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一文确有败笔吗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alisa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之友》曾载《既有“亲人”何谓“无人”》一文(以下称为《既》文),当初甚为作者独到的理解与难得的质疑叫好,现在却为《山中访友》的作者李汉荣先生的创作叫屈。
  以构思新奇、想象力丰富见长的《山中访友》的确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富有浪漫色彩的优美散文。但是《既》文的作者却认为该文中第6自然段“此刻就我一人”“在无人的山谷”两句乃佳作中的败笔,破坏了文章的和谐一致性,影响了表情达意的完整明确性。显然,该文作者把文本之中的叙述者与叙写对象(即文本中的自然之物)混为一谈了,并由此得出了不该得出的“两句似应删去”的结论。
  在笔者看来,“此刻就我一人”并非败笔。第一,从叙述的角度看,“我”是文本中的叙述者。“就我一人”在文本中当指叙述者的有独无偶,目的是交代文中“我”独自一人到山中访“友”;山中“亲”“友”则为叙述者所写到的“古桥”、“树木”等物,是“我”所叙写的对象。“我”为人,乃抒情主人公;山中“亲”“友”乃文中叙写的客体(叙述者叙写中的自然之物),并不是人,仅是拟人化了的客体(物)。第二,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讲,作者拟“古桥”、“树木”等为“我”之山中“亲”、“友”,实乃比拟手法。如视为比喻,在文本中,“古桥”、“树木”等应当是比喻的本体,具有人之情态的“亲”、“友”应当是喻体;如视为拟人,则所拟的对象是物,所拟的特征似人,在文本中,“古桥”、“树木”等皆为所拟对象,“德高望重”、“知己”等全为人之特征。既然运用的是比拟手法,本体也好,所拟对象也罢,应该与喻体、所拟人之特征之间有显明的不同,正是由于“古桥”等物与“德高望重”等人之特征之间有相似性,因此才构成了比拟的条件。可见,视物为人是一种写作手法,并不能说作者把“古桥”、“树木”等比拟为“我”之山中“亲”、“友”就等于说“亲”、“友”就是人。“亲”、“友”仅是“古桥”、“树木”等的喻体,我们绝不能混淆文中的本喻体而不顾,简单地把拟人化了的“友”视为真人。第三,从创作构想与艺术性上分析,我们知道,《山中访友》发表在《散文》1995年第6期上,作者李汉荣是一位著名老作家。为了使自己的这篇作品新奇而充满童趣,内容爽心而发人深省,作者借“我”独自一人拜访诸位“亲友”的童话世界来布局谋篇,借“我”动人的情愫与会心的交流透人心肺,文中不乏自由的联想、独到的想象,使得心中的景物感受不凡,新奇有余。文章不凡、新奇在所访山中之“友”并非现实中人,只不过作者出于构思与表达的需要,把山中之“物”逐个拟人化了——将“古桥”、“树木”等自然景物想象成“我”的山中亲友,将进山看景想象成山中去访朋会友。也正是由于表情达意上的需要,作者用比拟手法构制文本的主体部分,似要通过富有情趣的想象,把山中自然之物喻为人,视山中自然之物为亲与友,这样,作品不但显得新奇可人,童趣盎然,意蕴非凡,意味悠长,而且使所叙写的对象和“我”之间更为自然、更为巧妙地进行了性情上的互融、心灵上的沟通,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可见,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既》文作者的理由极不充分。“山中亲友”看似是人,实则乃叙写的对象、比拟的本物、谋篇的技巧,根本不能与叙述者“我”混为一谈。
  “在无人的山谷”一句更非败笔。《既》文作者提出:“既有‘爷爷’、‘姐姐’、‘弟弟’和‘我’在场,这山谷又怎么会是‘无人的山谷’呢?”显然,《既》文作者对“在无人的山谷”中的“无人”理解有误。文本中,“无人”显在的意义是“無其他人”,“在无人的山谷”意味着“在无其他人同游的山谷里”,蕴含着“无同伴的孤独”“欢欣中的孤独”之深意,在结构上还与文本第二段“不邀游伴”“独自”相呼应。而文本中的“爷爷”、“姐姐”、“弟弟”,前文已经阐明清楚,当指拟人化的客体(物),与主体“我”不属同一个范畴内,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总之,《既》文作者混淆了散文中的“我”与“物”,曲解了李汉荣先生的创作。其实,诗文中的“我”并不完全指现实中的人。它不能与现实中的我(作者)划等号。进入诗文中的客观形象,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客观事物,在这一或者说在这些客观事物里面,已经被融入了某种主观情感或思想认识。总而言之,文学作品中的“我”尽管像现实中的人,但并非现实中的人;作品中的物,即使是拟人化了的物,也不是客观中的物,更不能说是现实中的人。作品的创作者才是现实中的人,自然意义上的人。
  
  王贤德,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其他文献
形成性评价属先进的构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评价中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再根据相应的诊断性信息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形成具有自
期刊
《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教学参考书》(苏教版)根据王力先生的意见,译为“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了”。此译句把“以”后省略的“之”解释为“亡郑这件事”,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把“烦”译作“麻烦”,不是很确切,因为“麻烦”可以理解为“烦扰”和“烦劳”两种不同的意思;至于把“敢”理解为“冒昧”,笔者认为很值得商榷。    一    如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俗歌手翻唱中外经典歌曲的现象屡见不鲜。旧曲新唱虽然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但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不能为了歌曲的商业价值而忽视了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应该在
词汇属于英语学习之中最为关键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想要将英语学习能力明显提升,就需要把握好词汇的学习.在英语高考中对于高中英语要求比较高,在这之中涵盖了阅读理解、完形填
期刊
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够从正面展示高校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教学的整体水平。为此,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对提
随着当下新课改推行,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小学教师应不断改进自身教学模式.教师自身要明确当下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其自
期刊
将数字万用表(DT890)拨至交流电压档20V以上,用“红”表棒接触电线,另一表棒悬空或不插入万用表插孔(以下另一表棒均与此相同),此时数字表指数为一固定正指数a;再用“黑”表棒接
作为音乐教育中一项不可或缺的要素,声乐教学的地位十分重要,在大学的音乐专业中属于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新的时期,我国大学的声乐教学
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及教师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入思考,不断优化
期刊
摘 要:目前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社会认知的缺乏和偏差已经成为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障碍。应试教育与网络信息的泛滥接受使得他们的专业创作呈肤浅、苍白和功利的势态。人的生活是艺术作品最多最好的素材,将人与社会研究纳入高校艺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课程设置中并予以负责的实施是积极有效的举措。以期在艺术创作与资源之间建立稳固的纽带,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资源,为艺术人才培植打造坚实的根基。  关键词:社会认知;创作