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整体的进步,生命教育广受关注,与此相关的实践也不断地深入。生命教育实施的核心所在就是教师。唯有教师自身的生命教育素养得以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才会带动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更加深刻,更加懂得珍爱生命。小学是学生一生中实现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教师对其认知与观念塑造的重要阶段,做好小学教师相关的生命教育素养探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生命、把握生命的真谛,如此才能够在未来的成长中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关键词】生命教育;素养;意识;知识;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中小学生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生存挑战。自杀以及伤害别人等各类校园事件,一直是学校教育期间需要面对的重大难题。此外,我们今天的教育以教授文化和技能为主要方向,缺乏对学生自身生命发展部分的重视。如此,导致学生在此方面的情感发展有所缺失,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就是会对生命这个问题有所困顿。目前,出现生命教育却反的关键是生理论研究的缺乏和对现实的关注不足引发。由此,发展生命教育相关工作迫在眉睫,应在学校生活教育中提倡,开设生命教育专业课程,并在其他各种课程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强化学生自身对于生命的见解,摆脱对于生命的困惑,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及崇高,明确生命是值得让人敬畏,帮助学生拥有一个完美健康的人生。生命教育视生命为教育的主体,通过灌输生命相关的意义、价值以及方式等各方面的概念,提高受教者对于生命的认知理解与激情,以此感知到生命存在的真谛,并能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内绽放出无限的华光。而在生命教育实施期间,教师发挥的作用效果极其关键。若想要获得最佳的教育成果,首先就是强化教师本人对于生命的教育素养,而这也是决定开展此项教育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目前生命教育专任教师在中小学是少之又少。在此情况下,作为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注重自身在此方面的培养,努力发展成为可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老师。
吴康宁曾说过:“在生活中,教师教育不仅是道德教科书的代言人,更不应该成为教书匠,教师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生命的人,应该对学生和自己的状态有爱和敏锐的洞察力和反思,能够给生活以教育、拥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和自我成长的力量。”因此,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要掌握够硬的专业知识及普通常识,而且要对个人的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将其看成是尊重以及人性等集合体,重视到自身发展的生命素养培育。视为具有人性、平等和尊重的人生观和意识,也就是所谓的教师生命素养。
一、生命意识是生命教育的基础
生命教育就是以一个人对于生命的理解态度及认可来打动感化另一个人,帮助其成长构建完整健全的生命素养。所以,一个从事生命教育的工作者其自身对于生命的理解与认知就必须是积极乐观向上且深刻的,这是生命教育实践的前提。就教师本身而言,他们必须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自己的幸福体验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此才可有效引导学生让其能够体会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确保其三观不至于太离经叛道。其次,从学生层面来说,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具有尊重学生生命的观念,视各个生命体为平等充盈并且值得尊敬的独特个体。学生从老师对待生命的方式与意识中,可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与崇高,让其不自觉地也会重视到生命,构建起正确的三观,懂得爱自己也爱别人,不至于让生命在岁月中快速褪色,失去鲜亮,空余遗憾。
二、人文主义关怀是生命教育依托
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各个学生均有着自己特征鲜明的个性,我们既需尊重其个性,还需心怀一颗爱心。“人的生命是一个在时间上无限发展的过程,其内涵是一个永不重复、永不终结的复杂产物。学生生命的独特性,让其生命的成长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正因为其生命的独特性,我们作为生命教师必须尊重其个性,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发挥自我的才能。在日常课堂以及生活中,我们需要乐于倾听,了解学生的心声,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成就富有个性的健全人格。作为生命教育教师要秉持强烈的人文关怀情感,我们必须坚持用情感化人,用爱感染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老师应该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保护学生的心。水晶露是美丽可爱的,但它是非常脆弱的。如果露珠不小心掉下来,它就会破裂消失。学生的柔嫩的心房如露珠般细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知识汲取,更多的是需要人格上的充盈,生命的润泽。因此,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谆谆的教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人文关怀就像春雨。无论他们滋润什么样的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价值,知道如何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然后健康成长,拥抱生活。
三、生命教育的知识素养
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传授学生知识以及品德养成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因此,身为教师仅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普通教学技能,在学生的生命教育期间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就能挖掘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深入地学习教育学等知识。只有充分理解教育的概念和人的身心發展规律,才能形成教师全面的生命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方面,教师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将这些知识内化到教师的成就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尊重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四、生命教育的能力素养
贝加宁说过:“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只是为了掌握材料,尽管这些材料很好,但是为了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合理使用这些材料也需要很大的技巧。”这就说明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储备,还要懂得怎么把知识或是内化的素养交给学生。作为专业的从事生命教育事业的老师,我们不仅需要具备此方面教育的文化积累,更要培养自己的技能和修养。生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善于使用合理的执教手段把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和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加彻底深刻的生命真谛,努力珍爱生命无价。
总之,随着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及实践的深入,也对作为实现该方面教育核心的教师相关的生命素养更加受到关注。只有教师自身能力不断的提高,才能更好的推动针对生命素养教育事业的实施。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生命教育教师,良好的生命意识、人文情怀、丰富的生命教育知识和实施生命教育的技能都是不可缺少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何仁富,汪丽华.生命教育的思与行[M].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5).
[2]吴康宁.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J].教育实验与研究,2002(2).
[3]盛春霞.生命教育视野下的教师素质构建[J].曲阜师范大学,2007.
