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及结构发生了改变。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笔者在区级研修中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研究,创新“三研究”协同研修模式,引导教师聚焦儿童观察评价,研究儿童学习发展,在观察的基础上反思教育行为、改进教学策略,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教师完成“观察—反思—改进—观察—再反思—再改进”完整闭环的实践。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协同研修 专业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及结构发生了改变。观察与分析幼儿的典型行为、研究与支持幼儿的个体差异、研究与支持幼儿的学习进程、评价与激励幼儿发展、将幼儿研究转化为保教活动成为新时代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的五大核心素养。笔者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路径。
一、明确“以幼儿为中心”理念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路径
为了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笔者从多层面、多途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逐步实现了“研训合一”的转化和升级,由单一的培训转向聚焦教学现场的真实问题的行动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行动研究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但要结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变化,引导教师调整研究重心与方向,从较多研究教育策略转向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研究,要把对“幼儿的研究与支持”作为研究着力点,建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路径(见图1)。
需要說明的是,这一路径形成了完整并不断循环的闭环,其核心是基于对幼儿的观察评价,开展由观察、反思、改进构成并有机融合的完整的行动研究的实践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引导教师观察儿童行为,实施儿童发展评价,反思自身教育行为,改进教育策略,并在改进的基础上进行循环的实践研究,进行下一轮的观察、反思和改进。这一过程基于真实存在的教育情境及问题,研究的对象是活动中的幼儿,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解决教师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帮助教师获取丰富的经验,让教师建立批判性、成长性的思维,最终树立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
二、建立三级教研联动模式,层层落实“三研究”
笔者明确“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路径,帮助教师树立“研究儿童”的意识,同时,园本教研、区级教研也需要同步转型升级,改变研修模式,带领教师经历“观察—反思—改进—再观察—再反思—再改进”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引导教师以“观察者”的角色进入教学现场,研究儿童,改进教育行为。为实现“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笔者开发了个人研修、园本教研、区级教研的“三研究”协同研修模式(见图2)。
“三研究”协同研修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研修过程,伴随着教师从设计到观察、从观察到反思改进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研修,而且是教师个人研修、园本教研、区级教研三个不同层面上需要共同经历的研究过程,同时还呈现了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联系。整个过程强调教师的独立、完整研修,强化园本教研作用的发挥,注重同伴的互助、群体跟进研究,能够聚焦问题进行有质量的研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思考。区级教研作为整体的统筹,在园本教研计划、教学研讨重点设计上给予指导,并引发区域内园际之间的合作研究。
三、开展有效的教学观察,促进教师进行专业反思
观察能力提升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通过研修的引导,教师已经开始在活动中聚焦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但观察欠缺有效的方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研究中重点研制教学观察量表,引导教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导引。教师在教学观摩活动中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通过录像、对话访谈、收集作品等多种方式获取教学现场信息,活动后教师可以依据获取信息进行反复回顾,在回顾的基础上完成以下研修任务:(1)进行描述性的观察记录,开展定性评价;(2)制订儿童行为观察量表,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量化统计分析;(3)进行作品、操作结果的量表记录、数据统计和量化统计分析。通过上述研修任务,引导教师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获取信息,重点训练教师有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儿童行为表现,在客观描述及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儿童行为表现,评价儿童发展情况,基于实证分析反思改进教育行为。
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橘皮创想”中,教师在幼儿创作过程中用观察量表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对一组儿童重点观察、对一名幼儿创作过程进行描述性记录,并采取对话的方式了解幼儿的想法,综合收集资料进行回顾反思。活动后,教师对作品进行了指标分析和内容统计,依据幼儿作品中呈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对目标达成及美术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向进一步明确。
在全区各类研修活动中,笔者将在不同层级进一步推进“三研究”协同研修模式研究,结合各领域课程的特点、聚焦不同教学情境问题,进一步深化研究教学观察量表的科学设计与灵活应用,帮助教师掌握观察儿童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研究儿童”的专业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责任编辑:李莎
[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协同研修 专业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及结构发生了改变。观察与分析幼儿的典型行为、研究与支持幼儿的个体差异、研究与支持幼儿的学习进程、评价与激励幼儿发展、将幼儿研究转化为保教活动成为新时代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的五大核心素养。笔者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路径。
一、明确“以幼儿为中心”理念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路径
为了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笔者从多层面、多途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逐步实现了“研训合一”的转化和升级,由单一的培训转向聚焦教学现场的真实问题的行动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行动研究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但要结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变化,引导教师调整研究重心与方向,从较多研究教育策略转向对幼儿行为的观察与研究,要把对“幼儿的研究与支持”作为研究着力点,建立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路径(见图1)。
需要說明的是,这一路径形成了完整并不断循环的闭环,其核心是基于对幼儿的观察评价,开展由观察、反思、改进构成并有机融合的完整的行动研究的实践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引导教师观察儿童行为,实施儿童发展评价,反思自身教育行为,改进教育策略,并在改进的基础上进行循环的实践研究,进行下一轮的观察、反思和改进。这一过程基于真实存在的教育情境及问题,研究的对象是活动中的幼儿,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解决教师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帮助教师获取丰富的经验,让教师建立批判性、成长性的思维,最终树立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
二、建立三级教研联动模式,层层落实“三研究”
笔者明确“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研修路径,帮助教师树立“研究儿童”的意识,同时,园本教研、区级教研也需要同步转型升级,改变研修模式,带领教师经历“观察—反思—改进—再观察—再反思—再改进”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引导教师以“观察者”的角色进入教学现场,研究儿童,改进教育行为。为实现“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笔者开发了个人研修、园本教研、区级教研的“三研究”协同研修模式(见图2)。
“三研究”协同研修模式是一个完整的研修过程,伴随着教师从设计到观察、从观察到反思改进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研修,而且是教师个人研修、园本教研、区级教研三个不同层面上需要共同经历的研究过程,同时还呈现了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联系。整个过程强调教师的独立、完整研修,强化园本教研作用的发挥,注重同伴的互助、群体跟进研究,能够聚焦问题进行有质量的研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思考。区级教研作为整体的统筹,在园本教研计划、教学研讨重点设计上给予指导,并引发区域内园际之间的合作研究。
三、开展有效的教学观察,促进教师进行专业反思
观察能力提升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通过研修的引导,教师已经开始在活动中聚焦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但观察欠缺有效的方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研究中重点研制教学观察量表,引导教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导引。教师在教学观摩活动中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通过录像、对话访谈、收集作品等多种方式获取教学现场信息,活动后教师可以依据获取信息进行反复回顾,在回顾的基础上完成以下研修任务:(1)进行描述性的观察记录,开展定性评价;(2)制订儿童行为观察量表,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量化统计分析;(3)进行作品、操作结果的量表记录、数据统计和量化统计分析。通过上述研修任务,引导教师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获取信息,重点训练教师有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儿童行为表现,在客观描述及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儿童行为表现,评价儿童发展情况,基于实证分析反思改进教育行为。
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橘皮创想”中,教师在幼儿创作过程中用观察量表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对一组儿童重点观察、对一名幼儿创作过程进行描述性记录,并采取对话的方式了解幼儿的想法,综合收集资料进行回顾反思。活动后,教师对作品进行了指标分析和内容统计,依据幼儿作品中呈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对目标达成及美术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向进一步明确。
在全区各类研修活动中,笔者将在不同层级进一步推进“三研究”协同研修模式研究,结合各领域课程的特点、聚焦不同教学情境问题,进一步深化研究教学观察量表的科学设计与灵活应用,帮助教师掌握观察儿童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研究儿童”的专业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责任编辑:李莎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