、视听受众获得有效的信息,也才能使受众的知情权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树立媒体在广大受众中的形象,真正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本文从新闻真实性与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和新闻真实性是具体事实与全面、本质真实的辩证统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强化新闻全面、本质真实的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新闻 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00-02
  我国新闻战线一直以来紧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在新闻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在时间上要求具有时效性,同时新闻还要求具有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的原则。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坚持新闻报道贴近百姓的实际生活,新闻报道紧紧的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新闻报道中要真实地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反映社会的热点问题,反映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新闻报道不单单是简单的一个报道过程,新闻工作同时还担负着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评论,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要进行抨击和舆论监督的责任。那么,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真实反映事件,不误导观众,不哗众取宠,不为了高收视做虚假新闻,保持新闻事业的健康的发展。新闻报道中一旦出现了虚假新闻,就会影响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公信力,造成新闻媒体在观众中的诚信流失,媒体的舆论监督就无从谈起。这种行为会给我们的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的伤害。
  一、新闻真实性与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与坚持新闻真实性是一致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占社会成员大多数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就是广大人民根本的、长远的整体利益的根本体现和集中反映。
  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真实性原则,就是要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赞美和倡扬社会现实生活。
  新闻的主流,揭露和鞭挞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假恶丑”,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形成鼓舞人民群众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从而推动社会前进。
  二、新闻真实性是具体事实与全面、本质的真实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新闻的真实观,更高层次的要求是从具体事实的全部总和和单个具体事实的联系中把握整体事实,达到具体事实与全面、本质的真实的辩证统一。
  首先,是具体事实的全面真实。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要找几个事例来证明某个观点并不难。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时尽管这一叶、这一点确实存在,但从总体上来看却背离了真实性。现在很多新闻媒体为了增加收视率、提高知名度,进行虚假报道。如:曾经有一家都市报纸报道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对在美国的我国著名的排球运动员郎平女士进行了采访,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主要对于郎平女士执教美国排球队的事情进行了独家的访谈。此事一出,很多媒体都纷纷予以转载,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但是,后来被事件的主人公郎平女士证实从来没有接受过这家媒体的这种采访,很多事情都是这家媒体的记者编撰出来的,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这种随意编造新闻事件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具体事实的本质真实。新闻是通过一般现象(包括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大量的深度报道、评述性报道、解释性新闻、事件和工作通讯、新闻特写、新闻时评等,都应当通过事物外部的联系揭示事物内在的实质。然而,一些虚假新闻却严重违背了新闻的本质真实。
  总之,新闻务求通过一般现象反映事物本质的原则是不能动摇的,是必须坚持的。
  三、强化新闻全面、本质真实的策略与措施
  一是要保持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从源头上杜绝虚假,保持真实。任何新闻的发生,都应该是事件先真实的发生了,然后才是新闻的报道过程。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深入事件的实际发生地,深入生活之中,走到群众之中,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进行采访。我们要以事实为依据,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坚决杜绝唯心主义和经验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事件的发生和过程要溯本求源,还原事件的真实性,在这个过程中,要紧紧依靠我们的人民群众。近年来,吉林市电视台在新闻节目《直播江城》中设立了接听市民热线这一环节,本着为百姓办实事的宗旨,在节目中倾听百姓的心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就是一档力求真实地反映百姓心声,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新闻节目,播出反响很好。
  二是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高对于虚假信息的分辨能力,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现在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当代信息化的巨大变化就是信息的量空前巨大,信息的传播十分迅速。在这些大量的信息中,需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努力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保持我们高度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我们的综合知识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我们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保证新闻的质量。新闻内容涉及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如实报道和深入报道,从而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
  三是要建立健全新闻报道中的工作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和促进新闻工作的健康发展。在很多新闻工作单位存在着管理混乱、责任划分不清楚、工作作风不严谨、奖惩制度不分明的现象。很多新闻单位为了提高收视率,为了简单提高工作的效率,对于新闻记者提供的稿件缺乏严格的审查制度。因此,出现了很多记者没有通过实地采访,而是借鉴一些其他新闻自己单方面地编新闻、造新闻的现象。新闻稿件的等级划分、稿件的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保证新闻质量的关键。建立新闻审核制度,科学规范地管理新闻稿件,逐步实现新闻管理的制度化是新闻真实性的保证。
  四、结语
  新闻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从新闻诞生开始,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及时性和真实性。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如实进行新闻的报道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在新闻工作中实事求是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
  【参考文献】
  [1]阴雨永.典型报道与新闻失实[J].东南传播,2006年08期.
  [2]郑昀.浅析当前新闻策划中的误区及对策[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廖声武.浅谈思维方式对把握新闻事实与优化访谈行为的作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4]韩松.新闻的加工与新闻的真实.新闻大学,1996年第01期.
  [5]李良荣.维护真实性的讨论[J].新闻大学,1981年01期.
其他文献
科研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小学教师在科研素养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摘 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非常抽象,让学生直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非常困难的,要求学生学会、掌握和运用该规律则更是难上加难。通过多年教学的探索,近几年来以学生实践探究和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效果显著。以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大小的关系为主轴,学生通过“猜想、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践操作、数据分析和归纳”等,让学生对实践探究产生兴趣、发现问题、小组解决问题。引入用图像
摘要:当前,在信用卡经济繁荣的背后却呈现出信用卡犯罪数量的成倍增长,其中又以恶意透支最常见。该类犯罪存在基础法律关系,社会危害性和嫌疑人的主观恶性比其他类型的信用卡诈骗罪均小,并且由于大多数案件存在被害人的过错,且未造成被害人的实际损失,故对该类犯罪应该谨慎地认定和处理,尽量缩小该类犯罪的打击范围。  关键词:信用卡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  作者简介:李小倩,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中图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将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主要针对建筑设计课中的建筑节能技术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探讨,重点阐述了建筑节能技术概念、建筑
摘要:近年来,围绕着“高房价”问题各路学者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同时为了使房价尽快回落,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然而,政策总有其内在的缺陷与不足,遏制房价增长的势头也并非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加以磨合与调整。  关键词:高房价房地产调控廉租房  作者简介:耿妆群,华东政法大学,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
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毫无兴趣可言,而是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事。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必须优化,将以往学生苦学的方式转变成乐学,让学生学习的状态得以
本文介绍了delphi环境下USB设备的检测、打开、读写控制、弹出以及关闭等实现方法,对于涉及的重要函数和操作步骤均做了详细说明。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lphi USB
摘要:民事审判合法公正建立在程序公正、审判人员的业务素质基础上,同时还与司法环境、审判机制密切相联系。我国当前包括民事审判工作在内的整体司法公信力并不高,如何实现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保障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各项权利,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民事审判合法公正  作者简介:张茂丰,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局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D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动力,有了创新才有国家和社会以及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笔者从三个方面谈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特别是使用权的流转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性权利.目前形势下,宅基地使用权不能自由流转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实践中引发了大量的纠纷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