[4]朱清华.生命教育教师的内在素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8).
[5]侯玉来.课堂组织教学的艺术技巧探析[J].周学刊,2012(9).
【关键词】生命教育;素养;意识;知识;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中小学生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生存挑战。自杀以及伤害别人等各类校园事件,一直是学校教育期间需要面对的重大难题。此外,我们今天的教育以教授文化和技能为主要方向,缺乏对学生自身生命发展部分的重视。如此,导致学生在此方面的情感发展有所缺失,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就是会对生命这个问题有所困顿。目前,出现生命教育却反的关键是生理论研究的缺乏和对现实的关注不足引发。由此,发展生命教育相关工作迫在眉睫,应在学校生活教育中提倡,开设生命教育专业课程,并在其他各种课程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强化学生自身对于生命的见解,摆脱对于生命的困惑,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及崇高,明确生命是值得让人敬畏,帮助学生拥有一个完美健康的人生。生命教育视生命为教育的主体,通过灌输生命相关的意义、价值以及方式等各方面的概念,提高受教者对于生命的认知理解与激情,以此感知到生命存在的真谛,并能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内绽放出无限的华光。而在生命教育实施期间,教师发挥的作用效果极其关键。若想要获得最佳的教育成果,首先就是强化教师本人对于生命的教育素养,而这也是决定开展此项教育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目前生命教育专任教师在中小学是少之又少。在此情况下,作为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注重自身在此方面的培养,努力发展成为可担负起生命教育的老师。
吴康宁曾说过:“在生活中,教师教育不仅是道德教科书的代言人,更不应该成为教书匠,教师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生命的人,应该对学生和自己的状态有爱和敏锐的洞察力和反思,能够给生活以教育、拥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和自我成长的力量。”因此,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要掌握够硬的专业知识及普通常识,而且要对个人的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将其看成是尊重以及人性等集合体,重视到自身发展的生命素养培育。视为具有人性、平等和尊重的人生观和意识,也就是所谓的教师生命素养。
一、生命意识是生命教育的基础
生命教育就是以一个人对于生命的理解态度及认可来打动感化另一个人,帮助其成长构建完整健全的生命素养。所以,一个从事生命教育的工作者其自身对于生命的理解与认知就必须是积极乐观向上且深刻的,这是生命教育实践的前提。就教师本身而言,他们必须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自己的幸福体验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此才可有效引导学生让其能够体会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确保其三观不至于太离经叛道。其次,从学生层面来说,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具有尊重学生生命的观念,视各个生命体为平等充盈并且值得尊敬的独特个体。学生从老师对待生命的方式与意识中,可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与崇高,让其不自觉地也会重视到生命,构建起正确的三观,懂得爱自己也爱别人,不至于让生命在岁月中快速褪色,失去鲜亮,空余遗憾。
二、人文主义关怀是生命教育依托
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各个学生均有着自己特征鲜明的个性,我们既需尊重其个性,还需心怀一颗爱心。“人的生命是一个在时间上无限发展的过程,其内涵是一个永不重复、永不终结的复杂产物。学生生命的独特性,让其生命的成长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正因为其生命的独特性,我们作为生命教师必须尊重其个性,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发挥自我的才能。在日常课堂以及生活中,我们需要乐于倾听,了解学生的心声,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成就富有个性的健全人格。作为生命教育教师要秉持强烈的人文关怀情感,我们必须坚持用情感化人,用爱感染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老师应该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保护学生的心。水晶露是美丽可爱的,但它是非常脆弱的。如果露珠不小心掉下来,它就会破裂消失。学生的柔嫩的心房如露珠般细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知识汲取,更多的是需要人格上的充盈,生命的润泽。因此,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谆谆的教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人文关怀就像春雨。无论他们滋润什么样的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价值,知道如何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然后健康成长,拥抱生活。
三、生命教育的知识素养
作为老师,我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传授学生知识以及品德养成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因此,身为教师仅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普通教学技能,在学生的生命教育期间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就能挖掘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深入地学习教育学等知识。只有充分理解教育的概念和人的身心發展规律,才能形成教师全面的生命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在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方面,教师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将这些知识内化到教师的成就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尊重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四、生命教育的能力素养
贝加宁说过:“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只是为了掌握材料,尽管这些材料很好,但是为了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合理使用这些材料也需要很大的技巧。”这就说明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储备,还要懂得怎么把知识或是内化的素养交给学生。作为专业的从事生命教育事业的老师,我们不仅需要具备此方面教育的文化积累,更要培养自己的技能和修养。生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善于使用合理的执教手段把自己的生命价值观和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加彻底深刻的生命真谛,努力珍爱生命无价。
总之,随着人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及实践的深入,也对作为实现该方面教育核心的教师相关的生命素养更加受到关注。只有教师自身能力不断的提高,才能更好的推动针对生命素养教育事业的实施。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生命教育教师,良好的生命意识、人文情怀、丰富的生命教育知识和实施生命教育的技能都是不可缺少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何仁富,汪丽华.生命教育的思与行[M].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5).
[2]吴康宁.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J].教育实验与研究,2002(2).
[3]盛春霞.生命教育视野下的教师素质构建[J].曲阜师范大学,2007.
[4]朱清华.生命教育教师的内在素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8).
[5]侯玉来.课堂组织教学的艺术技巧探析[J].周学刊,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